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描述
原發性胃腸道淋巴瘤(primary malignal lymphoma of esophagus)屬于淋巴結外淋巴瘤,較為少見,在全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不到4%。淋巴結外淋巴瘤在惡性淋巴瘤中的比例為24%~25%,其中15%見于扁桃體或發生于咽淋巴環(由咽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舌扁桃體和腭扁桃體共同圍成的Waldeyer環)。胃腸道的淋巴組織(lymphoid tissue)存在于基底膜和黏膜下層,其含量隨不同的解剖部位而定。淋巴瘤播散時胃腸道受累的病例在臨床上多見,但胃腸道本身的原發性淋巴瘤并不多。淋巴結外淋巴瘤的組織學分級多數都比較高,組織學分級較低的病例約有17%。因此,在合理治療后大部分病人的預后較為滿意。胃腸道原發性淋巴瘤以胃和小腸為多見,分別占病例總數的30%~40%,這可能與胃和小腸遠端的淋巴組織豐富有關;其次為回盲部和大腸,各占5%~10%。直腸和食管的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罕見。......閱讀全文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描述
原發性胃腸道淋巴瘤(primary malignal lymphoma of esophagus)屬于淋巴結外淋巴瘤,較為少見,在全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不到4%。淋巴結外淋巴瘤在惡性淋巴瘤中的比例為24%~25%,其中15%見于扁桃體或發生于咽淋巴環(由咽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舌扁桃體和腭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原發性胃腸道淋巴瘤(primary malignal lymphoma of esophagus)屬于淋巴結外淋巴瘤,較為少見,在全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不到4%。多見于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1 歲。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病人一般無癥狀。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介紹
診斷: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除了病史、查體外,主要依靠食管和胃的X 線鋇餐造影檢查、食管(縱隔)的CT 掃描及內鏡檢查。檢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食管-胃結合部的胃壁有無受累的征象。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是診斷的可靠依據。 1.胃腸道原發性淋巴瘤的診斷標準 1961 年Dawson 等提出了診斷胃腸道原發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是確定診斷的可靠依據。 其他輔助檢查: 1.X 線鋇餐造影檢查 Camovale 等報道的8 例食管淋巴瘤病人經過上消化道X 線鋇餐造影檢查后發現其主要X 線表現有以下幾點: (1)病變累及食管遠端及鄰近的胃底,其特點為食管遠端有大的結節影與非梗阻性狹窄,與其毗鄰的胃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病理生理介紹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一般病理形態(外形)并不一致。有的病變外觀呈息肉狀腫塊,從食管黏膜下向食管腔內凸出,表面黏膜組織往往比較正常而且比較完整。有的病變呈結節狀或半球形向食管腔內隆起,表面的食管黏膜組織亦屬正常,這種病變需要與食管平滑肌瘤進行鑒別診斷,以免造成誤診,因為二者的病理性質、治療方案及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鑒別診斷介紹
1.多發性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X 線表現并非特異性表現,應與食管多發性平滑肌瘤或血源性轉移瘤(如食管的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相鑒別。 2.賁門失弛緩癥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侵犯食管下段肌層內的Auerbach神經叢,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食管X 線鋇餐造影表現類似賁門失弛緩癥,要注意鑒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病因
原發性因素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一般病理形態(外形)并不一致,有的病變外觀呈息肉狀腫塊,從食管黏膜下向食管腔內凸出,表面黏膜組織往往比較正常而且比較完整,有的病變呈結節狀或半球形向食管腔內隆起,表面的食管黏膜組織亦屬正常,這種病變需要與食管平滑肌瘤進行鑒別診斷,以免造成誤診,因為二者的病理性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概述
原發性胃腸道淋巴瘤(primary malignal lymphoma of esophagus)屬于淋巴結外淋巴瘤,較為少見,在全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不到4%。淋巴結外淋巴瘤在惡性淋巴瘤中的比例為24%~25%其中15%見于扁桃體或發生于咽淋巴環(由咽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舌扁桃體和腭扁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
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除了病史查體外,主要依靠食管和胃的X線鋇餐造影檢查、食管(縱隔)的CT掃描及內鏡檢查檢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食管-胃結合部的胃壁有無受累的征象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是診斷的可靠依據。 1.胃腸道原發性淋巴瘤的診斷標準 1961年Dawson等提出了診斷胃腸道原發性淋巴瘤的5條標準: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治療
手術切除腫瘤并在手術后輔以放療及化療。如果術前診斷不太明確,只要病人無手術禁忌證,應爭取手術治療,切除病變并明確診斷。本病好發于食管下段并經常累及近端胃,而且有向食管黏膜下廣泛浸潤的傾向(往往是沿食管縱軸上、下浸潤),因此手術切除范圍應視術中所見適當擴大,以避免食管切緣有腫瘤組織殘留而影響手術療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鑒別診斷
