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人類可能不久會感染一些嚴重的疾病,而這些疾病的源頭則是家庭寵物。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伴隨著寵物貓和寵物狗走出畜棚進入主人室內,人類感染與動物相關疾病的概率將逐步增大。 由于寵物越來越多地走進主人生活,包括臥室的起居生活,也將帶給人類更多的危險。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從動物身體上傳播的疾病將日益具有強毒性,例如:每年非洲和亞洲因狂犬病死亡的患者大約55000人。 這項研究呼吁對動物傳染疾病的全球性監控,需要研制更多的疫苗和藥物。該研究是由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獸醫科學分校獸醫病理學教授邁克爾-達伊負責,研究報告發表在《新興傳染病》雜志上。 達伊稱,寵物貓和寵物狗是危害人類下一代疾病的“重大潛在源頭”,這些寵物的數量對于疾病傳染是至關重要的,例如:31%英國家庭里喂養著800萬-1000萬只寵物狗;37%美國家庭中喂養著7200萬只寵物狗。 在發展中國家,人類與寵物狗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它們與主人的室內生活緊......閱讀全文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本期為大家帶來流感病毒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科學家們正在如何通過進一步了解流感病毒來開發新的流感療法和流感疫苗。 【1】Nat Microbiol:首次發現流感病毒和呼吸道細菌能互相協作促進宿主感染 DOI:10.1038/s41564-019-0447-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
如今,科學家們應用測序技術在多項研究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那么近期他們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Science:便攜式DNA測序儀在檢測病毒疫情中大顯身手 doi:10.1126/science.aau9343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兒童健康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1】Immunity:多巴胺可能是兒童哮喘的元兇 doi:10.1016/j.immuni.2019.10.002 根據最近發表在Immunity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產生神經遞質多巴胺的神經元能夠
研究者們在為達菲的療效爭辯不休時,各國仍在積極儲備達菲,以應對流感 一份質疑知名抗流感病毒藥物達菲有效性的研究報告,在4月的醫學界掀起波瀾。 來自國際循環醫學協作組織(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下稱循環協作組)的研究者們,分析了相關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 IV通
近年來,科學家們依托“大數據”在改善人類健康、助力人類疾病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Front Immunol:大數據幫助設計更好的流感疫苗 doi:10.3389/fimmu.2019
國際癌癥研究所的結論,雖說只是一家之言,但事關轉基因產業發展,更關乎全球生命體的健康,“少數派報告”不應衍變成口水戰、利益博弈或道德制衡,而應該是科學釋疑。 草甘膦,由美國孟山都公司開發的除草劑活性成分,噴灑后,只有根據其特性研發的轉基因作物才能存活,銷量全球第一。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下屬
7月14日至19日在溫哥華舉行的2012年阿茲海默癥協會國際會議 (AAIC? 2012) 上公布的新研究結果涵蓋了阿茲海默癥和癡呆癥各方面的研究,包括病因、風險因素、發現和診斷、治療以及預防。 阿茲海默癥協會國際會議是展示和討論最新阿茲海默癥和癡呆癥研究的首屈一指的年度論壇。2012
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興奮劑施用辦法將更加復雜 據美國《連線》雜志報道,正當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忙于逮著現今運動成績表現異常好的興奮劑服用者時,運動員也已經在尋找下一個更大的突破,以獲取2012年的奧運會獎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反興奮劑問題成為各國專家和學者關注焦點。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胚胎干細胞,是一種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細胞,它能夠或發育成幾乎所有人類的各種組織或器官,故其在醫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前景。 人胚胎干細胞是在人胚胎發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約5—7天)中未分化的細胞。囊胚含有約140個細胞,外表是一層扁平細胞,稱滋養層,可發育成胚胎的支持組織如胎盤等。中
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會來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提提神呢? 咖啡是一種將咖啡豆烘培制作出來的含咖啡因的飲料,現今社會,咖啡與可樂,茶同基本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來揭示咖啡和人類機體疾病的關聯,其中不乏有研究者將咖啡與癌癥之間的關聯作為重點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育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ur Respir J:新研究揭示肺臟發育高清圖譜 DOI: 10.1183/13993003.00746-2019 過早出生的嬰兒常常患有肺部發育不良,并可能面臨危及生命的后果。為了給這些嬰兒提供新穎的治療
脂肪酸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對于不同的脂肪酸對機體的益處和壞處始終爭論不斷。為此,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脂肪酸對機體健康影響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一起了解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諸多影響! 【1】Science:揭示短鏈脂肪酸觸發植物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DOI:10.11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流感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Thomas Hagan et al, doi:10.1016/j.cell.2019.08.010 【1】Cell:臨床試驗表明腸道細菌可提高流感疫苗在臨床試驗中的療效 doi:10.1016/j.cell
