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盲食物激發試驗: 雙盲食物激發試驗為診斷食物過敏的金標準,主要用于以下情況: (1)幾種食物同時被懷疑為過敏原且特異性IgE(sIgE)陽性,為減少患者禁食種類時可使用; (2)高度懷疑某一過敏物,但無sIgE抗體的證據,為進一步確定進食該食物的安全性時使用; (3)非IgE介導型食物過敏者多用該方法。患者應先進行排除飲食,然后施以食物刺激,在操作過程中為控制偏倚,可不讓患者知道進食食物的種類或使用安慰劑,但對反應較嚴重的IgE陽性的過敏原。不宜做該試驗。由于該試驗有一定危險性,且近年來有證據表明定量IrE檢 測可預測DBPCFC的試驗結果,結合臨床病史多數食物過敏可得到確診,故真正需進行DBPCFC的患者并不多。 二、皮膚針刺試驗(SPT) SPT為臨床常用的檢測過敏原特異性IrE的體內試驗。具體方法為用稀釋抗原液點刺皮膚,同時進行陰、陽性對照,15min后觀察檢測點是否出現風團或潮紅反應,如風團直徑超......閱讀全文
過敏性疾病影響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對食物的不良反應備受人們關注,大約3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至少有1次以上對食物不良反應的經歷,20%~65%的過敏性腸道綜合征和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與食物過敏有關。目前惟一有效的
食物過敏是指過敏原蛋白引起的異常或過強的免疫反應,從免疫學機制而言,可以將食物過敏反應分為4 種類型,即:免疫球蛋白(Ig)E介導的I型超敏反應、II型細胞毒性超敏反應、III型免疫復合型超敏反應以及T細胞介導的遲發性超敏反應。目前可以從廣義的角度將食物過敏分為IgE介導和非IgE介導兩大類,其
基于芯片多通道納噴質譜的液滴萃取表面分析(LESA) 華質泰科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劉春勝博士為大家作了題為《基于芯片多通道納噴質譜的液滴萃取表面分析(LESA)》的報告,主要介紹了芯片多通道納噴離子源(TriVersa NanoMa
關于過敏原檢測,例如抽血,點刺等,有沒有真正能夠證實其準確率的。前一段時間看過一則報道,說是好像是英國某機構測的過敏原不可重復,自己的臨床實踐也覺得過敏原檢測可靠程度不高。過敏性疾病在皮膚科占很大比例,過敏原檢測聽起來也是很好,大夫們治不好病便會對病人說你最好做個過敏原檢測。  
食物過敏的患病率日益升高,增強了政府部門、食品公司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更精確的識別和定量的檢測需求。 馬薩諸塞州弗雷明漢市—2011年10月26日 生命科學分析技術的全球領導者AB SCIEX公司,今天宣布推出世界上首個經過驗證的
門診醫師每天都會接診許多變態反應患者,然而對這些醫生來說,他們很難對五花八門的實驗室變態反應檢測方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而這些檢測結果是確保一個正確診斷的基礎。Henry Homburger博士是緬因州Rochester的Mayo醫學院檢驗醫學專業顧問與教授,同時Homburger博士也是Ma
摘 要:快速檢測方法及產品在保證食品質量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我國快檢市場魚龍混雜,快檢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的管理,市場迫切需求切實有效的快檢產品。本文對比研究了國內外快檢產品的管理及評價方法,從多項評價指標分析了各組織/機構的評價規范及優勢,以期為我國快檢產品評價的實施及研究提供技
目前臨床上檢測過敏原的方法很多,包括體外試驗和體內試驗。 體內試驗: 包括皮膚試驗、激發試驗、過敏原激發試驗等。激發試驗和過敏原激發試驗在過敏性紫癜患兒中應用較少,主要應用于哮喘患兒。皮膚試驗的方法包括皮膚點刺試驗、皮內試驗及皮膚斑貼試驗,其中皮膚點刺試驗最常用。 (1) 皮膚點
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現在ELISA是食品工業和政府食品管理部門進行食品中潛在過敏原檢測和定性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特定的蛋白或抗原可以與特定的酶標記的抗體鍵合后用顯色反應來定性和定量,靠標準曲線來計算抗原的含量。 ELISA的
1、免疫學檢測技術 之前提到95%的食品過敏原屬于蛋白質,因此專門針對蛋白檢測的免疫學相關技術是檢測食品中蛋白類過敏原的重要手段。其中免疫學檢測包括免疫吸附技術、免疫層析技術、免疫傳感器技術、免疫擴散技術以及免疫印跡等技術。 免疫吸附技術主要包括酶聯免疫吸附技術和放射/酶聯吸附抑制實驗。酶聯
免疫學檢測技術 免疫吸附技術主要包括酶聯免疫吸附技術和放射/酶聯吸附抑制實驗。酶聯免疫技術是將抗原抗體免疫反應的特異性和酶的高效催化反應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檢測技術,其原理是被酶標記的抗體與食品過敏原發生反應作用于底物后,其顯色深淺能夠反映待測樣品中過敏原的含量。該技術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
PCR多聚酶聯反應 以DNA為測試對象的檢測方法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外來食物的檢測中,如轉基因谷物等。PCR方法對食物中特定過敏原的檢測具有專一性和靈敏度,但是,PCR方法不能檢測抗原或特定蛋白,因此檢測結果不能與食物的真正過敏性相關聯,而且食品加工過程對蛋白和DNA的影響不同,在一些加工工序
四種類型超敏反應發生的機制不同,同一抗原也可在不同條件下引起不同類型的超敏反應。四種類型超敏反應的免疫檢測方法有所不同。Ⅰ型超敏反應主要檢測過敏原和測定血清特異性IgE.Ⅱ型超敏反應的檢測重點是抗血細胞抗體。Ⅲ型超敏反應主要檢測循環免疫復合物。Ⅳ型超敏反應可用皮膚試驗來檢測。 一、過敏原皮膚試驗
