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首篇被引破1萬+論文誕生!作者3篇論文入選被引TOP10
近日,知網首篇被引量破萬的中文論文及其作者備受關注。 根據中國知網,截至2021年7月23日,由溫忠麟教授等人發表在《心理學報》上2004年05期的學術論文《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累計被引達10001次,成為中國知網首篇被引次數破萬的中文期刊論文。 不僅如此,在知網中心網站的被引頻次排序top 10中,還有2篇論文(第7與第9,被引6547次和5509次)的第一作者也是溫忠麟,前10占了近三分之一。溫忠麟教授 得知這一消息,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溫忠麟難掩心中興奮情緒。他說,引用量過萬那是成千上萬研究者在用自己的論文“投票”,應當歸功于同行,感謝他們的引用和關注。 截至2021年8月9日,該論文引用次數仍在增加,累計被引達10064次!圖源:知網截圖 《心理科學》前主編李其維教授曾對此篇文章做出極高的評價: “這篇文章讓很多人有飯碗”。 最近這篇大火的中文論文講了啥?作者又是什么來頭?“這篇文章讓很多人有......閱讀全文
知網首篇被引破1萬+論文誕生!作者3篇論文入選被引TOP10
近日,知網首篇被引量破萬的中文論文及其作者備受關注。 根據中國知網,截至2021年7月23日,由溫忠麟教授等人發表在《心理學報》上2004年05期的學術論文《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累計被引達10001次,成為中國知網首篇被引次數破萬的中文期刊論文。 不僅如此,在知網中心網站的被引頻次排序
我國科技論文被引次數居世界第四
9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表現》報告。報告顯示,2004年至2014年9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萬篇,排名世界第2位,比2013年統計時增加了19.8%,位次保持不變;論文共被引用1037.01萬次,排名世界第4位,比上一年度統計時提升了1位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出爐-|-論文被引次數Top10揭曉!
? SCI論文收錄數量連續10年位列世界第2,2009年成關鍵轉折年 ? 國際論文被引次數排名第2,篇均被引次數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地理所、解放軍總醫院分別躋身卓越論文機構榜首 2019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11月19日在京舉行,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
我國8個學科“論文被引”排名世界第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楊衛在12月13日召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我國又有一個學科物理學被引用次數排名第二,使得排名第二的學科數量由7個提高到8個。近年來,在科學基金等科技計劃資助下,我國基礎研究取得了一批諸如鐵基超導、中微子振蕩、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多自由度量子
數據顯示“掠奪性”期刊論文被引量不多
圖片來源:ISTOCK.COM/Z_WEI 一項新研究顯示,對于“掠奪性”期刊而言,每發表10篇文章,其中有6篇在5年內沒有被引用1次。 與許多開放獲取期刊一樣,“掠奪性”期刊收取作者版面費,但它們很少或根本不提供同行評議或其他質量控制,而且經常使用激進的營銷策略。 這項研究發現,在“掠奪性”
引用次數前20國家最高被引單篇論文公布
11,西班牙(近十年論文總引用數2942425) 論文:DnaSP, DNA polymorphism analyses by the coalescent and other methods 被引次數:1815 領域:計算機科學 發表期刊:《生物信息學》(BIOIN
美一篇論文成世上被引次數最多論文:超27萬次
奧利弗·豪·洛瑞 在谷歌中輸入“奧利弗·豪·洛瑞”這個名字,只能得到幾張面容模糊的肖像照,寥寥無幾的新聞報道,以及一篇發表于1951年的學術論文。 一篇就足夠了,這可是全世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截至2004年1月,這篇題為《》的生物學論文已經獲得了275699次引用。論文中,洛
分析了2萬篇論文-高被引的“秘訣”竟然如此簡單!
如今,全世界每天正式發表的科學論文超過1萬篇。你的論文如何脫穎而出? 一個途徑是讓論文被更多人引用。那么,如何提高文章的被引率? 據Science最近報道,意大利科學家在分析了近2萬篇論文后發現,簡單地通過在文章標題和摘要中避免使用專業術語就能提高引用率。該研究發現,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標
Science發文:直指這篇被引2300余次的Nature論文涉嫌造假
一篇被引用2300多次的Nature論文,竟然涉嫌造假。 北京時間7月22日凌晨,Science發表了一篇歷時6個月的調查報告,指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學家Sylvain Lesné發表的20多篇論文中可能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其中就包括2006年在Nature發表的這篇開創性論文。 這牽涉到本
天津科大食品安全檢測論文被引次數居世界前列
記者近日從天津科技大學獲悉,過去10年里,該校食品安全檢測研究團隊發表的多篇論文被同行引用次數居于世界前列。 根據美國科技信息所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今年1月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在2002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統計期間,天津科技大學的教育部食品營養與安全重點實驗室食
4大領域中國論文被引次數位列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27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北京發布了《2021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總體產出持續增長,比2019年增加19.8%,其中卓越國際科技論文21.60萬篇,卓越國內科技論文24.78萬篇。卓越論文數量最多的學科是
這位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離世后,仍發表了49篇論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483.shtm 近日,論文出版領域發生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一位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去世后,仍在不斷以合著者身份發表了49篇論文。 他叫Ji?í Jaromír Kleme?,是捷克布爾諾理
兩篇中國學者論文被撤稿,引國內外關注
當一份開放獲取的期刊鼓勵注冊用戶對他們的撤稿發表評論時會發生什么?它得到了它所要求的東西。近期《PLoS ONE》雜志發布通告撤回兩篇中國學者發布的論文,作者和讀者們對此發表了評論,質疑了編輯的撤稿決定。 《PLoS ONE》雜志執行編輯Damian Pattinson說這是第一次
