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構建跨界融通戰略傳播體系
中新網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近日在主持科技傳播跨界沙龍時透露,由該中心承擔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工作的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圍繞十大示范場景,打造全社會動員機制,構建科學、技術、工程、教育、文化、藝術等跨界融通的戰略傳播體系。 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辦、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的“科技傳播跨界沙龍”系列活動,其第五期和第六期活動近日在北京舉行,分別圍繞“高水平活動組織”和“主題式宣傳推介”兩個主題,邀請院校、媒體、企業等機構從事科技傳播研究和實踐專家,通過引導性發言、主題式研討、互動式交流三個環節開展跨界研討。 陳銳在主持沙龍時表示,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聯動為路徑的場景創新在未來科技傳播中將發揮引領支撐作用。正在建設中的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圍繞“幼有所育、少有所教、壯有所為、老有所養、醫有所保、技有所長、學有所用、藝有所專、才有所舉、群有所歸”等十大示范場景,開......閱讀全文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推進科技全媒體傳播
近日,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以下簡稱傳播中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廣影視衛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衛傳公司)在京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啟動“2023云上之旅”項目。傳播中心主任鄭浩峻指出,傳播中心堅持開放合作、共建共享,長期以來與總臺有關部門合作機密、成果顯著。未來將與衛傳公司及總臺有關部門加
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人”
12月30日,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人”。經過專家初選,網絡投票和專家終評,評選出“十大科學傳播人”。以下為最后入選10名科學傳播人名單。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陳君石 身份: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領域:食品安全 陳君石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營
中國科協發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12月30日,中國科協公布2015“十大科學傳播事件”。經過專家初選,網絡投票和專家終評,最終評選出“十大科學傳播事件”。以下為最后入選的10起科學傳播事件名單。 (按事件發生時間排序) 1.“陽光動力2號”中國巡游,公眾直觀體會未來能源應用 3月9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
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構建跨界融通戰略傳播體系
中新網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近日在主持科技傳播跨界沙龍時透露,由該中心承擔項目建設和運行維護工作的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將圍繞十大示范場景,打造全社會動員機制,構建科學、技術、工程、教育、文化、藝術等跨界融通的戰略傳播體系。 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
為中國“典贊”!中國科協揭曉2019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典贊·2019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京舉行,活動現場揭曉了“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2019年12月17日,在“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深講席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汪景琇揭曉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事件: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 2019年1月
西安交大舉行推進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高端論壇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致辭 ?院長論壇環節(圖片均由西安交通大學提供) 12月18日,由西安交通大學主辦的“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高端論壇”成功舉行。來自全國60多所重點新聞傳播學院的百余名知名學者、龍頭企業和知名媒體代表相聚云端,圍繞“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發表
中國科協:用互聯網提升科學家精神傳播深度廣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525.shtm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近日提出,應充分發揮互聯網及新媒體作用,提升科學家精神傳播的深度與廣度。 中國科協31日向媒體發布信
水平傳播的傳播方式
病原體在人群個體之間傳播時,主要是通過以下途徑侵入機體。 1.通過粘膜傳播 許多病毒都是經粘膜感染而致病的。有些病毒感染可能局限于粘膜,有些病毒感染也可擴散至鄰近組織和淋巴管并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癥(viremia)。再經血流擴散至靶器官,引起典型病變及臨床表現。也有些病毒在感染過程中可形成二次
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今年年底正式向全球亮相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透露,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今年年底將正式向全球亮相,這也將為國際科技傳播事業提供全新的應用場景和集成平臺。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12月4日向媒體發布消息說,聚焦“傳統文化視域下的科技國際傳播”主題并進行跨界研討的“國際科技傳播
病毒傳播途徑
1.水平傳播 水平傳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個體之間的傳播,包括病毒從動物到人的傳播。常見的水平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經呼吸道傳播:病毒經空氣、飛沫等吸入感染,如流感病毒、風疹病毒等。 (2)經消化道傳播:病毒污染了食物和水源,經口食入而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3
HPV如何傳播-?
HPV主要通過性接觸在生殖器間傳播。?與生殖器疣患者性交傳染生殖器疣的準確風險未知,但有研究估計在65%或更高。?針對子宮頸HPV病變女性的大多數研究表明,其伴侶大約64%~70%出現HPV陰莖病變,由于病變很小,雙方都難以發現其存在。?暴露于HPV后4周到8個月內通常會發展成生殖器疣。但一些人可能
2022RCEP國際產業合作峰會在青島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016.shtm 6月15日,2022年海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活動——2022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國際產業合作峰會在青島召開。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副主任陳銳在致辭
全國科技館體系大升級
從全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工作會上獲悉:經過10年發展,我國現代科技館體系從無到有、量質齊升,線下服務公眾超過8.5億人次,中國數字科技館網站用戶數量達1500萬,增長了70倍。 2012年,中國科協啟動建設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和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體系。10
“科技賦能新聞傳播”科學傳播沙龍在京舉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584.shtm
“探索前沿科技傳播新范式”科學傳播沙龍舉辦
12月28日下午,“探索前沿科技傳播新范式”科學傳播沙龍線上舉行。沙龍上,科普創作者和傳播工作者聚焦前沿科技的科學傳播,交流經驗心得,詳細探討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傳播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高超以“努力做好石墨烯科普”為主題,介紹了石墨烯科普“是什么”“為什么”
越南“混合變種”傳播力更強?可在空氣中傳播?
