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為探索更為高效的太陽能利用方式,來自英國東英吉利大學、劍橋大學和利茲大學的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模擬植物利用太陽光的方式,生產出氫氣。 氫氣能的排放為零,可以作為交通能源或者用于產生電力。本次研究將利用合成生物技術,模擬植物吸收太陽能并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的過程。科學家們堅信,模擬植物光合作用比現有的太陽能轉換系統更能高效地利用太陽能。 東英吉利大學的首席研究員朱爾﹒巴特(Julea Butt)說:“我們將建立一個人工光合作用系統,在微生物上面放置微型太陽能板,這樣就能夠利用太陽光,促進氫能的生產,這種根據需求釋放能量的技術較為先進。未來我們的光催化劑將會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微小的改動就可以利用太陽能生產碳基燃料、藥品和精細化工。” 事實上,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發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或生物燃料,并尋找比化石燃料更具競爭優勢的能源。巴特說:“許多可再生能源資源如太陽光、風和潮汐,大部分都還未......閱讀全文
3月26日至27日,由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組織的“中英基因技術政策對話研討會”在倫敦英國皇家學會總部舉行。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皇家學會主席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會見了參加研討會的雙方代表并進行了深入交流。會議由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據英國《輪胎及配件》消息,米其林集團與Axens公司和法國石油可再生能源研究所(IF-PEN)日前啟動一個植物化學研究合作項目,旨在開發出一種生物基丁二烯(bio -butadiene)生產工藝并推向市場,用于制造合成橡膠,并最終生產出對環境影響小的輪胎。 該合作項目名為BioButt
北京時間5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已用光合作用原理研發出一個制造氫的新方法,這一重大突破為解決全球能源問題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 這些研究人員稱,這一先進技術可能有助于挖掘氫作為一種干凈、廉價和可靠能源的潛力。和礦物燃料不同的是,氫被燃燒制造能源時不會產生排放物。
當人們對新的建筑或新的想法無以名之的時候,總是借助生造出來的新詞來避免"能指"的匱乏。Arology 就是其中的一個生造詞,它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PaolaSoleri)把建筑學(Architecture)和生態學(Ecology)兩詞掐尾去頭后組合的結果,其
當化石能源走到盡頭,人類何以為繼?科學家們有一個宏偉的構想:讓生物來提供今天人類所必需的一切——我們可以用秸稈、雜草來生產藥品、溶劑、汽車、塑料;我們可以提取廢水、廢氣,甚至空氣中的有機質、碳元素來轉化為柴油、汽油、燃氣、電力;我們可以通過大型發酵罐來獲得食品、飲料、衣物、鞋帽……這,就是工業生
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文化協會雙邊研討會項目初審結果通知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英國文化協會(BC)的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在2018年共同資助中英兩國青年研究人員之間的雙邊研討會,以建立未來的合作聯系,提升青年研究人員的職業發展機會。2018年4月,我委與英
圖片來源于網絡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8日在韓國仁川發布新報告稱,將全球變暖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是一項艱巨任務,地球升溫超過1.5℃乃至2℃,可能會產生可怕后果。 為避免突破這一警戒線,政府、工業界和社會需要做出更迅速、更宏大的改變,包括改變全球的能源系統以及人類
為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模仿植物把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以生產零排放的氫氣讓汽車作為燃料。 在各國政府試圖減少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之際,英國等國的研究員正在探討如何進行人造光合作用。這項研究將運用合成生物學來模仿集中太陽能后,把水分解為氫和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創制一種方法,可以把二氧化碳以及農作物殘留物等植物材料轉化為塑料。 斯坦福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馬修·卡南說,這一項目“旨在以二氧化碳取代石油化工產品,作為制造塑料的原料。如果棄用(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塑料工業可以大大減少‘碳足跡’”。 據專家介紹,現有眾多塑料
哥本哈根的慘痛經歷挫傷了領導人們的信心,這也意味著坎昆會議不會吸引更多國家高級別領導人的關注。然而,聚集在坎昆的人們仍在努力,為了一個令“每個國家都感到不高興的妥協結果” 當地時間12月4日晚8點至10點,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墨西哥坎昆會場,兩場內容
2020年度市科委第二季度項目(課題)驗收公開清單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地溝油如何從餐桌上走開 為什么,地溝油在其他國家能夠成為清潔燃料,而在中國,卻大多流回餐桌 地溝油的要害不在取之“地溝”,而在于這些多次油炸、使用過的油,在氧化過程中會產生醛、酮、過氧化物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地溝油中的主要致癌物是黃曲霉素,其毒性相當于等量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
