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中國推動海上發射東方航天港完成4次海上發射

    中新社記者 王嬌妮“點火、起飛!”10月7日21時10分,在山東省海陽市西南海域3公里處,中國首次實施固體運載火箭近岸海上衛星發射。作為中國唯一的海上發射技術服務港,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至此已完成4次海上火箭發射保障任務。相比陸上發射,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是一種新型、高效、靈活、經濟的發射模式,可以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航落區,滿足各種軌道的有效載荷發射需求。據悉,此前火箭完成總裝測試后,需經鐵路運輸至發射場,整個流程時間較長。如今,在海陽出廠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完成總裝、測試、對接等環節后,經轉運上船、全系統合練,航行至預定發射海域后即可完成發射,全程只需4至5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海陽市位于山東半島東南部,坐落于此的東方航天港是按照航天研發、制造、發射一體化思路建設的航天產業集群,既是運載火箭的生產基地,也是航天發射星箭準備的技術中心。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東方航天港先后完成了中國首次海上發射和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今年4月30日,國......閱讀全文

    武漢大學“珞珈三號01星”成功發射

      由武漢大學與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聯合設計研制的“珞珈三號01星”,15日11時14分搭載長征二號丁(Y71)運載火箭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各系統工作正常。  “珞珈三號01星”是面向國家空天科技重大需求,探索空天信息智能服務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的重要成果。其成功發射意味著武漢大學“珞珈

    2022年我國航天發射任務將實現多個“首次”

    新構型長征八號火箭將執行一箭22星發射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目前正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進行發射前的測試工作。此次發射的長征八號采用了全新的構型,將一次發射22顆衛星。 長征八號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當中的最新型號,可以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推遲至29日發射

      美國航天局4月4日發布消息稱,在與國際空間站合作伙伴協商后,該局決定將“奮進”號航天飛機的發射日期由本月19日推遲至29日。  “奮進”號的升空時間目前暫定為美國東部時間29日15時47分(北京時間30日3時47分)。美國航天局表示,由于俄羅斯“進步”貨運飛船將于本月27日發射并于29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2022年8月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復使用的試驗航天器,這是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第18次執行發射任務。

    日本發射一枚小型火箭檢驗航天新技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8月31日說,當地時間5時(北京時間4時),該機構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一枚小型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該火箭利用所攜裝置,檢驗了有望用于在軌衛星姿態和速度控制的新技術。  這枚火箭全長8米,發射時總重量為2.2噸,在上升到309千米高度的過程中,載有

    夢天實驗艙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中國空間站第2個實驗艙段——夢天實驗艙已完成出廠前所有研制工作,于近日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后續,夢天實驗艙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場區各項總裝和測試工作。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參試各系統正在有序開展各項任務準備。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下半年發射

    我國將于今年下半年實施“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實現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進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有關負責人表示,“神舟”七號飛船將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船在軌飛行期間,將進行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進行空間材料科學實驗,釋放伴飛小衛星等科學實驗活動。 目前,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

    2022年8月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運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復使用的試驗航天器,這是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第18次執行發射任務。試驗航天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后,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其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復使用和在軌服務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升空-踏上絕唱之旅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5月16日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這是其退役前的最后一次太空之旅。    “奮進”號是美國建造的最后一架航天飛機。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73秒后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喪生。隨后,美國國會于1987年8月通過法案,要求建造

    中國海南航天發射場正式開工建設

      海南航天發射場測發指揮與飛行控制中心效果圖。孫自法/攝   海南航天發射場固定勤務塔效果圖。孫自法/攝   海南航天發射場航天器加注及整流罩裝配廠房效果圖。孫自法/攝   將在海南航天發射場執行任務的五米直徑火箭型譜圖。孫自法/攝   在新中國即將迎來六十華誕之際,對中國

    我國實現淺層風精細預報保障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5月7日,天舟四號和長征七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團隊研發的關鍵區域淺層風預報保障系統,為船箭組合體安全轉運提供了技術保障支持。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淺層風精細預報保障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這一系統可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實時處理生成轉運區域淺層風

    我國航天測控50年取得8大突破性成就

      記者13日從在京舉行的中國宇航協會飛行器測控專業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第25屆測控學術年會上獲悉,經過50年的發展,我國航天測控技術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已經構建了一個獨具特色、功能多樣、天地一體的航天測控體系,圓滿完成所有航天發射測控任務,取得了8大突破性成就。   ——自行研

    20年,中國海洋衛星服務遍及全球

    大力發展、廣泛應用海洋衛星,是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技術手段。從2002年5月15日首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A衛星發射至今,已經過去了20年。作為中國海洋衛星的抓總研制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持續深入探索、頑強刻苦攻關,推動衛星性能不斷提高、應用日益廣泛、效益更加顯著、服務遍及全球。萬里

    好消息!公眾有望像“玩微信”一樣“玩衛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75.shtm遨游太空的衛星,看起來很“高冷”,未來它們將走向大眾生活,人們有望像“玩微信”一樣“玩衛星”。中國航天日前夕,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團隊發布了這一消