過敏是個富貴病小梅只是日漸增多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中的一位。過敏,因其表現各異,病人會求助于皮膚科、呼吸內科、兒科、變態反應科等科室。目前我國還沒有人群患病率統計,但越來越多的病人已讓醫生疲于應付。據介紹,過敏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富貴病。20%—40%的人一生中都曾罹患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
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抗原)稱為過敏原,檢測確認過敏原是診斷與治療過敏性疾病的關鍵,以下是臨床常用的檢測方法:1.體外血清變應原特異IgE的測定: 用于Ⅰ型變態反應體外過敏原檢測,常用的有美國的IVT系列試劑:用于食入性(速發相)、吸入性過敏原的檢測,可檢測常見的近30種過敏原。2.體外血清變應原特異
過敏性疾病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范圍內過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正顯著增長,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這些疾病包括了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哮喘、特應性皮炎、濕疹、蕁麻疹、過敏性休克等。這種增長在兒童身上尤成問題,在過去二十年里,兒童成為過敏性疾病患病率最高的群體1。對于臨床醫師而言,明確
一、雙盲食物激發試驗:雙盲食物激發試驗為診斷食物過敏的金標準,主要用于以下情況:(1)幾種食物同時被懷疑為過敏原且特異性IgE(sIgE)陽性,為減少患者禁食種類時可使用;(2)高度懷疑某一過敏物,但無sIgE抗體的證據,為進一步確定進食該食物的安全性時使用;(3)非IgE介導型食物過敏者多用該方法
食品過敏原 食品過敏原指那些能對特定人群產生免疫反應或過敏反應的食品中的蛋白質。已知結構的過敏原都是蛋
每天上午8~9點,陳剛(化名)都如同“過鬼門關”一樣,已經連續幾次在這個時間段發生休克,甚至讓他和家人覺得“中邪了”。 作為一名北京的普通公務員,陳剛自稱身體狀況一直不錯,只是到春季的時候,他的蕁麻疹反復發作。但相繼去了幾家三甲醫院進行相關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均為陰性。 在朋友建議下,他特
伴隨著化學污染、微生物污染、環境污染等在食品中的發現,許多先進的分析檢測技術被應用到食品企業用來檢測污染物。同時,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以應對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重金屬等新出現的問題。同時,食品企業的相關人員也需要有效的分析檢測方法來獲得有效數據并制定出科學的決策。 近年來,新的檢測方法在
前言:人類歷史上有哪次技術革命經歷了最廣泛持久和最激烈的爭論?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沈孝宙編寫的《轉基因之爭》回答了這個問題。 安全性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人類的生存、發展和進化離不開食物。任何一種食物,無論是傳統的還是轉基因的,健康安全是首要問題。沒有安全,其他皆無意義。 但是,人類對食物
亞太地區的食品和飲品行業規模巨大,2016年亞太食品和飲料行業的營業額預計將達到3.23萬億美元,僅飲品業就占餐飲行業總值的11%,估值為3.65千億美元,預計未來增長將超越西歐和北美市場。 毫無疑問,餐飲業已經在亞太地區繁榮起來。其龐大的規模就是一種強大的吸引力,任何在食品和飲料行業參與者都
什么是過敏 過敏疾病,也叫變態反應疾病,是指機體對某些抗原初次應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發生的一種以機體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細胞損傷為主的特異性免疫應答。 過敏反應的分類 Ⅰ型過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一、食品加工中危害分為哪三個方面,每一方面包括哪些因素? ● 生物性危害:細菌性危害、真菌性危害、病毒性危害、寄生蟲危害、蟲鼠害。 ● 化學性危害:天然毒素及過敏原、農藥殘留、獸藥殘留、激素殘留、重金屬超標、添加劑濫用和非法使用、包裝材料、容器與設備帶來危害。 ●
早在1875年,人們就進行特異性過敏原的測定,目的是確定患者的致敏物,以便進行特異性治療。1966年,日本的石坂夫婦發現了IgE,導致對速發變態反應認識的一個飛躍,帶動了以確定患者特異性過敏原為目的分析方法的發展,開始檢測患者血清中IgE抗體。1、為什么過敏癥狀明顯,而檢測結果則顯示陰性?答:目前很
早在1905年,就有英國一位醫師發現,許多疾病包括痛風、濕疹和絞痛病等都和食物有關,在去除有問題的食物之后,癥狀就會消失,這就是人們最早認識到的食物不耐受現象。這些不耐受的食物,就是人們健康的“克星”。 食物不耐受在皮試和免疫球蛋白E的檢測中一般沒有陽性結果,它是由于機體不能充分地消化食物
該儀器早就遭痛批,目前已從大多數正規醫院撤退 過敏原檢測不必等到孩子三歲后,跑步游泳可助改善過敏性鼻炎癥狀 近日席卷全國的霧霾,讓患有變態反應疾病的人們吃足了苦頭。“變態反應”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過敏”。在過敏疾病家族中,發病率最高、知名度最高的成員當屬過敏性鼻炎。有調查顯示,廣州過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1月21日,第十二屆島津公司質譜用戶學術交流會在深圳市大梅沙京基海灣酒店舉辦,邀請了來自生命科學、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向業內同仁傳遞了質譜技術的前沿研究,搭建了質譜技術的學術交流平臺,吸引了來自各個應用行業的230余名質譜用戶參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2月9日,Neogen最新快速、精確的E. coli O157:H7 DNA檢測方法獲得AOAC研究院的批準。 Neogen新獲得批準的關于E. coli O157:H7 DNA的ANSR檢測方法,繼樣品準備后只需10分鐘的反應時間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