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腦萎縮的病因分析
1.遺傳性 如脊髓小腦變性(SCA)、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體萎縮癥等。 2.變性性 多系統萎縮小腦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一氧化碳中毒。 4.藥物中毒 苯妥英鈉。 5.炎癥性 急性小腦炎后遺癥。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腦變性。 7.其他 神經副腫瘤綜合征。......閱讀全文
關于小腦萎縮的病因分析
1.遺傳性 如脊髓小腦變性(SCA)、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體萎縮癥等。 2.變性性 多系統萎縮小腦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一氧化碳中毒。 4.藥物中毒 苯妥英鈉。 5.炎癥性 急性小腦炎后遺癥。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腦變性。
小腦萎縮的病因
1.遺傳性 如脊髓小腦變性(SCA)、Friedreich型共濟失調、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體萎縮癥等。 2.變性性 多系統萎縮小腦型(MSA-C)。 3.缺血缺氧性 一氧化碳中毒。 4.藥物中毒 苯妥英鈉。 5.炎癥性 急性小腦炎后遺癥。 6.酒精中毒 酒精性小腦變性。
關于肌萎縮的病因分析
1.神經源性肌萎縮 常見的原因為廢用、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前角病變、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的病變等均可引起神經興奮沖動的傳導障礙,從而使部分肌纖維廢用,產生廢用性肌萎縮。另一方面當下運動神經元任何部位損害后,其末梢部位釋放的乙酰膽堿減少,交感神經營養作用減弱而致肌萎縮。 2.肌源性肌萎縮
關于手臂肌肉萎縮的病因分析
病因:如果是因為受傷而導致的手臂肌肉萎縮稱為外傷性肌萎縮癥,其致殘率非常高,發病原因是由于外傷性血水腫侵襲神經導致神經功能麻痹不以支配濡養肌肉所繼發的肌肉萎縮。脊髓血循環障礙,下頸部至上胸部脊髓有局限性萎縮。國內李作漢等(1994)報道22例,根據肌電圖檢測,認為脊髓前角細胞尤其是頸下段者受損最
關于腎小管萎縮病變的病因分析
病理特點: ①節段性:一個或幾個腎小球硬化,余腎小球正常; ②局灶性:一個腎小球部分硬化; ③多伴有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 ④可與MCD合并; ⑤可與MsPGN合并。 據國內統計以系膜增生性腎炎(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為最多,其次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腎炎、膜性腎病等。
關于小腦萎縮的基本癥狀介紹
小腦萎縮(cerebellar atrophy)準確來說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影像學的表現。既可見于一些遺傳性、變性性疾病,也可見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腦炎的后期及某些藥物中毒等,甚至某些臨床無癥狀的人,影像學檢查也可見到小腦萎縮,尤以老年人多見。其共同特征是神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小腦的容積減小
關于小腦萎縮的檢查方式介紹
1.神經系統檢查 (1)指鼻試驗 囑患者先將上肢伸直外展,然后用示指指尖觸其鼻尖,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睜眼、閉眼重復進行并兩側對比,共濟失調時表現為動作輕重快慢不一、誤指或經過調整后才能指準目標,小腦半球病變時則表現為同側越接近目標時共濟失調越明顯,辨距不良常可超越目標。 (2)跟膝脛試驗
關于副腫瘤性小腦變性的病因分析
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見于多種惡性腫瘤,最多見于小細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及淋巴癌(尤其Hodgkin病)。PCD發病與自身免疫有關,患者可檢出多種對癌細胞及小腦Purkinje細胞起交叉反應的抗體,其中以抗-Yo抗體最具特異性。
小腦萎縮的概述
