HLA和細胞因子基因多態性與對乙肝疫苗的應答獨立相關
發表在最新一期肝臟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人白細胞抗原(HLA)和免疫調節細胞因子基因多態性與對重組HBV疫苗的不同免疫應答密切相關。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Chengbin Wang博士指出,對乙肝病毒(HBV)感染和重組HBV疫苗的不同免疫應答與人白細胞抗原(HLA)復合物中多種基因的多態性有關。 研究人員對164例接種重組HBV疫苗的北美青少年的聚合酶鏈反應(PCR)基因分型資料進行分析,證實了HLA-DRB1*07(相對風險率[RO] = 5.18,P < 0.0001)、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RO = 3.91,P < 0.001)均與對全劑量疫苗無應答相關。 通過伴IL12B位點插入/缺失變異的IL2和IL4位點單核苷酸多態性(SNP......閱讀全文
HLA和細胞因子基因多態性與對乙肝疫苗的應答獨立相關
?發表在最新一期肝臟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人白細胞抗原(HLA)和免疫調節細胞因子基因多態性與對重組HBV疫苗的不同免疫應答密切相關。????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的Chengbin Wang博士指出,對乙肝病毒(HBV)感染和重組HBV疫苗的不同免疫應答與人白細胞抗原(HLA)復合物中多種
免疫學知識提綱(四)
細胞因子的分類和生物學活性(一)細胞因子的種類細胞因子可被分為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六類。1。 白細胞介素(IL) 是指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發揮作用的細胞因子,雖然后來發現白細胞介素可由其它細胞產生, 也可作用于其它細胞。已超過18(IL-1~18)種
概述HLA基因復合體的多態性
HLA復合體是人體最復雜的基因系統,呈高度的多態性,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HLA復合體的復等位基因所致。 遺傳學上將某一個體同源染色體上對應位置的一對基因稱為等位基因(alleles);當群體中位于同一位點的等位基因多于兩種時,稱為復等位基因(muotiplealleles)。HLA復合體Ⅰ類和Ⅱ
與腎癌相關的HLAC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HLA-C屬于HLA I類重鏈相似度。這一類分子是由重鏈和輕鏈(β-2微球蛋白)組成的異二聚體。重鏈錨定在膜上。I類分子通過呈現內質網腔中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著中心作用。幾乎在所有細胞中都有表達。重鏈約45kDa,其基因包含8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外顯子2和3編碼α1和α2結構域,兩者結合肽,
大麻與大腦對多巴胺的應答
一項研究發現,濫用大麻讓大腦對多巴胺信號傳導的反應變得遲鈍。濫用諸如可卡因等毒品通過神經遞質多巴胺刺激了大腦的信號傳導,許多科研人員相信這種機制構成了這些毒品的獎賞效應的基礎。然而,這樣一種關系并不總是被證明對于大麻成立,一些研究報告了在陶醉期間多巴胺信號傳導增加,而另一些研究沒有發現這類效應。
HLA分型技術(二)
? (二)PCR/SSO技術 此法乃用人工合成的HLA型別特異的寡核苷酸序列作為探針,與待檢細胞經PCR擴增的HLA基因片段雜交,從而確定HLA型別,PCR技術可將HLA復合體上指定基因片段特異性地擴增5~6個數量級;而專門設計的SSO(序列特異的寡核苷酸sequencedpecific ol
HLA的醫學意義
? HLA領域的研究工作在醫學實踐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HLA與疾病相關性 不同個體對疾病易感性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在群體調查中比較患者與正常人某些特定等位基因及其產物的頻率,這是研究遺傳決定的對疾病易感性的主要方法。 HLA是目前已知的具有最復雜多態性的人類基因系統,且
與結直腸癌相關的基因突變類型HLAC基因
HLA-C屬于HLA I類重鏈相似度。這一類分子是由重鏈和輕鏈(β-2微球蛋白)組成的異二聚體。重鏈錨定在膜上。I類分子通過呈現內質網腔中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著中心作用。幾乎在所有細胞中都有表達。重鏈約45kDa,其基因包含8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外顯子2和3編碼α1和α2結構域,兩者結合肽,
關于治療性乙肝疫苗的分類介紹
治療性乙肝疫苗主要分為基因工程蛋白疫苗、DNA疫苗、DC疫苗等。基因工程蛋白疫苗又分為: (1)亞單位疫苗 用于慢乙肝治療的亞單位蛋白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重組HBsAg,包含HBV包膜蛋白的不同組分(preS1、preS2、S),并通過哺乳動物細胞及酵母菌系統表達。用此類疫苗治療慢乙
治療性乙肝疫苗的分類
治療性乙肝疫苗主要分為基因工程蛋白疫苗、DNA疫苗、DC疫苗等。基因工程蛋白疫苗又分為: (1)亞單位疫苗 用于慢乙肝治療的亞單位蛋白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重組HBsAg,包含HBV包膜蛋白的不同組分(preS1、preS2、S),并通過哺乳動物細胞及酵母菌系統表達。用此類疫苗治療慢乙
