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肌缺血鑒別 如冠狀動脈炎(風濕性、血管閉塞性脈管炎)、栓塞、先天畸形、痙攣等 2、與其他引起心力衰竭、心臟增大的疾病鑒別 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原發性心肌病等 3、與其他引起心前區疼痛的疾病鑒別 如肋間神經痛心臟神經官能癥等。 以上各種疾病通過仔細臨床分析并結合各種實驗室檢查多數病例可得到明確鑒別。......閱讀全文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肌缺血鑒別 如冠狀動脈炎(風濕性、血管閉塞性脈管炎)、栓塞、先天畸形、痙攣等 2、與其他引起心力衰竭、心臟增大的疾病鑒別 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原發性心肌病等 3、與其他引起心前區疼痛的疾病鑒別 如肋間神經痛心臟神經官能癥等。
關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為心室壁呈不對稱性肥厚,常侵及室間隔,心室內腔變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分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與遺傳等有關。臨床同樣表現為左心衰癥狀,查體可發現心尖搏動增強,心電圖有左室勞損表現,但心超檢
關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肺心病伴左心室肥大并不少見,肺心病也可出現心肌復極異常和缺血性ST-T心電圖改變,尤其是老年人。左心室損害既可是肺心病時高血細胞比容、高黏血癥、高血容量、支氣管-肺血管分流、反復感染毒血癥-低氧血癥-心力衰竭時外周血管收縮等引起左心室負荷增加所致,也可能系并存冠心病或高血壓心臟病之故,這可以根據
肺源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心病有典型的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病史或心電圖表現,若有左心衰竭的發作史、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史更有助鑒別。體檢、X線及心電圖檢查呈左心室肥厚為主的征象。 2.風濕性心瓣膜病 風濕性心臟病三尖瓣疾患應與肺心病的相對三尖瓣關閉不全相鑒別。前者往往有風濕性關節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糖尿病性心臟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發或伴發的心臟病,其中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自主神經紊亂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如有高血壓者還可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自從采用胰島素與抗生素治療以來,酮癥酸中毒與感染已不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約有70%~80%死于心血管并發癥或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治療介紹
首先,應積極治療糖尿病這一原發病,嚴格控制血糖,糾正糖代謝紊亂; 其二,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戒煙、節制飲酒、限制鈉鹽、適當鍛煉等: 其三,服用適當的維生素、抗氧化劑、血管活性藥物、抗栓藥物。 其四,控制危險因素,對高血壓、肥胖、高脂血癥等進行預防和處理。 某些糖尿病性心臟病導致心絞痛反復發
甲亢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
1.冠心病甲亢性心臟病尤中、老年患者,伴有心絞痛、心房纖顫和心肌缺血心電圖改變時常易誤診為冠心病。因此,對具有診斷冠心病標準的中、老年人,雖無典型或明顯的甲亢征象,如有下列情況時,應進一步做有關甲亢方面的檢查:⑴心絞痛、陣發心房纖顫或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經擴冠等藥物治療無明顯好轉。 ⑵長時間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心電圖檢查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降低,且≥0.05mV,T波呈低平雙相或倒置 2、必要時可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和(或)心臟負荷試驗(如活動平板試驗、踏車運動試驗、心房調搏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滴注、二階梯運動試驗等)。 3、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心向量圖檢查提示心臟擴大,心肌酶檢查對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病理生理介紹
