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橋本氏甲狀腺病的治療原則
由于橋本氏甲狀腺炎為慢性疾病,所以一旦發現脖子比較腫大,診斷也確切時,不要冒然就開刀將甲狀腺腫大的地方拿掉。因為此舉較容易讓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人提早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對付橋本氏甲狀腺炎,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運動、少吃含碘的食物、定期抽血檢查及接受超音波的追蹤。已經接受藥物治療的病人則要定時回診,做適當的藥物調整。 橋本氏甲亢雖然有上述若干特征性的臨床表現,但要診斷橋本氏甲亢組織學檢查還是不可缺少的。甲狀腺穿刺活檢組織學上,有典型橋本病和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兩種組織學征像都存在,才能確定診斷。兩者所見在同一標本上,完全不同的部位,有時可以獨立存在,多數病例還是兩者重疊在一起。通常用小劑量抗甲狀腺藥物并適當劑量甲狀腺激素治療,療程往往比較長。由于甲狀腺儲備功能低下,多量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容易陷于甲減。甲亢癥狀可持續多年,病程長者常發展為粘液性水腫。因此治療上不宜采用手術和放射性碘治療,否則易發生永久性甲減。 ......閱讀全文
概述橋本氏甲狀腺病的治療原則
由于橋本氏甲狀腺炎為慢性疾病,所以一旦發現脖子比較腫大,診斷也確切時,不要冒然就開刀將甲狀腺腫大的地方拿掉。因為此舉較容易讓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人提早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對付橋本氏甲狀腺炎,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運動、少吃含碘的食物、定期抽血檢查及接受超音波的追蹤。已經接受藥物治
關于橋本氏甲狀腺病的簡介
本病由日本人橋本策于1912年發現,故以其名命之稱橋本氏甲狀腺病,簡稱為橋本氏病(HT或AIT)。由于橋本氏甲狀腺病病人頸前呈現甲狀腺腫,因而臨床常稱為橋本氏甲狀腺腫。橋本氏病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它的病理與免疫變化與Grave’s甲亢相似,即在遺傳缺陷與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因精神因素,過
治療橋本甲狀腺炎的原則介紹
由于橋本氏甲狀腺炎為慢性疾病,所以一旦發現脖子比較腫大,診斷也確切時,不要冒然就開刀將甲狀腺腫大的地方拿掉。因為此舉較容易讓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人提早進入甲狀腺機能低下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對付橋本氏甲狀腺炎,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運動、少吃含碘的食物、定期抽血檢查及接受超音波的追蹤。已經接受藥物治
橋本氏甲狀腺病的主要危害介紹
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此病初期以甲亢或彌漫性甲狀腺腫大主,盡管該病不會馬上造成生命危險,但是如果不進行積極的治療,一般都會發展成為甲減而導致終身服激素。 國內知名甲狀腺疾病治療專家賈春寶博士指出:甲減會導致人體整新陳代謝放慢,使人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況。而對于一些育齡期的女性,
關于橋本氏甲狀腺病的特點介紹
橋本氏甲狀腺炎,起病緩慢,發病時患者大都沒有什么感覺,逐漸的發現出甲狀腺腫大。少數晚期患者的甲狀腺體內有大量纖維化形成,則堅硬如石,常與周圍組織粘連,可長生進行性壓迫癥狀,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癥狀。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特點: 1.患者大量食用腥膻食物后,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疼痛。有的人還會出
簡述橋本氏甲狀腺病的飲食調理
宜吃得清淡,吃含維生素高的新鮮蔬菜,水果及營養豐富的瘦肉、雞肉、鴨肉、甲魚、淡水魚、香菇、銀耳、百合、桑椹等食物。忌食碘、辣椒、羊肉、濃茶、咖啡等濕熱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若出現甲狀腺機能減退癥的表現時,除忌碘外,宜吃含維生素高的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宜吃蝦、海參、胡桃肉、枸杞子、山藥、芡實等食物。
簡述橋本氏甲狀腺病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我們常見年輕的女性病人具有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特質。其癥狀可能都沒有,典型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狀有:手抖、怕熱、容易流汗、躁動、心悸、體重減輕、月經不正常,這時候必須以抗甲狀腺的藥物治療。病人也可以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典型的甲狀腺機能低下有以下癥狀:怕冷、虛胖、容易便秘、無精打采、月經不規律等
