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南京,市民只享受到了6個優良空氣,其他時間都被污染籠罩。即使昨天最后一天,依靠前夜昨晨的人工增雨,依舊無法緩解南京的“臟天”,南京9個大氣監測點依舊表現為中度污染水平。截止到昨天,整個1月,南京以最終收獲25個污染天的新紀錄結束。不過,省市環保部門預計,隨著大范圍雨水的到來,今天南京空氣質量有望達“優良”,灰霾污染或許可以暫告一段落。 人工增雨難緩解污染,南京昨還是中度污染 前天夜里,江蘇大部分地區出現短時的降水,雨量雖小,且持續時間不長,但還是對持續的霧霾起到了緩解作用。昨天上午11時,全省72個國控測點實時數據顯示,大部分已轉成“中度污染”,一些測點為“良”。記者晚上19時在省環保廳空氣監測平臺上看到,江蘇沿海城市比如連云港、鹽城、南通的監測點已經變成“綠色”良好,空氣好轉明顯;但徐州、揚州、鎮江和南京,依舊還是中度污染水平。 而昨天南京的9個監測點......閱讀全文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近日,央視前記者柴靜的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出現在人們面前,引起廣泛的討論,同時也引起的人們對霧霾的重視,面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
昨日,一對母子戴著口罩出行。當日,北京市空氣嚴重霧霾污染。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 全國 京津冀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除了各城市發布預警之外,環保部也會對區域發布預報信息。 今年9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后,京津冀地區
進入“三九”天以來,冷空氣勢力突然變弱,氣溫回升明顯,天兒變得暖和起來,不過煩惱接著也來了。沒有了強冷空氣的掃蕩,天空中的污染物迅速聚集,空氣質量迅速變差,在持續的霧霾天氣影響下,昨天山東的空氣質量再次亮起“紅燈”,全省141個站點,只有青島城陽區2號的空氣質量為“良”,其余的站點要么
文/老沈 微信公眾號:老沈一說(laoshenyishuo) 首先要聲明,這篇文章并不是來批判《穹頂之下》的。相反,柴靜的這部作品,無論從包裝的精美,文案敘事的設計,采訪對象的深入,還是數據的翔實程度來看,都非常值得喝彩,甚至有可能成為整個中國科學傳播史上的經典之作。但是,跳出那些感情敘事的框
“合肥要高度警惕,霧霾治理不能坐等。不論是工地停工、車輛限行,總得有個具體措施。”在今年2月25日的全省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如是說。半年多過去了,當霧霾再次襲來時,合肥出了哪些招? 三大原因導致霧霾不散 近日,記者梳理了合肥自10月15日以來的天氣,除了11月2日外
柴靜演講現場 柴靜離職后首發霧霾調查:女兒未出世便患腫瘤 這是我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柴靜從央視離職后的去向一度被關注和熱議。今天,柴靜的新作——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首發,柴靜也現身接受媒體專訪。她透露,促使她展開調查的原因是,沒出世的女兒便患有腫瘤,
12月13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處建筑工地在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中暫停所有施工作業。 因持續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天氣,濟南市自當日零時起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措施,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據悉,這是濟南市今年首個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12月15日,
近日,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多地出現“爆表”情況,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針對社會公眾對于重污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本報專門邀請八位權威專家做出解讀。 內蒙古、陜西、山西是主要污染源?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古、陜西、山西這3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
近日,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北方發生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多地出現“爆表”情況,引起輿論高度關注。針對社會公眾對于重污染天氣存在的一些誤讀和疑問,本報專門邀請八位權威專家做出解讀。 內蒙古、陜西、山西是主要污染源? 誤讀一:京津冀的霧霾,主要是由內蒙古、陜西、山西這3個省區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
昨日中午,隨著冷空氣步步為營,盤踞華北地區多日的霧霾天氣開始自北向南逐漸消退。而珠三角自本月伊始持續近一周的大范圍空氣質量超標,也在前日暫告段落。 今年來,多次大規模的霧霾共涉及1/4國土面積,影響約6億人。金秋十月,久違的長假雖然無強風暴雨,但霧霾卻再度令空氣質量急轉直下。國慶之余,市民
霧霾大面積集中爆發是大自然發出的警告,昭示我們發展需要轉型、增長需要升級。系列治霾重拳之下,2014的中國能否沖出十面“霾”伏? 2013年,中國遭遇史上最嚴重霧霾天氣。 12月25日,圣誕節,記者統計中央氣象局發布的信息顯示,當天山東、河北、安徽等省份發布省級霧霾預警,地級市發布預警的多達
昨日(12月1日),一張“北京大媽”在霧霾中跳廣場舞的圖片廣為流傳——重度霧霾下,北京白晝如夜,早間廣場舞赫然變成“午夜幽魂”。 據北京市環保局介紹,11月30日,北京市PM2.5濃度急劇增長,下午南部地區部分站點出現超過900微克/立方米的極端峰值污染濃度。12月1日13時,北京市
這輪“霾伏”為何會這么久?未來幾天還會繼續嗎?今年冬天大氣形勢如何?11月27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霧霾天氣及應對措施。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管理處處長劉曉蕾表示,此輪重污染天氣過程,是今年秋冬季以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記者注意到,此次還首次邀請了第三方專家,南京大學大
最近兩天,一個名為“柴靜”的原央視女記者火了,她發布的題為《穹頂之下》的霧霾新聞調查視頻引爆了中國輿論場,成功地在兩會前夕引領了治霾這一熱點話題。但小編花了近兩個小時間看完視頻后,感受并沒有那么強烈,正如崔永元評價的那樣:“《穹頂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啟蒙作用。”而如我浸淫公益多年者,早已不需要如
