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風濕性多肌痛的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 半數以上患者有全身癥狀,如疲倦、低熱、體重減輕,并可能作為首發癥狀。不合并巨細胞動脈炎(GCA)的PMR患者很少出現高峰熱。 2.近端骨關節肌肉疼痛以及晨僵 PMR是以對稱性的近端關節和肌肉的疼痛酸痛以及晨僵為特征,以肩關節、頸以及骨盆帶肌肉最為突出,常呈對稱性分布有時遠端肌群以及關節也可受累。70%以上的患者肩胛帶疼痛最先發生,然后發展到四肢近端、頸、胸、臀等部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上述癥狀可以突然起病,也可隱匿起病,持續數周到數月。疼痛以及晨僵在早晨以及活動時加重,上述癥狀可能較重并使患者日常活動受限,以致不能翻身和深呼吸。肌肉可以出現觸痛,影響活動并致失用性萎縮,并且可能出現肌肉攣縮。肌力通常正常。 3.關節癥狀 PMR的關節病變主要表現為肌腱炎和滑膜炎。多中心的研究顯示,PMR輕中度的滑膜炎主要影響近端關節、脊柱和肢體帶,如肩關節最常受累;另有15%~50%出現外周關節滑膜炎,以膝關節和腕關......閱讀全文
概述風濕性多肌痛的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 半數以上患者有全身癥狀,如疲倦、低熱、體重減輕,并可能作為首發癥狀。不合并巨細胞動脈炎(GCA)的PMR患者很少出現高峰熱。 2.近端骨關節肌肉疼痛以及晨僵 PMR是以對稱性的近端關節和肌肉的疼痛酸痛以及晨僵為特征,以肩關節、頸以及骨盆帶肌肉最為突出,常呈對稱性分布有時遠端肌
風濕性多肌痛的簡介
風濕性多肌痛(PMR)為一種和其他診斷明確的風濕性疾病、感染以及腫瘤無關的疼痛性疾病,常見于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PMR是一種以四肢及軀干近端肌肉疼痛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對小劑量激素治療反應敏感。常表現為頸、肩胛帶及骨盆帶肌中2個或2個以上部位的疼痛及僵硬,持續30分鐘或更長時間,不少于1個月時
診斷風濕性多肌痛的依據
PMR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診斷標準有6條: ①發病年齡>50歲; ②頸、肩胛帶及骨盆帶部位至少2處肌肉疼痛和晨僵時間≥1周; ③ESR和(或)CRP升高; ④小劑量激素(潑尼松≤15mg/天)有效; ⑤無肌力減退或肌萎縮及肌肉紅腫熱; ⑥排除其他類似PMR表現的病變如RA、肌炎腫
治療風濕性多肌痛的介紹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可緩解部分癥狀。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潑尼松10~20mg/天)可收到良好療效,能使骨骼肌肉系統疼痛和僵硬癥狀獲得快速(常在一天之內)和顯著地改善,血沉和CRP水平逐漸恢復正常。既能緩解癥狀也可防止血管并發癥。為試圖減少糖皮質激素的用量有人合并使用甲氨蝶呤進行短期(3個
風濕性多肌痛的相關檢查介紹
1.血沉(ESR)和C反應蛋白(CRP) PMR最顯著的實驗室改變是急性期反應物——血沉(ESR)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顯著升高。血沉通常>50mm/h,甚至超過100mm/h。CRP在PMR發病幾小時內升高,血沉正常的患者CRP也會升高,有效治療后CRP一般在1周內降至正常而ESR下降緩
風濕性多肌痛的鑒別診斷介紹
應除外以下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頸動脈的粥樣硬化)、肌炎不明原因的發熱、感染性心內膜炎、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大動脈炎、結核等,此外還有甲狀腺肌病。伴有外周關節炎的PMR和以PMR樣癥狀為首發的RA容易誤診。
簡述多肌炎的臨床表現
多肌炎可以呈急性或隱匿起病。急性感染可為其前驅表現或發病的誘因。成人與兒童癥狀類似,但兒童發病往往很急,而成人多為隱匿發病。早期癥狀通常為近端肌無力或皮疹。(在包涵體肌炎,也累及遠端肌,甚至比近端肌更重)。肌肉觸痛和疼痛癥狀明顯少于肌無力。皮疹、多關節痛、雷諾現象、吞咽困難、肺部疾病及全身不適、
痛性眼肌麻痹
痛性眼肌麻痹又稱Tolosa_Hunt綜合癥。1954 Tolosa年首先報道了一例具有眼眶周圍疼痛、同側眼球運動神經麻痹,角膜反射減弱的患者,腦血管造影顯示頸內動脈末端虹吸部的狹窄,尸檢發現動脈外膜炎。該病累及的神經是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和展神經的麻痹。臨床上表現的典型的癥狀以眼球為中心及眶周的
概述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1、月經紊亂 PCOS導致患者無排卵或稀發排卵,約70%伴有月經紊亂,主要的臨床表現形式為閉經、月經稀發和功血,占月經異常婦女70%~80%,占繼發性閉經的30%,占無排卵型功血的85%。由于PCOS患者排卵功能障礙,缺乏周期性孕激素分泌,子宮內膜長期處于單純高雌激素刺激下,內膜持續增生易發生
他汀相關肌痛癥狀的管理
? 大家好,我是Eric Bruckert,是巴黎Pitié-Salpêtrière 醫院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科室主任,下面我將對本次ESC年會他汀使用者肌痛管理部分的要點進行總結。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經常遇到使用他汀后出現肌痛的患者,此時建議進行以下四步考慮:1.評估患者是否存在他汀不耐受情況;2.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