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期國內食品頻頻出現塑化劑問題的狀況,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過各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相關進出口食品生產或經營企業,自發布通知之日起對進出口酒、乳粉、飲料、食用油、肉制品等五類食品實行特別監控措施,每一批貨除了按產品標準規定檢測外,還必須檢測塑化劑,只有未檢出或未超標的才允許進出口。......閱讀全文
昨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掛出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新發布的對酒鬼酒的檢測結果,稱50度酒鬼酒樣品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已要求企業整改。酒鬼酒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企業正高度關注此事,正在召開緊急會議,接下來會有相關措施
央視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個星期,白酒塑化劑風波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新聞事件之一。有媒體報道稱:酒鬼酒塑化劑超標高達260%,并稱塑化劑可能給人體帶來極大危害。隨后,質檢、衛生等相關部門經過調查之后確認,酒鬼酒等部分白酒產品中的確含有塑化劑成分。那么白酒中的塑化劑到底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 一則“白酒產品塑化劑超標”的消息,使白酒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波。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白酒中為何出現塑化劑?酒中塑化劑的含量有無標準?塑化劑對人體健康是否會造成損害?誰為消費者知情權護航?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檢測方:樣品肯定超標,但無法確認是“酒鬼”酒 近日,有報道
酒鬼酒公司微博截屏。 酒鬼酒公司微博截屏。 白酒陷“塑化劑”危機 專家解讀危害到底有多大? 中新網11月22日電(財經頻道 秦辰) 21日下午,質檢總局通報了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50度酒鬼酒樣品的檢測結果,其中DBP(鄰苯
昨天,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對酒鬼酒的檢測報告,其中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但對是否超標未做定論。 >>官方發布 尚未發現人為添加 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檢測報告顯示,50度的酒鬼酒樣品中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
目 錄 食品農產品 1. 歐盟立法各方就食品標簽新規達成協議 2. 英國食品包裝指導規則PAS 223 已于7 月1 日實行 3. 美國政府責任署要求FDA加強進口海產品監控 4. 美國FDA公布關于進口食品預先申報規定的行業指南 5. 澳大利亞擬修訂澳新食品標準法典1.4.2 條標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酒鬼酒中檢測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問題,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人接受了記者專訪。部分樣品檢出塑化劑,尚未發現人為故意添加 問:有媒體報道酒鬼酒中檢出塑化劑,監管部門針對這些問題,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質檢部門近期組織開展了對白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酒鬼酒中檢測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問題,質檢總局、衛生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有關負責同志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有媒體報道酒鬼酒中檢出塑化劑,監管部門針對這些問題,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
日前,媒體報道的白酒塑化劑風波持續發酵,月旭公司也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在第一時間內迅速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討論和開發應用解決方案,現已整 理出全套的專業檢測方案。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分析所需的:固相萃取小柱、液相色譜柱、濾膜和過濾器等各種色譜耗材,也可以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 增
資料圖片 在白酒經歷了塑化劑風波之后,進口洋酒日前也卷入其中。據法國媒體報道,近期一些法國干邑白蘭地因為酒中塑化劑含量嚴重超過了中國新出爐的塑化劑殘留值方面的標準而被滯留深圳海關。至少有Camus(卡慕)、Frapin(法拉賓)、Remy Martin(人頭馬)三個法國干
業內呼吁關注進口洋酒塑化劑問題 在國內白酒市場因不斷曝光的塑化劑超標問題而仍處風口浪尖之際,近日一則來自法國媒體的消息,把進口洋酒也帶入了這場漩渦中。該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指出,至少有Camus(卡慕)、Frapin(法拉賓)、Remy Martin(人頭馬)三個法國干邑白蘭地酒品牌
在國內白酒市場因不斷曝光的塑化劑超標問題而仍處風口浪尖之際,近日一則來自法國媒體的消息,把進口洋酒也帶入了這場漩渦中。該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指出,至少有Camus(卡慕)、Frapin(法拉賓)、Remy Martin(人頭馬)三個法國干邑白蘭地酒品牌產品因塑化劑超過中國規定標準而被擋在了中國國
卡慕、法拉賓也查出超標數倍,多批洋酒滯留深圳海關,分析稱進口酒業或全行業受影響 新快報訊國內一場白酒含塑化劑風波剛平息,如今洋酒又登上了塑化劑超標的風口浪尖。法國《夏朗德日報》日前報道稱,中國海關在檢查一批進口干邑葡萄酒時發現塑化劑含量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教授稱,無論塑料管道質量好壞,只要在釀酒過程中使用了聚氯乙烯的塑料管道,就會產生塑化劑 針對人頭馬白蘭地酒因塑化劑超標而滯留深圳海關一事,法國人頭馬集團駐中國總部上海人頭馬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人頭馬”)昨日發表聲明稱,公司和中國官方認可
