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魂匠心——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的內在聯系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在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方面,要“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科普工作,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健全科技倫理體系。”這意味著不僅要理解“弘揚科學精神”和“弘揚工匠精神”二者的區別,還要考慮它們的內在聯系,并且將這種內在聯系置于科技創新和科技倫理的社會大背景下看待。“科學精神”是科學事業的靈魂,而“工匠精神”的關鍵是要有“匠心”而不是“匠氣”(即只關注具體技能而缺乏思想內涵的狀態)。新時代需要將“科魂”和“匠心”進行有機結合,使之不僅成為對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群體的普遍要求,也成為大眾崇尚和培養的時代精神,以營造出崇尚創新、重視倫理要求的社會氛圍。“科魂匠心”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紐帶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具有內在聯系的時代背景,是科學與技術高度融合的大趨勢。高新技術的特征在于迅速將科學前沿的突破轉化成技術創新成果,當代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在研究手段、方法、......閱讀全文
新時代新使命——中國當代設計評論人才培訓開班
近日,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新時代新使命——中國當代設計評論人才培訓”項目在廣州大學舉行開班儀式。來自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等地50余位學員參加開班儀式。項目負責人、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王匯文主持啟動儀式。本項目旨在響應“新時代新文化使命”,融合中國文化底蘊與未來視角,培育設計評論領域前瞻
《自然》評論:“一基因一疾病”時代一去不返
正如不同基因可以導致類似的疾病,相同的一些基因或基因家族也可以對許多不同疾病產生影響。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Nicholas Katsanis說,“‘一基因,一疾病’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眼下,科學家正在利用結構生物學、基因組學和生物化學等手段來研究基因與疾病的關聯,這似乎又回到了10年前的爭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
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 從過去“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到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雅居美廬,滿目疊翠”,浙江在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倡導和主持下,從2003年開始用15年時間扎實推進
評論:不可掉以輕心
■?觀察家 在物價上漲的短期和長期因素都尚未消除的情況下,對于通脹切不可麻痹大意。“穩物價”仍然是經濟工作的重要一環。 據《南方日報》報道,最近,奶粉、食用油、快餐、洗發水等民生用品的相繼調價,再次引發了民眾對中國通脹走勢的關注。 今年2月,CPI迅速回落至3.
評論:“斗氣”:無解之題?
當我國進入第四季度用氣高峰時,特別是今年我國治理“霧霾”政策的推出,不少省市提出加大煤改氣項目的投資,同時也加大了LNG汽車的推廣力度,所以加重了業內外人士有關“氣荒”出現可能性增多的預測。正是這樣的預測,意外引發了“狼未到,羊已慌”的尷尬局面。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連發預警:2013年
評論:錯位的教育程序
最近隨機調查了幾十名即將上畢業班的大學生,得到以下結果:35%的被調查者表示大學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務是考研、專升本,45%的被調查者表示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務是找工作,80%的高職被調查者表示最后一年將主要在校外實習,只有不到10%的被調查者表示最后一年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大學學業做好畢業設計。?詢問有關學校
全球變暖時代結束,全球沸騰時代來臨
7月27日,世界氣象組織和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發布官方數據,7月的前3周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3周,盡管7月還未結束,但幾乎可以肯定今年7月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全球變暖時代結束,全球沸騰時代來臨,減少溫室排放迫在眉睫。 在7月27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消息中,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歐洲
評論:治理土地污染最怕諱疾忌醫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1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部正在按照國務院要求編制《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劃定重金屬嚴重污染的區域、投入治理資金的數量、治理的具體措施等。繼大氣污染防治后,土壤環境污染將成為我國下一步重拳治理的重點。面對耕地污染觸目驚心、法律缺失、巨額的治理資金投入、
評論:日本解決核污水任重道遠
