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病毒和甲型的區別
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為單鏈RNA膜病毒,其RNA含有八個片斷。流感病毒的基因結構使其有不斷交換基因片斷進而形成優勢變異的條件。根據核蛋白和膜表面蛋白抗原,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豬和禽類可攜帶甲型流感,人乙、丙型流感僅在人之間轉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臨床癥狀相似,但是甲型流感病毒導致的住院率四倍于乙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通常有肌炎及胃腸道癥狀。丙型流感很少有下呼吸道癥狀,但偶爾會造成上呼吸道疾病。......閱讀全文
乙型流感病毒和甲型的區別
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為單鏈RNA膜病毒,其RNA含有八個片斷。流感病毒的基因結構使其有不斷交換基因片斷進而形成優勢變異的條件。根據核蛋白和膜表面蛋白抗原,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豬和禽類可攜帶甲型流感,人乙、丙型流感僅在人之間轉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臨床癥狀相似,但是甲型流感病毒導致的住院
禽甲型流感病毒的分離和采集
最近幾天,H7N9的案例讓人們不禁發出“禽流感又來了!”的感嘆。其實,禽流感跟人流感一樣,它一直都沒走,并時常在禽群里發生。而它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它一直的存在,而在于它“不斷的變異”和“從不傳染人,到禽傳人、人傳人”。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據流感病毒特征可分為
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性
易感性 對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種疫苗后1周出現抗體,2~3周達高峰,1~2個月后開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較低水平,流感病毒3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 季節性 同許多其它的呼吸系統病毒性疾病相似,流感也是一種季節性疾病,它在夏季的發病率較低,冬季的發病率較高,但在某些地方這種病毒一
怎樣預防甲型流感病毒?
預防流感,除接種流感疫苗外,還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1、注意保持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洗澡、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做到不隨地吐痰,以防接觸傳播流感病毒。 2、居室和辦公室,都要經常通風,減少室內聚集的細菌和病毒數,保持室內清新的空氣。 3、疾病流行期應盡量避免
甲型流感病毒的基本介紹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為常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而人禽流行性感冒(簡稱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病毒基因變異后能夠感染人類,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
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原理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現新亞型或舊亞型重現引起的。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會經常發生細小變異,這種變異被稱為“飄變”(drift),形象地說,“飄變”就是病毒通過細小的變化偽裝自己,從而達到躲避人體免疫系統識別的目的。甲型病毒“飄變”的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
流感病毒的變異以甲型最為重要,常與世界性大流行有密切聯系。一般來講,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變異就是指H和N抗原結構的改變,在亞型內部經常發生小變異(量變),稱為抗原漂移。盡管它只是微小的變異,但可使病毒能夠輕易的躲過宿主的免疫系統。與以前面發現的毒株相比,如果在血凝素分子特異性抗原決定簇(抗原表位)上
甲型流感病毒有哪些危害?
傳染源 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隱性感染者。動物亦可能為重要貯存宿主和中間宿主。病人自發病后5d內均可從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傳染期約1周,以病初2~3d傳染性最強。 傳播途徑 以空氣飛沫傳播為主,其次是通過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間接傳播,密切接觸也是傳播流感的途徑
概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表現
流感發病嚴重程度與個體免疫狀況有關,一般說來,僅約50%的感染病人會發展成典型流感臨床癥狀。流感典型癥狀以突然發熱、頭暈頭痛、肌痛、全身癥狀輕、同時可伴有喉嚨痛和咳嗽、鼻塞、流涕、胸痛、眼痛、畏光等癥狀。發熱體溫可達39~40℃,一般持續2~3d后漸退。一般是全身癥狀較重而呼吸道癥狀并不嚴重。
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點與變異
傳染源及隱性感染:傳染源主要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豬和人。已經感染但無明顯臨床癥狀者為隱性感染者。隱性感染源易被忽視,且更具危險性,因其更易向周圍人群傳播,可能由于未及時采取隔離或防護措施而導致病毒蔓延人群中有相當比例的隱性感染者。潛伏期和傳染期: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潛伏期為1~7天(多
甲型流感病毒的應對方法介紹
接種流感疫苗是避免患流感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流感病毒經常變異,疫苗使用中的主要問題是毒種的選擇,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每年9月和2月,WHO全球流感規劃小組分別建議南半球通常5~6月開始和北半球11~12月開始的下一個流感流行季節使用流感疫苗的成分。成分是基于國家流感中心和WHO合作中心的
甲型流感病毒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結構:病毒呈球形或絲狀,有包膜,病毒核酸為單負鏈RNA,分節段,甲型流感病毒有8個節段(RNA1~RNA8)。 病毒結構分三層: ①核心稱為核糖核蛋白(RNP),即核衣殼,由核蛋白(NP)和RNA多聚酶復合體(PB1、PB2和PA)與7-8個節段的單負鏈RNA結合而成。 ②中層為基質
甲型流感病毒的并發癥有哪些?