福建物構所論文入選《道爾頓匯刊》被引次數最高40篇文章
近日,英國皇家化學會《道爾頓匯刊》(Dalton Transactions)副主編Ruth Doherty博士發來賀信,祝賀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曹榮研究員在該期刊發表的Hydrothermal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erephtha
論文造假灰色“產業鏈”引關注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胡喆、余曉潔)12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在京召開通報會,通報了2015-2016年查處的科研不端行為典型案例。 此次通報會重點通報了2015年國際論文撤銷事件。自2015年3月份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4批集
黃金大米論文被撤回
黃金大米(右)能緩解兒童維生素A缺乏癥。圖片來源:黃金大米人道主義委員會 一項證明轉基因黃金大米能減輕兒童維生素A缺乏癥的爭議性研究,在調查發現其被如何開展方面存有問題的近兩年后,于日前被《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撤回。黃金大米的支持者對這個最先由《撤稿觀察》網站報道的結果感到失望,但他們指出,相關數
《Nature》:2017引用最多的年度論文
生物通報道:近期Nature雜志展開了2017年度的年終大盤點,包括多項具有影響力的科學事件,年度圖片,以及科學人物。同時雜志也列出了學術媒體,大眾媒體,以及預印媒體中最受關注的論文: 1月-3月 Evolocumab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
-醫生論文扎堆涉造假-誰之過引爭議
中國多家醫院醫生的論文被英國出版商撤銷一事在中國醫療界引發的震動仍未平息。一位涉事的醫生回應了財新傳媒,解釋了發文的經過,并對中國的醫生評價制度表達了困惑。但也有醫生認為就算制度有問題,也不能造假。 據《華盛頓郵報》3月27日消息,英國一家大型醫療科學學術文獻出版商BioMed Central
副教授抄襲論文被解聘:“論文崇拜”何時破
網帖舉報副教授抄襲論文 近日,一則舉報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趙某抄襲論文的帖子,在網上引發關注。帖子作者稱這名副教授抄襲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并被發表在《遵義師范學院學報》上。 有網友指出,趙某2013年2月以前的職稱是講師,在抄襲論文發表后不久,被聘為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 針對網帖的質疑,遵義
癌癥疫苗相關論文被撤銷
——Vaccine雜志主編已“暫時撤銷”了一篇1月份發表在該雜志上的研究論文,該文指出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中存在的鋁佐劑會引起小鼠的行為改變。 ??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與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關系密切,HPV檢測已成為了宮頸癌早期篩查的一個重要方面,而HPV疫苗也是人類第一個預防惡性腫瘤的疫
論文“測謊儀”使用引震動-幫助過關“生意”悄蔓延
日前,一篇“史上最牛碩士論文”引起網絡熱議,揭發者稱該論文抄襲嚴重。為了遏制學術不正之風,今年中國部分高校開始啟用“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在高校畢業生進入最后的答辯期,這種論文“測謊儀”在新疆、武漢、上海等一些高校的實際使用,引來不小的震動。然而,有矛就有盾,針對“測謊儀”,一種幫助學
“碾壓”斯坦福?這所高校3年發了95篇高被引數學論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329.shtm一個奇怪的變化正在引起數學界的關注。近幾年,數學領域躥出一些“黑馬”高校,它們沒有數學系或數學研究較為薄弱,但其每年發表的高被引數學論文數量飆升,已經碾壓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于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后兩者內容大面積重
熱捧“高被引”缺乏科學依據
在國內破除“五唯”頑瘴痼疾以及規范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等評價改革實踐中,“高被引”指標顯得尤為突出。“高被引”是高被引論文以及作者的統稱。高被引論文的概念率先由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提出。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
重磅!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發布
2024年3月27日,愛思唯爾 (Elsevier) 重磅發布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單。此榜單以全球權威的引文與索引數據庫Scopus作為中國學者科研成果的統計來源,采用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開發的方法。 愛思
中國式“被高引”陷阱需警惕
當下,在國內“破五唯”、規范SCI相關指標使用等評價改革實踐中,“高被引”指標顯得尤為突出。 “高被引”之所以仍深受重視,源于國內很大程度上把高被引論文等同于頂尖高質量論文,而這又是基于高被引論文在國際同行中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這一認識。 本文以2020年科睿唯安發布的17名中國高被引學者(
美國室溫超導論文被撤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896.shtm撤回聲明稱,多位署名作者表示,已發表的論文沒有準確反映所研究材料的來源、所進行的實驗測量和應用的數據處理協議。這破壞了已發表論文的完整性。美國室溫超導論文被撤回。11月7日,國際學術
造假巨頭Nature論文被撤稿
根據撤稿觀察(RETRACTION WATCH)網站的報道,在阿拉巴馬州大學調查發現它的前雇員,蛋白質研究專家H.M.Krishna Murthy在蛋白結構研究上造假,發布的多個蛋白質結構“是篡改和/或偽造的”這一真相6年之后,1月4日《自然》(Nature)雜志撤回了他發表于2006年的一篇蛋
白宮被指嚴重篡改全球變暖報告引爭議
據美國媒體10月24日透露,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朱莉·格伯丁提交的一份有關全球變暖對美國民眾健康影響的聽證會書面證詞,被白宮方面進行了嚴重篡改。此事引發了美國國會和媒體等各方的關注。?格伯丁10月23日在美國參議院環境保護和公共工程委員會舉行的一個聽證會上作證,闡述全球變暖形勢下疾病傳播等將對
4701人入選2021“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了2021“中國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2021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以全球權威的引文與索引數據庫——Scopus作為中國學者科研成果的統計來源,采用軟科(上海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