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素,如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使原有穩定的心臟結構異常發生不穩定情況。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都可觸發心臟性猝死。......閱讀全文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
心源性猝死的簡介
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癥狀發作后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癥狀發生后即刻或者情況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于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其特點有三,①死亡急驟,
心源性猝死的診斷
突發意識喪失,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消失,特別是心音消失,是心臟驟停最主要的診斷標準。心臟驟停時,常出現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時呼吸活動可在心臟停搏發生后持續存在1分鐘或更長的時間,如復蘇迅速和有效,自動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心臟驟停時,常出現皮膚和黏膜蒼白和發紺。在心臟驟停前如有嚴重的窒息或缺
心源性猝死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出現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謝性酸中毒、血pH值下降;血糖、淀粉酶增高等表現。 2.心電圖檢查 有3種圖形: (1)心室顫動(或撲動)呈現心室顫動波或撲動波,約占80%,復蘇的成功率最高。 (2)心室停搏心電圖呈一條直線或僅有心房波。 (3)心電-機械分離心電圖雖有緩慢而寬
心源性猝死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出現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謝性酸中毒、血pH值下降;血糖、淀粉酶增高等表現。 2.心電圖檢查 有3種圖形: (1)心室顫動(或撲動)呈現心室顫動波或撲動波,約占80%,復蘇的成功率最高。 (2)心室停搏心電圖呈一條直線或僅有心房波。 (3)心電-機械分離心電圖雖有緩慢而寬
心源性猝死的診斷
突發意識喪失,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消失,特別是心音消失,是心臟驟停最主要的診斷標準。心臟驟停時,常出現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但有時呼吸活動可在心臟停搏發生后持續存在1分鐘或更長的時間,如復蘇迅速和有效,自動呼吸可以一直保持良好。心臟驟停時,常出現皮膚和黏膜蒼白和發紺。在心臟驟停前如有嚴重的窒息或缺
心源性猝死的臨床表現
心臟性猝死的臨床過程可分為4個時期: 1.前驅期 在心臟性猝死前的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可出現胸痛、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癥狀,但有些患者亦可無前驅癥狀,瞬即發生心臟驟停。 2.終末事件期的表現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終末事件期的臨床表現也各異。典型的表現包括:嚴重胸
心源性猝死的臨床表現
心臟性猝死的臨床過程可分為4個時期: 1.前驅期 在心臟性猝死前的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可出現胸痛、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癥狀,但有些患者亦可無前驅癥狀,瞬即發生心臟驟停。 2.終末事件期的表現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終末事件期的臨床表現也各異。典型的表現包括:嚴重胸
心源性猝死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出現由于缺氧所致的代謝性酸中毒、血pH值下降;血糖、淀粉酶增高等表現。 2.心電圖檢查 有3種圖形: (1)心室顫動(或撲動)呈現心室顫動波或撲動波,約占80%,復蘇的成功率最高。 (2)心室停搏心電圖呈一條直線或僅有心房波。 (3)心電-機械分離心電圖雖有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
心源性猝死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心臟性猝死的臨床過程可分為4個時期: 1.前驅期 在心臟性猝死前的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可出現胸痛、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癥狀,但有些患者亦可無前驅癥狀,瞬即發生心臟驟停。 2.終末事件期的表現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終末事件期的臨床表現也各異。典型的表現
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一些暫時的
心源性猝死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心臟性猝死的臨床過程可分為4個時期: 1.前驅期 在心臟性猝死前的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可出現胸痛、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癥狀,但有些患者亦可無前驅癥狀,瞬即發生心臟驟停。 2.終末事件期的表現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終末事件期的臨床表現也各異。典型的表現
科學家揭示HIV感染如何增加心源性猝死風險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在美國大約有110萬人感染了HIV。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成功地延長了HIV感染者的壽命,這使得其他的慢性健康狀況出現,包括最近記錄的猝死人數上升。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比較了來自感染HIV的男性和未感染HIV
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藥物干預研究獲得新突破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由該校藥學院藥理教研室楊寶峰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心源性猝死防治新靶點及其藥物干預》在2013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獎評審中獲得一等獎。此項成果闡明了心源性猝死發生的多靶點理論,為臨床進行干預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心源性猝死一直是臨床防治的難點和瓶頸問題,我國每
