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血漿治療更有優勢!聞玉梅院士詳解“單克隆抗體”
這幾天,多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接受血漿抗體治療效果顯著的消息傳出后,“血漿治療”一時大熱。 有人稱其為抗疫“新希望”,也有人質疑血漿治療存諸多風險,且來源是一大問題,只能算作一根“稻草”。 “不要只盯著血漿,血細胞也是個‘寶’!”2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治療型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聞玉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利用最新技術,將恢復期病人產生的特異性抗體的記憶B細胞制備成單克隆抗體,不僅不愁“數量”,安全性也相對更高。圖片來源于網絡 聞玉梅還表示,做單克隆抗體也很快,“我們一個半月左右就能做出來”。 安全、快速、量產,單克隆抗體會比血漿治療更高效嗎? 《中國科學報》:目前看,血漿治療臨床效果不錯。但也有觀點質疑血漿療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甚至說血漿治療有潛在的“病毒污染”風險。 對此,您怎么看? 聞玉梅:“病毒污染”的潛在風險,我認為不存在。中生集團已公布,在將血漿用于病患之前,要制備成免疫球蛋白(......閱讀全文
比血漿治療更有優勢!聞玉梅院士詳解“單克隆抗體”
這幾天,多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接受血漿抗體治療效果顯著的消息傳出后,“血漿治療”一時大熱。 有人稱其為抗疫“新希望”,也有人質疑血漿治療存諸多風險,且來源是一大問題,只能算作一根“稻草”。 “不要只盯著血漿,血細胞也是個‘寶’!”2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治療型疫苗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聞玉梅
聞玉梅院士:用心育人、用心科研
與83歲的聞玉梅院士對話,她的智慧、隨和、雅致,不時流淌出來。 作為長期從事醫學微生物學教學與研究,享譽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聞玉梅最看重的是自己對學生的引領和影響。“用心育人、用心科研,我希望通過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為國家、民族做出貢獻。”她說。 理想:從各方面引導人、培養人 聞玉梅在課堂上
聞玉梅:傳染病沒有國界
近日,“瞰見未來”2023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在線上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分享了以《新時代醫學的新內涵、新目標》為題的主旨演講。她表示,醫者的新征途是從單純治病擴大到推進人民健康,從關愛生命、關愛患者擴大到關愛人民生命共同體,擴大到預防,擴大到環境。發展醫學新內涵 聞玉梅指出,醫學是最具
聞玉梅:別讓排名先后影響科研合作
一直非常關心我國科研體制問題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發現了一個在科研合作過程中的奇怪現象——有些歸國華裔學者表示,在國外時與國內合作很方便,但是回國之后,合作反而變難了。 “這和目前國內需要合作的科研項目過分強調排名有關,其背后有制度和環境的因素。” 她對記者呼吁,科研項目各參與者
聞玉梅院士:布局“大醫學”-開啟“新征途”
今天,醫學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各國政府、社會團體和各族人民對醫學有著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 作為最具有人文性和社會性的學科,醫學科學發展到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新時期,醫學已成為一門關心“怎樣保障人民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全新內涵”的學科。醫學自身也要更好地交叉整合,同時加入人文
聞玉梅院士:為了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聞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出生于北京。醫學微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6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歷任上醫大微生物教研室講師、副教授、教授。現為復旦大學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教授。曾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主編《中國的病毒性肝炎:問題與控制策略》等。 純白如
聞玉梅院士:為了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3980.shtm ???學人小傳聞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出生于北京。醫學微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6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歷任上醫大微生物教研室講師、
聞玉梅:中國治療性乙肝疫苗開拓者
聞玉梅(1934 年 ~),我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 1956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1980~1982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國立衛生院進修肝炎病毒學。1985年經衛生部批準建設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她長期從事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發現了我國乙型肝炎
聞玉梅:H7N9禽流感研究有待深入
