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程一拖再拖的卡塔爾多哈氣候大會終于在北京時間12月9日1時落下帷幕。 這次表面上延續了《京都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但是一直沒有解決聯合國框架下的氣候談判的核心問題,即“資金”問題。 由于氣候變化問題主要是由于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而發達國家在其從工業革命的兩百多年來,占據了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絕大部分。因此,在2007年召開的巴厘島氣候大會確定的 “巴厘島路線圖”明確提出發達國家要給予發展中國家以技術轉讓及資金支持。由于目前大部分的低碳技術控制在發達國家的企業手中,這些技術有其相應的知識產權,因此在國家層面的氣候談判中,要達成明確、有效的技術轉讓協議是很困難的。由此,資金問題成為歷屆氣候大會的焦點。 根據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達成的《哥本哈根協議》和2010年的坎昆氣候大會達成的《坎昆協議》內容,發達國家締約方應于2010年至2012年期間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總值為3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閱讀全文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共同責任。構建并執行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機制,才能全面、完整、高效、經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們想要的未來。為此,國際社會推動制定了系列多邊環境條約,涉及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治理、保護臭氧層、防治化學品污
歐洲可能面臨新的冰河時代、馬爾代夫等島國將面臨“滅頂之災”……這是氣候等方面的科學家在考慮溫室氣體排放后給地球開出的診斷書,氣候變化已經使“拯救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 12月7日至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將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會議將重點討論2012年《京都議
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就要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了。雖然此次峰會并非政府間正式談判的一部分,但這將是明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關系到各國能否在2015年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因此備受各方關注。 來自120多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即將與會,這也將是自2009年以來出席氣候變化國際會議人
人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實現低碳生活方式,并進而推動低碳經濟發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今年世界環境日發布的兩份報告給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實現“消除碳依賴”這一目標也許比想象的要容易:你只需采用氣候友好的生活方式,這不會對你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變,更不用做出什么大的犧牲! 這兩份報告中的一
兩百年來,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于碳燃燒,從而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PPM至450PPM,超過了臨界值,致使世界各地惡劣氣候頻發,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一直為改變全球氣候變暖而積極努力。《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及《
法國去年7月出臺的“新環保法案”將于兩個月后試運行。作為率先對產品碳標簽進行明確要求的國家,法國的行動將對歐盟乃至世界推行產品碳標簽進程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包括作為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的中國。 不少發達國家已試水碳標簽 “近期國際市場的種種跡象表明,碳標簽正逼近國內化工企業。”杭州瑞
“卡托維茲氣候大會召開在即,這次大會或將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一個重要節點,中國將繼續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并同各締約方一起努力,爭取如期完成《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談判,妥善解決資金問題,向國際社會發出落實《巴黎協定》、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信號。”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為此,我國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
無論我們是否面臨氣候變暖問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人類能夠利用的化石能源終將面臨枯竭問題,人類必須尋找相應的替代能源。據統計,世界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基礎儲量靜態可供開采的年限分別為162年、40年以及65年。而且,化石能源使用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峻,酸雨、
墨西哥總統呼吁各方做“最后一搏” 12月6日,聯合國坎昆氣候大會在休會一天后正式開始下半段議程談判。鑒于此前談判陷入僵局,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龍5日強烈呼吁各方做出適當妥協,“做最后一搏”,在已經“非常接近”達成協議的REDD(減少發展中國家森林砍伐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計劃)上取得突破
“‘十一五’期間,我國減排二氧化碳15億噸,‘十二五’前兩年已經減排二氧化碳三四億噸。”11月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情況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世界各國要同舟共濟,中國將繼續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為保護全球氣候作
歐盟 減排目標: 至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20%,如果其他發達國家有類似減排承諾,可以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30%。 談判立場: 完全支持發達國家在減排問題上承擔主要責任,支持巴厘協議中提到的工業國到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較1990年低25%至40%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多哈會議既要考慮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也要兼顧各國的國情和要求,發達國家應承擔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切實履行義務,率先實現大幅量化減排,為發展中國家騰挪出必要的發展空間。 中國仍將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堅持走中國特色綠色發展之路,為保護全球生態安全
