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是許多疾病的常見并發癥,也是疾病致殘的重要原因。然而,人們對飲食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知之甚少。近期,美國科學家發現攝入過多的ω-6多不飽和脂肪酸(ω-6 PUFAs)會加重慢性疼痛,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 metabolism》,標題為“Elevated dietary ω-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duce reversible peripheral nerve dysfunction that exacerbates comorbid pain conditions”。 ω-6 PUFAs廣泛存在于植物油中,包括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研究人員觀察到,富含ω-6 PUFAs的飲食誘導小鼠產生對機械刺激、冷/熱刺的超敏反應,并且伴隨周圍神經病變樣神經損傷。ω-6 PUFAs的積累可加重臨床前炎癥性疼痛和神經性疼痛模型中的異常性疼痛(即對正常情況下的無痛刺激感到疼痛,又稱為痛覺......閱讀全文
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掰一掰NCCN最新版癌痛診治指南。 指南原文正文加附錄面(sang)面(xin)俱(bing)到(kuang)厚達整整91頁,提綱挈領突出處理策略和原則。界哥刷完后,感受如下: 阿不,是感覺滿滿有關癌痛知識的收獲! 我們知道疼痛是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有關的不愉快的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與慢性疼痛領域相關的一些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TJAR:膝蓋手術后的慢性疼痛或許與神經元損傷有關! doi:10.1016/j.arthro.2018.05.043 患者經常在膝蓋手術后往往會經歷嚴重的慢性疼痛。盡管認為這種疼痛是由于對小神經的損傷,但迄今為止沒有
有數據顯示,慢性疼痛在普通人群中發生率高達20%-45%。在我國,2011年慢性疼痛患者已經超過1億人,其中竟有約80%未接受合適的鎮痛治療,許多人由于自身觀念、經濟狀況等原因,遇到疼痛往往選擇忍,甚至把能忍痛視作英雄和勇敢的表現,如今,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改變,人們漸漸認識到,慢性疼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疼痛的緩解與治療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PAIN:化療為什么會導致疼痛?新研究找出解決疼痛新藥物! DOI: 10.1097/j.pain.0000000000001177 在一項近日發表在《Pain》上的文章中,來自圣路易斯大學(SLU)
“加速術后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1997年丹麥康復之父Kehlet提出的,其內容包括多模式鎮痛、限制輸液量、術后早期下床、微創手術、術前兩小時自由飲水、術后早期恢復口服飲食、避免或減少使用鼻胃管,以及在圍術期合理調節應激反應(內分泌、
疼痛是一種由組織損傷產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藥物治療疼痛,存在長期服藥、療效有限及副作用大等問題。研究表明,疼痛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疼痛反應具有遺傳學特征和復雜性。 疼痛敏感性增加和慢性疼痛患病率下降由部分基因調控。其中,四氫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
身體疼痛儼然成為社交殺手,八成中國民眾生活質量受影響 中國痛的領悟--對痛大驚小怪、喊痛不愛遮掩、治痛保守自主、顧痛忽略炎癥 · GSK首次在全球范圍針對14個國家7,000名成年人,進行全球疼痛指數(GPI)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范圍有88%的人正被身體疼痛困擾,其中至少65%的人每周忍受身體
持續的肌肉骨骼疼痛是全球性的問題,僅次于心血管疾病(Hegarty,2018)。慢性或持續性疼痛被描述為持續三個月,同時還認識到它是多因素的,復雜的并涉及神經系統疾病(Perrot等人,2019)。持續性疼痛與中樞敏化有關,描述了由于疼痛超敏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變化(Woolf,2011)。考慮
