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了康復者免疫記憶形成的表觀遺傳機制
2021年6月9日,Nature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epigenomic landscape of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reveals establishment of trained immunity in individuals convalescing from COVID-19 的文章。該工作通過單細胞ATAC-seq技術以及新開發的單細胞多組學Ti-ATAC-seq技術,描繪了新冠肺炎康復者外周免疫細胞可接近染色質多維圖譜,解析了康復者中單核細胞、B細胞和T細胞免疫記憶形成的表觀遺傳機制。 在某些病毒感染或者疫苗接種后人體能誘導天然免疫細胞表現出類似于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免疫記憶特征,也就是“訓練有素的免疫力(trained immunity)”。該研究結果表明,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天然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都發生了大量的染色質重塑。康復者外周......閱讀全文
新冠肺炎免疫應答男女有別
? 科技日報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26日發表的一項免疫學研究,概述了男性和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免疫應答的差異。這些發現或有助于指導采用基于性別的方法來治療男性和女性患者。 研究已經表明,男性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高于女性,但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為了深入了解這一問題,美國
“新冠肺炎單細胞研究中國聯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學特征
“新冠肺炎單細胞研究中國聯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學特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已超過一億人,死亡病例已超過兩百萬人,給全球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災難。認識和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理對于診療與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許多重
“新冠肺炎單細胞研究中國聯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學特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全球感染人數已超過一億人,死亡病例已超過兩百萬人,給全球社會經濟帶來了極大災難。認識和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理對于診療與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在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催生了許多重要的生物學發現,然而,該技術在新冠肺炎研究中的應用因其成
關于加強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近期,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具體如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深入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關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進康復者捐獻血漿用于重癥、危重癥患
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方案(試行第二版)
3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方案(試行第二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軍隊各大單位: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臨床治療工作,提高治愈率,我們組織專家在總結、分析前期治療工作的基礎上,對治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
Nature-immunoloy:新冠肺炎患者的單細胞免疫圖譜
研究人員應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面揭示了輕中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從發病期到康復期機體整體免疫學變化特征、機制和規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快速暴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8月11日,新冠肺炎在全球已導致累計近2000萬確診病例和超過73萬死亡病例,平
研究發現感染時癥狀越嚴重,新冠免疫記憶“越深刻”
抵御新冠病毒的攻擊后,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能不能“記住”?如果能,感染一次新冠是不是有機會終身免疫?如果不能,那么應該在多久后加強免疫。 新冠病毒感染后人體的免疫記憶問題,始終是應對疫情的焦點。10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劉軍研究員聯合高福院士、武桂珍研究員團隊在權威期刊《臨床傳染病》(Cl
兒童流感不是新冠肺炎!!
“發燒、流鼻涕、咽痛、咳嗽既是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的初期癥狀,也是新冠肺炎的早期癥狀。所以一旦兒童出現上述癥狀,家屬一定要去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鑒別。” 近日,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主任醫師丁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兒童呼吸道感染大多因病毒感染所致,所以千萬不能濫用或錯用抗生素,可以選用一些藥性
新冠肺炎多久能確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
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免疫力低下男性更易感
1月30日,《柳葉刀》新冠病毒專題新發兩篇文章。 一篇分析了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由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張麗、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的張欣欣等人完成。 研究樣本來自2020年1月1日至20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確診患者。研究指出,2019-nCoV感染呈簇狀發作,更可能影響有并發癥的
黑龍江新冠肺炎死亡11例-專家解釋新冠肺炎死亡原因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病癥
托珠單抗治療重癥新冠肺炎免疫應答機制揭示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瞿昆教授團隊研究揭示了托珠單抗能夠有效治療重癥新冠肺炎患者的原因。托珠單抗的治療在減弱單核細胞炎癥因子風暴對機體帶來損傷的同時,可以維持新冠肺炎患者正常的抗病毒免疫應答,為“科大方案”提供了理論依據。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鐘南山回應集體免疫:疫苗是解決新冠肺炎的根本
“我們面臨的完全是一種新的疾病,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3月18日,在廣州市舉行的第46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如何對此疾病進行防控,我國的實踐表明采用強烈的干預辦法是有效的。 不能靠集體免疫解決問題 “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系數平均接近3,相當
新冠肺炎治療每天1美元?
大多數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藥物可能成本很便宜。圖片來源:FEATURECHINA/AP IMAGES 由于新冠病毒疫苗可能還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研制出來,對抗這種病毒的第一個武器可能是目前正在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近日,《科學》網站報道,科學家公布的一項新分析顯示,這些藥物中許多能以每位
新冠肺炎潛伏期多久?
