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李明小組—自組裝納米材料研究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軟物質物理實驗室李明研究組,在自組裝納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最新進展。他們利用表面活性劑分子的自組裝特性來分散并排列直徑約3 nm的半導體量子點,獲得了固體表面大面積高度有序的納米顆粒-磷脂多層復合結構。該方法對于不同納米顆粒(包括生物大分子、碳納米管等)及不同種類的表面活性劑分子都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詳細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志》(J. AM. CHEM. SOC. 129, 11332 (2007))上。本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 該研究組對在有機模板內進行納米材料的分散組裝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該小組使用一種中性磷脂,利用一定濃度下磷脂分子能夠自組裝形成親水層-疏水層交替多層結構的性質,使量子點均勻地分散在磷脂親水層間,并在層內形成有序的二維分布。這一過程始于具有一定相對濃度的顆粒和磷脂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納米顆粒較均勻地吸附在膠束或脂質體表面。......閱讀全文
JACS—李明小組—自組裝納米材料研究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軟物質物理實驗室李明研究組,在自組裝納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最新進展。他們利用表面活性劑分子的自組裝特性來分散并排列直徑約3 nm的半導體量子點,獲得了固體表面大面積高度有序的納米顆粒-磷脂多層復合結構。該方法對于不同納米顆粒(包括生物大分子、碳納米管等)及不同種類的表面活性劑分子都具有
用于活細胞分析的DNA納米結構|JACS
基于DNA的探針由于能夠識別核酸和非核酸靶點、易于合成和化學修飾、易于與信號放大方案接口以及固有的生物相容性,構成了一個多功能的生物測量平臺。在這里,美國西北大學Chad A. Mirkin教授等人提供了從線性DNA結構到結構更復雜的納米結構的轉變如何徹底改變活細胞分析的演變視角。調節結構產生的
單分子力譜研究揭示染色質纖維的關鍵中間態結構
單分子技術是研究生物分子機器動態結構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軟物質物理重點實驗室從2002年開始逐步建立起以磁鑷和熒光光譜為主的單分子研究體系,在DNA凝聚(JACS 2006,PRL 2012)、DNA與抗癌藥物作用(NAR 2009, PRE 2015)、端粒四聯體DNA折疊(
JACS封面:BN摻雜納米石墨烯的硼化方法
日本關西學院大學Takuji Hatakeyama(通訊作者)等人通過選擇合適的硼源和布朗斯特堿,發現一次實現三芳胺的多重硼化反應的方法。在硼化反應的輔助下,一系列BN摻雜的納米石墨烯從傳統的原材料經由兩步反應轉變得到。
中科院物理所觀測到鋸齒形石墨烯納米帶邊緣導電
?? 近期,針對鋸齒形邊緣石墨烯納米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開展了磁輸運測量研究,納米物理與器件院重點實驗室N07課題組研究員張廣宇的博士生吳霜、沈成等人,利用課題組前期發展的氫等離子體各向異性刻蝕輔助的石墨烯納米結構加工技術,在六方氮化硼絕緣襯底上加工了系列不同寬度的鋸
中科院物理所觀測到鋸齒形石墨烯納米帶邊緣導電
近期,針對鋸齒形邊緣石墨烯納米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開展了磁輸運測量研究,納米物理與器件院重點實驗室N07課題組研究員張廣宇的博士生吳霜、沈成等人,利用課題組前期發展的氫等離子體各向異性刻蝕輔助的石墨烯納米結構加工技術,在六方氮化硼絕緣襯底上加工了系列不同寬度的鋸齒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納米酶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研究獲進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雜志在線發表了類外泌體納米酶小體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納米酶的酶學催化特性,實現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結合了純光學成像的高對比度和純超聲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優點,能夠提供高對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組織成像,是目前非常有應用前
JACS:美首次發現金納米粒子具有抗HIV潛在能力
據美國探索頻道報道,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實驗已經首次表明金納米粒子具有抗艾滋病的潛在能力,能夠復興失敗了的抗艾滋病病毒(HIV)藥物的威力。?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測試了抗艾滋病病毒藥物TAK779能成功阻止HIV與人類的白血球結合,但在使用的同時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因此這種藥物沒能成
天津大學孫哲JACS:多重幾何/電子構型碳納米環
