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媒病毒的概述
蟲媒病毒為一群節肢動物媒介病毒,分別歸類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的某些成員病毒。 歸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的主要蟲媒病毒有東部馬腦炎病毒,西部馬腦炎病毒和委內瑞拉腦炎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歸類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的有乙型腦炎病毒,森林腦炎病毒,登革病毒,黃熱病病毒,圣路易斯腦炎病毒,西尼羅腦炎病毒等。......閱讀全文
蟲媒病毒的特征
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和甲病毒屬除核酸結構和復制方式不同外,其他特性基本相同:1.病毒呈球狀,直徑40-70納米,基因組為單正鏈RNA。2.衣殼蛋白構成20面體對稱。外層為病毒包膜,對脂溶劑,去氧膽酸鈉敏感。包膜鑲嵌病毒的糖蛋白。3.有較廣的宿主范圍,能在脊椎動物和非脊椎動物體內增殖,其中節肢動物可
蟲媒病毒的概述
蟲媒病毒為一群節肢動物媒介病毒,分別歸類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的某些成員病毒。 歸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的主要蟲媒病毒有東部馬腦炎病毒,西部馬腦炎病毒和委內瑞拉腦炎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歸類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的有乙型腦炎病毒,森林腦炎病毒,登革病毒,黃熱病病毒,
關于蟲媒病毒的特征介紹
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和甲病毒屬除核酸結構和復制方式不同外,其他特性基本相同:1.病毒呈球狀,直徑40-70納米,基因組為單正鏈RNA。2.衣殼蛋白構成20面體對稱。外層為病毒包膜,對脂溶劑,去氧膽酸鈉敏感。包膜鑲嵌病毒的糖蛋白。3.有較廣的宿主范圍,能在脊椎動物和非脊椎動物體內增殖,其中節肢動物可
關于蟲媒病毒感染的介紹
蟲媒病毒(節肢動物為傳播媒介的病毒)有250多種;至少有80種免疫特性不同的蟲媒病毒可使人染病。蟲媒病毒通過昆蟲(如蚊、蟑螂、蒼蠅、跳蚤、虱子)和蜱叮咬而在脊柱動物間傳播。鳥類常為蚊子的感染原,蚊子感染后又將病毒傳播給馬及其他家養動物和人。對于大多數病毒來說,人是"死亡終端"宿主(dead-en
關于蟲媒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蟲媒病毒為一群節肢動物媒介病毒,分別歸類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科,布尼亞病毒科和沙粒病毒科的某些成員病毒。 歸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的主要蟲媒病毒有東部馬腦炎病毒,西部馬腦炎病毒和委內瑞拉腦炎病毒,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歸類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的有乙型腦炎病毒,森林腦炎病毒,登革病毒,黃熱病病毒,
微生物所揭示紅光調控植物抗蟲媒病毒新機制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是描述疾病流行規律的理論,該理論指出“病害三要素”為致病病原生物、易感宿主和適合的環境條件,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大部分已知的植物病毒由媒介昆蟲傳播,植物蟲傳病毒是制約我國農作物高產穩產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的作物病毒病害研究注重病毒和植物宿主
全球蟲媒病毒與節肢動物特異性病毒綜合信息數據集
吸血節肢動物中傳播循環的病毒有兩大類,即蟲媒病毒(arbovirus)和節肢動物特異性病毒(arthropod-specific virus,ASV)。蟲媒病毒能在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中復制,對人類或動物具有致病性,給全球公共衛生造成負擔。節肢動物特異性病毒僅在節肢動物中復制,可能是蟲化病毒進化的起源
我國首次從自然界采集的蚊蟲標本中分離到寨卡病毒
蟲媒病毒(Arbovirus)是指在敏感的節肢動物蚊、蜱、白蛉、蠓等吸血昆蟲體內繁殖,而通過叮咬和吸血將病毒傳播給人和動物引起后者感染的一組病毒,1992年國際蟲媒病毒中心注冊的蟲媒病毒已經達到535種,其中300余種病毒屬于以蚊蟲為傳播媒介的蚊傳病毒(Mosquito-borne virus)
小兒病毒性腦炎的簡介
小兒病毒性腦炎是兒科比較常見的由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病情輕重不等,危重者呈急進性過程,可導致死亡及后遺癥。 小兒病毒性腦炎多由腸道病毒、蟲媒病毒、常見傳染病病毒以及單純皰疹病毒所致,不同病毒導致的腦膜炎有通過不同的發病季節,地理、接觸動物史等特點。如腸道病毒感染多發生在夏季,在人
武漢病毒所等揭示Oya病毒的遺傳進化特征與感染致病風險