關于橋本氏甲狀腺病的基本檢查介紹
1.甲狀腺功能檢查 因病程不同而異。 (1)血清 T4、 T3早期正常,但TSH升高;后期血清 T4下降, T3正常或下降,TSH升高。 (2)甲狀腺吸碘率早期正常或增高,但可被 T3抑制;后期吸碘率降低,注射 TSH也不升高。 2.免疫學檢查 血中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抗甲狀腺微
關于橋本氏甲狀腺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進一步檢查 1. SPECT 甲狀腺掃描分布均勻或不均勻,可表現為“冷結節”。 2.病理學檢查 對于臨床表現不典型,抗體滴度不高或陰性者,可作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組織活檢以確診。 二、診斷要點 1.中年女性,甲狀腺彌漫性腫大,質地堅韌,不論甲狀腺功能如何均應考慮本病。 2.血清TG
關于橋本氏甲狀腺病的病理機制介紹
橋本氏甲狀腺病的病理機制為自身免疫反應產生自身抗體。如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體與抗原形成免疫復合物。依賴與抗體的細胞毒,免疫介導,免疫復合物,淋巴細胞毒等作用于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形成免疫性炎癥,炎性細胞増生腫大,形成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少數橋本氏
治療橋本氏病的相關介紹
一、藥物治療 1、如甲狀腺功能正常,無需特殊治療,需要隨診。 2、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應行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選用甲狀腺片或左旋甲狀腺素,直至維持量,達到維持劑量的指標是臨床癥狀改善,TT3、FT3、TT4、FT4、TSH正常。 3、橋本甲亢患者病程和炎性甲亢相同,多數不需治療,經歷甲亢期、
預防橋本氏病的簡介
慢性甲狀腺炎患者在攝入大量碘劑后,甲狀腺容易變硬,容易誤診甲狀腺腫瘤,有些患者容易發生亞臨床甲減,亞臨床甲減患者攝入大劑量碘劑容易進展到臨床甲減,對慢性甲狀腺炎患者盡量避免大劑量碘劑攝入。
橋本氏甲狀腺炎有哪些類型
(1)假性甲亢:少數患者可有甲亢的臨床表現,如心悸、多汗、神經過敏等,但甲狀腺功能檢查無甲亢證據,TGAb、TMAb陽性。這種病人無需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癥狀可自行消失。 (2)橋本甲亢:患者伴發甲亢,部分病例還可有浸潤性突眼、粘液性水腫等。可有典型的甲亢表現。循環抗體滴度較高。這類患者甲亢狀態
關于妊娠甲狀腺病的治療原則介紹
(一)甲亢: 1.為了避免和減少對胎兒的影響,孕期集用放射性同位素診斷和治療; 2.為防止抗甲藥物影響胎兒腦和骨的發育藥量宜小,謹防過量。如果入睡時心率80次/分以下,可不用抗甲狀腺藥物; 3.因丙基硫膘嘧啶(PTU)能阻斷T4轉為T3能較快控制甲亢,故為孕期甲亢首選藥,用藥量可依病情而定
關于橋本氏病的病因分析
CLT的病因尚不清楚。由于有家族聚集現象,常在同一家族的幾代人中發生,并常合并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惡性貧血、糖尿病、腎上腺功能不全等,故認為CLT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感染和膳食中過量的碘化物。近年來,較多的研究表明,易感基因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實驗室檢查
??? 目前認為橋本甲狀腺炎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較為公認的病因是自身免疫疫功能異常。患者血清中出現針對甲狀腺組織的特異性抗體,包括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和甲狀腺刺激阻斷性抗體(TSBAb)等。??????? 橋本甲狀腺炎是公認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
概述橋本氏甲減的護理要點
◆ 飲食以多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為主。不宜過食生冷食物。 ◆ 病人應動、靜結合,作適當的鍛煉。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飲食應加強營養,但忌吃生冷之品。 ◆ 如并發嚴重急性感染,有重癥精神癥狀,胸、腹水及心包積液,頑固性心絞痛、心力衰竭、粘液性水腫性昏迷,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概述橋本氏甲減的保健措施
一.適合食用性溫和的食物,禁食寒涼食物中醫認為,各種食物有寒涼溫熱之性,如眾所周知的多吃辛辣容易上火,多吃冷飲就容易傷胃。中醫認為陽氣有溫煦機體、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陽虛則寒。甲減患者怕冷、喜熱、乏力,多屬中醫的陽虛,適宜進食溫補。在肉類食品中,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等性屬溫熱滋補,適宜甲減患者
治療橋本甲狀腺炎的方式介紹