小腦萎縮(cerebellar atrophy)準確來說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影像學的表現。既可見于一些遺傳性、變性性疾病,也可見于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腦炎的后期及某些藥物中毒等,甚至某些臨床無癥狀的人,影像學檢查也可見到小腦萎縮,尤以老年人多見。其共同特征是神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小腦的容積減小
小腦萎縮的檢查
1.神經系統檢查 (1)指鼻試驗囑患者先將上肢伸直外展,然后用示指指尖觸其鼻尖,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睜眼、閉眼重復進行并兩側對比,共濟失調時表現為動作輕重快慢不一、誤指或經過調整后才能指準目標,小腦半球病變時則表現為同側越接近目標時共濟失調越明顯,辨距不良常可超越目標。 (2)跟膝脛試驗患者
肌肉萎縮的病因分析
1.神經源性肌萎縮 常見的原因為廢用、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前角病變、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的病變等均可引起神經興奮沖動的傳導障礙,從而使部分肌纖維廢用,產生廢用性肌萎縮。另一方面當下運動神經元任何部位損害后,其末梢部位釋放的乙酰膽堿減少,交感神經營養作用減弱而致肌萎縮。 2.肌源性肌萎縮
皮膚萎縮的病因分析
皮膚萎縮是指表皮、真皮或皮下組織一種或幾種組織減少變薄的病理變化,其臨床表現因皮膚萎縮發生的部位不同而異。皮膚萎縮包括病理現象和生理現象,一些疾病或外傷會導致皮膚病理性萎縮,一些藥物會導致皮膚生理性萎縮。 1.生理因素包括衰老、藥物,臨床可見濫用皮質激素導致的皮膚萎縮的現象。 2.病理因素包
關于橄欖橋腦小腦萎縮的簡介
屬脊髓小腦變性的一類,但不是單純的一種疾病。1981年Menzel首先詳盡地描述一個顯性遺傳的OPCA的病理改變,發現有脊髓—橄欖—橋腦—小腦變性,并首次提出OPCA。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首先癥狀為小腦共濟失調,其次為雙下肢易疲勞、帕金森氏征、精神異常等。臨床主要癥狀和體征有: (1
關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幽門螺桿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養出Hp,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飲食習慣 吸煙,飲酒,食物刺激,損壞胃黏膜的藥物等。 3.免疫因素 在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
關于小兒脊髓性肌萎縮的病因分析
病因尚未明確。根據家系分析,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小部分為基因突變引起,是否有生化的缺陷尚不清楚。本病3型都是常染色體5q12~14等位置基因異常。男女均可患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患兒的同胞中常見此病。由于存在基因缺陷,胚胎早期脊髓前角細胞正常,凋亡過程病理性延續,使患者生后運動神經
關于脊髓延髓肌萎縮癥的病因分析
脊髓延髓肌萎縮癥(SBMA),別稱為X-連鎖脊髓延髓肌萎縮癥,又稱Kennedy病(肯尼迪氏癥),是一種遲發的X-連鎖隱性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脊髓延髓肌萎縮癥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病,是由染色體Xq11-12上的雄激素受體(AR)基因的1號外顯子中的CAG三聯體重復(40~62個)的不穩定擴增
分析小腦膿腫的形成病因
小腦膿腫的基本病因有: (1)耳源性:在耳源性小腦膿腫中,95%為中耳炎、乳突炎所致的鼓室后壁炎癥向后發展或原發感染灶通過化膿性迷路炎、血栓性靜脈竇炎、尤其是乙狀竇炎借靜脈逆行進入小腦所致。少數是通過壞死的硬腦膜或血管周圍間隙進入小腦所致。小兒患者因乳突骨質較薄,中耳感染更易通過乳突氣房,特別
關于小兒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的病因分析
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是一種多病因的綜合征。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應所引起的小腦損害是最常見的病因。常見的引起急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的病毒包括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腸道病毒、風疹DNA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支原體及細菌性感染也可引起本病。其他病因還有小腦腫瘤、藥物或重金屬中毒(如苯妥英鈉、鉛)、先天性代謝異常
怎樣預防小腦萎縮?