為了讓東京贏得夏季奧運會主辦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日在決定2020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聲稱,日本核污水正得到控制,并保證負責解決核污水問題,從而排除了人們的擔憂,使2020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花落東京。但事實并非如此,人們普遍認為核污水實際并沒有得到控制,迄今為止日
媒體評論:并非“遲到”的獎項
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因創立體外受精技術而獲得201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一年他85歲。稍顯遺憾的是,與他一同創立該技術的英國婦科學家帕特里克·斯特普托沒能等到這一天,他已于1988年去世。而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事實上,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體外受精技術出
評論:誰有權撼動大學課堂
近日,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張慶熊在該校學術委員會網站上發文稱,11月10日,因知名藝人來訪,應該上課的35名武警班學員被團委叫去維持秩序而集體缺課。感到憤怒的張慶熊感慨地說:“復旦的世道變了。” 該校學生會對此回應稱,“這次事件主要是由溝通上的不完全和我們工作不夠深入細致造成的”,因為時間較
評論:“污水”何以膜拜成“神水”
?? 剛剛過去的長假,溫嶺市一處原本平凡無奇的山泉,成了一些人趨之若鶩的“圣地”。傳言說,這泉水“洗澡能治無名瘙癢,生喝能包治百病”。雖然有人喝過后咽喉腫痛、虛弱乏力,但“善男信女”們依然24小時持桶排隊,瘋搶“神水”,一度導致泉水干涸。然而,10月9日溫嶺疾控中心出具檢測報告稱,被瘋搶的“神水”
評論:正視飲水安全的逼問
飲水安全保障面臨諸多挑戰……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27日聽取國務院關于保障飲用水安全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中披露的現實再度發出警醒,保障飲水安全容不得半點懈怠。 飲水安全是健康之本。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全世界80%的疾病與飲用不安全的水有關。目前,我國2億多農村居民存在飲水不安
評論:令人糾結的名校擴招
7月12日,北京今年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其中,清華大學共錄取北京考生295人,在京總擴招比例達到45.3%。北大今年在京一批次擴招33.6%,錄取考生294人。對此,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于世杰表示,北京考生報考踴躍且生源質量較好是今年在京擴招的原因。(《人民日報》7月30日) 稀缺
評論:土地污染治理很緊迫
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古人對土地的崇拜。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黃,五方五色之分,絕非牽強,事實上正與我國各地的土壤特色相配。比如,南紅,是因為我國南方許多地方高溫多雨,土壤中礦物質風化作用強烈,分解徹底,易溶于水的礦物質幾乎全部流失,只剩下氧化鐵等礦物
評論:藥監部門不能沉默
國家監管部門的權威與公信,是構成民眾安全感的一道底線。如果,藥監部門的檢測結果都自相矛盾,那民眾心里怎么會有“底”呢?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2月29日和3月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先后通報檢出鉛、砷超標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生產企業和內容物欺詐的8家魚油生產企業名
評論:檢測為何總在中毒之后?
有人中毒――媒體曝光――領導重視――部門行動――困難克服――取得成效。這樣的公式化流程對我們來說太熟悉了。這一次媒體曝光的問題汽油目前至少在海南已走完了前面5個流程,只差最后一步了。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有人中毒”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這一詞組完全可以置換為“出現問題”。而這一次,則可置換
媒體評論:警惕“捧殺”中醫
對中醫的肆意貶損或全面進行否定,盡管對中醫的繼承和發揚十分有害,但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警惕或者被識破。而另外一種阻礙中醫發展的行為,卻往往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如對中醫功能的任意夸大和吹噓,在一些醫療廣告和相關的文章中,把中醫的治病方法說成無所不能,連世界上仍屬于不治之癥的疾病也能“攻克”。有的則稱,由幾十
國際期刊評論CRISPR基因療法
在醫療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更加準確、深入地了解疾病發病機理和探究基因功能,可以改造人的基因,達到基因治療的目的等。今年五月份,來自中山大學的遺傳學,在世界上首次嘗試使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修改來自人類胚胎的疾病相關DNA,從而引發了科學界的激烈爭論。這篇論文發表在五月份的《P
國際期刊評論CRISPR基因療法
在醫療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更加準確、深入地了解疾病發病機理和探究基因功能,可以改造人的基因,達到基因治療的目的等。今年五月份,來自中山大學的遺傳學,在世界上首次嘗試使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修改來自人類胚胎的疾病相關DNA,從而引發了科學界的激烈爭論。這篇論文發表在五月份的《P
評論:清潔能源大有可為
8月26日《經濟日報》刊登的《煤炭大省步入“燃氣時代”》一文,報道了山西省開發利用煤層氣、天然氣、焦爐煤氣和煤制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初步完成了由“燃煤時代”向“燃氣時代”的轉型。此舉不僅有利于節能環保,而且給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和方便。 筆者認為,將煤炭轉化為清潔高效的氣體能源,為解決我
評論:真、準、全,不容干擾!
