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病因分析
原發性結核病是結核桿菌首次侵入機體所引起的疾病。結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其中人型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強,在室內陰暗潮濕處能存活半年。有耐酸、耐堿的特性,濕熱對結核菌的殺菌力較強,在65℃下30分鐘,70℃下10分鐘,80℃下5分鐘,煮沸1分鐘即可殺死,干熱殺菌力較差,干熱100℃需20分鐘以上才能殺死,因此干熱殺菌,溫度需高,時間需長,結核菌在直接太陽光下2小時內被殺死,而紫外線僅需10~20分鐘,痰液內的結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或20%漂白粉液消毒,則需24小時方能生效。......閱讀全文
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病因分析
原發性結核病是結核桿菌首次侵入機體所引起的疾病。結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其中人型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強,在室內陰暗潮濕處能存活半年。有耐酸、耐堿的特性,濕熱對結核菌的殺菌力較強,在65℃下30分鐘,70℃下1
怎樣預防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
1.控制傳染源,減少傳染機會 結核菌涂片陽性患者是小兒結核的主要傳染源,早期發現和合理治療涂片陽性結核患者是預防小兒結核病的根本措施。嬰幼兒患活動性結核,其家庭成員應作詳細檢查,如攝胸片、結核菌素試驗(PPD)等。對小學和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應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隔離傳染源,能有效地減少小兒感染結
關于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簡介
急性粟粒型肺結核或稱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是因大量結核桿菌突然從身體某個器官的結核病灶潰破后進入血液循環,造成肺部廣泛播散的粟粒狀結核病灶。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是一種危重結核病,由原發型肺結核發展而來,也可由其他結核干酪樣灶破潰到血源引起。該病多見于兒童。
治療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相關介紹
1.全身治療 注意加強營養,合理的給予維生素和蛋白質,體質較差并伴有貧血者,可少量多次輸入新鮮血液,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2.抗結核化學治療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強化期為3個月,采用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鏈霉素(S)或乙胺丁醇(E);鞏固期9個月,采用異煙肼(H)、利福
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胸片 早期呈彌漫網織狀陰影,發病2周后出現細小結節狀陰影,大小形態基本一致,分布均勻,多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表現為典型的“三均勻”即大小、密度、分布均勻的粟粒結節影。 2.肺部CT 肺影顯示大小、密度、分布一致的粟粒影,部分病灶有融合。 3.痰結核桿菌涂片或培養 痰結核桿菌涂
關于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病因分析
結核菌屬于分支桿菌屬、據抗酸性、為需氧菌、革蘭染色陽性,抗酸染色呈紅色。分裂繁殖緩慢,在固體培養基上需4—6周才出現菌落。然而有同位素標記的選擇性營養液體培養基(BACTEC)放射測量系統中生長1—3周即可鑒別。結核桿菌可分為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對人類致病的主要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
簡述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臨床表現
多數起病較急,中毒癥狀重,一般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多為高熱(稽留熱)。多伴有寒戰、盜汗、食欲不振、咳嗽、面色蒼白、氣促和發紺等。特別是肺部聽診出現濕性啰音時易誤診為肺炎。50%的患兒起病即出現腦膜炎征象,部分伴肝脾腫大及淺表淋巴結腫大。6個月以下粟粒型肺結核的特點為發病急,癥狀重而不典型,累積器官
關于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診斷方式介紹
1.臨床有明顯的結核中毒表現,畏寒、高熱、盜汗、虛弱、有呼吸道癥狀及體征。 2.部分患兒有腦膜刺激征、肝脾大、類白血病反應等表現。 3.X線胸片兩肺見典型粟粒陰影。胸CT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表現為直徑1mm~3mm大小、密度及分布均勻的粟粒結節。 4.痰結核桿菌陽性仍是診斷的金標準,但痰菌