    我國發射一枚超級衛星-在高空大海都能高速上網

      靜止軌道通信衛星代表著一個國家衛星通信的發展水平,它是構成信息高速公路基礎的重要資源,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技術水平的重要體現。  經常在國內旅行的人都知道,在飛行的飛機上、在遠洋航行的船舶上,手機、筆記本是上不了網絡的,同樣在高速運行的高鐵上,手機信號也是時斷時續,但是隨著中國新一代通信衛星的發

    何質彬:中國航天夢的見證者和踐行者

    自從1962年進入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工作以后,何質彬的一生就一直和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 50多年來,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三代航天專家,何質彬曾參與了“兩彈一星”的研發工作,擔任過多種衛星型號工程的副總經濟師,發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發射中心項目,成為一名中國航天夢的見證者、

    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在海南文昌開工建設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6日在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舉行開工儀式,這是中國首個開工建設的商業航天發射場。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將打造國際一流、市場化運營的航天發射場系統,進一步提升中國民商運載火箭發射能力。  海南省省長馮飛在致辭時表示,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開工建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又一重大工程,海南

    全球航天發射近30年首次破百-全年預計將發射115次

      “全球航天發射自1990年以來首次破百!”俄羅斯衛星網26日稱,截至12月26日,2018年全球航天發射次數達到112次,這個突破性的數字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國航天翻番的密集發射。據《環球時報》記者統計,今年中國一共將進行39次航天發射,目前已首次超過美國,位列發射次數全球第一。  全年預計將發射

    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第一

    2021年12月30日零時43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九號送入預定軌道,為中國航天2021年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據統計,2021年全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達到55次,位居世界第一。從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到“天問一號”拓展我國星際

    歐洲航天局擬發射撞擊器撞擊小行星

    ?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正計劃打 造彷佛好萊塢科幻動作片中的場景,發射一顆撞擊器,撞擊一顆小型小行星,測試能夠讓小行星在多大程度上偏離軌道。對于此次撞擊任務,一些科學家呼吁為負責 監測過程的飛船安裝更多儀器設備。其他

    美國航天局計劃14日再次發射登月火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8931.shtm 綜合美聯社和路透社11月5日消息,在經歷三次發射延期后,美國新一代登月火箭回到發射臺上,嘗試進行再次發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將于

    航天“捷龍”!6個月出廠-24小時發射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了解到,該院所屬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在研的微小型固體運載火箭正式定名為“捷龍一號”。  據了解,“捷龍一號”運載火箭為四級固體發動機串聯的總體構型,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低于150千克。火箭可為衛星提供直徑1.1米、高度1.5米的完整艙段空間,滿足用戶一箭一星或一

    印度計劃明年年底前重啟首次載人航天發射任務

       印度原子能和太空發展部長吉滕德拉·辛格當地時間12月9日表示,明年年底前印度將重啟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加岡揚”(Gaganyaan)。明年印度還將進行兩次不載人太空發射任務,以及金星探測任務和太陽探測任務。  吉滕德拉·辛格說,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印度多個航天項目已被推遲。明年底之前印度將實施

    中國2011年將發射20多顆航天器和衛星

      備受矚目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于近期發射。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海洋二號”衛星有望于8月中下旬發射,而“資源三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C星”等多顆衛星也將在年內升空,預計今年全年發射的航天器和衛星總數將達到20多顆,可謂航天發射“高產”年。  僅今年7月,我國就實

    中國航天全年發射次數世界第一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馬帥莎)北京時間12月30日零時4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九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中國航天2021年宇航發射任務圓滿收官,全年航天發射次數達55次,位居世界第一,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年發射次數達48次,創歷史新高。據統計,202

    NASA證實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后外殼遭損害

      在推遲了一個多月之后,北京時間16日6時3分,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終于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但美國宇航局(NASA)證實,“奮進”號航天飛機發射后外殼受損,嚴重程度正在調查中。   俄新社轉法新社7月16日報道,上述事實已得到NASA官方證實。此前“奮進”號定于6月中旬升空,但

    美國航天局成功發射“朱諾”木星探測器

      美國東部時間8月5日12時25分(北京時間8月6日零時25分),美國航天局的“朱諾”木星探測器由一枚“宇宙神-5”運載火箭搭載,從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如果一切順利,重達4噸的“朱諾”將依靠它三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驅動,在太陽系內飛行32億公里,于2016年7月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今年首發告捷-有這些特點

    ????3月15日19時4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和防災減災等領域。????據了解,此次任務是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2023年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它自首飛以來第16次發射

    西昌等發射場全力確保疫情防控及航天發射萬無一失

      “氦配氣臺加電、傳感器加電……”5日晚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測發大廳亮如白晝,文昌發測站箭體動力室女工程師趙飛與同事們仍在工作。  這一天,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運抵文昌發射場。而為了迎接火箭進場,發射場的科技工作者春節之前就已開始各項準備工作。  2020年是文昌發射場的首個高密度任務年,

    我國第三代遠洋航天測量船將于明年亮相

      今天凌晨3時4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將遙感三十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遠望3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成功測控,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我國遠望號船隊2017年全年度海上測控任務全部完成。圖片來源網絡  遠望號船隊是我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萬里大洋之上,該船隊用無線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