PNAS:提高抗體應答率和疫苗保護性的新機制
疫苗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但人種因素、個體因素、疫苗的形式等因素會影響疫苗保護率。20世紀80年代以來,重組病毒樣顆粒疫苗(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因其超然的安全性、強勁的免疫原性和優異的保護率,成為疫苗技術的領跑者,但這類蛋白顆粒疫苗也存在不盡人意之處,例如,有5%-10%乙肝疫苗接種者抗體水平
小兒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發病原因分析
現認為急性ITP和病毒感染有關,慢性ITP多起病隱襲,病因不清。近年來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們對于其發病機制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抗原抗體反應,而是更深入地涉及到了細胞免疫、免疫遺傳等方面。 1.急性ITP與病毒分子模擬相對慢性ITP來講,人們對于急性ITP發病學研究相對較少。
遺傳因素導致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的介紹
遺傳流行病學資料發現SLE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同卵雙生子SLE發病一致率達25%~70%,明顯高于異卵雙生子(2%~9%)。本病患者近親發病率也高,國外報道12%SLE患兒近親中患有同類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也高于人群總發病率。但大量的遺傳病學研究分析,證實SLE是多基因遺傳,位于第6對染
MHC抗原介紹
? 一、HLA抗原的分子結構 1987年Bjorkman等首先借助X線晶體衍射技術弄清了HLA-A2分子的立體結構。其后,其它HLA-Ⅰ、Ⅱ類分子結構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從而對這些分子的生物學功能提供了較確切的解釋。 (一)HLA-Ⅰ類分子 所有的HLA-Ⅰ類分子均含有二條分離的多肽鏈,一條是
-適用于無應答人群乙肝疫苗上市
從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獲悉:針對成人接種乙肝疫苗后無抗體者,我國率先研發的60微克重組乙肝疫苗,目前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獲準上市,實現了乙肝疫苗接種人群的全覆蓋。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梁曉峰表示,60微克重組乙肝疫苗具有激活人體免疫應答的功效,保證了16歲及其以上年
與結直腸癌相關的HLAC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HLA-C屬于HLA I類重鏈相似度。這一類分子是由重鏈和輕鏈(β-2微球蛋白)組成的異二聚體。重鏈錨定在膜上。I類分子通過呈現內質網腔中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著中心作用。幾乎在所有細胞中都有表達。重鏈約45kDa,其基因包含8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外顯子2和3編碼α1和α2結構域,兩者結合肽,
關于抗HLADR的病理介紹
T淋巴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或B淋巴細胞釋放的免疫球蛋白,這些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的糖蛋白引起人們很大的興趣。這些蛋白是由6號染色體短臂編碼的。它們存在于細胞表面和體液中。在人類,1958年由J.Dausset首次描述并被稱作“移植抗原”。使用“抗原”這個詞是因為它們在血清學上已經被定義了
小兒狼瘡腎炎的病因
遺傳因素(25%): 遺傳流行病學資料發現SLE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同卵雙生子SLE發病一致率達25%~70%,明顯高于異卵雙生子(2%~9%),本病患者近親發病率也高,國外報道12%SLE患兒近親中患有同類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也高于人群總發病率,但大量的遺傳病學研究分析,證實SLE是
HLAA基因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HLA-A屬于HLA I類重鏈相似度。這一類分子是由重鏈和輕鏈(β-2微球蛋白)組成的異二聚體。重鏈錨定在膜上。I類分子通過呈現內質網腔中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著中心作用。幾乎在所有細胞中都有表達。重鏈約45kDa,其基因包含8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外顯子2和3編碼α1和α2結構域,兩者結合肽,
與黑色素瘤相關的HLADRA基因編碼功能描述
HLA-DRA是HLAⅡ類α鏈的一種。這種II類分子是一種由α鏈和β鏈組成的異二聚體,它們都錨定在膜中。通過呈現細胞外蛋白衍生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到中心作用。Ⅱ類分子在抗原呈遞細胞(APC:B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中表達。α鏈約為33-35kDa,其基因包含5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
