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海外——巴西:利用資源優勢加大中藥研發
以針灸為代表的中醫療法在19世紀初傳入巴西,目前,針灸治療已在巴西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和應用,被納入巴西統一醫療體系SUS(Unified Health System)醫療系統,多所高校開設針灸課程。然而中醫藥整體特色有待加強,中藥的理解、運用不足,中醫藥教育缺乏規范等問題限制了中醫藥在巴西的發展。 針對此情況,在科技部國際培訓“中醫藥臨床實踐與研究進展高級研討項目”的支持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趙靜教授團隊與巴西醫療領域相關專家,就中醫藥在巴西的發展與傳播進行研究,并撰寫相關文章,建議通過發揮中醫藥治未病的特色,加大中藥研發與市場,規范中醫教育等措施,促進兩國在中醫藥領域的廣泛合作,進而推動中醫藥在巴西的發展與傳播。 中醫在巴西經歷了懷疑—否定—認可的過程 19世紀初,2000名中國移民抵達葡萄牙殖民時期的巴西,伴隨這些移民而來的,是包括中草藥和針灸在內的中國醫學;20世紀上半葉,巴西迎來了十幾萬日本......閱讀全文
中醫藥在海外——巴西:利用資源優勢加大中藥研發
以針灸為代表的中醫療法在19世紀初傳入巴西,目前,針灸治療已在巴西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和應用,被納入巴西統一醫療體系SUS(Unified Health System)醫療系統,多所高校開設針灸課程。然而中醫藥整體特色有待加強,中藥的理解、運用不足,中醫藥教育缺乏規范等問題限制了中醫藥在巴西的發展
首個ISO中醫藥無菌針灸針國際標準發布
由中國專家擔任項目提案人制定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國際標準正式出版,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暫定名)(ISO/TC249)首個發布的中醫藥國際標準。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確認64種針灸適應癥,并推薦43種病癥采用針灸治療,全球針灸針的年使用量已突破20億支,并以每年 5%至10
“走出去”的甘肅中醫藥已建立16家海外岐黃中醫中心等
記者從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獲悉,2013年以來,甘肅依托我省中醫藥資源優勢,目前已在12個國家建立了16家海外岐黃中醫中心、中醫學院,診療患者8萬余人次,義診10萬余人次。 2013年以來,甘肅實施“以文帶醫、以醫帶藥、以藥帶商、以商扶貧”發展戰略,在匈牙利、巴西、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
華人中醫針灸師宋南華巴西獲獎-稱醫學無止境
巴西利亞4月4日電 當地時間4月4日晚,在巴西悉心推廣中醫學二十載的華人中醫針灸師宋南華在巴西利亞榮獲巴西“國家優秀品德與事業最高榮譽獎”。 當晚,頒獎典禮在巴西利亞郁金香大酒店舉行。當宋南華走上臺接受獲將證書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他成為唯一獲得該殊榮的華人。當地巴西媒體進行了報道,鎂光燈閃
國家中醫藥局局長談中醫針灸“去中國化”
“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基礎”――國家中醫藥局局長談中醫針灸“去中國化” 針對中醫針灸走向世界的同時面臨“去中國化”的傾向,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我們既要尊重歷史,更要奮發有為,“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
2010年中醫藥十大新聞發布:針灸“入遺”入選
資料圖:2010年9月14日,在濟南市中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馬兆勤正為一位患者進行“全蝎灸”中醫針灸治療。“全蝎灸”是一種針灸療法,將用酒泡過的蝎子沿患者脊柱部位鋪開,再輔以灸療以治療脊柱炎等疾病。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4在京發布了2010年中醫
粵港澳高校針灸聯盟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301.shtm3月17日,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和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聯合主辦的2024 年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醫針灸科研學術研討會暨粵港澳高校針灸聯盟成立大會在廣東中山舉行。大會以“共建粵港澳高校針灸聯盟
如何提高針灸療效?
