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1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臨床特征: ●體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兒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體重減輕史 ●年齡–幾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歲后發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齡發病。約45%的T1DM患兒在10歲前發病。 ●發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急,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則不然 實驗室檢查: ●抗體–雖然還沒有特異性檢查來鑒別這2類糖尿病,但是若檢查發現血液循環中存在以下胰島特異性胰腺自身抗體,則提示為T1DM:谷氨酸脫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GAD65)抗體、酪氨酸磷酸酶40K片段(IA2)抗體、胰島素自身抗體和/或鋅轉運蛋白8(zinc transporter 8, ZnT8)抗體。然而,沒有胰腺自身抗體并不能排除T1DM的可能性。 ●胰島素–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閱讀全文
關于1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臨床特征: ●體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兒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體重減輕史 ●年齡–幾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歲后發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齡發病。約45%的T1DM患兒在10歲前發病。? ●發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急,容易發生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暫時性高血糖 多見于嚴重感染應激狀態下血糖暫時性升高。 2、醫源性高血糖 靜脈輸入葡萄糖過快過多,尤其多見于新生兒及早產兒。服用皮質激素亦可引致糖尿。 3、腎性糖尿 尿糖陽性而血糖正常。由于腎小管對糖的回吸收有缺陷,亦可見于范可尼綜合征。 4、肝源性糖尿病 肝臟在糖原合成、糖原
1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臨床特征:●體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兒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體重減輕史●年齡–幾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歲后發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齡發病。約45%的T1DM患兒在10歲前發病。?[5]?●發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急,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
關于1型糖尿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1、檢查 做抗體試驗,即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1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抗體可能是陽性。標致胰島功能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很低。 2、診斷 第1步是診斷糖尿病。第2步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區別T1DM和其他病因引發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第1步是診斷糖尿病。第2步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區別T1DM和其他病因引發的糖尿病。詳細請見糖尿病診斷標準和下文鑒別診斷
I型糖尿病的診斷鑒別
Ⅰ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I型糖尿病一直被描述成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并最終破壞它們制造胰島素的能力。沒有胰島素,身體就不能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因此I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才能存活。 Ⅱ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是相對不足,因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基本介紹