持續的肌肉骨骼疼痛是全球性的問題,僅次于心血管疾病(Hegarty,2018)。慢性或持續性疼痛被描述為持續三個月,同時還認識到它是多因素的,復雜的并涉及神經系統疾病(Perrot等人,2019)。持續性疼痛與中樞敏化有關,描述了由于疼痛超敏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變化(Woolf,2011)。考慮
持續的肌肉骨骼疼痛是全球性的問題,僅次于心血管疾病(Hegarty,2018)。慢性或持續性疼痛被描述為持續三個月,同時還認識到它是多因素的,復雜的并涉及神經系統疾病(Perrot等人,2019)。持續性疼痛與中樞敏化有關,描述了由于疼痛超敏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變化(Woolf,2011)。考慮
在求醫問診時,患者訴說最多的癥狀是疼痛。但人們感受疼痛、忍耐疼痛以及對疼痛作出的反應各不相同,這使醫生很難知道,該如何有效治療每個患者。 那么,為什么每個人的痛感不一樣?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我們一生中經歷的所有疼痛,都源于使我們對疼痛較敏感或較不敏感的那些基因。不過,我們的心理
脊柱小關節是由相鄰椎體上下關節突及周圍的軟組織所構成,具有關節囊和滑膜,上下關節面覆蓋有透明軟骨,關節腔內有滑液。脊柱小關節在脊柱生物力學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其特有的解剖學構造使小關節不僅承擔了體重的作用力,還參與脊柱的活動功能。脊柱小關節骨關節炎是一種在40歲以上人群中高發的疾病,它是在多種因
有許多科學信息的準確程度可能無法達到在科學會議上展示的水平,但它們在法律環境中是有價值的。圖片來源:Andy Potts 接電話時,Annie(化名)正躺著,她試圖從一次傷病中恢復過來。劇烈的疼痛襲擊了她的后背和肩部。“非常可怕。你從未感到舒服。” 2011年,Annie在飯店滑倒,摔傷了
疼痛,是我們生命中的常客,有些人偶爾與它相遇數秒,有些人則和它“廝守終生”。它既是我們的威脅,也是我們的警鐘。從古希臘時期開始,人們就一直在研究到底什么是疼痛。有西方醫學奠基人之稱的希波克拉底在其鴻篇巨著《希波克拉底全集》中上千次描述到疼痛;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認為疼痛和快樂一樣,只是一種情緒,完
神經病理性疼痛是由與神經系統相關的組織損傷或炎癥引起的異常病理改變導致的慢性疾病,迄今為止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其治療費用使個人、家庭、社會經濟負擔逐年增加,嚴重影響人類生活質量、威脅人類健康。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研究發現,脊髓中活化的小膠質細胞可以通過多種細胞表面受體和促炎因子加強脊髓背角神
世界上大約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包括2500萬英國人,在他們的一生中會經歷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被定義為受傷或手術后持續超過愈合期的急性疼痛,這是許多醫療條件的一個特征。 通常慢性疼痛的強度并不一定與組織損傷的程度相匹配,這在關節炎中可以看到。它甚至可以由非常輕微的外傷引起,如針刺傷。 我們不完全理
提到晚期癌痛,我們自己常常腦補出這樣的情形:由于癌癥和疼痛的雙重折磨,身心受到嚴重的打擊,患者異常痛苦。臨床上約75-95%的晚期癌癥病人與疼痛相伴,其中1/3為重度疼痛。晚期癌痛對腫瘤原發病的治療和患者生存質量都有重要影響,必須采取積極措施進行干預。晚期癌癥疼痛的治療已成為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
背根神經節(DRG)屬外周感覺神經節,背根神經節神經元是軀干、四肢痛覺的初級傳入神經元,具有傳輸和調節機體感覺、接受和傳導傷害性感受的功能。痛覺產生過程中,背根神經節作為痛覺傳入的初級神經元,在疼痛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主要表達于背根神經節神經元,與疼痛機制密切相關的離子通道及其受體是實現背根神經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贈予人們的最寶貴卻無人想要的禮物。沒有它,人們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極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有了它,人們就面臨著潛在的無盡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長期折磨。 雖然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療毒”也紋絲不動,而有些人則對疼痛極