針灸療法是中醫學的瑰寶,世代流傳,只因其療效卓著!然而越是盛行的方法,卻又會有很多干擾因素。可能由于辨證、選穴、定穴、手法、時令、體質、病程等因素就會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由此也變造成社會上對針灸存在這樣那樣的看法,甚至有些所謂的“大家” ?武斷地懷疑、否定針灸治療疾病的作用。 ?針灸治病,古而有之,
癲癇針灸診療技術
?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短暫性突發性大腦功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根據放電神經元的部位及擴散范圍不同,臨床上可表現為運動、感覺、意識、行為及自主神經等單獨或組合出現的功能障礙。出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兩目上視、肢體抽搐等癥狀。這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癥狀。??? 中醫學稱本病也為癲
針灸經驗瑣談
? 1.中風病人,在辨證論治的同時結合背部膀胱經和督脈用梅花針叩刺后走罐效佳。??? 2.雙腿走路無力的病人常規**無效時候,可以取面部下關穴,效佳。??? 3患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健側風池效佳,得氣后捻數次令患者帶針行走,立效。??? 4.近視**治愈率不高。??? 5肩周炎針灸配合阿是刺絡拔罐效
面癱的針灸治療
面癱,在西醫學稱為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通常為急性起病,往往是在清晨起床或者在洗漱時照鏡子,才發現一側面部出現了異常,表現為面部的呆板,閉目不全,額頭紋消失,口角歪斜,鼻唇溝變淺或消失,刷牙漱口出現漏水的現象,說話也存在跑風的現象。在進餐時,食物存在停留于齒齦之間,不能皺眉,不露齒
“十一五”針灸標準化獲重要進展
記者8月20日在中國針灸學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暨2011中國針灸學會年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該學會的針灸標準化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2006年中國針灸學會成立了“針灸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下建立了“全國針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475),制定和發布了針灸國家標準23項
申遺將促進中醫針灸傳承發展
重點開展中醫針灸保護內容研究,完善傳承機制,多渠道加強宣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1月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對中國政府更好地重視中醫藥發展、走向世界,對中醫藥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更好造福人類健康,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英國醫學雜志》發表“針灸研究”專輯
近日,《英國醫學雜志》發表了“針灸研究”專輯。該專輯由中國中醫科學院與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牽頭,國內外1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研究與文章撰寫。該專輯將對全球與針灸相關證據的產生和利用,以及臨床實踐指南、衛生政策和醫保決策制訂產生深遠影響。 該專輯包括1篇觀點、4篇分析性文章、1篇研究方法和報告共
用銀針打開白宮大門-訪美國中醫專家田小明
四月北京,春風和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組織下,獲得“王定一杯”中醫藥國際貢獻獎的中外人士云集北京,為推進中醫藥事業國際化發展和中醫藥造福全球民眾交流經驗和探索新路。?獎獲得者之一,是美國著名華人針灸專家田小明,雖然在海外獲獎者中似最“年輕”,卻也已年逾花甲。?田小明說,他對自己能夠與來自英國和新
109項中醫藥團體標準發布
2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聯合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和中國藥膳研究會在京發布109項中醫藥團體標準。對規范中醫藥臨床診療、基本術語及評價方法等意義重大。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編制通則》等32項標準,明確中醫臨床診療指南制定的程序、方法、結構,同時在借鑒國際通用
世界中聯浮針專委會2022年會召開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12月28日-29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浮針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世界中聯浮針專委會)2022年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辦。會議由世界中聯浮針專委會主辦、河北省中醫藥學會浮針專業委員會協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徐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中國針灸
針灸申遺不等于“瀕危”-國際上認可度相當高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根小小銀針,傳承千年中醫文化。中醫針灸日前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列入“非遺”名錄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能讓傳承更加久遠,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申遺”成功不是句號,而應該是新的開始。 申報成功不是最終目的 “申報成功不是最終目的,而是