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病理改變特點如下: 1、 心肌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達(100~110)×10-9m[一般為(63~95)×10-9m]; 2、 心肌纖維化,包括間質纖維化血管周圍纖維化和局灶性瘢痕狀纖維化3種; 3、 心肌纖維間隙有較多的PAS染色陽性物質沉著和脂質集聚,可影響心肌的順應性;
關于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腎上腺素能依賴性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在診斷中應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心臟改變,并與體位性低血壓、藥物或特發性體位低血壓、慢性縮窄性心包病變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相鑒別。 1.慢性肝病 患者常有全身色素沉著,并伴有乏力、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甚似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但肝病患者
關于肺原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須與二尖瓣狹窄和艾生曼格綜合征相鑒別,二尖瓣狹窄在起病時偶以嚴重肺動脈高壓形式出現。由于心臟轉位,呼吸急促,心排血量減少,二尖瓣狹窄的典型雜音不易被檢出,容易造成漏診。應根據X線、心電圖特征及心超聲圖檢查作出鑒別。艾生曼格綜合征有長期的先心病癥狀,后發生肺動脈高壓,出現紫紺。心導管及超聲心動
肺源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心病有典型的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病史或心電圖表現,若有左心衰竭的發作史、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史更有助鑒別。體檢、X線及心電圖檢查呈左心室肥厚為主的征象。 2.風濕性心瓣膜病 風濕性心臟病三尖瓣疾患應與肺心病的相對三尖瓣關閉不全相鑒別。前者往往有風濕性關節
關于1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臨床特征: ●體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兒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體重減輕史 ●年齡–幾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歲后發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齡發病。約45%的T1DM患兒在10歲前發病。? ●發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急,容易發生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介紹
糖尿病性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常為彌漫性的狹窄程度嚴重,可表現為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存在自主神經病變,所以無癥狀的冠心病較為常見,或表現為疲乏、勞力性呼吸困難、胃腸道癥狀等非典型癥狀。
關于退行性瓣膜性心臟病的診斷標準介紹
1.退行性心臟瓣膜病在臨床表現中常見的3種類型。 (1)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 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動脈瓣稱為主動脈瓣。主動脈瓣鈣化可從主動脈瓣環,瓣葉基底部逐漸發展到瓣膜的邊緣。 主動脈瓣發生鈣化后,瓣膜的活動減弱,瓣膜口狹窄縮小。當左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的瓣口不能充分開放,左室射血阻力增加,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并發癥的介紹
1、糖尿病心肌梗死: (1)先兆癥狀:有的出現胸悶、氣短,或者原為陣發性變為持續性;有的出現心絞痛或者心前區不適感。根據一般心肌梗死觀察,其先兆癥狀有早有晚。其先兆癥狀56.9%是在發病前1周;21.6%是在發病前2周;6.6%是在發病前3周;其余的是在發病前4周或更早。 先兆癥狀主要是心絞
關于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肺心病伴左心室肥大并不少見,肺心病也可出現心肌復極異常和缺血性ST-T心電圖改變,尤其是老年人。左心室損害既可是肺心病時高血細胞比容、高黏血癥、高血容量、支氣管-肺血管分流、反復感染毒血癥-低氧血癥-心力衰竭時外周血管收縮等引起左心室負荷增加所致,也可能系并存冠心病或高血壓心臟病之故,這可以根據
關于糖尿病性白內障的診斷介紹
1、診斷 根據糖尿病史,血糖、尿糖實驗室檢查;臨床表現患者視力下降,晶狀體混濁,雪片狀混濁為其特點,有時混濁迅速擴散可診斷。 2、鑒別診斷 與其他代謝性白內障如半乳糖性白內障,低鈣性白內障的主要鑒別點在于患者的全身臨床表現不同。
糖尿病心臟病的診斷