從大歷史觀來看,人類文明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三個階段,正向生態文明探索和邁進。相應的,廁所革命也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次廁所革命:從露天排便到簡易的旱廁;第二次廁所革命:糞尿還田,農業循環利用;第三次廁所革命:抽水馬桶與下水道系統的普及。目前正處于第三次和第四次廁所革命之間,第四次廁所
據英國《衛報》消息,英國日前啟動一項藻類生物燃料公共資助項目,計劃將耗資2600萬英鎊(約2.8億元人民幣)于2020年前實現利用藻類生產運輸燃料。 本期關注:微藻生物燃料 徐旭東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員,從事微藻遺
日企稱2035年開建月球太陽能電站 11月28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日本清水公司計劃在月球表面鋪設太陽能電池板,以此緩解能源危機。消息中指出,日本一家建筑業巨頭建議沿月球赤道帶鋪設長約合400公里的太陽能電池板帶,并通過激光和微波將電能傳送回地球,從而將月球變成一座巨大的太陽能發電站
近期,全球大氣監測網多個監測站數據顯示,地球大氣的二氧化碳日均濃度值已突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制定的400ppm(百萬分之一)閾值,溫室氣體排放警鐘再次敲響。 6月7日,第九屆國際二氧化碳大會在京落幕,來自世界各國的400多位氣候與生態及環境領域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共
歐洲生物柴油工業自2003年起發展迅速,目前總產值高達130億美元,位居全球前列。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顯示,生物柴油工業給環境帶來的間接破壞幾乎與其益處相當,歐盟可能將從法律上對其發展進行限制。(1美元約合6.47元人民幣) 法國生物燃料巨頭Sofiproteol公司主席翡麗?提拉斯博得(
我們也必須記住,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名已經存在的專家,她在創造可對人類造成極大危害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學的最新進展并不一定會把我們帶到比現有技術或自然界本身更接近傷害的道路。 慎重的民主就要聽不同的觀點,考慮對方的論點,最好找到共同點,至少要尊重不同觀點,然后作出決定。面對復雜問題各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芯片器官 微生物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區塊鏈 二維材料 芯片器官帶來生物學新視野 很多重要的生物學研究和實用藥物測試只能通過研究某個器官在工作時的“一舉一動”才能進行,一項新技術能在微芯片上培育功能性的人類器官模塊,這種“芯片器官”或許可滿足這一需要,使科學家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研究生理
——訪艾力蒙塔亞非地區銷售總監 Ralf Winkler 德國艾力蒙塔(Elementar)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碳、氫、氧、氮、硫等非金屬元素分析儀器和穩定同位素比質譜儀器的公司,公司在元素分析領域已有百余年的歷史。 值2015BCEIA在京召開之際,分析測
鄧小平同志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所以,解決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在于緊緊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現在國內外對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都正在討論探索之中,沒有達成共識。如果我們能準確預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內涵,我們就在勇做領頭羊的進程中走了關鍵性的第一步。■徐光憲 鄧
光合作用作為地球上生物利用太陽能的重要反應,一直是科學研究關注的重點,是植物抗逆性研究、作物高產研究的熱點。光合作用根據其反應階段可以分為基于光能吸收傳遞轉化的光反應和基于CO2同化等酶促過程的暗反應。光反應作為植物利用太陽能的原初反應,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化主要發生在植物葉片或者藻類的類囊體膜上,由
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英國皇家學會(RS)共同資助合作交流項目。經過公開征集,共受理有效申請207項,經雙方各自評審和共同協商,以下59個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執行期2年(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中方申請人中方依托單位英方合作者英方
物理與材料學領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張余洋、丁洪及高鴻鈞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DNA編輯技術 全身透明的實驗室老鼠 可調節視力的屏幕(示意圖) 唾液燃料電池 預測哪個科學發現能改變未來世界,說實話,是個愚蠢的游戲。誰知道未來會怎樣?然而,每年都有那么一大串新發現,比如最快最便宜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的到來,讓我們激動得不能自持。 跟以往一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從明年開始,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以下簡稱“化學部”)項目的科研人員會發現“出大事”了——化學部延續了30年的七大傳統學科居然變成了八個,而且相應的學科申請代碼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調整。 化學部主任、中科院院士張希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基金委領導支持下,化學部結合國際國內化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