聞玉梅 從上海宣布發現第一例H7N9確診病例以來,我國H7N9禽流感患者不斷確診,特別是進入4月以來,每天都有新增病例在不同地方出現。中國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學家、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聞玉梅表示,在短期內控制疫情、積極治療,是當務之急;雖然病毒不可怕,但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H7N9禽流感仍存一
培養“有溫度”的醫者
我第一次參與拍攝聞玉梅院士,是2016年10月15日周六上午,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明道樓102網絡教室,即“人文與醫學”見面課錄制現場。這是一門在線課程,聽課的除復旦的同學,還有通過網絡實時連線的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的選課學生。 這門課原名“人文醫學導論”,是聞院士聯手復旦大學原黨委副
關于治療性乙肝疫苗的上市時間介紹
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學委會主任聞玉梅22日在這里透露,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研制出一種復合型治療性乙型肝炎疫苗,疫苗的二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正在此間參加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的聞玉梅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的二期A組臨床試驗已于2011年底開始,36名乙肝患者參加了試驗
“吃疫苗雞蛋就能抵抗禽流感”太夸張
時下有媒體稱“吃疫苗雞蛋就能抵抗禽流感”。日前正在參加“新發、再發傳染病防控對策國際研討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聞玉梅教授就此明確表態:“這種說法過于夸張,且不可思議。”?聞玉梅院士說,國外有報道說,科學家可通過“轉基因雞” 產雞蛋的方法獲得目標產品,因此會議上有專家認為,可以用這一
已證實!用過的一次性醫學口罩電熱吹風吹半小時可再用
9日,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的建議與關心下,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聯合公共衛生學院,在《微生物與感染》雜志在線發表科研論文《安全、快捷再生一次性醫學口罩的實驗研究》證實:使用后的一次性醫學口罩,以家用保鮮袋包裹,家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后可再次使用,不影響其原有的
抗原抗體疫苗的基本介紹
抗原抗體復合物治療性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商品名:乙克,2002SL0038,簡稱YIC或YK)上海復旦悅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復旦大學和江蘇悅達集團合資,現已轉給上市公司華麗家族) 由復旦大學醫學院教育部/衛生部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聞玉梅院士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趙鎧院士等人合
“三明治療法”-或成乙肝功能性治愈新策略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主任聞玉梅實驗室研究員袁正宏和應天雷等人在乙肝慢性感染的動物模型中證實了 “三明治療法” 的可行性。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 EBioMedicine。 乙型肝炎是我國發病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據估算,我國約有 9000 萬乙肝病毒慢性感
臭屁中含硫化氫:聞一聞延緩衰老還抗癌
據食品世界新聞網11月9日報道,英國學者研究發現,放屁雖然會釋放出令人尷尬的氣體,卻同時能夠有效地預防癌癥。 英國埃克賽特大學的學者研究發現,在消化過程當中,人類腸胃中的細菌能夠生成硫化氫,而硫化氫有助于預防癌癥、中風、心臟疾病乃至癡呆等多種疾病。 當然,硫化氫氣味難聞,與臭雞蛋相似,常見于
Science:聞“香”尋愛侶
來自利物浦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雄性小鼠生成了一種信息素,可以刺激雌性小鼠及競爭性小鼠記住并偏好它們曾接觸過這種信息素的地方。 有些動物,例如蛾,是利用一種敏感的跟蹤系統來追蹤空中傳播的性信息激素的源頭。而另一些動物,如蛇,是跟隨地上留下的信息素的蹤跡。來自利物浦大學整合生物學研究所的一個研究
中外學者研討乙肝表面抗原之謎
日前,在以“乙肝表面抗原持續陽性的防治策略”為主題的第189期東方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莊輝和來自國內外的40余位專家學者就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展開了研討。專家呼吁,應加強多學科的合作研究,重視基礎和臨床的緊密結合,進一步闡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續陽性的機制和清除HBsAg
上海院士沙龍建議:抗菌藥研發應聯合攻關
“新型抗菌藥物的研發應由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攻關,才能突破一批新型核心關鍵技術,促使抗菌藥物的研發和投產逐步回暖。”近日,在以“新型抗菌藥的創新研發策略”為主題的上海院士沙龍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等專家提出建議。 據專家們介紹,自1909年奧地利科學家Paul Gelmo首
蚊子能聞味而逃
蚊子能迅速學會識別并記住讓其不愉快的氣味。 大多數人肯定不認為蚊子特別善于學習。但近日研究人員發現,蚊子實際上可以蚊子能迅速學會識別并記住讓其不愉快的人的氣味,并將氣味與令其討厭的機械振動聯系起來,例如蒼蠅拍打擊。因此,下次它們就會避免這種氣味。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當代生物學》期刊。 “一旦
原來聞氣味也會長胖?
