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1月25日,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2012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蛋白質科學研究中心大樓9501會議室圓滿召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施蘊渝院士,成員李林院士、隋森芳院士、王大成院士、王志珍院士、徐濤研究員、詹啟敏院士;依托單位生物物理研究所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暢主持。她首先介紹了參會的學委和依托單位領導,對學術委員會和依托單位對實驗室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感謝。 所長徐濤代表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作2012年度工作匯報。匯報主要從人才引進和培養、承擔項目、科研成果、學術活動與交流、實驗室專項經費使用等方面介紹了實驗室2012年度的主要工作進展。報告最后指出,實驗室今后的工作重點將主要放在穩固高水平產出,支持和孵育重大尖端成果;注重交叉合作及團隊建設,培養創新群體;及時總結創新成果,加強國家科技獎項申報等方面。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作特邀報告,主題為“從結......閱讀全文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人社部函〔2017〕47號)要求,現將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17年5月16日至2017年5月22日)。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獲得團隊負責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全國創新爭先獎
5月30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27日“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國創新爭先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后,國家批準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技獎項,是僅次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5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8月4日—8月18日)向國家自然科學
關于公布201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8月4日——8月18日)向國家自然科
蛋白質組數據處理暨第三屆全國生物質譜學術交流會(第三輪通知) 為了積極促進我國蛋白質組學技術發展和應用、數據挖掘和生物質譜的經驗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中國質譜學會生物質譜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主辦,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和蛋
12月12日上午,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2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過程大廈308會議室召開。出席此次會議的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趙國屏院士、沈倍奮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曹竹安教授、杜冠華教授、金奇研究員、劉錚教授、劉雙江研究員、馬大龍教授、梅興國研究員、徐明波教授級高工、應漢杰
2011年7月7日,第二屆質譜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英東學術講堂成功舉辦。來自北京周邊地區各研究院所、高校、檢測機構的共計200余位專家和科研人員參加了此次論壇。質譜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質譜中心發起,并得到中國質譜學會的大力支持。第二屆質譜論壇的主題是質譜技術在生物醫藥中的應用。本期論壇合辦和贊助方為
2月10日,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蛋白質科學研究中心大樓9501會議室成功召開,實驗室名譽主任梁棟材院士、楊福愉院士;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施蘊渝院士,成員蔣華良研究員、李林院士、饒子和院士、隋森芳院士、王大成院士、王志珍院士、徐濤研究員、詹啟敏院士、張學敏院士;
2009年7月29日上午八點半,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由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泰州國家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承辦,以及揚子江藥業集團協辦的,第六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于江蘇省泰州市海燕大酒店會議室隆重開幕。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一直是最高榮譽。兩院院士評選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僅僅選出一百多人,歷年當選的兩院院士也不過數千人。然而,在我國科學界中,依然存在為數不多的夫妻都是兩院院士的事例。 這些科學家伉儷大都攜手于同一研究領域,在科學長空,他們的名字互相輝映。是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發現了彼此,在他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Ufd1是gp78的一個共因子,這揭示了ERAB過程泛素反應中Ufd1的一個未知功能,也說明了U
第三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 第三輪通知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會定于 2017年8月23–2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開第三屆全國樣品制備學 術報告會。本屆學術會議旨在促進樣品制備技術及相關儀器裝置 的學術交流與發展。 會議將邀請在樣品制備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的海內外科學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
2010年5月15日上午10時許,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中國質譜學會生物質譜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主辦,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合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蛋白質組數據處理暨第三屆全國生物質譜學術交流會在美麗的云南麗江古城盛大開幕。來自全國高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10月25日,在BCIEA2019召開之際(相關報道:活動繽紛 展商云集 BCEIA 2019北京開幕),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分析科學家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近百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報道了此次論壇。論壇現
2014年4月26日,首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西郊賓館盛大開幕。本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研討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清華大學化學系/分析中心聯合承辦。來自79個單位的426名科研工作者參加了此次盛會,與會者匯集了院士、
2017年11月13日,安捷倫科技在北京舉行“安捷倫思想領袖獎”頒獎典禮,將該獎項授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蔣建東,為他在天然產物誘導腫瘤細胞分化領域的研究提供支持,這是第36次頒發安捷倫思想領袖獎,也是第4次中國學者獲獎。同時舉行了安捷倫2017年癌癥代謝及精準醫學研討會,邀請中國醫學科
7月30日,第六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第二天,專家們給出高水平的前沿報告,分別如下: Prof. Catherine Costello,Cardiovascular Proteomics Center, USA Title:Mass Spectrometry-based S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一詞,源于蛋白質(protein)與基因組學(genomics)兩個詞的組合,意指“一種基因組所表達的全套蛋白質”,即包括一種細胞乃至一種生物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 1994年澳大利亞的Marc Wikins首次提出蛋白質組(Proteome)的概念,1997年
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醫學院,中山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patial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and temporal clonal evolut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作者簡歷 王恩多 女,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1944年出生于四川重慶,原籍山東諸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全國人大代表。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所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常務理事,美國生物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王恩多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蛋白質生物合成的質量控制,其研究組目前主要以tRNA和相關氨基酰-tRNA合成酶為對象進行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就今年而言,王恩多院士研究組就已在PNAS,EMBO J,Nucleic Acids Res等多份期刊上發表相關
會議現場 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年度夏季PI學術研討會于7月22日至23日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召開。實驗室名譽主任梁棟材院士、楊福愉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王志珍院士,委員郭愛克院士、林其誰院士、隋森芳院士、王大成院士、李林研究員、于軍研究員、秦志海研究員、徐濤研究員、許瑞明
11日,13位中國科學家發表實名聲明,稱他們無法重復韓春雨的實驗結果。 事件最初緣起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學的韓春雨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稱格氏嗜鹽堿桿菌中的蛋白質NgAgo具有核酸內切酶活性,能夠被利用到基因編輯中,成為一種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工具。這樣一個發現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勝利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7月21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第六屆青年學術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遼寧鞍山開幕。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鞍山師范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陳洪淵教
2014年8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陜西西安南洋大酒店隆重開幕。本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舉辦,西安交通大學電子材料研究所承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分析測試學界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此次報告會。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麗華研究員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界學術交流,并采用更新穎的互聯網形式組織交流活動,將質譜新技術和研究應用拓展和普及到更多的人,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中國質譜學會將在2016年11月1日-4日,組織“2016 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會議邀請30位質譜大咖與您在線對話,報告內容涵蓋質
為推動我國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事業的發展,加強計量技術及分析表征技術對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和蛋白 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將聯合舉辦“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