本報訊(記者 王斌)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蔡奇就近期空氣重污染應急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與媒體、企業、市民代表開展交流座談會。蔡奇代市長表示,今年北京市擬從10個方面入手,堅持鐵腕治霾,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據了解,今年本市將參考中央環保督查的模式,對16個區開展市級環保督察,著力解決“最后
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
剛過去的2月,京津冀地區一輪持續的大范圍霧霾天氣,再次引發了公眾對大氣污染的關注。 對于該地區PM2.5的主要來源,專家日前在科技部霧霾治理科技工作情況通氣會上表示,主要包括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生物質燃燒等一次排放細粒子,以及這些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經二次轉化形成的細微
從10月7日開始,持續4天的重度霧霾天氣,讓華北、黃淮等地的人們如同期盼救星一樣,等待著來自西北的冷空氣及大風來吹散陰霾。 受靜穩天氣及較好的濕度條件影響,北京、天津、華北、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持續霧霾天氣,這使得中央氣象臺從7日下午開始發布霧霾黃色預警,之后逐步升級。11日早六點,中央氣象臺繼
今年北京共出現4次霧霾天氣過程,在一月份中僅僅5天不是霧霾天。霧霾涉及我國中東部、東北及西南部分地區,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京津冀區域。 嚴重霧霾的成因何在?彌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又有哪些來源?京津冀何以成為重污染區?霧霾消散后,治理的腳步仍不會停止。霧霾污染重災區的京津冀區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20日開始,霧霾籠罩我國多個地區,氣象部門連續發出霧霾橙色預警信號,截止到今天已經是第七天。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7個出現了重度級以上污染,其中有15個城市嚴重污染。京津冀18個城市重度污染。 關于霧霾,很多人都已經不再陌生。"霧霾"
近日,一則石家莊市民因霧霾狀告環保局索賠1萬元的消息引發熱議。據報道,此為全國首例個人狀告環保局的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件,也再次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很多人認為該市民沒有起訴資格;有的人認為,即使獲得起訴資格,該市民也不可能勝訴。 市民因霧霾狀告環保局是第一例,但不會是最后一例。最近有一些著名的
一道作業題:柴靜的“霧霾調查”將霧霾治理不力的成因歸咎于石油企業的壟斷是對的嗎? 某媒體要就柴靜的“霧霾調查”視頻采訪我,于是我上網找來看了一遍,一邊看一邊感嘆:真是經典——是 經典的煽情之作!我都要努力把持自己的靈臺清明以免被煽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看完后在紙上寫了個評論大綱,一 轉眼間該
近年來頻發、持續的重度霧霾,不斷加重公眾對環保問題的擔憂。針對這一情況,中科院相關機構和相關專家研究指出,現階段,我國霧霾治理亟須進入更為科學的新階段,需要重視并處理好多個方面的關系。 以治理倒逼產業升級科學向公眾進行普及 2011年底以來,PM2.5污染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關心的環境問題。每次
昨日,朝陽公園,一位老人戴著口罩在晨練。 從10月31日下午至昨晚,京城的空氣重污染持續了數十小時,昨天京城再次達到5級重度污染。昨天下午16時30分,市預警中心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這已是一周以來第四次發布霾預警。 與此同時,昨日,華北大部地區再次成為霧霾重災區,大霧影響面積約為43
核心提示 近日,我國部分地區多次出現持續大范圍霧霾天氣和空氣污染,再次引發公眾對空氣質量尤其是PM2.5的關注。 霧霾天氣與空氣污染從何而來,該如何驅散?要喚回朗朗天,出路又在何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接受人民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今年首度回應霧霾與空氣污染相關問題。自然因素和人為
環保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霧霾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將近一周時間,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
環保部負責人日前表示,在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161個城市中,有50個城市發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1個城市為嚴重污染。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遼寧等地霧霾污染情況進一步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前后將近一周時間,環保部督察組啟動了12個地方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結果卻令人憂慮
去冬今春,大范圍的霧霾突襲中國中東部地區盤踞不去,上海與不少城市一樣,被霧霾籠罩,其間的門診量出現較大上升。 “環保欠債要還,民眾不能只被迫共享污染,還應得到政府關注,享受到改革紅利。 ”市人大代表李飛康為此建議,上海在冬季霧霾天氣期間,向全市民眾派送防范性藥物或發放一次性補貼。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北京衛生計生委官方網站消息,北京衛計委9日聯合北京市疾控中心聯合發布《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詳細解答了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如何注意個人衛生、如何挑選空氣凈化器等問題。 《霧霾防護常識十三問》全文如下: 1、 什么是霾?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
打破砂鍋 2013,霧霾幾乎席卷大半個中國。104個城市重度“淪陷”,平均霧霾天創52年之最;多地橙色、紅色預警不斷,爆表的“霾”紀錄,令人震驚。請關注——“爆表”的霾,何時可以說再見? 2013,霧霾幾乎席卷大半個中國。 104個城市重度“淪陷”,平均霧霾天創52年之最;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