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概述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經呼吸道傳染。全身各器官均可發生,但以肺結核最為多見。其病變特征是結核結節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樣壞死。 肉眼觀,雙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紅,密布灰白或灰黃色粟粒大小的結節,微隆起于切面,并顯露于肺膜表面。
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相關介紹
肺粟粒性結核病,又稱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病。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病常是全身粟粒性結核病的一部分。有低熱、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患者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癥狀,少數患者急劇發病,有高度毒性癥狀和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偶爾,病變也可僅局限于兩側肺內。這是由于支氣管周圍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干酪樣壞死破入附
關于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簡介
肺粟粒性結核病,又稱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病。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病常是全身粟粒性結核病的一部分。有低熱、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患者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癥狀,少數患者急劇發病,有高度毒性癥狀和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偶爾,病變也可僅局限于兩側肺內。這是由于支氣管周圍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干酪樣壞死破入附
簡述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癥狀體征
起病多急驟,嬰幼兒多突然高熱(39—40℃),呈稽留熱或馳張熱,部分病例體溫可不太高,呈規則或不規則發熱,常持續數周或數月,多伴有寒顫、盜汗、食欲不振,咳嗽、面色蒼白,氣促和發紺等。肺部可聽到細濕羅音而被誤診為肺炎。約50%以上的病兒在起病時就出現腦膜炎征象。部分患兒伴有肝脾大,以及淺表淋巴結大
簡述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治療方案
早期抗結核治療甚為重要。 1、抗結核藥物 目前主張將化療的全療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即強化治療階段及維持治療階段。此方案可提高療效。前者開始時即給予強有力的四聯殺菌藥物如INH、RFP、PZA及SM。不僅能迅速殺滅生長繁殖時期的結核菌,而且RFP對代謝低下的細菌亦能殺滅,并可防止或減少續發耐藥
關于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病理生理介紹
多在原發感染后3—6個月以內發生。由于嬰幼兒免疫功能低下,機體處于高度敏感狀態,感染結核后,易形成結核桿菌血癥。當原病病灶或淋巴結干酪樣壞死發生潰破時,則大量細菌由此侵入血液而引起急性全身粟粒結核病。可累及肺、腦膜、腦、肝、脾、腎、心、腎上腺、腸、腹膜,腸系膜淋巴結等。播散到上述臟器中的結核菌,
關于急性粟粒性肺結核的診斷檢查介紹
診斷主要根據結核接觸史、臨床表現、肝脾大及結核菌素實驗陽性,可疑者應進行細菌學檢查,血清抗結核菌抗體檢測與胸部X線攝片,胸部X線攝片常對診斷起決定性作用,早期的粟粒狀陰影,彌補于兩側肺野,肺部CT掃描可見肺影顯示大小(1—3mm)、密度(中度)、分布(全肺)一致陰影、部分病灶有融合。 臨床上應
小兒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的病因分析
原發性結核病是結核桿菌首次侵入機體所引起的疾病。結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我國小兒結核病大多數由人型結核菌所引起。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強,除有耐酸、耐堿、耐酒精的特性外,對于冷、熱、干燥、光線以及化學物質等都有較強的耐受力。濕熱對結核菌
關于顏面粟粒性狼瘡的病因分析
顏面粟粒性狼瘡又稱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瘡、毛囊性粟粒性狼瘡、粟粒狼瘡樣結核癥或顏面播散性粟粒性結核。為顏面部散在的圓形的不破潰的丘疹,愈后留有萎縮性瘢痕。 過去認為本病是一種經血行播散的皮膚結核,是尋常性狼瘡的一種變型或結核疹。組織學改變雖然是典型的結核結構,但是患者的一般健康良好,大多數病人常
干性粟粒疹綜合征的病因
病因健康搜索不明勱,可能為內分泌失調,導致大汗腺口角栓形成和閉塞,使大汗腺表皮部腺管擴張和破裂,汗液溢入表皮內所致。情感因素可促使發作。 可能是在內分泌的影響下頂泌汗腺功能失調,然后使頂泌汗腺發生無菌性炎癥而致本病。毛囊壁中可出現海綿水腫性水皰,即頂泌汗腺潴留性水皰毛囊漏斗部,棘層肥厚漏斗部周圍