環境保護部近日專門通報了兩起干擾環境監測典型案例,要求各地引以為戒,夯實責任,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兩起案例中,兩地均出現在監測站點附近噴淋的現象,嚴重干擾監測數據。尤其是江西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存在明顯的主觀故意。 不在提升區域環境質量上下功夫,卻在提升監測站點周圍空氣質量
評論:基因編輯,福音還是禍根?
你是否設想過,艾滋病、癌癥可以被治愈,禿頭、肥胖等“不完美”形體可以輕松被擺脫,甚至真的可以返老還童,壽命不再受時間的束縛?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這些愿景或許都有可能實現。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道,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方法,能夠修復大腦的“破損基因”。之前報道稱,研究人員無法對眼睛、
評論:尾氣檢測為何“黃牛”遍地
車輛年檢俗稱驗車,相當于車輛的定期體檢,現在很多城市的驗車線都采用了高科技的設備。但記者先后在山東、廣東、浙江、遼寧等省調查了20多家機動車檢測站,在這些檢測站只要“黃牛”疏通好了關系,尾氣不合格的車輛,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檢測報告。 機動車尾氣納入車輛年檢,是一項環保措施,通過年檢
評論:不唯論文論英雄
學術論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載體,科研人員把論文發表在專業期刊雜志上、與同行交流切磋,這本來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從事科研的人也認可論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學術的真實水平;從管理者的角度看,“數論文”也是相對簡單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這些因素,都使論文演變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標。 從
評論:不唯論文論英雄
學術論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最直接載體,科研人員把論文發表在專業期刊雜志上、與同行交流切磋,這本來是國際學術界的通行做法。大部分從事科研的人也認可論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學術的真實水平;從管理者的角度看,“數論文”也是相對簡單易行的考核方式——所有這些因素,都使論文演變為科研考核的重要指標。 從
評論:兩會“無霾”
“今日無霾”,3月4日,全國兩會第二天,北京的氣象預報這樣說。 這天,當本次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以一頭優雅的大波浪和一身藍色套裝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時,一股清新之風撲面而來。公眾喜歡看兩會,記者喜歡“跑”兩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兩會濃厚的議事氛圍,平常看起來“敏感”的問題,到了兩會期間,
評論:環保意識“瀕危”最可怕
為呼吁民眾加以保護,一些植物學者公布了青島瀕危植物分布區域等信息,卻引來好事者“按圖索驥”采摘。嶗山成片百合被采走,野生獼猴桃的果子也蹤影難覓。 【微評】 呼吁保護瀕危植物的提醒信息,卻成了珍稀植物慘遭踐踏的“路線圖”,令人痛心。為了滿足一己之利,不少珍稀植物被好事者采摘、破壞,離消失
從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
——解析美國“智慧的地球”科技戰略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1月28日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闡明其短期和長期效益。奧巴馬對此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經濟刺激資金將
氣化南疆:從“柴煤時代”到“清潔時代”
在新疆南部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的阿瓦提支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當中。10月底,該縣將實現天然氣管網的全覆蓋。 “末站建設是阿瓦提支線工程的最后一段,天然氣在這里調壓計量后,通過管道輸送至當地的千家萬戶。”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項目經理部項目組副組長庹浩說,目前所有建設都已接近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