高溫中長跑-中暑死亡風險是心源性猝死10倍
10公里馬拉松等長跑活動受到廣大非專業運動員們的熱捧,每次公開賽都有大量長跑愛好者參加。然而最新研究顯示,在高溫中長跑,中暑死亡的風險竟然是心源性猝死的10倍。研究人員建議,長跑參加者要提前10~14天適應高溫氣候,有病就不宜參加。 長跑猝死的兩大常見原因是心律失常和中暑,前者多見于患有潛在
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專家:抓住“黃金4分鐘”十分重要
沈成興為民眾演示如何搶救心臟驟停的患者。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供圖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和CPR(心肺復蘇術)是救治心臟驟停的最佳手段。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沈成興29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心臟驟停后的4分鐘是救命的關鍵時刻,被稱為“黃金4分鐘”。他解釋,心臟驟停4分鐘后腦細胞就會
研究發現非奈利酮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發生率
近日,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強調,與安慰劑相比,非奈利酮具有顯著降低早至晚期慢性腎臟病和2 型糖尿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發生率的潛力。 在FIDELITY研究預設的治療中數據分析表明,非奈利酮較安慰劑降低了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無論基線 eGFR 或 UACR 值如何,非奈利酮對早
猝死病例分析
猝死(Sudden death)指的是急性癥狀發生后1小時內的意外死亡。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猝死中最常見的原因,尤其對中青年人群。猝死的案例在日常生活和臨床工作中并不鮮見,每一個猝死的案例帶給普羅大眾的常常是震驚,而帶給醫務工作者的更多是思考。?中年女性的
睡眠猝死的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和家族史是診斷的關鍵。不能解釋的暈厥、暈厥先兆、猝死生還病史和家族性心臟猝死史是診斷的重要線索。如患者出現典型的I型心電圖改變,且有下列臨床表現之一,并排除其他引起心電圖異常的因素,可診斷Brugada綜合癥:①記錄到室顫;②自行終止的多形性室速;③家族心臟猝死史。 對于II和Ⅲ型
睡眠猝死原因介紹
一、遺傳學機制 Brugada綜合癥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研究認為編碼鈉電流、瞬時外向鉀電流(Ito)、ATP依賴的鉀電流、鈣-鈉交換電流等離子通道的基因突變都可能是Brugada綜合癥的分子生物學基礎。 1998年Chen等最早證實了編碼心臟鈉通道基因(SCN5A)的alpha;亞單位
心臟性猝死
? 盡管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及消融治療近年來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但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發病率仍在全球范圍持續增長,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的健康
男子健身房內猝死,小心這些藏在身邊的猝死誘因!
據長沙政法頻道報道,湖南長沙一名34歲男子在一家健身房內猝死。家屬稱,查看聊天記錄發現,事發前他曾在健身俱樂部的群里呼救。①近年來,常常聽到有年輕人在健身房、球場,或者戶外跑步時發生意外離世。讓人惋惜的同時,不禁會想為什么看起來挺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猝死?有些人可能只是“看起來健康”有些人可能只是“看
關于老年人室性心動過速的并發癥和預后介紹
1、并發癥 可有暈厥、心室纖顫,心源性猝死等。 2、預后 良性心動過速預后良好。惡性心動過速持續性發作時頻率常常超過100次/min,幾乎都有血流動力學改變,可能蛻變為室撲、室顫、導致心源性猝死。
猝死前的細微信號:兩類人應格外注意
北京軍區總醫院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和渝斌告訴記者,猝死是指突然發生、非人為因素所致的、在1小時內突然的自然死亡。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見。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數據顯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突發性死亡的80%
猝死型冠心病解析
猝死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多數作者主張定為1小時,但也有人將發病后24小時內死亡者也歸入猝死之列。各種心臟病都可導致猝死,但心臟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為冠心病所引起。猝死作為冠心病的一種類型,極受醫學界的重視。猝死型冠心病以隆冬為好發季節,患者年齡多
睡眠猝死的鑒別診斷
下列情況均可引起Brugada綜合癥樣心電圖改變,臨床中應加以鑒別。 (1)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2)右或左束支阻滯;(3)左心室肥厚;(4)右心室梗死(5)左心室室壁瘤;(6)主動脈夾層動脈瘤;(7)急性肺栓塞;(8)Duchenne肌營養不良;(9)遺傳性運動失調;(10)縱隔轉移瘤壓迫右
睡眠猝死的緩解方法
睡眠與軀體疾病關系密切。 睡眠不好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它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猝不及防的疾病發生。所以睡眠質量的好壞對健康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來保證一個健康有效的睡眠呢? 一、要有一個正確的睡眠姿勢 一般主張向右側臥,微曲雙
心臟猝死1.5-級預防
? 日前,美敦力宣布啟動了一項名為IMPROVE SCA 的全球臨床實驗,該實驗將在全球共約1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家研究中心開展,共同研究1.5級預防對心臟性猝死(SCD)防止的臨床意義。該項研究在國內有包括阜外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25家醫院參與,日前,由華西醫院和阜外醫院率先入組了全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