蟲媒病毒(arbovirus)是由節肢動物傳播并引起人或動物疾病的一類病毒,種類繁多,給全球公共衛生帶來了嚴重威脅。蠓(midge)是蟲媒病毒的重要傳播媒介之一。迄今為止,研究已從庫蠓中分離鑒定出50多種蟲媒病毒,包括布尼亞病毒和環狀病毒等,其中很多可引發動物嚴重疾病。Oya病毒(Oya virus
我國學者發現新型寨卡病毒突變
5月18日《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寨卡病毒突變,寨卡病毒在近來的疫情中傳播速度較快,可能源于這種突變。在此前已知的一種會影響蚊子感染黃病毒(黃病毒包括寨卡病毒和登革熱病毒等)的蛋白質里,研究人員發現了所述突變。 寨卡病毒是一種通過伊蚊屬蚊子傳播給人類的蟲媒病毒,在法屬波利尼
研究揭示有翅蚜高效傳毒的分子機制
桃蚜(Myzus persicae)是全球分布的廣食性農業害蟲,能夠為害上百種植物并傳播較多農作物病毒病,是重要的農業病原媒介昆蟲。據統計,超過55%的植物病毒是由蚜蟲傳播的。蚜蟲傳播病毒造成的危害大于對植物的直接危害。自然界中,蚜蟲依據不同密度、營養、光溫等環境因素在有翅型和無翅型之間轉變,具有
2018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實驗室葉健組招聘
【導讀】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北京人事考試網發布:2018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植物基因實驗室葉健組招聘--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更多資訊請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咨詢電話:400-010-1568 ?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http://www.im.cas.cn
小兒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病因分析
臨床工作中,目前僅能在1/3~1/4的中樞神經病毒感染病例中確定其致病病毒,其中,80%為腸道病毒,其次為蟲媒病毒、腺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等。雖然當前在多數患者尚難確定其病原體,但從其臨床和實驗室資料,均能支持急性顱內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病毒性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的病因分析
臨床工作中,僅能在1/3~1/4的中樞神經病毒感染病例中確定其致病病毒,其中,80%為腸道病毒,其次為蟲媒病毒、腺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其他病毒等。雖然當前在多數患者尚難確定其病原體,但從其臨床和實驗室資料,均能支持急性顱內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簡述小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腎病的并發癥
一般均并發嚴重感染,如卡氏肺囊蟲肺炎、淋巴細胞性間質性肺炎、反復發生細菌感染(包括結核等),腸道病毒性腦膜炎、蟲媒病毒性腦炎,也引起神經根神經病和血管病(卒中)。患兒都有進行性消瘦、腹瀉和生長遲緩。 本癥患兒均有進行性腎功能不全,多系統、多臟器的功能損害。
登革熱的發病原因
登革熱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病毒屬B組蟲媒病毒,黃病毒科黃病毒屬(flavivirus)。病毒顆粒呈啞鈴狀(700×20--40nm)、棒狀或球形,球形直徑50nm。為單股正鏈RNA病毒,RNA分子量4.103kD。登革熱病毒核心為RNA與蛋白質組成的20面立體對稱的病毒顆粒,外層為兩種糖蛋白
腦炎的相關病因
1.病毒 病毒不具備細胞結構,根據核酸成分的不同分為兩類:一為脫氧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包括微小病毒、乳頭多瘤空泡病毒(引起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腺病毒、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另一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包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蟲
導致腦炎的病因分析
1.病毒 病毒不具備細胞結構,根據核酸成分的不同分為兩類:一為脫氧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包括微小病毒、乳頭多瘤空泡病毒(引起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腺病毒、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另一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包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蟲
病毒性出血熱的介紹
