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淋巴漿細胞性淋巴瘤的簡介
淋巴漿細胞性淋巴瘤( 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 ),LPL可以僅累及淋巴結,但許多病人的血清中可檢測出單克隆IgM, LPL 患者有骨髓累及和IgM單克隆病時,稱為Waldenstrêm巨球蛋白血癥(WM) ,這是LPL 的一種重要的變型;二,以往認為達50% LPL存在t ( 9; 14) ,實際上非常少見,部分病例(尤其WM)常存在-6q,但無特異性;三,γ重鏈病(γ heavy chain disease,γHCD)是一種具有分泌截短型γ重鏈,但缺乏輕鏈結合部位的HCD,通常伴有形態學與LPL一致的淋巴瘤。......閱讀全文
關于淋巴漿細胞性淋巴瘤的簡介
淋巴漿細胞性淋巴瘤( 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 ),LPL可以僅累及淋巴結,但許多病人的血清中可檢測出單克隆IgM, LPL 患者有骨髓累及和IgM單克隆病時,稱為Waldenstrêm巨球蛋白血癥(WM) ,這是LPL 的一種重要的變型;二,以往認為達50%
關于濾泡性淋巴瘤的簡介
濾泡性淋巴瘤在全世界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22%。濾泡性淋巴瘤最常見的表現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典型表現為多部位淋巴組織侵犯,有時可觸及滑車上淋巴結腫大。血液病理學專家評估一個合適的活檢足以作出濾泡性淋巴瘤的診斷。濾泡性淋巴瘤是對化療和放療最有效的
關于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也可見于任何年齡組,其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后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后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
關于胃假性淋巴瘤的簡介
胃反應性淋巴增生是胃黏膜局限性或彌漫性淋巴細胞明顯增生的良性疾病,臨床上較為少見,病因尚不明確。此病又稱為胃假性淋巴瘤、胃良性淋巴組織增生、胃局限性淋巴組織增生、慢性淋巴細胞性胃炎。在臨床上,它與惡性淋巴瘤的鑒別較為困難,本病可轉變為惡性淋巴瘤。發病年齡多在40~60歲,男女比例相近。
關于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患者在發現淋巴結腫大前或同時可出現發熱、盜汗、消瘦、皮膚瘙癢等全身癥狀。 根據病理、臨床特點以及預后轉歸等將淋巴瘤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
關于B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不能分類,具有DLBCL和BL中間特點( B cell lymphoma, unclassifiable,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and Burkitt lymphoma),這是一種在形態
關于周圍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周圍T細胞淋巴瘤,淋巴結結構破壞,腫瘤主要侵犯副皮質區,常有血管增生。瘤細胞由大小不等的多形性細胞組成,伴有眾多的非腫瘤反應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等。病人常為成人,全身淋巴結腫大,臨床進展快,具有高度侵襲性。
關于淋巴瘤樣丘疹病的簡介
淋巴瘤樣丘疹病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自愈性、丘疹壞死或丘疹結節性皮膚病。基本損害是丘疹和小結節,臨床與急性痘瘡樣糠疹類似,但組織學上有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特點,10%~20%的患者可先后或同時發生另一種淋巴瘤。最新的WHO-EORTC分類認為本病是一種低級別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在新的WHO造血與淋巴
關于皮膚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皮膚T細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CTCL)屬于結外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中的一種,是原發于皮膚的由T淋巴細胞克隆性增生造成的疾病,由一組臨床表現、組織學特征、及病程預后各不相同的疾病組成。皮膚T細胞淋巴瘤占
關于NK/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NK/T細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是起源于成熟NK/T細胞的淋巴系統惡性腫瘤。NK細胞和T細胞具有共同的祖細胞,兩者在功能和某些抗原的表達上具有相似之處,NK/T細胞淋巴瘤因起源于這兩種細胞而得名。NK/T細胞淋巴瘤在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但主要見于成年人。
關于濾泡性淋巴瘤的預后介紹
濾泡性淋巴瘤有很高的比例轉化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每年7%)。大約40%病人在病程的某個時候重復活檢被證實有轉型,而死檢時幾乎所有病人有轉型。這種轉型常常因局限性的淋巴結快速生長和發生全身癥狀諸如發熱、盜汗、體重減輕而被預知。盡管這些病人預后很差,但加強的聯合化療方案有時候可使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
關于淋巴瘤引起的腎損害的簡介
淋巴瘤引起的腎損害是一個病癥名稱。 淋巴瘤臨床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發熱、貧血和惡病質等。男性多于女性,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以20~40歲為最多。 1.腎外表現 (1)全身癥狀:全身癥狀大多在疾病晚期才出現。最常見的癥狀有疲倦、乏力、發熱、多汗、體重減輕。HD患者還常見皮膚瘙癢,
關于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是NHL中最常見的類型,幾乎占所有病例的1/3。這類淋巴瘤占以前臨床上的“侵襲性”或“中高度惡性”淋巴瘤的大多數病例。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正確的診斷需要血液病理學專家根據合適的活檢和B細胞免疫表型的證據而得出。近年多個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資料證明,其標準的一線治療方案應
關于間變性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也叫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ALCL)。該組腫瘤共同特征為:細胞體積大,核大而不規則,細胞彌散或巢樣沿淋巴竇或濾泡間浸潤,幾乎所有的瘤細胞均強烈表達Ki-1抗原,也稱“Ki-1淋巴瘤”(Ki-1 Lymphoma)。
