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計劃人才《細胞》子刊發現細胞因子新功能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Ufd1是gp78的一個共因子,這揭示了ERAB過程泛素反應中Ufd1的一個未知功能,也說明了Ufd1在膽固醇代謝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來自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李伯良教授,和宋保亮博士,前者的 研究方向為膽固醇代謝平衡的基因表達調控。目前針對膽固醇代謝平衡關鍵酶—酰基輔酶A:膽固醇酰基轉移酶(ACAT, acyl coezyme 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基因,開展組織結構、表達調控(包括轉錄、剪接、翻譯水平)和功能模式等研究,進而探索與膽固醇代謝平衡、動脈粥樣硬化(AS)早期病變、老年癡呆癥(AD)、高膽固醇血癥(HC......閱讀全文
中科院披露新“百人計劃”細節
在今天上午于北京召開的深入實施“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副院長王恩哥對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的調整考慮、項目設置及主要特色進行了詳細解讀。 王恩哥說,根據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人才高地建設的需要和近年來海外人才群體結構呈現的新特征,中科院對“百人計劃”進行了優化調整,啟動實施率
中科院百人計劃連發PNAS、Plant-cell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百人計劃”研究員王永飛,主要研究植物細胞膜離子通道及相關信號傳遞機制,其中包括離子通道及其調控因子基因的克隆和離子通道在植物激素、CO2以及外源信號傳遞途徑中的作用。近期,其帶領的研究小組先后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PNAS》和《Plant Cell》發表重要學術成果。王永
中科院:“百人計劃”打造優秀青年人才“聚寶盆”
?????? 周琪,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12年前,已拿到法國綠卡的他,毅然回國。在中科院“百人計劃”支持下,周琪在國內建立自己的實驗室。12年后,他的科研成果令世人矚目:首次證明誘導多能干細胞與胚胎干細胞一樣具有發育為健康小鼠的能力;證明了誘導多能干細胞來源的小鼠具有致瘤傾向性…… 周琪僅是中
中科院公示“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候選人
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夏天等3位候選人經過院組織的國際評估、現場答辯等招聘程序,擬入選2016年度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 現將候選人名單及相關材料進行公示,公示期12月26日至12月30日。 公示期間,如對被公示人和公示內容有異議,請在公示期
中科院公示“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候選人
中國科學院人事局關于對2017年度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候選人進行公示的通知 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候選人張以恒經過院組織的國際評估、現場答辯等招聘程序,擬入選2017年度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 現將候選人相關材料進行公示,公示期6
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文章獲高度評價
附:陳大華,博士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科:細胞生物學電話:86-10-64807325電子郵件: chendh@ioz.ac.cn 陳大華,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70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1991年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1996年在北京農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
百人計劃人才《細胞》子刊發現細胞因子新功能
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為膽固醇代謝平衡的基因表達調控。目前針對膽固醇代謝平衡關鍵酶—酰基輔酶A:膽固醇酰基轉移酶(ACAT, acyl coezyme 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基因,開展組織結構、表達調控(包括轉錄、剪接、翻譯水平)和功能模式等研究,進而探索與膽
中科院微生物所百人計劃項目發表PLoS-Biology文章
生物應對環境變化和生存的能力與其獨特的生物學特征密切相關。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體內常見的一種機會性致病真菌。由于抗生素的濫用、艾滋病的流行、癌癥化療和器官移植等新的醫療技術的應用,導致有免疫系統缺陷的人大量增加。因此也導致以白色念珠菌為主的真菌感染成為我國及全世
中科院將實施新百人計劃-重點支持三類人才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25日在京表示,中科院將全面實施“新百人計劃”,面向創新需求,重點支持“科技帥才、技術英才和青年俊才”的引進培養。 白春禮是在當日于北京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四屆人才發展主題活動日暨“百人計劃”20周年交流研討會上做出如上表示的。據悉,“新百人計劃”將面向創新研究院、卓越創新中
中科院“百人計劃”劉宣勇:-用生物材料對抗排異反應
劉宣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生物材料表面工程課題組組長,2006年入選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所級“百人計劃”。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材料表面/界面基本科學問題;生物材料表面納米化和功能化;生物活性涂層/薄膜;抗菌涂層/薄膜。 走進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所研究員劉宣勇的辦公
中科院公示2008年度“百人計劃”擬擇優支持學者
日前,中科院發布了《關于對擬獲2008年度“百人計劃”擇優支持學者進行公示的通知》,全文如下: 關于對擬獲2008年度“百人計劃”擇優支持學者進行公示的通知 科發人教函字〔2008〕175號 院屬有關單位、院機關各部門: 經院“百人計劃”擇優支持專家評審會評議,院“百人計劃”領導小組審定,2
寫在中科院百人計劃20年之際:我的夢-中國夢
春華秋實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 至今,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已經為中國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在國際上取得了一批具有非常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北京譜儀Ⅲ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都是為人所熟知的國家重大科學項目,而領銜這兩項重要工作的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貽芳正來
中科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候選人公示
中國科學院人事局關于對2016年度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候選人進行公示的通知 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儲中明等6位候選人經過院組織的國際評估、現場答辯等招聘程序,擬入選2016年度率先行動“百人計劃”學術帥才(A類)。 現將候選人名單及相關材料
中科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英才B類申請人公示