1這個病毒是2003年SARS的近親,但傳染性比SARS低,致死率也不高; 2境外病例幾乎都有去過武漢的經歷,所以遠離武漢是最基本的防病認知; 3華南海鮮市場距離漢口火車站只有900米; 4香港專業人士指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在14天以內; 5帶別的口罩沒用,必須帶外科口罩和
新冠肺炎檢測多久出結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疫情形勢嚴峻,現已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目前新冠肺炎檢測主要是以冠狀病毒篩查檢測試紙、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檢測試劑盒、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CT檢測這四種方法進行檢測。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四種檢測方法,下面壹加健康對這四種檢測方法進行優劣勢
新冠肺炎:認識抗體的利與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6萬多人出現感染性肺炎,上千的病人喪失生命。無論是政府部門、科研團隊還是普通民眾,大家都在期盼抗體藥物的出現,而從SARS期間直接收集痊愈患者的血清治療重癥患者的實踐,直接折射出抗體對于治療此類感染疾病的重要性。誠然,抗體是機體對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針對病毒的中和性抗
新冠肺炎病毒有多可怕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肆虐也已經一年了,我們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病毒,并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成效。在目前,我們絕大多數地區也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可是,目前還是處于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我們對于疫情的防控還不能夠松懈,我們也應該再繼續了解一下新冠病毒對于人體的傷害究竟有多大。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冠病毒咽拭子陽性等于確診新冠肺炎嗎?
近些天北京疫情的新聞,讓大家剛平復沒多久的心情又緊張了起來。而新發地市場成了這次疫情的『中心』。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作為找出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一,又開始被大家重視了起來。 關于核酸檢測,大家肯定有很多疑問,下面小編就簡單梳理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普通人需要核酸檢測嗎? 1、5月30日
比血漿治療更有優勢!聞玉梅院士詳解“單克隆抗體”
這幾天,多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接受血漿抗體治療效果顯著的消息傳出后,“血漿治療”一時大熱。 有人稱其為抗疫“新希望”,也有人質疑血漿治療存諸多風險,且來源是一大問題,只能算作一根“稻草”。 “不要只盯著血漿,血細胞也是個‘寶’!”2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治療型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聞玉梅
新研究揭示“老男人”更易死于新冠肺炎
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于新冠肺炎的風險顯著增加。 在50歲以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幾乎沒有人會死亡。對于50多歲和60歲出頭的感染者來說,死亡率約為5‰,且男性高于女性。隨著年齡增大,死亡風險急劇上升,70多歲感染者的死亡率為11.6%。這是對新冠肺炎死亡風險進行初步詳細研究后獲得的統計數字。
99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免疫力低下男性更易感
1月30日,《柳葉刀》新冠病毒專題新發兩篇文章。 一篇分析了99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征,由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張麗、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的張欣欣等人完成。 研究樣本來自2020年1月1日至20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的確診患者。研究指出,2019-nCoV感染呈簇狀發作,更可能影響有并發癥的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一億
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1月26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億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14萬例。 1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新冠肺炎很可能會持續傳播很長時間,除非人們能遵守防疫規定,且疫苗覆蓋率達到所需標準。 邁克爾·瑞
新冠肺炎患兒治療“有據可依”了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其中,針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只談到了癥狀相對較輕。圖片來源于網絡 “兒童的治療原則上與成人一樣。但兒童免疫能力不成熟,呼吸道狹小,與成人相比更容易發生全身性的問題,從治療或護理角度來說,更需注意呼吸道的治理
湖北系統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2月27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省科技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周密安排、科學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1月24日,武漢市科技局正式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技術攻關專項
新冠肺炎最長潛伏期多久?
2020年1月22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方案提到,基于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認識,疾病的潛伏期最長約為14天。 近期,鐘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
新冠肺炎醫療廢物都去哪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廢物處理因事關公共衛生安全備受關注,相關醫療廢物該如何收集、轉運、處置呢?3月3日,記者來到寧夏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進行了全流程采訪。 工作人員邊收醫療廢物邊對其進行消毒。圖片來源于網絡 醫院專職人員負責收集轉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醫院領導特別重視,從個人防護
中國新冠肺炎醫療廢物處理情況
中國生態環境部10日消息,1月20日至3月7日,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3.6萬噸,涉疫情醫療廢物基本“日產日清”。圖為轉運結束后,轉運人員和醫院工作人員填寫轉運聯單,確認轉運重量。 中新社記者 李佩珊 攝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10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生態環境部密切監控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運行
新冠肺炎igg和igm的區別
IgM與IgG的區別 IgM和IgG都是指一類免疫球蛋白。IgM是指暴露于疾病后立即產生的抗體,而IgG是指以后的反應。就某一特定疾病而言,IgG通常賦予患者免疫力。 免疫球蛋白M,IgM主要存在于淋巴液和血液中。這是人胎兒產生的第一種抗體。它也是第一種在暴露于特定疾病的情況下產生的抗體
新冠肺炎疫情-開啟“云端”科研模式
美國威斯康星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戴夫·奧康納清晨收到在倫敦的一名合作伙伴發來的論文預印本。這項研究在中國完成,兩人通過企業協同云端辦公軟件Slack討論了一上午。下午2點,奧康納打開高清會議系統GoToMeeting,和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討論改進研究計劃,他們希望構建一個靈長類動物模型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