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發病原因
......閱讀全文
病毒性肝炎的發病原因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確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種。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員,為嗜肝RNA病毒屬。HAV抵抗力較強,能耐受 56℃ 30分鐘,室溫一周。在干燥糞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貝殼類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原因
本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大多數報道的暴發性流行都與飲用了被糞便污染的水有關,大暴發常常是在暴雨與洪水發生之后,水源被污染時出現,多見于秋冬季(10~11月)。也可散發,在環境與水源衛生狀況差的地區,全年都有散發病例。此外,還可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和輸入性傳播。 戊肝病毒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大約
關于病毒性肝炎的發病原因介紹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確定的肝炎病毒有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五種。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員,為嗜肝RNA病毒屬。HAV抵抗力較強,能耐受 56℃ 30分鐘,室溫一周。在干燥糞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貝殼類
急性肝炎的發病原因
⑴、根據病因分類 1、急性病毒性肝炎:目前已確定有甲、乙、丙、丁、戊共五種可致病的肝炎病毒。其他候選病毒與肝臟疾病特別是爆發性肝衰竭和慢性肝炎的關系尚未獲得廣泛的認同。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早在公元前400年,希波格拉底就曾描述過流行性黃疸,直到公元8世紀Po
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制
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較復雜,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機制也不盡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別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經口進入體內后,經腸道進入血流并到達肝臟,隨后通過膽汁排入腸道并出現糞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臟。HAV引起肝細胞損傷的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HAV不直接引起肝細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發病原因及病理生理
發病原因 本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大多數報道的暴發性流行都與飲用了被糞便污染的水有關,大暴發常常是在暴雨與洪水發生之后,水源被污染時出現,多見于秋冬季(10~11月)。也可散發,在環境與水源衛生狀況差的地區,全年都有散發病例。此外,還可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和輸入性傳播。 戊肝病毒為單股正鏈RN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病因尚未完全明確 發病機制 遺傳易感性被認為是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可能是在遺傳易感性基礎上引起機體免疫耐受機制破壞,產生針對肝臟自身抗原的免疫反應,從而破壞肝細胞導致肝臟炎癥壞死,并可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相關 內容
病毒性肝炎發病機制較復雜,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機制也不盡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別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經口進入體內后,經腸道進入血流并到達肝臟,隨后通過膽汁排入腸道并出現糞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臟。HAV引起肝細胞損傷的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HAV不直接引起肝細
EB病毒的發病原因
EBV呈球形,直徑180~200nm,基因組為DNA。屬于皰疹病毒屬,電鏡下其形態結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EBV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人是EBV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無癥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根據血清學調查,中國3~5歲兒童EB病毒vca-lgG抗體陽
EB病毒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EBV呈球形,直徑180~200nm,基因組為DNA。屬于皰疹病毒屬,電鏡下其形態結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EBV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人是EBV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無癥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根據血清學調查,中國3~5歲兒童EB病毒v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