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也能再生?《科學》封面現首個腦再生時空圖譜
2022年9月2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完成的首個蠑螈腦再生時空圖譜以背靠背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這也是全球首個腦再生時空圖譜。 研究團隊基于華大時空組學Stereo-seq技術,系統解析并比較了蠑螈腦發育和再生過程,找到了蠑螈腦再生過程中的關鍵神經干細胞亞群,描繪了此類干細胞亞群重構損傷神經元的過程,同時也發現腦再生與發育過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為認知腦結構和發育過程提供助力,為神經系統的再生醫學研究和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短短半年內,華大的時空組學與單細胞技術相關成果已連續四次在《細胞》、《自然》和《科學》三大期刊發表,實現了“大滿貫”。 《科學》封面(2022年9月2日) 據介紹,本次研究使用的墨西哥鈍口螈是蠑螈的一種,也叫六角恐龍,外形獨特、可愛,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如果人類不幸斷肢,傷口會慢慢愈合,但不會長出新的肢體;如果器官發生病變或損傷,則需要依賴器官移植進行治療......閱讀全文
腦也能再生?《科學》封面現首個腦再生時空圖譜
2022年9月2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完成的首個蠑螈腦再生時空圖譜以背靠背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這也是全球首個腦再生時空圖譜。 研究團隊基于華大時空組學Stereo-seq技術,系統解析并比較了蠑螈腦發育和再生過程,找到了蠑螈腦再生過程中的關鍵神經干細胞亞群,描繪了此
解密,蠑螈的再生之謎
許多蠑螈可以很容易地再生失去的肢體,但成年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并不能。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是一個科學謎團,數千年來一直吸引著自然界的觀察者。 現在,緬因州巴爾港MDI生物實驗室的James Godwin博士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發現促進高度再生蠑螈axolotl再生的分子信號差異,同時阻斷
高清肝臟時空圖譜出爐!揭示肝再生機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1203.shtm在過度熬夜、吸煙喝酒、高糖高鹽飲食等不良習慣日漸常態化的現代生活中,肝臟疾病也呈現出日益嚴峻的態勢。作為人體的“化工廠”,肝臟除了解毒功能外,還具備代謝、合成、消化、免疫等多種功能。肝
蠑螈研究有助人類肢體再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蠑螈體內存在著一種奇特的酶,可讓其肢體和器官重生。科學家認為,人工合成出這種酶,有望讓失去了四肢以及某些器官的人再生出新的四肢和器官。 因為棲息地減少以及人類的捕殺,墨西哥鈍口螈在墨西哥處于滅絕邊緣。科學家在德國漢諾威醫學院對其進行試驗后發現
蠑螈再生之謎被破譯-未來人類或具備再生能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未來有一天人類的肢體甚至是大腦都可能可以再生。近期一個科學家團隊成功繪制了伊比利亞有肋蠑螈的基因圖譜。許多兩棲動物都擁有再生能力,但是蠑螈擁有再生完整器官的特殊能力,其中就包含了部分大腦的再生能力。 早期的蠑螈基因研究表明這種獨特的能力和某個基因族有關。科學家們稱,這一發現
蠑螈全基因定序結果有助于研究蠑螈獨特的再生能力來源
【Technews科技新報】瑞典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對歐非肋突螈(Iberian ribbed newt)這種蠑螈的基因組進行定序,研究者對該物種基因定序結果初步分析后,發現其中一類型的基因可能就是造就蠑螈能再生復雜組織構造與肢體部位能力的基因,這項研究已于日
或許,我們也可以有如蠑螈一般的再生能力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無法避免和抵抗身體累積性的損傷,如反復使用的膝關節和導致軟骨破裂的骨關節炎。與蠑螈、斑馬魚等具有較高再生能力的動物相比,這一點上我們真的就只能望而興嘆了嗎? 北京時間10月10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普遍觀
PNAS:免疫系統,蠑螈保持無限再生的關鍵所在
蠑螈(salamander)具有再生完整肢體的驚人能力。醫學界一直在研究蠑螈、壁虎等動物的斷肢再生能力,以發現幫助人類斷肢再生的途徑。 現在,英國莫納什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與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蠑螈的免疫系統是其再生能力的關鍵,免疫信號能夠增強蠑螈脊髓、腦組織甚至部分心臟的再生能力。
迄今最精細黑猩猩腦圖譜——黑猩猩腦網絡組圖譜發布