1.積極防治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等;禁酒戒煙,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使用對腦組織有損害的藥物;避免思慮過度,保持安靜平和的心態,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如此;勞逸結合,適度鍛煉。 2.調整飲食,飲食宜清淡而富含營養,少食肥甘滋膩之品,以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為主,多食蔬菜
關于橄欖橋腦小腦萎縮的病理介紹
基本病理改變為橋腦、下橄欖和小腦萎縮、大腦額葉亦可有一定程度的改變。鏡下見橄欖核有嚴重的神經元脫失和顯著的膠質增生。橋腦腹側萎縮,神經元和橫行纖維都有減少。小腦浦肯野細胞消失,顆粒層變薄。小腦半球中央白質和小腦中腳纖維脫髓鞘。小腳上腳和齒狀核也有輕度變性。脊髓小腦束、皮質脊髓束及Clarke
視神經萎縮的病因分析
1.原發性視神經萎縮 常因球后視神經炎、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病)、眶內腫瘤壓迫、外傷、神經毒素等原因所致。這些病變發生在眼球后部。 2.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常見的有視乳頭炎、視乳頭水腫、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奎寧中毒、缺血性視乳頭病變、青光眼等。 3.
小腦萎縮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1.神經系統檢查 (1)指鼻試驗囑患者先將上肢伸直外展,然后用示指指尖觸其鼻尖,以不同的方向、速度,睜眼、閉眼重復進行并兩側對比,共濟失調時表現為動作輕重快慢不一、誤指或經過調整后才能指準目標,小腦半球病變時則表現為同側越接近目標時共濟失調越明顯,辨距不良常可超越目標。 (2)跟膝脛
小腦萎縮的臨床表現
1.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主要臨床表現。患者站立不穩,搖晃,并足站立困難,一般不能單腿站立;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腿遠分,左右搖擺,雙上肢屈曲前伸如將跌倒之狀;辨距不良,動作易超過目標,越接近目標震顫越明顯,書寫時顫抖,字跡不規則,寫字越來越大。 2.小腦性構音障礙 吟詩樣語言,表現為
治療小腦萎縮的方法介紹
目前的醫學水平對已經形成的小腦萎縮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主要是針對一些可控的致病因素進行干預,在此基礎上,可選用一些能夠改善患者共濟運動的藥物以部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神經干細胞移植是未來治療小腦萎縮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目前受倫理的限制,同時技術水平尚不成熟,較少應用于臨床。
進行性肌萎縮的病因分析
進行性肌萎縮(PMA)亦稱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為肌萎縮側索硬化(運動神經元病)的一個亞型。變性限于脊髓前角α運動神經元。特點是進行性肌萎縮和肌無力,通常自手的小肌肉開始,蔓延至整個上肢,反射消失,感覺障礙不出現。部分患者可能最終發展為肌萎縮側索硬化。 確切原因仍不清楚,常為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
萎縮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幽門螺桿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養出Hp,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飲食習慣 吸煙,飲酒,食物刺激,損壞胃黏膜的藥物等。 3.免疫因素 在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
萎縮性鼻炎的病因分析
繼發性萎縮性鼻炎是由于慢性鼻-鼻竇炎,鼻腔特異性感染,如鼻結核、鼻麻風等和職業長期有害刺激氣體接觸,黏膜破壞較重,逐步萎縮所致,也可見于鼻腔多次手術或手術不當鼻腔組織切除過多的患者。 大多數原發性萎縮性鼻炎原因不明,有下列數種學說: 1.維生素缺乏學說 維生素A、B、B2治療本病,可收到良
分析小腦幕切跡疝的病因
常見病因有: (1)外傷所致顱內幕上血腫,如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及腦內血腫; (2)感染,如顱內膿腫; (3)顱內腫瘤尤其是顱后窩、中線部位及大腦半球的腫瘤; (4)顱內寄生蟲病及各種肉芽腫性病變。
肌陣攣性小腦協調障礙的病因分析
肌陣攣性小腦協調障礙是以肌陣攣、癲癇、小腦性共濟失調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又稱Ramsay Hunt綜合征(RHS)。 肌陣攣性小腦協調障礙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根據其基因傳遞形式歸類于脊髓小腦型遺傳性共濟失調(參見遺傳性共濟失調),其病因不明。
腦萎縮的病因和病理的分析
腦萎縮系多因素導致。遺傳、腦外傷、腦卒中、腦炎、腦膜炎、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癲癇長期發作、煙酒過度、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病變、煤氣中毒、酒精中毒、腦動脈硬化、腦缺血、缺氧等均可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變形、消失。臨床上高血壓、血脂異常、腦小動脈硬化是老年性腦萎縮的重要危險因素。 腦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