病毒性出血熱是一組蟲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出血和休克為主要臨床特征,此類疾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廣,臨床表現多較嚴重,病死率很高,目前世界上已發現十多種。它們的病原、寄生宿主和傳播途徑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有一些差異,并常在一定地區流行。
黃熱病的病因分析
黃熱病病毒屬蟲媒病毒B組披膜病毒科,病毒直徑22~38納米,呈球形,有包膜,含單股正鏈RNA。易被熱、常用消毒劑、乙醚、去氧膽酸鈉等滅活,但在血中能于4℃保存1個月,在50%甘油中于0℃下可存活數月,于-70℃或冷凍干燥條件下可保持活力數年。最初分離的黃熱病毒Asibi株通過組織培養弱化成17D
概述病毒性出血熱的臨床表現
各種病毒性出血熱,臨床表現雖有差異,但都有以下幾種基本表現。 1.發熱 這是本組疾病最基本的癥狀,不同的出血熱,發熱持續的時間和熱型不完全相同。以蚊為媒介的出血熱多為雙峰熱,各種癥狀隨第二次發熱而加劇,流行性出血熱,則多為持續熱。 2.出血及發疹 各種出血熱均有出血、發疹現象,但出血、發
黃熱病的鑒別診斷和預后相關介紹
診斷 對于典型病例黃熱病的診斷不難,而對于散發的、早期或輕型病例不易確診,需借助于實驗室檢查。 鑒別診斷 在黃熱病的診斷過程中應注意:與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病毒性肝炎、惡性瘧疾及藥物中毒性肝炎等進行鑒別。 預后 輕癥患者一般順利恢復,不留后遺癥。重癥患者的病死率隨每次流
森林腦炎的流行病學
森林腦炎病毒屬于蟲媒病毒乙群,為RNA病毒,可在多種細胞中增殖,耐低溫,而對高溫及消毒劑敏感,野生嚙齒動物及鳥類是主要傳染源,林區的幼畜及幼獸也可成為傳染源,傳播途徑主要由于硬蜱叮咬。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數為隱性感染,僅約1%出現癥狀,病后免疫力持久。該病分布中、蘇、捷克、保加利亞、波蘭、奧地利等
病毒性出血熱的癥狀
各種病毒性出血熱,臨床表現雖有差異,但都有以下幾種基本表現。 1.發熱 這是本組疾病最基本的癥狀,不同的出血熱,發熱持續的時間和熱型不完全相同,以蚊為媒介的出血熱多為雙峰熱,各種癥狀隨第二次發熱而加劇,流行性出血熱和新疆出血熱,則多為持續熱。 2.出血及發疹 各種出血熱均有出血,發疹現象,但
病毒的醫學分類
一,呼吸道病毒及腸道病毒 ,麻疹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素 二,蟲媒病毒及出血熱病毒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登革病毒,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埃博拉病毒 三,狂犬病病毒與逆轉錄病毒 狂犬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類嗜T細胞病毒 四,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
研究人員揭示煙粉虱高效傳播病毒的奧秘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戈峰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孫玉誠及其團隊合作,首次發現磷脂酰乙醇胺結合蛋白(PEBP4)是調節獲毒煙粉虱胞內免疫穩態的關鍵分子,通過維持其細胞凋亡與自噬作用相互拮抗的中度免疫平衡,以達到高效傳毒的新機制。相關論文2月11日發
病毒性腦膜炎的病因分析
本病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成流行或散在發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少數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多發于冬春季節,常為自限性。皰疹性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及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蟲
病毒性腦膜炎的病因
本病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成流行或散在發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少數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多發于冬春季節,常為自限性。皰疹性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及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蟲
病毒性腦膜炎的病因
本病大多數為腸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成流行或散在發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少數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其次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腮腺炎病毒多發于冬春季節,常為自限性。皰疹性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及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