關于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間變大細胞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2% 。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病人多為年青人(中位年齡33歲)和男性(占70%)。當血液病理學專家認識到典型的形態學特征和T細胞或裸細胞免疫表型伴隨CD30陽性,可以作出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診斷。適合其他侵襲性淋
關于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外周T細胞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病例的7% 。其診斷主要依靠專業血液病理學家根據合適的活檢病理和免疫表型而得出。外周T細胞淋巴瘤一線治療方案包括CHOP等,年青病人常常在病程早期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外周T細胞淋巴瘤通常預后不良。
關于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 , ALCL) 亦稱 ki-1 淋巴瘤,細胞形態待殊,類似 R-S 細胞,有時可與霍奇金淋巴瘤和惡性組織細胞病混淆。細胞呈 CD30 + ,亦即 Ki-1(+), 常有 t (2 ; 5) 染色體異常,臨床常有皮膚
關于小兒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簡介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又稱惡性淋巴瘤,起源于增殖分化過程中的淋巴細胞,它的擴散方式與相應的正常淋巴細胞移行方式相似。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循環至全身發揮功能,因此所有兒童NHL在起病時即可視為全身性疾病。不同成熟階段的淋巴細胞惡性轉化后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原發性胃腸道淋巴瘤(primary malignal lymphoma of esophagus)屬于淋巴結外淋巴瘤,較為少見,在全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不到4%。多見于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1 歲。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病人一般無癥狀。
關于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疾病簡介
間變大細胞淋巴瘤在以前經常被診斷為未分化癌或惡性組織細胞增多癥。對CD30或Ki-1抗原的發現和識別,使某些表達該抗原而以前未分類的惡性腫瘤病人,確定為一類新的淋巴瘤。隨后,發現t(2;5)和經常過度表達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證實該疾病的存在。該淋巴瘤占所有NHL的2% 。
關于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疾病簡介
外周T細胞淋巴瘤是一組有成熟T細胞免疫表型的異質型形態改變的侵襲性腫瘤。它們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病例的7% 。許多不同的臨床綜合征包括在這群疾病中。
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簡介
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屬結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于具有黏膜組織或腺上皮的部位,如胃、甲狀腺、乳腺、肺、氣管等,其中胃MALT淋巴瘤占大多數,源于胃黏膜和腺體組織、具有邊緣區B淋巴細胞分化和表型的結外B淋巴細胞瘤。其
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瘤的簡介
淋巴結邊緣區淋巴瘤( 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2008 WHO分類中描述了一種免疫表型相似于成人NMZL的暫定類型———兒童NMZL (paediatric nodal marginal zone lymphoma) ,腫瘤好發于男性(男女之比為20 ∶1)的
關于濾泡性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濾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 FL ),按腫瘤性濾泡內每個高倍視野(HPF)的中心母細胞(CB)數0~5、6~15個和> 15個分為1、2和3級。由于1級和2級兩者互相移行,臨床行為均屬惰性,故2008 WHO分類將其合并在一起,為FL 1~2級,而3級仍按腫瘤性濾泡
關于濾泡性淋巴瘤的診斷依據介紹
血液病理學專家評估一個合適的活檢足以作出濾泡性淋巴瘤的診斷。該腫瘤由小裂細胞和大細胞以不同比例構成濾泡型生長。證實B細胞免疫表型,存在t(14;18)和BCL-2蛋白異常表達可以肯定診斷。大多數鑒別診斷是淋巴瘤和反應性濾泡增生之間。濾泡性淋巴瘤病人經常被再分類為小細胞為主型,大小細胞混合型,和大
關于濾泡性淋巴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濾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 lymphoma, FL ),按腫瘤性濾泡內每個高倍視野(HPF)的中心母細胞(CB)數0~5、6~15個和> 15個分為1、2和3級。由于1級和2級兩者互相移行,臨床行為均屬惰性,故2008 WHO分類將其合并在一起,為FL 1~2級,而3級仍按腫瘤性濾泡
關于漿細胞病的簡介
漿細胞增生失調性疾病,表現為一系列病理和生化改變。病因未明,可能與遺傳、病毒感染有關。漿細胞和免疫球蛋白(Ig) 在外周血液中,一般不見漿細胞,風疹麻疹、水痘、血清病、慢性感染與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的血液中偶可發現。部分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晚期的血液中可出現大量漿細胞,發展為漿細胞白血病。
周圍T細胞淋巴瘤的簡介
周圍T細胞淋巴瘤:淋巴結結構破壞,腫瘤主要侵犯副皮質區,常有血管增生。瘤細胞由大小不等的多形性細胞組成,伴有眾多的非腫瘤反應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等。病人常為成人,全身淋巴結腫大,臨床進展快,具有高度侵襲性。 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罕見的非霍奇金病約占所有淋巴瘤的%由于地域的差異其
小兒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兒童期淋巴結炎以局部的急性淋巴結腫大為多見。細菌、病毒所產生的毒或局部的炎性產物經淋巴管引流到淋巴結,致使局部淋巴結發炎。如頭部皮膚感染,可使枕后、耳后淋巴結腫大;耳部感染,可使耳前、耳后淋巴結腫大:扁桃體炎、牙齦炎,可使頜下及頸部淋巴結腫大;下肢發炎,可引起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其特點是腫大的淋
原發性脾淋巴瘤的簡介
原發性脾臟淋巴瘤(PSL)是一種罕見的惡性淋巴瘤表現形式。病變只涉及脾臟和脾門淋巴結受累的淋巴瘤,無肝臟或其他部位的侵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到1%。男性發病率略高于女性,年齡多大于50歲。PSL的預后與首發部位、分期、病理類型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