中國科學院人事局關于對2016年率先行動“百人計劃”技術英才(B類)申請人進行公示的通知 按照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李子安等22位申請人入選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技術英才(B類)并將獲得相應支持。 現將候申請人名單及相關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6月12日-6月1
長春應化所兩研究員獲中科院“百人計劃”擇優支持
近日,中國科學院2010年度“引進國外杰出人才”計劃資助人員名單公布,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王宏宇、于聰兩位研究員獲資助(“百人計劃”擇優支持)。至此,長春應化所“百人計劃”入選者人數已達31位。 王宏宇,男,1970年12月生于長春市。現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
清華百人計劃發表CRISPR新成果
CRISPR/Cas已成為強有力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并已成功地應用于 許多生物,其中包括幾個植物物種。然而,在植物中,基因組編輯試劑載體的傳遞仍然是一個挑戰。最近,來自清華大學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報道了一個基
中科院“百人計劃”陳佺教授連發兩項自噬研究成果
生物通報道: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百人計劃”、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陳佺博士,主要集中研究線粒體在細胞凋亡調控中的關鍵作用及線粒體自噬的分子調控機制。同時開展腫瘤干細胞在腫瘤發生和轉移中作用的研究。近年來在國際主流雜志 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Na
中科院百人博士最新PNAS文章
來自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的研究人員以皮膚真菌犬小孢子菌為對象,利用生物信息學和實驗生物學方法鑒定了一個新型的真菌來源的防御素(命名為孢子霉素),首次表明皮膚真菌為一種新的抗感染藥物資源,為治療耐藥性細菌引起的感染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文
白春禮:“百人計劃”二十年回顧與思考
最近的二十年,是中國科技快速發展的二十年,我國科技創新人才隊伍規模發展到世界第一,整體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為我國科技跨越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1994年,中科院率先推出了面向海內外的人才計劃——“百人計劃”,二十年來,為我國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探索出一條適應
清華百人計劃發表植物病毒研究新成果
病毒能夠干擾和侵占宿主機械,并規避防御反應,創造一個合適的細胞環境用以成功傳染。這通常是通過病毒蛋白和宿主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雙生病毒(Geminiviruses)是一組感染植物的DNA病毒,其中一些包含一個衛星分子(betasatellite),稱為DNAβ。6月17日,來自清華大學、
水生所百人計劃JBC發表新成果
FBXO32 (MAFbx/Atrogin-1)是一種E3泛素連接酶,在肌萎縮中是顯著上調的。雖然一些數據支持,FBXO32可能在腫瘤發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FBXO32在腫瘤發生中的分子機制,一直知之甚少。最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百人計劃”肖武漢研究員帶領的一項研究,闡釋了FBXO32的
百人計劃張忠平團隊以納米顆粒實現細胞檢測及精準導航
近期,智能所智能微納器件研究室張忠平特聘研究員團隊在腫瘤細胞檢測及精準手術導航方面取得突破。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8b00743)上,并已申請了國家發明ZL。腫瘤細胞專屬性球形核酸探針用于腫瘤的跨平臺檢測 癌癥是一種高
藍柯:“百人計劃”為我插上夢想的翅膀
藍柯 2006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人類重要腫瘤病毒KSHV潛伏感染和致瘤機制的研究,在J Virol、Virology、Proc Natl Acad Sci USA、Cell Host & Microb
百人計劃范祖森團隊揭示非編碼RNA維持細胞靜息態的機制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91640203)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研究員在環狀RNA調控造血干細胞穩態機制領域取得突破進展,揭示了一類特殊的環狀RNA維持LT-HSCs (Long-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長期造血干細胞)
2015首批“百人計劃”擇優支持人選出爐
5月25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京召開。中科院副院長、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恩哥主持會議,中科院副院長、領導小組副組長張亞平,中科院副秘書長、領導小組成員何巖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出席了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2015年度第一批“百人計劃”A、B類擇優支持人選
中科大百人計劃PLOS發表遺傳學成果
在擬南芥中,氣態的植物激素乙烯參與了根系生長和發育的調控作用。眾所周知,受乙烯抑制的根系生長,涉及到生長素,部分是通過WEAK ETHYLENE INSENSITIVE2/ANTHRANILATE SYNTHASE α1 (WEI2/ASA1)的作用介導的,WEI2/ASA1編碼色氨酸生物合成中
人才危機催生“百人計劃”-被淘汰項目經費如數返還
時至今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還清晰記得5年前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的每一個細節。 那是2005年,身在美國的車永勝在網上看到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招聘計劃后,很隨意地發了一封郵件。 讓他沒想到的是,兩個小時后,他就收到了回復。之后的一周里,他接連收到微生物所時任所長高福從英國出差期間發
PLOS-Pathog:”百人計劃“學者獲RNAi技術應用新進展
棉花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棉花黃萎病是棉花最嚴重的病害,由于沒有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目前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限制因素。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百人計劃”、“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郭惠珊所領導的研究組,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B類)和農業部轉基因重大專項以及研究所科學研究基金的資助下
祝寧華:百人計劃助我成為時代幸運兒
1994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一項高目標、高標準和高強度支持的人才引進與培養計劃——“百人計劃”。該項目原來計劃在20世紀的最后幾年中,從國外吸引并培養百余名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 20年彈指一揮間,“百人計劃”已經吸引、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遠遠超過“百人”的數量級,為中國科學凝聚
寒旱所“百人計劃”人才培養項目碩果累累
1月8日,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組織對14個執行中的“百人計劃”項目進行了年度考核。考核組專家由所領導、杰青、優秀百人等組成。寒旱所所長王濤主持了考核會議。專家組就項目的執行情況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據悉,該次考核是根據《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百人計劃“管理辦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