具有可變的多重分子構型和電子構型是構筑刺激響應材料的重要分子基礎。例如,當分子構型的改變伴隨開殼/閉殼態或中性/離子態變化時,材料會表現出獨特的對光照、電場、磁場的響應以及動態氧化還原行為(dyrex),從而可應用于信息處理、存儲、傳感器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基于蒽醌二甲烷 (Anthraquin
上海研制成功新型電化學DNA納米生物傳感器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近日研制出一種新型的電化學DNA納米生物傳感器(CDS),這一生物傳感器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研究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生物醫學領域顯示出廣泛的應用前景,《美國化學會會志》(《JACS》)在7月號正式刊出該研究成果。
JACS-中科院化學所-四硫富瓦烯(TTF)研究
??? 自上世紀70年代初Wudl報道了四硫富瓦烯(TTF)的合成,其后的幾十年時間里TTF的化學研究主要圍繞如何提高基于TTF衍生物電荷轉移復合物的導電性能展開。近年來,隨著超分子化學、分子電子學研究的發展和深入,TTF單元由于其特殊的電化學行為、組裝特性、易衍生性等特殊物理化學性質,日益成為上述
JACS-中科院化學所-四硫富瓦烯(TTF)研究
JACS-中科院化學所-四硫富瓦烯(TTF)研究 來源:中科院化學研究所 作者: 發布時間:2007-07-19 自上世紀70年代初Wudl報道了四硫富瓦烯(TTF)的合成,其后的幾十年時間里TTF的化學研究主要圍繞如何提高基于TTF衍生物電荷轉移復合物的導電性能展開。近年來,隨著超分子化學、
JACS:在Cu納米點修飾的Ni3S2納米管上高效析氫
Cu NDs/Ni3S2 NTs-CFs微觀結構的示意圖 低成本的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MS2)作為用于析氫的替代催化劑引起了極大的興趣。然而,在MS2(S-Hads)上形成硫-氫鍵,這將嚴重抑制析氫反應(HER)。近日,中山大學李高仁教授(通訊作者)介紹了在堿性介質中碳纖維(CF)(Cu ND
JACS:南京大學實現橫向DNA雙鏈環的平行納米組裝
上圖為兩條不同序列的96堿基的DNA小環(C1和C2)在6條不同序列的短鏈作鉸鏈的輔助下構建的DNA納米管(NT1)及其相應的原子力顯微鏡圖,管徑10納米,管長1~15微米;下圖為一條96堿基的DNA小環在3條不同序列的短鏈作鉸鏈的輔助下構建的DNA納米管(NT3)及其相應的原子力顯微鏡圖,管徑10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迎來50華誕
50年前,貝時璋以戰略科學家的眼光把基礎研究和國家戰略需求緊密結合,組建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這個研究所在上世紀60年代,曾將一只小狗送上太空,為載人航天進行先期探索;60—70年代它在世界上首先合成了人工胰島素;在最近5年中,它又以《細胞》《自然》《科學》發表28篇論文的優異成績蜚聲海內外。研究
方忠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長
科發黨任字〔2018〕65號 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方忠同志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胡江平同志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 2018年5月31日
方忠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長
科發黨任字〔2018〕65號 中共北京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方忠同志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 胡江平同志任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任職時間從2017年6月起計算)。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2018年5月31日
近代物理所納米壓痕測試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在納米壓痕測試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在進行納米壓痕測試時,使用不同的伯克維奇壓頭會導致試驗結果不一致(除熔融石英外),并分析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材料研究與技術雜志》(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近代物理所納米壓痕測試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在納米壓痕測試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發現,在進行納米壓痕測試時,使用不同的伯克維奇壓頭會導致試驗結果不一致(除熔融石英外),并分析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材料研究與技術雜志》(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鄭州大學王朝陽JACS發文:超原子銀納米簇研究獲突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影響因子為13.18)報道了鄭州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臧雙全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原子尺寸精確的超原子銀納米簇的精準修飾與定向組裝》(Atomically P