小兒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的簡介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或稱急性粟粒型肺結核,是原發感染惡化的結果。1978年我國新修訂的肺結核分類法將其列為第Ⅱ型,是肺結核病中最嚴重的病型,是全身血行播散性結核病在肺部的表現,90%發生在原發感染后1年內。多見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在北京兒童醫院收治住院的病例中也曾見于新生兒。春季發病較高。
小兒急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藥物性及飲食性胃炎前者以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最常見,腎上腺皮質激素、某些抗生素、抗腫瘤藥、氯化鉀、鐵劑及酒精也可引起。過冷、過熱飲食,濃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調味品及難以消化的粗糙食物也可引起急性胃炎。 (2)應激性胃炎嚴重感染(敗血癥等)、休克、顱內損傷、嚴重燒傷、呼吸衰竭
關于小兒原發性肺結核的病因分析
原發性肺結核同其它類型結核一樣,一般是通過呼吸道吸入結核桿菌引起的。結核桿菌主要來自活動性肺結核(有傳染性)的呼吸道排泄物。中國人口眾多,城市人口更是密集,有結核病的人的數目也不會少,如果加上隨地吐痰,痰液干燥后隨風起舞,怎能吸不到肺里呢?可以這樣說,在城市生活的每一個人,只要外出活動,都會或多
關于小兒原發型肺結核的病因分析
原發性肺結核是結核桿菌首次侵入機體肺部所引起的疾病,結核桿菌有4型:人型、牛型、鳥型和 鼠型,而對人體有致病力者為人型結核桿菌和牛型結核桿菌,其中人型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結核桿菌的抵抗力較強,在室內陰暗潮濕處能存活半年。有耐酸、耐堿的特性,濕熱對結核菌的殺菌力較強,在65℃下30分鐘,70
怎樣預防小兒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1.控制傳染源,減少傳染機會 結核菌涂片陽性病人是小兒結核主要傳染源,早期發現和合理治療涂片陽性結核病人是預防小兒結核病的根本措施。嬰幼兒患活動性結核,其家庭成員應作詳細檢查(攝胸片、PPD等)。對小學和托幼機構工作人員應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和隔離傳染源,能有效地減少小兒感染結核的機會。 2.
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感染 吃進被微生物和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多見沙門菌屬、嗜鹽桿菌及某些病毒等。細菌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偶為肉毒桿菌毒素。近年發現幽門螺桿菌也是引起急性胃炎的一種病原菌。 2.化學因素 (1)藥物水楊酸鹽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誤食腐蝕劑強酸(如硫酸、
關于小兒急性腸套疊的病因分析
1.飲食性質與規律的改變。 2.腸道炎性病變。 3.腸寄生蟲及其毒素的刺激。 4.有神經肌肉運動不協調性疾患或傾向者。 5.腺病毒感染者。 6.年長兒個別與腸息肉、腸重復畸型、梅克爾憩室有關。
干性粟粒疹綜合征的病因及體征
病因 病因健康搜索不明勱,可能為內分泌失調,導致大汗腺口角栓形成和閉塞,使大汗腺表皮部腺管擴張和破裂,汗液溢入表皮內所致。情感因素可促使發作。 可能是在內分泌的影響下頂泌汗腺功能失調,然后使頂泌汗腺發生無菌性炎癥而致本病。毛囊壁中可出現海綿水腫性水皰,即頂泌汗腺潴留性水皰毛囊漏斗部,棘層肥厚漏
治療小兒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的相關介紹
1.全身治療 注意加強營養,合理的給予維生素和蛋白質,體質較差并伴有貧血者,可少量多次輸入新鮮血,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2.抗結核藥物化療 一般可應用鏈霉素(SM)+異煙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
簡述小兒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的臨床表現
多數起病較急,中毒癥狀重,一般以發熱為首發癥狀,多為高熱(稽留熱),少數起病緩慢。有的病兒除高熱外兼有頭痛、嗜睡,很快出現腦膜刺激癥狀等,即腦膜型,多見于嬰幼兒,約占53.9%;有的病兒呼吸系統癥狀較為突出,以咳嗽、發憋、發紺等為特征,特別是肺部聽診出現濕性啰音時易誤診為肺炎,即肺型約占31.5
關于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的病理病因分析
1、疾病病因 感染結核桿菌。 2、病理生理 肺結核未及時發現或治療不當,空洞長期不愈,空洞壁增厚,病灶出現廣泛纖維化;隨機體免疫力的高低波動,病灶吸收、修復與惡化、進展交替發生,成為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關于小兒急性中耳炎的病因分析
1、小兒咽鼓管較短、咽口位置低、峽部寬、管腔大故細菌易經咽鼓管浸入中耳。 2、機體抵抗力低,易感染上呼吸道傳染病。 3、咽部淋巴組織豐富。 4、局部免疫功能發育不完全。 5、哺乳位置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