昨日一位酒類經銷商對記者指出部分干邑已在春節前被海關攔截 在白酒經歷了塑化劑風波后,洋酒也卷入到塑化劑疑云中。據多個法國媒體上周報道,因干邑而知名的法國夏朗德省酒業人士最近很著急,因多個知名品牌的干邑產品由于塑化劑含量較高而被擋在了中國國門外。昨日,一位酒類經銷商對記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消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切實保障白酒質量安全。通知稱,目前白酒生產仍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隱患,如個別地方白酒生產許可管理不嚴,企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液態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冒充固態法白
酒鬼酒最新公告表示,公司已經完成了整改工作,對生產經營中每個環節進行了全面排查和整改,對有可能導致酒類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感染、遷移的工具、包裝材料、設備、設施進行徹底更換,并已于12月3日重新恢復包裝生產。 盡管目前未有致病案例,但專家表示,仍要警惕塑化劑隱
資料圖。轉自國際金融報 2012年,食品行業依舊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行業。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讓公眾幾乎患上了“食物焦慮癥”。同時,由于集中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涉及到修正藥業、酒鬼酒等知名品牌,因而引發了較大范圍的信任危機。 “毒膠囊”重創修正“神話” 罪魁禍首:鉻 “修正藥
2日,東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被查封,法人代表被刑拘。其幕后推手疑與臺灣昱伸公司的負責人為同一人。方光明 攝 為方便公眾了解塑化劑產品,質檢總局昨日公布臺灣受塑化劑污染的問題企業及產品的最新名單,數量從前一日的22種猛增至812種,涉及245家企業。問題產品一律暫停進口。
據新華社電 針對臺灣地區發生的塑化劑風波,在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組織協調下,各部門和地區采取措施,全面加強對臺灣進口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錠粉類等食品及相關食品添加劑的檢驗監管。 首先,加強進口環節
白酒塑化劑無標準可依的局面,有望在中國終結。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近日出席某白酒品牌會時透露, 由國內外近十家食品檢驗權威機構、科研機構、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制定的白酒塑化劑指標將在兩個月內出臺,如果沒有意外,相比于目前執行的臨時標準,將有較大幅度放寬。 “原
白酒塑化劑無標準可依的局面,有望在中國終結。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近日出席某白酒品牌會時透露, 由國內外近十家食品檢驗權威機構、科研機構、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制定的白酒塑化劑指標將在兩個月內出臺,如果沒有意外,相比于目前執行的臨時標準,將有較大幅度放寬。 “
分析稱其他地區有可能加強對中國白酒塑化劑的檢測 或影響中國白酒出口 上周,四川知名白酒企業江口醇在韓國被檢出塑化劑,該消息昨日傳到國內。記者昨天證實,韓國食品安全部門指一款江口醇白酒“諸葛釀”塑化劑超標需要召回。業內分析認為,這是去年底國內多家白酒陷入塑化劑風波后,首
有業績“黑馬”之稱的酒鬼酒昨日被曝“塑化劑超標260%”。昨日酒鬼酒臨時停牌。酒鬼酒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稱,作出檢測的第三方權威性存疑,公司已經將產品送權威部門進行塑化劑檢測。 報道稱酒鬼酒檢出3種塑化劑 昨日21世紀網報道稱,21世紀網在酒鬼酒實際控制人中糖集團的子
A股醉生夢死的日子眼看快結束了。 11月19日,21世紀網刊發《致命危機: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的調查,酒鬼酒停牌,但是卻不能阻止其他白酒股的恐慌,白酒板塊最大跌幅超過6%,市值蒸發330億元。 然而,酒鬼酒含塑化劑不是個案,它僅僅是白酒行業的冰山一角。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李寧在近期召開的“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上就“塑化劑的管理及風險評估”做了主題演講。他表示塑化劑在環境中普遍存在,目前各個國家都沒有制定食品塑化劑限量標準,部分塑化劑允許做食品包裝材料。此外,他認為我國塑化劑攝入量風險并不高,基于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和科學的原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認監委發布了“2014年國家認監委能力驗證滿意結果實驗室名單”。 名單顯示,2014年,國家認監委共進行了36項實驗室能力驗證項目,共有3336批次實驗室在能力驗證中獲得滿意結果。 據了解,我國目前大約有通過CMA認證的實驗室3萬余家。 附件:
繼白酒陷入塑化劑風波后,洋酒也涉入其中。近期人頭馬、卡慕、法拉賓因塑化劑超過中國規定標準而被擋在了中國國門外,但涉事的相關企業紛紛發聲力圖撇清與塑化劑的關系。專家分析,國門檢測塑化劑門檻的提高將直接影響洋酒進口業務,或將使洋酒銷售受到沖擊。但專家稱,即使洋酒中含有塑化劑殘留,其微
對于酒鬼酒塑化劑事件,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部門了解到,目前已由湖南質監部門介入對酒鬼酒展開調查和檢測,檢測結果可能需要四五天時間。 據了解,湖南省質監局昨天責成管轄酒鬼酒廠家的湘西自治州質監局立即開展執法檢查等工作,并表示堅決依法從嚴查處違法行為。 湘西自治
恒天然風波后三問奶業發展趨勢 如何讓市民喝上一口價廉物美的純牛奶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業一片噤若寒蟬,而眾多國內消費者也是無所適從。 進口奶營養價值真的優于國產奶?如何加強監控,規避此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