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采用膜內納米顆粒組裝技術設計新型分離膜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賀斌團隊成功采用膜內納米顆粒組裝技術設計新型分離膜。相關研究發表于《膜科學雜志》(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博士后馬宇及碩士高芳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賀斌及馬宇為通訊作者。作為采用壓力驅動的分離體系,膜分離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海水淡化、醫藥、食品等領域。為得到高性能分離膜,較為簡單的方法是利用改性技術調控膜物理化學結構。改性方法中又以表面涂覆法最為簡單高效,僅需負載特定功能涂層于膜表面或膜內即可實現。但涂層與膜材料之間往往存在相容性問題,大部分涂層與膜材料通過非共價鍵相互作用結合,在膜分離過程中高壓、高剪切力的條件下無法穩定存在。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通過合成聚多巴胺(PDA)/聚乙烯亞胺(PEI)納米顆粒,采用真空輔助自組裝平臺技術負載納米顆粒于膜內死角區域,實現了新型高穩定、高通量分離膜構筑。研究發現,納米顆粒尺......閱讀全文
廣東印發《縣域生態產品分類及應用指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90.shtm
廣東省生態學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44.shtm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
廣東省生態學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報告。 駱世明通過古今中外生態變遷的歷史與現實分析指出,人吃飯的問題、工業發展的問題、經濟發展
廣東啟動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
記者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施方案》近日發布并開始執行,統一規劃建設涵蓋大氣、水、土壤、噪聲、輻射、生態等要素的廣東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形成衛星普查、無人飛機(船)詳查、地面核查相結合的監測體系。預計到2020年,將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
廣東東莞發展轉型-百億元建生態城
由中國保利集團投資建設的“東莞保利生態城”項目30日簽約,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占地26.6平方公里,建成后預計每年將給東莞吸引游客600至800萬人次。 生態城項目選址位于東莞樟木頭鎮境內的寶山山脈,26.6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積是深圳東部華僑城的3倍,廣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路線圖”公布
《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28日對外公布。《決定》共6章23條,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樣板,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劃定了“路線圖”。 《決定》提出,到2027年年底,廣東全省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000萬畝、森林撫育提升1000
廣東發布縣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指南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正式印發《廣東省縣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據悉,這是廣東省開展生態修復的重要指導文件之一。《指南》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牽頭,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廣東省土地開發整治中心、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大學、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
廣東省建生態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
從省林業廳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已正式印發《廣東省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明確要求至2015年年底,建立全省林業生態紅線地理空間數據庫,形成全省林業生態紅線一張圖,實現“以庫管線”、“以圖管線”。 林業專家指出,劃定林業生態紅線有利于強化森林資源、濕地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生態指數全省墊底-廣東佛山市長掛帥逐條整治
經意見征集和人大審議,《佛山生態市建設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直陳佛山生態“痛楚”,稱佛山市的生態赤字遠超我國的平均赤字水平,生態環境質量指數在全省排名最后一位。 這份長達100多頁的《規劃》,圍繞創建國家生
今年起廣東生態功能區將獲得省級財政補償
從今年起,廣東的生態功能區將獲得省級財政補償。這是不久前出臺的《廣東省生態保護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規定的。 據初步測算,一個生態縣大約可獲得4000萬元的轉移支付,對財政捉襟見肘的生態縣(市)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而在這背后,廣東正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南方日報記者最
廣東發布《市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制規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46.shtm
廣東珠海今年將投67億建交通生態等項目
何寧卡作《政府工作報告》珠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昨日開幕 昨日上午,珠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據介紹,2012年珠海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04.1億元,首次突破1500億元,今年計劃實現地區生產
“生態知識科普送教”行動走進廣東肇慶中小學
5月27日至30日,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鼎湖山保護區)聯合肇慶市教育局、市科協,組織開展了名為“筑夢綠意未來:生態知識科普送教”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5位來自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科普專家先后走進肇慶市第十六小學、肇慶中學附屬小學、肇慶中學、肇慶宣卿中學、肇慶新區中心小學,為3500多名中
非法采礦釀生態“毒瘡”-廣東源開打稀土保衛戰
??? 在粵北翁源縣通往江西的國道上,有個叫壩仔的小鎮。日前,記者走進壩仔鎮中洞村,一片裸露的山體兀然出現在眼前:樹被砍光了,灰黃色的土壤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在生態良好的南嶺,這個場景就像青年人的臉上長了一個毒瘡。廣東省翁源縣壩仔鎮黨委書記陳福環說,這是剛剛被“打掉”的一個稀土礦非法開采點。
廣東推進三大重點林業生態工程-開啟新一輪綠化
昨日,省政府在梅州召開三大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會議要求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精神,大力推進廣東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廣東、幸福廣東。副省長劉昆出席會議并部署工作。 劉昆要求,各地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整體推進和局部落實、造林綠化與管林護林等三大關系
廣東中山:十一五投入近170億元用于生態環保