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肺炎。一般以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較常見,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桿菌為多見。原發流感病毒肺炎較少見, 多見于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別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患者)或孕婦,病死率較高。 其他并發癥包括Reye's綜合征、中毒性休克綜合征。Reye's綜合征限于
甲型流感病毒重要蛋白研究獲突破
解釋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發大流行的部分原因 經過近一年的攻關,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高福研究組對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的兩個重要蛋白——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苷酶(NA)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基于結構生物學信息,研究者發現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季節性流感病
關于乙型流感病毒的簡介
流感病毒的外層有兩種不同糖蛋白構成輻射狀突起,即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就是指H和N抗原結構的改變。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很慢。如果H和N都發生了大的變異,便產生了新的亞型(質變),如1957年H2N2(甲2亞型)、1968年以后的H3N2(甲3亞型)。乙型流感病毒間同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漂移的概述
甲型流感仍未被人們所控制,其原因主要在于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本世紀發生了很多次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世界范圍流感大流行。隨著時間推移,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不斷發生量變和質變,產生了許多的亞型。但是其主要的生物學特性還是不變的因此危害尚處于可以控制的范圍。即使罹患也不必驚慌只要積極配合很快就會痊愈。
我國發現首例狗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11月28日,農業部新聞辦發布消息,11月25日,農業部接到中國農業大學報告,該校動物醫學院臨床醫院從52份發病犬鼻咽拭子樣品中,檢出兩份樣品呈甲型H1N1流感病原學陽性。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該病毒與當前人群中流行的病毒同源性為99%。有關官員稱這是我國首例檢測出狗感染甲流。 針對兩狗查出甲
墨西哥美國等國出現發生突變的甲型流感病毒
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發現突變病毒,可能更具侵入性 據墨西哥流行病學與疾病控制中心負責人表示,墨西哥檢測到發生突變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類似情況在美國和加拿大也被發現,這讓學者非常擔心,因為有可能新病毒具有更強侵入性。 ? 病毒出現新變種 俄新社5月15日報道,當天墨西哥流行
德國兩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患者死亡
德國下薩克森州社會福利部發言人1月3日說,在辭舊迎新之際,兩名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死于該州的哥廷根大學醫院。 據德國媒體3日報道,死者是一名3歲女童和一名51歲的男子。女童經尸體剖驗后被證實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男子則是經咽喉處取樣檢測,被證實感染。 德國下薩克森州
可攜帶報告基因的甲型流感病毒“人造”成功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近日宣布,該所成功研制出可以攜帶報告基因的甲型流感病毒。該病毒可模擬各種類型的野生流感病毒,不但為流感病毒的基礎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流感疫苗、抗流感病毒藥物和抗體的研發提供了思路。該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病毒學期刊》上。 近年來,
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基本介紹
甲型H5N1流感病毒,即A(H5N1)或H5N1,也稱H5N1病毒、H5N1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個高致病性亞型,具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第5型,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第1型。 甲型H5N1流感病毒,起源于家禽和野生鳥類,可傳染給人類。 [1] 但此病毒有
甲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的簡介
港大教授袁國勇經過分析中國公布H7N9的基因圖譜后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是經過基因交換的病毒,在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而病毒基因有八節(HA與NA來自H7N9禽流感病毒,6個內部片段﹝分別為PB2、PB1、PA、NP、MP、NS﹞來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 ),其中H7的部分是來自浙江的野鳥,N9
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
(1)致病性:流感病毒傳染性強,傳播迅速。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及隱性感染者。傳播途徑為形成感染性氣溶膠,由空氣飛沫傳播。病毒與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病毒核衣殼進入細胞內增殖,引起呼吸道纖毛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和脫落。主要引起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肺炎。潛伏期1~7天。流感為自限性疾病。流感病毒性肺
日本研究稱綠茶成分可對抗甲型流感病毒
日本德島文理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能直接作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關鍵部位,從而抑制病毒的增殖。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在甲型H1N1病毒等甲型流感病毒的增殖過程中,核糖核酸聚合酶都必不可少。德島文理大學研究人員從甲型流感病毒中提取了核糖核酸聚合酶,向這種酶中添加綠茶中比
甲型流感病毒可以調節嗜酸性粒細胞反應
根據Le Bonheur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白細胞生物學雜志》上的研究,駐留在小鼠氣道中的嗜酸性粒細胞通過改變遷移和細胞免疫應答所必需的各種標志物的表面表達,來應對A型流感病毒(IAV)感染。田納西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先前的研究探討了IAV感染對過敏性哮喘患者的影響。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期間,
乙型流感病毒的病毒轉化相關介紹
在流感流行季節采取以接種流感疫苗為主的綜合措施加以預防,對控制流感的流行非常有效。”高峻璞說,廣大群眾了解流感的預防知識,主動接受免疫接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是人群預防流感的關鍵。而衛生部門則是流感防控和防控知識普及的核心陣地。為此,中華預防醫學會發起、組織了這次流感防控會議,全國11所城市
關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類介紹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種,簡稱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動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體。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發生變異,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
乙型流感病毒研究獲得新突破
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日前在線刊登了一項流感研究最新成果,我國科研人員發現一種針對幾乎所有乙型流感病毒的新型廣譜中和抗體,對1940年至今的乙型流感病毒均能發揮抑制作用。 這為研制治療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藥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此項成果由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夏
簡述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臨床特征
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目前的數據表明潛伏期平均為2至5天,并可多達17天。 [1] 許多患者感染甲型H5或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后,其病程發展異常迅速。常見的初期癥狀為高燒(體溫38度或以上)和咳嗽。據報告,出現了累及下呼吸道的癥狀和體征,包括呼吸困難或氣短。咽痛或鼻炎等上呼吸道癥狀
甲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的基本介紹
甲型流感病毒H7N9亞型(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7N9,記作A(H7N9)或H7N9)是一種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個亞型。 但其傳播會致人死亡,情況特殊,有基因突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