本病發展緩慢,可以維持多年不變,如不予治療,除少數病例自行緩解外,最終均發展成甲狀腺功能減退。其自然發生粘液性水腫的過程約為10年左右,應予及時治療。其治療原則是無限期的甲狀腺激素替代療法。干制甲狀腺片從30mg開始,間隔7~10天增加20mg,總量為120~180mg/d,3~6個月后腺體縮小
橋本式甲狀腺炎的治療介紹
一、甲狀腺激素制劑 甲狀腺功能正常或低下時,可用甲狀腺制劑,效果良好。每日可服甲狀腺片80~160mg。或L-甲狀腺素0.2~0.4mg,具體劑量應根據甲狀腺功能,甲狀腺腫大程度,患者年齡及心血管系統壯況而定。一般在用藥2~4周后,癥狀可改善,甲狀腺縮小,此時可適當減少劑量,維持1~2年,甚至更
概述橋本甲狀腺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生于40歲左右的婦女,男性少見,男女之比為1∶20左右。尚無確切的發病率統計,但近20、30年國內外資料提示其發病有增多趨勢,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可高達22.5~40.7/10萬,可見此病已非罕見。上海醫科大學1975~1986年收治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例數占同期甲狀腺疾病例數的3.88
概述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治療原則
1.一旦確診,立即治療 不論病因是甲狀腺本身病變或下丘腦-垂體。 2.終身治療 先天性甲低系甲狀腺發育異常或代謝異常引起,需終身治療。 3.方案 先天性甲低的治療不需從小劑量開始,應該一次足量,使血T4維持在正常高值水平。而對于大年齡的下丘腦-垂體性甲低,甲狀腺素治療需從小劑量開始,同時給予
關于橋本氏病的診斷標準介紹
對CLT的診斷標準尚未統一,1975年Fisher提出5項指標診斷方案: 1、甲狀腺彌漫性腫大,質堅韌,表面不平或有結節; 2、TGAb、TMAb陽性; 3、血TSH升高; 4、甲狀腺掃描有不規則濃聚或稀疏; 5、過氯酸鉀排泌試驗陽性。 5項中有2項者可擬診為CLT,具有4項者可確診
簡述橋本氏病的臨床表現
1、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早期可無癥狀,當出現甲狀腺腫時,病程平均達2~4年。 2、常見全身乏力,許多患者沒有咽喉部不適感,10%~20%患者有局部壓迫感或甲狀腺區的隱痛,偶爾有輕壓痛。 3、甲狀腺多為雙側對稱性、彌漫性腫大,峽部及錐狀葉常同時增大,也可單側性腫大。甲狀腺往往隨病程發展
關于橋本氏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甲狀腺功能測定 血清T3、T4、FT3、FT4一般正常或偏低。 2.血清TSH濃度測定 血清TSH水平可反應病人的代謝狀態,一般甲狀腺功能正常者的TSH正常,甲減時則升高。但有些血清T3、T4正常病人的TSH也可升高,可能是由于甲狀腺功能輕度不全而出現代償性TSH升高,以維持正常甲狀腺
關于橋本氏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結節性甲狀腺腫 少數CLT患者可出現甲狀腺結節樣變,甚至多個結節產生。但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的甲狀腺自身抗體滴度減低或正常,甲狀腺功能通常正常,臨床少見甲減。 2.Graves病 腫大的甲狀腺質地通常較軟,抗甲狀腺抗體滴度較低,但也有滴度高者,二者較難區別,如果血清TRAb陽
概述橋本氏甲減的臨床表現
(1)基礎代謝率低癥群:疲勞,感覺遲鈍,動作緩慢,智力減退,記憶力嚴重下降,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發涼,怕冷,毛發干枯脫落,男性胡須生長慢,無汗及體溫低于正常。 (2)黏液性水腫面容:顏面浮腫,眼瞼松腫,鼻,唇增厚,表情淡漠,“呆板”“呆滯”呈“假面具樣”無精打采,舌大聲嘶,吐詞不清,言語含糊,
橋本式甲狀腺炎的特點與治療
特點 1.中年女性多見,早期無明顯癥狀,晚期可有甲減癥狀表現。 2.甲狀腺中度彌漫性腫大,常波及錐葉,堅實,分葉狀,一般無疼痛及壓痛。 3.血沉增快,血清丙種球蛋白升高,濁度、絮狀試驗陽性。 4.甲狀腺吸131碘率正常或可升高,過氯酸鹽排泌試驗陽性,甲狀腺吸131碘率升高的病人甲狀腺片或
概述周圍血管病的治療原則
中西藥物治療的適應癥為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慢性供血不足及動脈痙攣性疾病,包括溶栓、抗凝、祛聚、擴管、降纖以及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等藥物。常用的西藥有尿激酶、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配、已酮可可堿、克栓酶、前列腺素E、阿斯匹林、抵克力得等。 手術治療是周圍血管病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周圍血管損傷需
關于橋本氏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CLT)又稱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是一種以自身甲狀腺組織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日本九州大學Hashimoto首先(1912年)在德國醫學雜志上報道了4例,故又被命名為橋本甲狀腺炎,為臨床中最常見的甲狀腺炎癥。多見于中年女性,好發年齡為40~50歲。兒童中也有不少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