幽門螺桿菌研究進展幽門螺桿菌及其感染 1 概述 胃細菌學的研究,長期來是一個被忽視的領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檢標本中分離到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對這一領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國際消化病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在科幻電影中,“蜘蛛俠”被放射性蜘蛛咬了一口后,DNA改變,運動能力突破人類極限,擁有了超強的力量與敏捷性。現實生活中,對基因的優化和改造同樣是科學家致力研究的方向。今年四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黃軍就副教授修改了人類胚胎中導致β型地中海貧血的基因,作為世界首例人類胚胎基因修改,這項實驗成果引發了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腫瘤研究領取得的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Shrey Sindhwani 【1】Nat Mater:打破常規!揭示納米顆粒進入腫瘤的新機制! doi:10.1038/s41563-019-0566-2 來自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決定哪些納米顆粒
生物學家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認為,既然幾乎所有具體的生理機能都要由蛋白質來完成,那么不編碼蛋白質的DNA應該是沒有用的,可以稱為“垃圾DNA”;而且人類基因組項目發現人的基因組中僅有1.5%的序列是給蛋白質編碼的,其余的98.5%的序列是以前認為的“垃圾”DNA。 此前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名為E
比非典、甲流還可怕?十年內無藥可治?容易擴散全球?最近,被部分媒體描述得可怕又致命的“超級細菌”成為熱議話題。 在印度等南亞國家出現的耐藥性“超級細菌”(NDM-1),已經蔓延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等國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國至少造成5人死亡。在媒體和民眾表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過敏反應相關的研究與臨床治療的最新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Lancet:抗過敏藥物能夠緩解多發性硬化患者的認知損傷 最近,來自UCSF的研究者們成功地在II期臨床實驗中證明FDA批準的抗組胺藥物能夠恢復多發性硬化患者大腦的神經系統功能。此前實驗室水平的研究發現
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發表的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析囊性纖維化疾病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Nat Commun:囊性纖維化治療新希望 科學家有望利用CRISPR-Cas技術剔除致病基因突變 doi:10.1038/s41467-019-1
今年3月24日是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結核病日的宣傳主題是“社會共同努力,消除結核危害”。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被認為感染上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即導致肺結核(TB)的細菌,但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會患上有癥狀的疾病。即便他們當中只有10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常常會開發多種模型來幫助研究,其中數學模型就是研究者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模型,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數學模型來解析中和抗體和HIV-1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利用數學模型對其它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多篇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科學家們常常會開發多種模型來幫助研究,其中數學模型就是研究者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模型,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的數學模型來解析中和抗體和HIV-1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當然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利用數學模型對其它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多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道,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測序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就,與大家一起學習!圖片來源:Nature 【1】Nature:中國科學家使用單細胞測序來揭示人類胚胎植入的秘密 doi:10.1038/s41586-019-1500-0 近日,中國多家機構的一個研究團隊利用單細胞測
在美國,數字醫療公司正成為風險投資家的“新寵”。以加州硅谷為基地,多家主打數字醫療服務的創業公司漸次浮現。 美國老牌通信公司高通是其中的積極者。其旗下風險投資機構高通基金(Qualcomm Foundation)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居惡性腫瘤之首,如今肺癌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疾病負擔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癥首位。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增肺癌患者約為73萬例,每年約有61萬人死于肺癌。此外,與其它癌癥相比,肺癌的5年生存率極低,嚴重危害人民健康,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將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組中的古老逆轉錄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病毒持續地感染人體。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們的基因組中,如今它們被稱作為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human endoge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