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知名超市豬肉加工變鹵牛肉銷售
“看我如何大變身” 元旦剛過,合肥、馬鞍山、蕪湖等地的某超市就成了質疑焦點。有市民爆料稱,這家超市疑似用牛肉香膏等對豬肉進行加工后當鹵牛肉銷售。此后,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各地工商對牛肉制品市場進行大范圍清查。目前,被疑造假的牛肉已送往有關部門鑒定,工商部門不日將公布調查結果。 爆料人: 調查大半年才敢說 “假牛肉”事件之所以被曝光,源于爆料人老劉(化名)的長期觀察。據稱,他的職業是與各種大超市打交道。去年年初,他發現一些超市采購鹵牛肉時有很大的問題。 “就是豬肉,用牛肉膏、牛肉精涂在上面鹵一下,一般人根本嘗不出來。”他說,之所以這樣做假與超市的不正當競爭有關,壓低成本,用價格打壓同行。 “算一算成本就知道,鹵牛肉居然比生牛肉還便宜,這正常嗎? ”目前,生牛肉的價格每斤在25元左右,而每斤生牛肉制成鹵牛肉縮水后頂多六兩重。也就是說,一斤鹵牛肉的價格低于40元就很可疑。 老劉通過自己的關系,對......閱讀全文
安徽知名超市豬肉加工變鹵牛肉銷售
“看我如何大變身” 元旦剛過,合肥、馬鞍山、蕪湖等地的某超市就成了質疑焦點。有市民爆料稱,這家超市疑似用牛肉香膏等對豬肉進行加工后當鹵牛肉銷售。此后,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各地工商對牛肉制品市場進行大范圍清查。目前,被疑造假的牛肉已送往有關部門鑒定,工商部門不日將公布調查結果。 爆料人:
醬鹵牛肉 - 食鹽的測定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醬鹵牛肉的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以檢驗檢疫合格的生鮮或冷凍牛肉為主要原料,經選料、修整、預煮、配料、醬(鹵)制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預包裝即食性醬鹵牛肉。要求原輔料牛肉應符合 GB 2707 的要求。其他輔料均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有關規定。感官
多地發現牛肉膏 可將雞肉豬肉制成“牛肉”
香料店老板稱沒有聽說有人用來把豬肉加工成牛肉 據報道,牛肉膏是一種添加劑,是食用香精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新鮮肉類、各種氨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 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裝的牛肉膏可以讓50斤豬肉變成牛肉。如果一次腌制50斤豬肉來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本
送檢牛肉制品檢出豬肉成分 溫州清查“問題牛肉”
昨天,媒體報道了《溫都記者送檢7份牛肉制品2份竟被檢出含有大量豬肉成分》,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市市場監管局昨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牛肉制品專項清查和抽檢行動,鹿城、甌海兩地市監部門昨對銷售疑似“問題牛肉”的食品店進行現場檢查,依法扣押店鋪內涉嫌問題牛肉制品,并將做進一步檢測。 怎么查?現場下架所有
牛肉丸里為啥沒牛肉 配料多是豬肉、雞肉、面粉
純粹牛肉丸難見蹤影 市民陳亞婷是個涮鍋一族,前段時間,與幾位友人來到解放西一火鍋店點了一份“撒尿牛肉丸”,一份“牛肉貢丸”,可是吃起來感覺丸子里面粉含量較多,也沒什么牛肉味。飯店領班人員說,市場上的牛肉丸都這樣,保證是新鮮的。 記者走訪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看到各大超市均開設了速凍肉丸專
福建龍海被指假牛肉泛濫 豬肉加香精變身牛肉干
旺家福車間里 的豬肉 源成食品車間 牛肉干富含多種礦物質和氨基酸,是備受國人喜愛的一種休閑食品。不過,進入消費者口中的“牛肉干”,也許空有其名。記者近日在福建漳州調查發現,這里出產的牛肉干和牛肉味肉干,很大一部分是由豬肉加牛肉膏等香精調制而成。 “福建這邊牛肉干基本都是假的,用豬肉來做
面館用“牛肉膏”添加劑 90分鐘讓豬肉變牛肉
豬肉變身“牛肉”只要1.5小時 燒烤小吃熟食店為主要銷售群 有關部門稱情況若屬實將查處 先用麥芽酚去掉豬肉的腥味,再抹上一層薄薄的牛肉膏(精),把豬肉腌制出來,然后像平時煮肉食品一樣加熱,豬肉就能變身牛肉!這是目前合肥市場上出現的一種名為“牛肉膏”所起的“神奇”作用。 近日,合肥市工商部門
記者親睹“母豬肉變牛肉”試驗 加點料難辨真假
假牛肉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不過,記者近日聽聞有業內人士笑談:現在別說是些中小餐館,就是過早的小攤,宵夜的排檔上都有假牛肉在賣,而且真假難辨,普通人不留心還真是很難分辨得出來。 這也太懸乎了吧?見記者不信,業內人士楊師傅表示愿意揭秘一二。近日,記者邀請幾位好吃佬一同見證,以辨真假。
官方稱牛肉膏屬合法食品添加劑 管理存盲區
讓豬肉變牛肉的神奇“牛肉膏”近來引發網民廣泛關注和熱議。“牛肉膏”是否能讓豬肉變牛肉?“牛肉膏”對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是否有害?這一事件又暴露出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的哪些漏洞? 調查一 無法使豬肉變牛肉 >>網事 百度搜索“牛肉膏”,相關詞條已達近50萬條,其
豬肉摻硼砂制假牛肉:涉案人稱是行業潛規則
“豬肉摻硼砂造出假牛肉”追蹤 涉案人:肉制品摻硼砂是潛規則? “牛肉精膏”竟能將豬肉變成牛肉,而佛山市南海區黑心商人更用硼砂將豬肉變成牛肉(詳見昨日南方日報報道)。近日,佛山南海區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捕了犯罪嫌疑人。 廣州市工商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