1.休息時心動過速 糖尿病早期可累及迷走神經,而交感神經處于相對興奮狀態,故心率常有增快傾向。凡在休息狀態下心率超過90次/min者應疑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此種心率增快常較固定,不易受各種條件反射所影響,有時心率可達130次/min,則更提示迷走神經損傷。 2.無痛性心肌梗死 由于糖尿病病人常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暫時性高血糖 多見于嚴重感染應激狀態下血糖暫時性升高。 2、醫源性高血糖 靜脈輸入葡萄糖過快過多,尤其多見于新生兒及早產兒。服用皮質激素亦可引致糖尿。 3、腎性糖尿 尿糖陽性而血糖正常。由于腎小管對糖的回吸收有缺陷,亦可見于范可尼綜合征。 4、肝源性糖尿病 肝臟在糖原合成、糖原
關于糖尿病腎臟病變的鑒別診斷介紹
糖尿病腎病的發展應符合DN的自然病程,即病程中逐漸出現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腎功能減退等。此外,DN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如血尿少見、雖進入腎衰竭期但尿蛋白量無明顯減少、腎臟體積增大或縮小程度與腎功能狀態不平行(應與腎淀粉樣變學作鑒別)。對于糖尿病早期或糖尿病和腎臟病變同時發現時,診斷應結合糖
關于老年人糖尿病性心臟病的預后介紹
糖尿病性心肌梗死的預后與梗死面積的大小、側支循環的建立情況、治療是否及時有效,以及精神狀態和血糖控制好壞密切相關。心肌梗死第1周內死亡率較高,特別是數小時內,由于可發生嚴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以致死亡率更高。若為無Q波的心肌梗死,則近期預后尚可,遠期預后則較差,可因冠狀動脈完全阻塞或再阻塞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疾病簡介
糖尿病心臟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廣義的糖尿病心臟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等。糖尿病心臟病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常起病比較早,糖尿病患者伴冠心病常表現為無痛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積比較大,穿壁梗死多,病情多比較嚴重
關于皰疹性咽峽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皰疹性口腔炎,其特點為任何季節均可發病,呈現更大的,持續更久的潰瘍。 2.復發性口瘡和貝氏(Bednar)口瘡很少發生于咽部,而且一般無全身癥狀。 3.柯薩奇A組10型病毒也會引起類似病變(淋巴結性咽炎),但口咽部損害突出,呈現白色到黃色小結,治療為對癥處理。
關于真菌性腸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霍亂 大流行現已少見。患者有劇烈吐瀉,吐瀉物呈米泔水樣或黃水樣,無腹痛,不發熱,常迅速出現嚴重脫水和微循環衰竭。吐瀉物直接鏡檢可見大量呈魚群樣運動的弧菌。 2.細菌性痢疾 多見于夏秋季。主要病變是結腸的化膿性炎癥。患者嘔吐少,常有發熱,腹瀉伴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壓痛。大便混有膿血,鏡
關于變形性骨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骨端受累、溶骨區界限銳利、楔形透光區、廣泛性硬化、骨體積增大、骨小梁變粗等有助于與其他疾病鑒別。廣泛的骨密度增加應與骨轉移癌(尤其是前列腺癌骨轉移)、骨髓纖維化、腎性骨病、氟骨癥、纖維異常增殖癥和結節性硬化癥鑒別。變形性骨炎累及顱骨時可出現顱骨肥大,應與額骨內板肥厚癥、纖維異常增殖癥、貧血和骨轉
關于阿米巴性痢疾的鑒別診斷介紹
阿米巴腸病需和細菌性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結腸癌、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鑒別。 1.細菌性痢疾 起病急,全身中毒癥狀嚴重,抗生素治療有效,糞便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于于診斷。 2.血吸蟲病 起病較緩,病程長,有疫水接觸史,肝脾腫大,血中嗜酸粒細胞增多,糞便中可發現血吸蟲卵或孵化出毛蚴,
關于咳嗽性哮喘的鑒別診斷介紹
因許多疾病都可導致咳嗽,確診CVA須排除以下常見疾病: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內膜結核、變應性咳嗽、支氣管擴張、上氣道咳嗽綜合癥、胃食管反流、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引起的咳嗽等。
關于變形性骨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骨端受累、溶骨區界限銳利、楔形透光區、廣泛性硬化、骨體積增大、骨小梁變粗等有助于與其他疾病鑒別。廣泛的骨密度增加應與骨轉移癌(尤其是前列腺癌骨轉移)、骨髓纖維化、腎性骨病、氟骨癥、纖維異常增殖癥和結節性硬化癥鑒別。變形性骨炎累及顱骨時可出現顱骨肥大,應與額骨內板肥厚癥、纖維異常增殖癥、貧血和骨轉
關于緊張性頭痛的鑒別診斷介紹
1.偏頭痛 屬血管性頭痛常見于中青年和兒童,頭痛位于單側顳額的眶部,呈搏動性跳痛,常伴惡心及嘔吐,為發作性頭痛。頭痛前可先有視覺障礙如視物模糊視野,視物有盲點或偏盲等先兆,也可無任何先兆,即開始偏頭痛一般歷時數小時或數天而緩解,極少數患者呈偏頭痛持續狀態。少數患者偏頭痛可能和緊張型頭痛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