“從哥本哈根到坎昆再到德班,毫無疑問,應對氣候變化已排在全球事務議程中最靠前的位置,這是大勢所趨。哥本哈根會議沒有帶來飛躍,坎昆會議取得一定成效,在我個人看來,沒有退步就是進步,因為坎昆決議確認了雙軌制的談判進程。”今天,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社科院城市發展與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29號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開幕,為期12天的會議將繼續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磋商。人民網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就此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文字實錄如下: [主持人]:前
“碳排放就是生存權的體現,爭取碳排放的基本需求,就是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權。” 在今年10月“基礎四國”第五次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上,德國、日本、印度明確表示支持潘家華所提出的“碳預算”思路框架。這被潘家華列為本年度最高興的事情之一 2010年2月23日晚,潘家華出
2012年,歐盟對區外國家飛往歐盟地區的民用航空器征收碳排放稅,多哈會議召開……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形式,問題一再凸顯,氣候談判涉及全球各國,利益沖突錯綜復雜,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則要在談判中堅持不動搖,要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
七個國際碳減排方案無一公平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塵埃落定,但談判各國達成的協議并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諸多懸而未決的議題,只能留待201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來完成。可以想見,談判的核心依然是圍繞溫室氣體減排。 據悉,關于二氧化碳的減排,目前國際上有多種方案,絕大多數是國際組織
印度尼西亞去年的大火是該國溫室氣體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印度尼西亞中加里曼丹省是溫室氣體的溫床,那里來自森林砍伐、家庭農業以及工業棕櫚油生產的碳排量數字極為龐大。去年,這些生產活動產生的災難性火災使該省40萬公頃土地被火舌吞噬,而在這個發展中國家去年一年全國的火災面積至少達到250萬公頃。據粗略統
發改委21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中國社科院同日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分析人士表示,這兩份報告再次強化了“美麗中國”概念。由于“美麗中國”概念涵蓋內容繁多,從目前國家對低碳產業的支持力度加碼來看,A股市場的碳排放交易概念板塊有望在“美麗中國”概念下
發改委21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2年度報告》,中國社科院同日發布《氣候變化綠皮書》。分析人士表示,這兩份報告再次強化了“美麗中國”概念。由于“美麗中國”概念涵蓋內容繁多,從目前國家對低碳產業的支持力度加碼來看,A股市場的碳排放交易概念板塊有望在“美麗中國”概念下受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29號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開幕,為期12天的會議將繼續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磋商。人民網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就此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文字實錄如下: 主持人:隨著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舉行,約150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參會。本屆大會預計迎接賓客近4萬人。其中包括來自《公約》195個締約國和歐盟代表團的1萬名成員,全球近2000個非政府組織的1.4萬名代表和注冊記者3000多人。
誰應該為氣候變化買單?就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聯合國華沙氣候變化大會上就此激烈爭辯時,一個名為“全球碳計劃”的國際組織發布的報告將中國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報告稱,全球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正不斷創造歷史紀錄,世界頭號排放大國中國“貢獻”了新增排放的 70%。在
窮國正走向一條通往氣候災難的發展道路。這其中的原因是富裕國家向窮國輸出碳排放和向海外轉移氣候變化責任,高風指出說。 我們今天生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生產和生活方式占統治地位的時代,而這種生產和生活方式又是由人類迄今達到的科學技術水平決定的。大機器生產、國際貿易和殖民地曾經是這一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經典詮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次締約方會議和《京都議定書》第10次締約方會議,定于12月初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德國專家在會議開幕前夕表示,歐盟有能力做出超過當前承諾水平的減排努力。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專家布麗吉特·克諾普夫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歐盟承諾,到2020年其溫室氣體排放
德班會議結果難料,中國碳價格跌至新低,專家稱――― 全球碳交易模式已到生死關頭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德班會議)28日召開。擔任過國家發改委CDM項目審核理事會專家的唐人虎等多位人士當天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隨著當前中國出口的碳價格跌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29日,馬拉松式的全球氣候談判再次打響了發令槍。在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COP16)和《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大會(CMP6)開幕后,手握談判大權、掌握全球未來的近200個國家的氣候談判官員,開始了各自的陳述。 大國、富國希望爭取更多的經濟增長空間,不愿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