近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科研機構,發布了迄今為止最精細的黑猩猩腦圖譜——黑猩猩腦網絡組圖譜(ChimpBNA)。這一成果為比較神經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并為探討人腦演化提供了新視角。黑猩猩是人類最親近的靈長類親戚之一,與人類共享約600萬至8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盡管
腦圖譜與類腦智能前沿論壇舉辦
論壇現場 海南大學供圖 12月27日,“CSIG圖像圖形中國行”走進海南大學,并舉辦腦圖譜與類腦智能前沿論壇。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胡德文、北京大學教授彭宇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北京大學教授林宙辰、海南大學教授殷明、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勇等受邀在會上作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海
人腦多區域時空發育轉錄組圖譜獲解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96.shtm
人腦多區域時空發育轉錄組圖譜獲解析
科學家通過單細胞和時空轉錄組研究,首次解析迄今為止跨時間點最廣(GW6-GW23)、面積最大(最大4cm x 3cm)的人腦多區域時空發育轉錄組圖譜,為解碼人腦發育及區域特化研究提供了新見解。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上。 腦是人類最復雜和神秘的器官。解剖學上,腦可以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
新算法為組織發育和疾病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近日,西南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科研團隊成功開發了推斷細胞時空分化軌跡的新算法SpaTrack,該算法可充分整合細胞的轉錄組和空間信息,構建細胞分化的動態軌跡,為揭示組織發育、器官再生和疾病進展的動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持與重要見解。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Cell旗下子刊《細胞系統》。空間坐標和取樣時間可
科學家解析人腦發育時空圖譜及規律
作為人類最復雜的器官,腦在解剖學上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包括端腦【主要由新皮層(Cor)構成】、間腦(Dien)、中腦(Mid)和小腦(Cere)等。這些不同腦區具有特殊的輸入輸出連接,發揮不同的功能。在人腦發育過程中,通過內在基因程序產生了復雜的細胞類型。在這些細胞類型中,有些已有明確的特征,但
“流體智力”相關腦區圖譜繪成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領導的一個團隊已繪制出一個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無需先前經驗(流體智力)的大腦腦區圖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大腦》雜志上。 流體智力可以說是人類認知的決定性特征。它預測教育和職業成功、社會流動性、健康和長壽。它還與記憶力等許多認知能力相關。流體智力被認為是涉及“主動思維”的一個關鍵
果蠅幼蟲完整“腦圖譜”繪制完成
3月20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繪制出了果蠅幼蟲腦部的完整連接組,即包含所有神經元及其連接狀況的線路圖。這是第一份完整的昆蟲“腦圖譜”,將成為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可能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參考。 英國劍橋大學、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經過12
我國科學家繪制出脊髓損傷時空動態圖譜
7月18日,《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方燕姍團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彭廣敦團隊和暨南大學副研究員李昂團隊合作最新成果。他們成功繪制出脊髓損傷后原位基因表達和細胞互作的時空動態圖譜,為脊髓損傷的治療提供了新視角
我國科學家繪制出脊髓損傷時空動態圖譜
7月18日,《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方燕姍團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彭廣敦團隊和暨南大學副研究員李昂團隊合作最新成果。他們成功繪制出脊髓損傷后原位基因表達和細胞互作的時空動態圖譜,為脊髓損傷的治療提供了新
我研究團隊主導構建小鼠肝臟高精度時空圖譜
4月16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團隊利用自研時空組學技術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構建出小鼠肝臟高精度時空圖譜。這一圖譜,分別揭示小鼠肝臟穩態的空間分子特征,以及肝部分切除、膽汁淤積損傷與修復過程中的復雜分子機制。兩項研究以不同角度解析了肝臟損傷與再生復雜機制,有望為肝臟疾病治療、肝臟再生與移植