兒童1型糖尿病是一個病癥名稱。 世界各國兒童1型糖尿病(DM)發病率高低不一,以北歐最高,東亞最低。 我國天津地區1981~1986年0~14歲1型糖尿病平均發病率為0.33/(10萬·年),而1987~1991年增加至0.54/(10萬·年)。其中0~4歲為0.22/(10萬·年),5~9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病理介紹
1、糖代謝紊亂 由于缺乏胰島素作用,葡萄糖不能進行氧化生能,糖原合成減少,其轉化為脂肪的量亦減少,相反地體內與胰島素相拮抗的激素增多,如生長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與胰高糖素等,它們使糖原分解、糖原異生增加,因此血糖增高超過糖腎閾8.8mmol/L(160mg/dl)而出現尿糖,葡萄糖耐量曲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危害介紹
1、酮癥酸中毒 酮癥酸中毒是兒童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癥。其發生和發展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感染、飲食失控、胰島素治療中斷等。酮癥酸中毒的發生,一方面與胰島素的絕對不足有關,另一方面與胰島素拮抗激素的相對或絕對增加有關。如生長激素,有動員脂肪分解,導致大量生酮氨基酸的產生及高血糖素等。酮癥酸中毒時
關于中央型肺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1.咳嗽:以刺激性干咳多見。 2.血痰:多為血絲痰,間斷性,也可出現咯血。 3.胸痛:一般較輕。發熱:熱度多不高,為癌組織壞死、毒素吸收所致。 4.轉移癥狀:轉移部位不同,臨床癥狀也不同,如淋巴結壓迫上腔靜脈可出現頸靜脈怒張;喉返神經受侵導致聲帶麻痹、聲音嘶啞;顱內轉移出現惡心、頭痛、嘔吐
關于食管管型的鑒別診斷介紹
1.食管天皰瘡 特征性內鏡所見是形成水皰,因為容易破裂,不經常看到,多有水腫、發紅、糜爛、潰瘍等非特異炎性報道。與反流性食管炎的鑒別非常困難。病變涉及中上段食管,全部血管通透性低下,線樣及地圖樣,類圓形等多種多樣的糜爛潰瘍可作為鑒別點,活檢證實表皮內棘刺細胞松解及可見棘刺松解細胞。 2.大皰
暴發1型與普通1型糖尿病的鑒別及治療
病歷摘要患者男,49歲,因“口干、多飲、多尿、乏力3天”入院。初發糖尿病,無糖尿病家族史,2天前曾到診所給予抗生素治療,癥狀加重后到醫院急診查指尖血糖為Hi,PH 7.140,HCO3-5.0mmol/L,給予胰島素糾酸補液治療,癥狀有所緩解后轉入我科。檢查:血壓115/62mmHg,急性面容,中度
關于1型糖尿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1型糖尿病,舊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這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通過免疫介導胰腺β細胞的破壞而導致。在一些患者中,可能沒有胰腺β細胞自身免疫性破壞的證據;這被稱為特發性 1 型糖尿病。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飲食治療介紹
原則應保證病兒正常生長發育;符合家庭經濟條件;參考病兒飲食習慣而定。 1、每日總熱卡:公式為1000kcal+年齡×(80~100)。例如5歲病兒發育正常者可提供每日1500kcal,消瘦者多給些,肥胖者應降低熱卡。 2、熱卡營養素分配:蛋白質占15%~20%,脂肪占25%~30%,糖類占5
關于隱匿型冠心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本病有腎上腺素能β受體興奮性增高的類型中,病人心肌耗氧量增加,心電圖可出現ST段壓低和T波倒置等改變(參見"心臟神經官能癥"),病人多表現為精神緊張和心率增快。服普奈洛爾10~20mg后2小時,心率減慢后再作心電圖檢查,可見ST段和T波恢復正常,有助于鑒別。 (2)心肌
關于淤膽型肝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肝細胞性黃疸 伴有輕重不等的肝細胞衰竭的癥狀與體征,如異常乏力,食欲減退、蜘蛛痣、肝掌及肝功能損害的生化改變等。總膽紅素(TBlL)一般在200umol/L以下,少數肝細胞衰竭的患者TBIL可在200umol/L以上。 2.先天性黃疸 是遺傳性生理障礙的一類疾病,大多為新生兒或少兒。
關于先天型白內障的鑒別診斷介紹
先天型白內障有不同的病因,不同的臨床表現,為明確診斷應完成如下實驗室檢查。 1.先天型白內障合并其它系統的畸形,這些病人有可能是染色體病,因此要完成染色體核型分析和分帶檢查。 2.糖尿病、新生兒低血糖癥 應查血糖,尿糖和酮體。 3.腎病合并先天型白內障 應查尿常規和尿氨基酸,以確診Lowe
關于糖尿病腎臟病變的鑒別診斷介紹
糖尿病腎病的發展應符合DN的自然病程,即病程中逐漸出現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腎功能減退等。此外,DN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如血尿少見、雖進入腎衰竭期但尿蛋白量無明顯減少、腎臟體積增大或縮小程度與腎功能狀態不平行(應與腎淀粉樣變學作鑒別)。對于糖尿病早期或糖尿病和腎臟病變同時發現時,診斷應結合糖
關于1型糖尿病的病因分析
目前病因尚未明確,可能是由于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可能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1.自身免疫系統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肌缺血鑒別 如冠狀動脈炎(風濕性、血管閉塞性脈管炎)、栓塞、先天畸形、痙攣等 2、與其他引起心力衰竭、心臟增大的疾病鑒別 如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原發性心肌病等 3、與其他引起心前區疼痛的疾病鑒別 如肋間神經痛心臟神經官能癥等。
