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性骨軟化癥(OO)是以低磷血癥、尿磷排泄增多、低1.25-(oh)2-D3水平、骨骼礦化障礙為特點的罕見代謝性骨病。引起該病的原因除了有遺傳性、散發性[(磷酸鹽性多尿癥)、McCuneAlbright綜合征]、藥物性之外,腫瘤相關性(TIO)的OO亦有報道。TIO是由腫瘤引起腎臟排磷增加所致的獲得性OO,目前國內外報道TIO約200例,多數發生于上下肢的骨及軟組織,很少發生于軀干及中軸骨,尤其是肋骨腫瘤所致OO,目前國內未見報道。2008年,我院收治1例肋骨腫瘤導致OO,經手術治療后癥狀明顯好轉,隨訪至今患者癥狀無復發,原發腫瘤未見明顯復發和轉移表現。臨床資料患者,女,37歲,因全身多發關節疼痛,于2008年就診我院。疼痛主要位于左后背部,表現為陣發性隱痛,位置固定,于改變體位,抬高上臂時疼痛加劇,程度逐漸加重,部位漸發展至全身各骨、關節等處,以髖、膝關節、股骨為甚,多次于外院診斷“骨質疏松癥,腰椎間盤突出癥”,予對癥處理后......閱讀全文
低磷性骨軟化癥(OO)是以低磷血癥、尿磷排泄增多、低1.25-(oh)2-D3水平、骨骼礦化障礙為特點的罕見代謝性骨病。引起該病的原因除了有遺傳性、散發性[(磷酸鹽性多尿癥)、McCuneAlbright綜合征]、藥物性之外,腫瘤相關性(TIO)的OO亦有報道。TIO是由腫瘤引起腎臟排磷增加所致的獲
?患者女性,53歲,因“發現右下頜腫物1周”于2016年10月17日入院。4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乏力、多發骨痛、多部位骨關節僵硬感,就診當地診所診斷為骨質疏松,予以口服鈣片,癥狀未見明顯改善。近1年患者全身癥狀持續加重,平地行走及肢體活動困難,曾從坐位站起時跌倒致髖部骨折。2016年6月起就診北醫三院
臨床資料患者,男,58 歲,因“反復腰背部疼痛2 年余,雙下肢乏力1 年余,加重6 月”于2016 年5 月16 日入院。患者2 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背部疼痛伴有下墜感,四肢乏力,當時未予重視,后腰背痛與四肢乏力癥狀進行性加重,無法行走,需輪椅代步,生活無法自理。先后于當地醫院抗骨質疏松治療
腫瘤相關性骨軟化癥(TIO)是臨床上一種罕見的副瘤綜合征,主要由于磷酸鹽尿性間葉腫瘤(PMT)分泌的成纖維生長因子-23(FGF-23)導致腎磷排出顯著增加,進而引起血磷降低,骨礦化不全。TIO患者臨床表現以不明原因的進行性骨痛、肌無力、病理性骨折、活動障礙、身材短縮為主,實驗室檢查可有FGF-23
討論TIO是一種主要由腫瘤分泌FGF-23引起磷代謝異常造成的獲得性低磷性骨軟化癥。本例患者以低磷血癥、骨軟化、骨痛、肢體無力及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腫瘤體積小、進展緩慢,病理提示不典型梭型細胞,結合患者病情符合磷酸鹽尿性間葉腫瘤(PMT),術后第4d血磷即恢復正常,故最終確診為“低磷性骨軟化(腫瘤性
腫瘤性骨軟化癥(tumor-induced?osteomalacia,TIO)是一種臨床罕見的伴瘤綜合征,由McCance于1947年首次報道,至今全世界報道300余例,因腫瘤細胞分泌調磷因子(主要為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ibroblast?growth?factor23,FGF23),導致腎小
長期口服阿德福韋酯致低血磷性骨軟化癥伴慢性腰痛病例報告阿德福韋酯(adefovir)是一種常用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稱乙肝)感染廣譜抗病毒藥,于2005年在中國上市。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我國每年有33萬多例癌癥死亡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有關,為預防這些后果,一些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阿德福韋酯。既往資料顯示此藥低
低磷性骨軟化癥是以低磷血癥和活性維生素D合成不足造成的以骨骼礦化不良為特征的一種疾病,主要包括X連鎖低磷性佝僂病、常染色體顯性低磷性佝僂病、腫瘤相關性低磷性骨軟化癥(TIO)3型。腫瘤源性低磷骨軟化癥臨床少見,2014年6月5日本院收治1例海綿狀血管瘤所致TIO,經手術治療癥狀明顯好轉,經文獻檢索,
腫瘤相關性低血磷性骨軟化癥(TIO)是以低血磷、高尿磷及1,25-二羥維生素D正常或低下為特點的一種少見疾病。典型的是由生長緩慢的間葉組織或混合性結締組織腫瘤導致的臨床綜合征,其起病隱匿、發展緩慢,臨床上常誤診及漏診。本文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內科收治的1例TIO患者報道并復習相關文獻。臨
Ultragenyx制藥公司與合作伙伴協和麒麟(Kyowa Kirin)近日聯合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Crysvita(burosumab)的補充生物制品許可申請(sBLA)并授予了優先審查。該sBLA尋求批準Crysvita一個新的適應癥,用于治療與不能根治性切除或定位的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