首個棉花纖維起始發育單細胞時空組學圖譜發布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團隊牽頭構建了首個結合單細胞轉錄組、空間轉錄組及空間代謝組的棉花纖維起始發育圖譜。利用該圖譜可以識別關鍵基因的表達模式及其與代謝途徑的關系,深入剖析纖維發育過程中的核心調控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我國科學家發現驅動鹿角再生的干細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哺乳動物器官再生,發現發現鹿角芽基祖細胞是高等脊椎動物中保守的再生性細胞的可能來源。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多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哺乳動物器官再生,發現發現鹿角芽基祖細胞(deer antler blastema progenitor cel
科學家深度解析腦功能聯接圖譜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征研究組通過利用宏觀腦功能聯接圖譜中隱含的結構化信息,為研究腦影像學生物標記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雜志《醫學成像》。 近年來,機器學習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解決生物醫學問題。機器學習分類算法不僅
深腦刺激圖譜有助改進神經疾病療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53.shtm ???帕金森病(綠色)、肌張力障礙(黃色)、圖雷特綜合征(藍色)和強迫癥(紅色)的腦環路受到影響。插圖顯示基底神經節深腦刺激的最佳靶區。圖片來源:芭芭拉·霍蘭德/柏林夏里特醫
深腦刺激圖譜有助改進神經疾病療法
《自然·神經科學》23日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顯示,使用腦深部電刺激(DBS)繪制功能失調的腦環路圖譜,將有助于改進特定神經疾病的療法。研究結果有助于引領人們認識導致這類疾病的腦環路,從而推動發現進一步治療的潛在靶點。 DBS需要通過手術在腦內植入電極,“拯救”功能失常的腦網絡。對丘腦底核(丘
Nature:中科院團隊合作獲得小鼠胚胎早期時空轉錄圖譜
在小鼠胚胎的植入后發育期間,早期外胚層中的內細胞團的后代從幼稚狀態轉變為多能狀態。同時,形成胚層并指定細胞譜系,從而建立胚胎發生的藍圖。命運映射和譜系分析研究表明,胚胎層不同區域的細胞在原腸胚形成期間獲得位置特異性細胞命運。在基本身體計劃形成之前,細胞命運的區域化-其機制有助于理解胚胎編程和基于
“透視”肝臟:中國科學家構建小鼠肝臟高精度時空圖譜
·首次成功構建了小鼠肝臟的高精度時空圖譜,探索了肝臟的空間分子特征與損傷修復中的分子機制,為未來肝臟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在所有的器官中,肝臟可能是最“神秘”的一個。它不僅是最大的實體器官,包含最多的血液,具備器官中最強的再生能力,還擔負著代謝、合成、消化、免疫等多種功能。古代人曾認為肝代表著欲望
蠑螈如何重生四肢
重新長出四肢的能力似乎是科幻小說中的內容,但是新研究展示了蠑螈和斑馬魚等動物如何利用這項驚人的本領,以及人類如何利用它們的這種能力設計生物型機械。 科學家已經知道一些魚類和兩棲類物種具有再生能力:即它們在被捕食者傷害后,能夠重新生長出四肢或鰭,而且它們能夠利用受傷處的干細胞重新長出骨頭、肌肉和
“流浪蠑螈”進化學會跳傘
“流浪蠑螈”生活在高高的樹上。當受到干擾時,它們也會起跳。現在,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蠑螈會采取類似人類跳傘者的姿勢幫助自己減慢和控制墜落。5月23日,相關論文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盡管已知有數百種無肺螈會攀爬,但它們在空中的行為尚未被深入研究。”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博士研究生、論文第一作者Chr
我國首次舉辦國際腦圖譜學會科學年會
第18屆國際腦圖譜學會科學年會6月1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這是我國首次承辦該年會,由北京大學具體承辦。 年會將持續到14日結束,近2500名來自世界各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腦圖譜與相關交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討論人類腦功能研究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國際腦圖譜學會成立于1
迄今最大果蠅全腦連接體圖譜公布
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日報道,英國研究人員繪制出了果蠅幼蟲大腦內3013個神經元和544000個突觸的完整圖譜,是迄今最大的全腦連接體,為描述小鼠和人類等更復雜動物的大腦奠定了基礎。這一圖譜也有助于研究人員了解信號在果蠅大腦內如何傳播、大腦內不同區域如何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