春色最濃四月天,今年四月也是許多人為胖發愁的日子,因為疫情長時間宅家的人們發現自己明顯胖了不少,這與吃得多、運動少、吃高熱量食品密不可分。可是你知道嗎,最狠的不是“喝水都要長胖”,而是連聞一些氣味也會長胖。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匪夷所思?最近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實驗動物的脂質儲備增加并不是因為多吃少
新冠口服疫苗問世?專家:要講基本法
2月25日,據津云新聞消息,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口服疫苗,且黃金海本人“以身試法”,自己4倍量口服樣品,無任何副反應。 消息一出,很快引發廣泛關注。 上海某高校一位資深科學家對此消息發表評論認為,“求求各位不要這樣誤導公眾。這個階段就能叫疫苗?那我實驗室一周能
天津大學研發新型口服疫苗?專家:“快”,但要講基本法
2月25日,據津云新聞消息,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口服疫苗,且黃金海本人“以身試法”,自己4倍量口服樣品,無任何副反應。圖片來源于網絡 消息一出,很快引發廣泛關注。 上海某高校一位資深科學家對此消息發表評論認為,“求求各位不要這樣誤導公眾。這個階段就能叫疫苗?
玉果的概述
玉果也稱肉果、肉豆蔻、頂頭肉,是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喜高溫多雨,主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分布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西印度群島、巴西等地。我國廣東、云南、臺灣等地引入裁培。開花結果早,[1]烹調中取其果仁(種仁)和肉豆蔻衣(假種皮或稱玉果花)作調味品。肉豆蔻具有特殊香氣,溫和而辛,略具甜
玉果的介紹
玉果也稱肉果、肉豆蔻、頂頭肉,是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喜高溫多雨,主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分布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西印度群島、巴西等地。我國廣東、云南、臺灣等地引入裁培。開花結果早,[1]烹調中取其果仁(種仁)和肉豆蔻衣(假種皮或稱玉果花)作調味品。肉豆蔻具有特殊香氣,溫和而辛,略具甜
什么是玉果
玉果也稱肉果、肉豆蔻、頂頭肉,是肉豆蔻科肉豆蔻屬植物,喜高溫多雨,主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分布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西印度群島、巴西等地。我國廣東、云南、臺灣等地引入裁培。開花結果早,[1]烹調中取其果仁(種仁)和肉豆蔻衣(假種皮或稱玉果花)作調味品。肉豆蔻具有特殊香氣,溫和而辛,略具甜
梅的簡介
梅(學名:Prunus mume Siebold & Zucc.),別名春梅,干枝梅,酸酶等,薔薇目薔薇科李屬植物。[1] 梅,小喬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花期冬春季,果期5-
梅的概述
梅(學名:Prunus mume Siebold & Zucc.),別名春梅,干枝梅,酸酶等,薔薇目薔薇科李屬植物。[1] 梅,小喬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花期冬春季,果期5-
梅的介紹
梅(學名:Prunus mume Siebold & Zucc.),別名春梅,干枝梅,酸酶等,薔薇目薔薇科李屬植物。[1] 梅,小喬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花期冬春季,果期5-
2023復旦管院新年論壇點亮智慧之光
1月8日,一年一度的“瞰見未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新年論壇在云端舉行。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復旦優秀青年代表共聚復旦管院新年論壇,對科學、文明及管理進行深度解讀,以人文之火溫暖心靈,用理性之光洞徹時代,帶領我們穿越迷霧,瞰見未來。張人禾? ? ? ? 復旦大學供圖 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黨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