英國和印度兩種突變株“長處”的混合變種,首度在越南被發現。 這則消息出自越南衛生部5月29日的一次公開視頻會議。 “感染后病毒會在人體咽喉部快速復制”,“可以大量擴散到周圍環境,能在空氣中快速傳播”,“非常危險”……越南衛生部部長阮青龍接連拋出前述判斷。 由于宗教場所和北部工業園區發生大規
多語種全球傳播服務平臺助力冬奧精準傳播
基于5G冬奧賽事和中國文化多語種全球傳播服務平臺? ? ? 受訪者供圖“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件體育盛事,也是場大規模的主場外交活動,為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供了一個重要歷史機遇。”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童清艷告訴《中國科學報》。為準確研判北京冬奧會辦賽經驗和傳播趨勢,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
蝙蝠病毒傳播新進展,這種機制能加速傳播
蝙蝠被認為是許多微生物的潛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動物和人類而導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過什么來促進病毒傳播?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牽頭的聯合團隊研究發現:蝙蝠通過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進病毒駐留與傳播。 科研人員介紹,蝙蝠作為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其壽命較長、腫瘤發生
人民日報:科普如何更靠譜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的刷新越來越快。在這樣的背景下,單純依靠文字、展板、場館等形式的科普工作已漸漸難以滿足公眾需求,科協等機構開始嘗試更多元、新潮的傳播方式;與此同時,科普產業化步伐依然緩慢,科普也需要社會和市場力量的參與,以構建起更加立體、全面的科普體系。 9月17日,主題為“創新放飛夢想
如何防止乙肝傳播?
接種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最有效手段。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第一劑疫苗,1個月后接種第二劑,6個月后接種第三劑。成年人也可以接種乙肝疫苗,按照0、1、6個月的間隔進行接種。 安全性行為: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減少性伴侶數量。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乙肝病毒傳播的風險。 避免共用針頭、注射
如何預防肝炎傳播?
肝炎的傳播途徑有多種,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等。以下是預防肝炎傳播的措施: 接種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建議新生兒和兒童及時接種。 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注射器和針頭:注射器和針頭是傳播肝炎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在使用前應確保消毒。 避免性行為傳播:使用安全套可
森林腦炎病毒傳播
(1)通過蜱的叮咬森林腦炎病毒進入人體,在接觸局部淋巴結或單核-巨噬細胞后,病毒包膜E蛋白與細胞表面受體相結合,然后融合而穿入細胞內,病毒在淋巴結和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進行復制。 (2)復制的病毒不斷釋放而感染肝、脾等臟器,感染后3~7天,復制的病毒大量釋放至血液中形成病毒血癥,可表現病毒血癥癥
輸血傳播性疾病
輸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傳播疾病的危險,常見的有乙型、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瘧疾,弓形體病等。此旬,如血液被細菌污染,可使受血者由此引起菌血癥,嚴重者可致敗血癥。在由輸血引起的疾病中,艾滋病危害性最大。 1.肝炎:輸血后肝炎的傳播情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獻血者人群中肝炎流行情況;②所
中國科協:開展2020年中國科協優秀中外青年交流計劃
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關于開展2020年中國科協優秀中外青年交流計劃的通知科協組函人字〔2020〕232號各有關全國學會秘書處(辦公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辦公室,新疆建設兵團科協辦公室,各有關高校科協秘書處(辦公室)、科研院所科協秘書處(辦公室)、企業科協秘書處(辦公室):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
某些傳播瘧疾的蚊子也有能力傳播致病細菌“貓立克次體”
一項研究發現,某些傳播瘧疾的蚊子也有能力傳播一種致病細菌。貓立克次體(Rickettsia felis)是一種近來被認為是人類病原體的細菌,特別是與被診斷為“不明原因發熱”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病人有關系。這種細菌可以通過跳蚤傳播,但是尚不知道是否存在其他的傳播模式。 考慮到人類的貓立克次體感染一
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一、項目內容與要求 1.中國科技期刊卓
重磅!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通知公布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一、項目內容與要求1.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
單項20萬!科協發布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內容與要求 1.中國科技期
2021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聚焦綠色發展
? ? 日前從中國科協獲悉,2021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將于11月30日舉辦,今年的主題為“提升科學素質、共建綠色家園”。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決策者和科技組織代表等將共謀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與綠色發展。? ? 中國科協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王京春介紹,今年大會將邀請碳減排、氣候變化、綠色發
專家為科技期刊優質內容傳播與推廣建言獻策
11月4日,第二屆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發展論壇暨我國科技期刊優質內容傳播與推廣策略研討在京召開,論壇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共同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科學與生態技術》主編任南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吳豐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等50余位來自科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