2010年全市環保工作總結于近日在市政府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中山總投入近170億元用于生態環保,比“十五”增長183%,全市生態建設再上新臺階。 展望未來,中山將進一步嚴把環保準入關,嚴格限制“兩高一資”項目建設,將環境容量、環境質量作為區域產業發展和
《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修訂通過-以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廣東省地處我國大陸最南部,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這也決定了廣東省比其他地區更早地遇到環境問題。 10年前,《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環境保護規劃、污染物集中處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專章規定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對廣東省的環境保護起到了引領和指導作用。 10年后,《條例》已經不
廣東公布破壞生態十大公訴案件:河源血鉛案居首
執法人員正在對非法開采稀土礦點進行清理 破壞生態十大公訴案 河源市紫金縣三威電池有限公司污染環境案 江門市新會北水村委會、戴啟敘等人濫伐林木案 揭陽市揭西縣林長泉污染環境案 清遠市賴國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受賄案 江門市鶴山高澤松等6人污染環境案 韶關市新
廣東省檢察院稱明年將重拳打擊危害生態案
筆者昨日從省檢察院獲悉,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要求,廣東省檢察機關將于明年集中開展打擊危害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對國土、資源、生態和環境的司法保護,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昨日,省檢察院在第四季度新聞
廣東14年來共投生態公益林補償金71.6億
筆者日前從全省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了解到,從6月起至2013年底,省糾風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林業廳等部門聯合對全省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治理,對自查和重點檢查發現的問題,將加大查辦力度,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涉及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
廣東發布紅樹林生態質量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標準
近日,廣東省地理學會發布了團體標準《紅樹林生態質量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指標體系及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標準》)。《標準》由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會同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及廣州中科云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
深圳三項目入選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海岸線約1400米的大梅沙海濱公園,鑲嵌在深圳東部風光旖旎的大鵬灣畔。歷經2018年臺風“山竹”嚴重毀壞后,這里通過生態修復已重現山海連城、藍綠相融之美。 日前,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指導的廣東省第二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評選結果公示。深圳市大梅沙海濱
1080萬,廣東肇慶生態環境監測站發布分析儀器采購需求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4年02月至2024年04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需求概況落實政府采購政策情況預算金額(元)預計采購時間備注12024年廣東省肇慶生態環境監測站 實
廣東衛計委:廣東存在寨卡病毒輸入風險
中新社廣州2月10日電 (記者 唐貴江)2月9日,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通報中國確診1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廣東衛計委10日表示,該省衛生部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專家研判,專家認為,廣東省近期氣溫較低,尚未進入伊蚊活躍期,此次輸入病例引發傳播并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但廣東省存在寨卡病毒輸入風險
廣東郁南縣推行無動力厭氧污水處理系統助力農村生態建設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行走在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的鄉鎮村莊中,清泉碧水流淌、繁花綠樹環繞,一派和諧的田園風光。 郁南縣近年來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特別是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紐帶,以農村污水治理為突破口,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努力推動農村生態建設。 因地制宜解難題 走進郁南縣各村,只要細心觀察
華南植物園等確定廣東森林生態系統碳貯量的時空格局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植被與景觀生態學組任海研究員與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陳華博士等科研人員合作,采用遙感技術,利用廣東省三期森林清查數據和一期土壤調查數據,對廣東省1992-2002年間森林生態系統碳貯量的時空格局進行了研究。 結果表明,廣東省的森林覆蓋率從1992年的37.1
廣東電網與廣東鐵塔聯姻開啟“共享經濟”南粵模式
中新網廣州6月28日電 (王華 沈甸)6月28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簡稱廣東電網公司)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簡稱廣東鐵塔公司),簽署資源共享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電力塔”和“通信塔”開放共享在南粵規模化落地。 根據協議,廣東電網將向廣東鐵塔開放密布全省城鄉和公路鐵路沿線的電力
廣東紫珠的鑒別
(1)本品粉末灰綠色。非腺毛為1~3 細胞,平直或彎曲,直徑10~18μm,偶見分枝狀或星狀非腺毛。腺鱗呈類圓形,10~17個細胞,直徑42~77μm。葉表皮細胞有的外表皮隆起呈乳突狀。木纖維常成束,近無色,呈長梭形,壁較厚,有的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導管主要為具緣紋孔及螺紋導管,直徑15~
廣東紫珠的介紹
廣東紫珠(學名: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Chun)是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灌木,高約2米;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橢圓形,頂端長漸尖至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背面灰棕色,兩面密生暗紅色或紅色細粒狀腺點;聚傘花序;苞片細小,線形;花萼外被星狀毛和暗紅色腺點,萼齒鈍三角形;花
廣東省食藥監局:網絡訂餐-廣東將有“法”可管
9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上線“廣東民聲熱線”,針對公眾關注的如何把好疫苗質量關、美容機構自產自銷的化妝品、網絡訂餐安全等熱點問題,廣東省食藥監局局長駱文智表示,將加大檢查和打擊力度,并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農產品快檢市民為何看不到? 在已經開展食用農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