關于A型萎縮性胃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應與B型萎縮性胃炎相鑒別。B型萎縮性胃炎是非免疫性疾病,自身抗體陰性。其發病部位多見于胃竇部,因造成了G細胞損害,胃泌素分泌減少,故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下。胃體部病變輕,胃酸分泌功能一般正常。
關于A型血友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血管性假血友病 本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III型為隱性遺傳,男女均可患病,因此家系調查有助于區別。出血時間延長、阿司匹林耐量試驗呈陽性,血小板粘附率降低,對瑞斯托霉素血小板無聚集反應,血漿中因子Ⅷ:C/Ⅷ:Ag的比例增高或正常,血漿中VW因子缺乏或減少,而血友病A除Ⅷ:C和Ⅷ:C/Ⅷ:Ag
淺析中年患者糖尿病分型的鑒別診斷
病歷摘要:患者中年男性,52歲,因“口干、多飲癥狀加重,消瘦,血糖高”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8年,間斷口服消渴丸等藥物降糖治療,血糖控制不佳,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史。查體:血壓130/80mmHg,BMI 19.47kg/m2,腰圍86cm。空腹血糖15.17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1C)1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1、臨床特征: ●體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兒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體重減輕史 ●年齡–幾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歲后發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齡發病。約45%的T1DM患兒在10歲前發病。 ●發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急,容易發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介紹
1、遺傳因素 1A型糖尿病往往與易感基因及抗病基因有關。具有HLA DR3或DR4的人較常人患病機會多4倍。如兩者均具備,患病機會增加至12倍,另一個易感基因為HLADQα1-52精氨酸;而抗病基因為HLA DR2及HLA DQβ-57門冬酸。天津兒童醫院曾與WHO糖尿病研究中心合作,對比中美
關于兒童1型糖尿病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1、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h血糖≥7.8mmol/L應做OGTT試驗以確診。 2、血清C肽、胰島素測定 胰島B細胞分泌前胰島素原,轉化為胰島素原,再裂解為C肽與胰島素。C肽代表內生胰島素水平,不受外源胰島素的影響。正常值:C肽為0.8~4μg/L(0.8~4ng/ml),胰島
關于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1型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介紹
對上述具有一種或幾種臨床癥狀,且有明確家族史的患者,通過測定上述有關內分泌腺體分泌的激素水平及功能試驗,并進行相應的定位檢查,一般可明確診斷。如測血清鈣、完整甲狀旁腺激素、促胃液素和催乳素等;當需要時,作附加實驗室和診斷試驗,垂體CT或MARI亦應進行。胰腺胰島素分泌β細胞瘤通過證明空腹低血糖伴
關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做抗體試驗,即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1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抗體可能是陽性。標致胰島功能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很低。 二、診斷 第1步是診斷糖尿病。第2步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區別T1DM和其他病因引發的糖尿病。
關于糖尿病的診斷介紹
1、肝臟疾病 肝硬化患者常有糖代謝異常,典型者空腹血糖正常或偏低,餐后血糖迅速上升。病程長者空腹血糖也可升高。 2、慢性腎功能不全 可出現輕度糖代謝異常。 3、應激狀態 許多應激狀態如心、腦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創傷,外科手術都可能導致血糖一過性升高,應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復。 4
關于Ⅰ型超敏反應性疾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Ⅱ型超敏反應 又稱細胞溶解型變態反應或細胞毒型變態反應。例如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反應和藥物引起的溶血性貧血都屬于Ⅱ型超敏反應。 2.Ⅲ型超敏反應 又稱免疫復合物型變態反應。屬于Ⅲ型的疾病有鏈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腎小球腎炎,外源性哮喘等。阿爾圖斯反應是一種局部的Ⅲ型超敏反應。在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