對于被疼痛折磨的患者來說,得知“疼痛的金標準治療藥物實際上會使疼痛增加”將是一個十分殘酷的打擊。根據《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網絡版發表的一項研究,成人及兒童疼痛患者接受嗎啡治療后疼痛感加重這一情況可能很快會得到解決。 本研究的領銜作者、來自魁北克市拉瓦爾大學的教授Yves
急性及慢性疼痛長期以來困擾著許多成年人的生活。由于大腦對疼痛的調控機制異常復雜,對疼痛的診斷缺少有效的客觀依據,進而導致當代社會上阿片類止疼藥物的泛濫。 長期連續地藥物治療,不僅會降低止疼效果,還會帶來藥物成癮以及過量使用導致死亡的一系列社會危機。因此,研究可替代藥物的新疼痛治療方法非常重要。
動物承受的疼痛是難以估量的,因此這是一項真實有意義的研究項目!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美國每年大約有820800多只用于科學研究的豚鼠、豬、狗、貓和其它動物適用于《動物福利法》,同時,大約有71370只動物遭受了無法緩解的疼痛。這些統計數據并未跟蹤數百萬只用于實驗室研究的嚙齒類動物,它們被排除
多年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存在著一些誤區,尤其在術后鎮痛方面,普遍認為疼痛是一種自然過程,能忍就忍。請關注——無痛病房能否化解術后疼痛? 多年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疼痛是疾病的一種自然過程,能忍就忍著,實在難忍就用止痛藥。但長期服用止痛藥會引起成癮,且副作用很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疼痛,是一件自然演化贈予人們的最寶貴卻無人想要的禮物。沒有它,人們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防身利器,極可能在童年就不幸夭折;有了它,人們就面臨著潛在的無盡痛楚,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可能性被慢性疼痛長期折磨。 雖然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疼痛,但有些人似乎完全不怕疼,“刮骨療毒”也紋絲不動,而有些人則對疼痛極
法國麻醉和重癥監護醫學協會(SFAR)發布了關于術后疼痛護理的專家指南。這是自1997年“術后疼痛共識會議”和2008年“專家指南”以來,對現有指南進行完善或修改。 專家分析了以前指南中未處理的問題,或根據已發表文獻中的新數據修改指南。所采用的方法始總是評分法,保證了工作的嚴密性。關于評估圍手術
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芬太尼(fentanyl)N-4噻吩基衍生物,其化學和藥理學作用,于1976年首次報道。舒芬太尼對μ受體的親和力比芬太尼強7~8倍,其鎮痛效應是嗎啡的1000倍,是芬太尼的5~10倍,較芬太尼能夠提供更為長久(1~2倍)的鎮痛作用,而且起效快,注射劑型主要與局麻
“你骨折過多少次?”一名記者問史蒂芬·皮特(Steven Pete)。 “天吶,我也不知道,” 史蒂芬笑了起來:“大概有70、80次吧。”這實屬情有可原——史蒂芬是一名幾乎沒有痛覺的“怪人”,壓根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受過傷。史蒂芬是一名先天無法感知疼痛的患者 1981年,史蒂芬在華盛頓州的一個小
要想烹飪一道可口的辣味飯菜,你或許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好多人可能都曾為此付出過代價!每當你切開墨西哥綠辣椒并用赤裸的雙手摳出辣椒籽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難耐的疼痛。這種疼痛的感覺是由一種可溶于油脂的物質引起的,這種物質叫做辣椒素。人們在所有的辣椒中都發現了辣椒素的存在。正是這種辣椒素讓辣椒吃起來如
行為學相關實驗文獻-恐懼、焦慮、抑郁情緒對小鼠機械性痛閾的影響[摘要]目的: 觀察恐懼、焦慮和抑郁情緒對小鼠機械痛閾的影響。方法: 將 60 只 C57BL/6N 小鼠隨機分為6 組,制備恐懼、焦慮和抑郁模型并分別設置對照組。通過小鼠在遭受電擊環境中僵立時間和次數評價小鼠恐懼狀態,采用高架十字迷
轉移性骨腫瘤是實體癌遠處轉移的常見臨床表現,尤其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比較多見骨轉移。轉移性骨腫瘤的治療包括控制疼痛,保留和恢復身體的運動功能。轉移性骨腫瘤容易出現的問題包括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癥和脊髓壓迫,又被稱為SRE。預防這些問題的治療選擇包括鎮痛,同時使用破骨細胞抑制劑同給藥,全身抗癌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