MHC分子的功能
? MHC最初是在研究排斥反應的過程中發現的。MHC分子作為代表個體特異性的主要組織抗原,在排斥反應中起重要作用。自從60年代發現了Ir基因,70年代發現了細胞毒性T細胞與靶細胞間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后,對MHC的生物學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MHC的主要功能包括: 一、參與對抗原處理 MHC分
與黑色素瘤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HLADRA基因
HLA-DRA是HLAⅡ類α鏈的一種。這種II類分子是一種由α鏈和β鏈組成的異二聚體,它們都錨定在膜中。通過呈現細胞外蛋白衍生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到中心作用。Ⅱ類分子在抗原呈遞細胞(APC:B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中表達。α鏈約為33-35kDa,其基因包含5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免疫遺傳學是基礎免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枝,它是研究機體免疫應答遺傳控制或基因控制的一門學科。1900年Landsteiner發現ABO血型系統開創了免疫遺傳學,以后從輸血發展到器官移植。隨著免疫球蛋白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一段時期內,免疫遺傳學又主要研究免疫球蛋白多肽鏈的遺傳標記。目前機體免疫應答遺傳控制
HLAB基因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HLA-B屬于HLA I類重鏈相似度。這一類分子是由重鏈和輕鏈(β-2微球蛋白)組成的異二聚體。重鏈錨定在膜上。I類分子通過呈現內質網腔中的肽在免疫系統中起著中心作用。幾乎在所有細胞中都有表達。重鏈約45kDa,其基因包含8個外顯子。外顯子1編碼先導肽,外顯子2和3編碼α1和α2結構域,兩者結合肽,
關于腫瘤壞死因子的基因特點介紹
人類TNF-α基因于1985年成功克隆,定位于6p21.4,長約3.6 kbp,有4個外顯子和3個內含子,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基因緊密連鎖位于HLA-B 和 HLA-C2 位點之間的 MHC3 類基因區內,由TNFA和TNFB組成,分別編碼TNFα和TNFβ。位于啟動子區238位和3
腫瘤壞死因子的基因特點
人類TNF-α基因于1985年成功克隆,定位于6p21.4,長約3.6 kbp,有4個外顯子和3個內含子,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基因緊密連鎖位于HLA-B 和 HLA-C2 位點之間的 MHC3 類基因區內,由TNFA和TNFB組成,分別編碼TNFα和TNFβ。位于啟動子區238位和308
簡述腫瘤壞死因子的特點
人類TNF-α基因于1985年成功克隆,定位于6p21.4,長約3.6 kbp,有4個外顯子和3個內含子,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基因緊密連鎖位于HLA-B 和 HLA-C2 位點之間的 MHC3 類基因區內,由TNFA和TNFB組成,分別編碼TNFα和TNFβ。位于啟動子區238位和3
基因的分離獨立分配和互作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孟德爾定律包括“分離定律”及“獨立分配定律”。根據分離規律,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要彼此發生分離,互不干擾地分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因此對于一對基因的雜合體,在完全顯性條件下,其自交子代和測交子代的表現型分離比例分別為3:1和1:1。獨立分配規律(自由組合規
基因的分離獨立分配和互作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孟德爾定律包括“分離定律”及“獨立分配定律”。根據分離規律,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要彼此發生分離,互不干擾地分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因此對于一對基因的雜合體,在完全顯性條件下,其自交子代和測交子代的表現型分離比例分別為3:1和1:1。獨立分配規律(自由組合
細胞因子的簡介和功能相關介紹
細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多種組織細胞(主要為免疫細胞)所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細胞因子能介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如調節細胞生長、分化成熟、功能維持、調節免疫應答、參與炎癥反應、創傷愈合和腫瘤消長等。最初,人們不清楚細胞因子的本質,便根據其生物學活性進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