中科院物理所——新儀器吸引世界目光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從去年以來,有一臺“奇形怪狀”的儀器吸引著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目光。“許多國家的相關研究團隊等著用它做實驗。” 所長王玉鵬很是自豪。 這臺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興江研究組、許祖彥研究組和理化技術研究所陳創天研究組聯合研制的儀器,有個很專業的名字——“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腦”在清晰“成像”
勇于進取的生物物理所隊伍智慧的“腦”已運轉起來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創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討會”召開,與會的近100位所長就像各路征戰的將領般云集北京,從黨和國家賦予中科院的戰略定位出發,圍繞事關我國科技事業長遠發展和“創新2020”深入實施的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了
物質科學與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啟動會
“中關村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和“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啟動會在中科院物理所舉行 2008年11月27日“中關村物質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和“北京納米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啟動會在中科院物理所舉行。中科院計劃財務局副局長張麗萍、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科技條件處處長楊為進、中科院基礎科學局數理
物理所輕元素納米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碳納米管自上世紀90年代初發現以來,已經引起了研究者極大興趣。碳納米管具有金屬性或者半導體性取決于它的手性指數,但是手性指數即電子能帶結構不可控一直是一個難題。由于半導體性與金屬性納米管混存且難以分離,造成了碳納米管納電子學應用的瓶頸。三元B-C-N納米管可被看作是碳納米管晶格中的
物理所成功制備微納米金屬玻璃纖維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汪衛華課題組易軍等人發展了一種新的工藝方法,成功制備出金屬玻璃纖維。相關結果發表在Adv Eng Mater 12, 1117 (2010)上。 金屬纖維和玻璃纖維不僅在工程應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玻璃光纖),在科研領域
中科院物理所:利用新媒體-科普路子新
估計您想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物理所)的科普做得如此火爆:他們運營的各類新媒體賬號粉絲量超過800萬,在嗶哩嗶哩網站(B站)的視頻直播最多時有144萬人同時觀看;2022跨年科學演講連辦3個晚上,約700萬人次在線觀看,熱點話題整體曝光量超4億…… 一個以嚴謹著稱的傳統研究所,做
中科院物理所舉辦2022年公眾科學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03.shtm 6月25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22年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公眾科學日采取線上直播的形式。這場關于物理、關于科學的活動,吸引了近百萬名線上觀眾
中科院物理所:創新“沃土”是怎樣造就的
為創造更好的科研環境,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千方百計推進改革,優化資源組合,為科研服務。他們多管齊下,營造出寬容失敗、摒棄浮躁、潛心鉆研的科研環境,讓科研人員有更多精力按興趣探索未知。 北京,北四環保福寺橋南,中關村南三街8號,匆匆路過的行人很多都不知道,在這個不起眼的院落里,聚集著中國
中科院研制新復合納米材料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科研人員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制備出一種復合納米材料,可以降低修復酸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成本。 據悉,這種新型復合納米材料不僅能夠固定土壤中鹽基陽離子,提高土壤pH值,從根本上修復酸性土壤,而且可有效控制六價鉻的遷移,降低作物對六價鉻
物理所金屬納米線集成納米光學芯片的原理研究獲新進展
金屬納米結構中的表面等離激元具有許多奇特的光學性質,如光場局域效應、透射增強、共振頻率對周圍環境敏感等,因而被廣泛應用于納米集成光學器件、癌癥熱療、光學傳感、增強光催化、太陽能電池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等。其中,利用表面等離激元設計與制作亞波長光學器件是一個嶄新而迅速發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