中醫藥如何更好走向全球?這場論壇干貨滿滿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在美國,一些非華人的疼痛癥狀很多,做中醫針灸、按摩是一種時尚。相比于吃止痛藥,中藥治療的方法不容易上癮。”談到中醫藥國際化話題時,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首席研究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兼中醫藥委員會會長曹洪欣自豪地介紹說。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國門,中醫藥在國際舞臺上
痛經的針灸治療思路
痛經,又名經行腹痛,是女性在月經前后,或者在月經期間,出現的小腹部或者腰骶部位的疼痛,這種表現伴隨著月經周期反復發作。特別是一些青年最為多見。在臨床中如果有痛經的患者,我們首先需要明確診斷,那就是需要明確是原發性痛經還是繼發性痛經,所以相關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這里我們主要分析原發性痛經的治療。原發性
針灸調理原發性痛經
? 原發性痛經即功能性痛經,是指伴隨排卵周期而發作的集中在下腹部,常呈痙攣性或絞窄性,亦可能為持續的鈍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患者伴有如惡心、嘔吐、腹瀉、頭暈、頭痛及疲乏感等胃腸道及心血管癥狀,偶有因劇痛而暈厥及虛脫者。疼痛一般于月經前或月經來潮時開始,24小時后達高峰,
《內經》論針灸療法
??? 針灸療法,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發明,是人類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國已經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曾經為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繁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中醫理論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內經》作為中醫學的第一經典,更是針灸理論的淵藪、臨床運用的規范。???
針灸治療的臨床作用
??? 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肌體經絡疏通,氣血調達,臟腑調和,陰陽平衡;在病理情況下,則經絡壅滯,氣血不和,臟腑失調,陰陽失衡。針灸治療疾病,就是通過刺激腧穴來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陰陽,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本文簡要介紹針灸治療的臨床作用如下。??? 1 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是針灸治病最主
國電巴西入圍巴西企業界“奧斯卡”
被譽為巴西企業界“奧斯卡”的“價值1000”行業最佳公司評選結果25日晚揭曉,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被評為2013年巴西“最佳能源與電力公司”。這是國家電網巴西控股公司繼2012年之后,第二次獲此殊榮。 “價值1000”由巴西著名媒體、南美具有影響力的財經類期刊《經濟價值》主辦,活動選出巴西市場
家畜也能針灸療愈!首個中獸醫針灸國家標準誕生
?中獸醫針灸國家標準 ?中國農科院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牽頭組織國內多家高校相關專家共同起草的國家標準《動物腧穴名稱與定位 馬屬動物》(標準號GB/T41626-2022)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2023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該標準系統規定了馬屬動物腧
針灸“申遺”成功將如何“增值”?
小小一根銀針,將成為中醫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王牌”。日前,中醫針灸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圓中醫人多年的申遺之夢。其實,作為傳統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針灸走出國門的時日并不短暫。迄今為止,全球共有160余個國家開展針灸及中醫藥服務項目,8個國家將針灸納入健康服務體系
六個問題解讀中醫針灸“申遺”
2010年11月16日,中醫針灸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喜訊從肯尼亞傳出。回顧從200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開展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至今的5年時間里,也許有太多的曲折和神秘,有待人們去了解―― 六個問題解讀中醫針灸“申遺”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
廣東省首個ISO針灸國際標準發布并獲頒證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254.shtm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成員大會在上海舉行。記者獲悉,在本次會議中,該委員會秘書處向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許能貴團隊頒發了
掌握針灸學證治要點,讓針灸意外致死事件不再發生
肩關節周圍炎是針灸臨床的常見適應癥。由于針灸對本病施治效果顯著,簡便經濟,故可將針灸療法確定為本病首選的醫學治療方法,茲介紹本病針灸學之治療要點: 一、診斷標準:單側或雙側肩關節周圍酸痛,并常可向頸部或上肢手臂放射,日輕夜重、肩關節多畏冷,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年齡常在50歲以上,嚴重者或可出現
皇甫謐針灸技術交流會召開
8月27日,皇甫謐針灸技術交流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召開。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副市長喜曉林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固原市正在逐步打造“康養在固原”“良醫在固原”的中醫藥文旅康養福地。此次舉辦皇甫謐針灸技術交流會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衛生健康文化建設的意見》提出的“推動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