1.多發性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X線表現并非特異性表現,應與食管多發性平滑肌瘤或血源性轉移瘤(如食管的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相鑒別。 2.賁門失弛緩癥: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侵犯食管下段肌層內的Auerbach神經叢,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食管X線鋇餐造影表現類似賁門失弛緩癥,要注意鑒別。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臨床表現
據Korst(2002)報道,食管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見于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1歲。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病人一般無癥狀,但亦有報道吞咽困難是食管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常見臨床癥狀之一,系食管黏膜下腫塊堵塞食管腔而引起,其他癥狀有食欲不振,消瘦,上腹部疼痛,聲音嘶啞,咳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并發癥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導致食管穿孔的病例要比食管鱗癌多見。Orvidas等(1994)報道的3例中便有2例并發食管穿孔、食管縱隔瘺。這可能與食管淋巴瘤病人食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的纖維化病理反應較輕有關。
概述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癥狀體征
據Korst(2002)報道,食管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見于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1 歲。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病人一般無癥狀。但亦有報道吞咽困難是食管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常見臨床癥狀之一,系食管黏膜下腫塊堵塞食管腔而引起。其他癥狀有食欲不振、消瘦,上腹部疼痛,聲音嘶啞、咳嗽
概述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方案
治療原則是手術切除腫瘤并在手術后輔以放療及化療。如果術前診斷不太明確,只要病人無手術禁忌證,應爭取手術治療,切除病變并明確診斷。本病好發于食管下段并經常累及近端胃,而且有向食管黏膜下廣泛浸潤的傾向(往往是沿食管縱軸上、下浸潤),因此手術切除范圍應視術中所見適當擴大,以避免食管切緣有腫瘤組織殘留而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除了病史查體外,主要依靠食管和胃的X線鋇餐造影檢查、食管(縱隔)的CT掃描及內鏡檢查檢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食管-胃結合部的胃壁有無受累的征象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是診斷的可靠依據。 1.胃腸道原發性淋巴瘤的診斷標準 1961年Dawson等提出了診斷胃腸道原發性淋巴瘤的5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鑒別診斷及治療
鑒別診斷 1.多發性食管平滑肌瘤: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X線表現并非特異性表現,應與食管多發性平滑肌瘤或血源性轉移瘤(如食管的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相鑒別。 2.賁門失弛緩癥: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侵犯食管下段肌層內的Auerbach神經叢,病人的臨床癥狀和食管X線鋇餐造影表現類似賁門失弛緩癥,
關于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并發癥和預后預防介紹
1、并發癥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導致食管穿孔的病例要比食管鱗癌多見。Orvidas等(1994)報道的3 例中便有2 例并發食管穿孔、食管縱隔瘺。這可能與食管淋巴瘤病人食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的纖維化病理反應較輕有關。 2、預后及預防 預后: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預防: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并發癥及診斷
并發癥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導致食管穿孔的病例要比食管鱗癌多見。Orvidas等(1994)報道的3例中便有2例并發食管穿孔、食管縱隔瘺。這可能與食管淋巴瘤病人食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的纖維化病理反應較輕有關。 診斷 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診斷除了病史查體外,主要依靠食管和胃的X線鋇餐造影檢查、食管(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原發性因素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一般病理形態(外形)并不一致,有的病變外觀呈息肉狀腫塊,從食管黏膜下向食管腔內凸出,表面黏膜組織往往比較正常而且比較完整,有的病變呈結節狀或半球形向食管腔內隆起,表面的食管黏膜組織亦屬正常,這種病變需要與食管平滑肌瘤進行鑒別診斷,以免造成誤診,因為二者
概述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學
據文獻記載,1935 年Chiolem 報道1 例74 歲的男性病人臨床檢查發現食管中段有狹窄,診斷不明。病人死亡后尸檢證實為食管中段原發性淋巴瘤(HD),縱隔淋巴結或遠處淋巴結以及其他臟器無轉移。此后,陸續有作者報道累及食管的霍奇金淋巴瘤(HD)的病例,但并非原發性淋巴瘤(表1),原發性淋巴瘤
原發性食管惡性淋巴瘤的臨床表現及并發癥
臨床表現 據Korst(2002)報道,食管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見于男性,平均發病年齡61歲。 食管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病人一般無癥狀,但亦有報道吞咽困難是食管原發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常見臨床癥狀之一,系食管黏膜下腫塊堵塞食管腔而引起,其他癥狀有食欲不振,消瘦,上腹部疼痛,
關于食管中段憩室的疾病描述
食管憩室是指與食管腔相連的覆蓋有上皮的盲袋。有3個好發部位: ①咽食管憩室;發生在咽與食管交界處,為膨出型憩室; ②支氣管旁憩室;發生在食管中段,亦稱為食管中段憩室,為牽出型憩室; ③膈上憩室;發生在食管下段的膈上部,亦為膨出型憩室。 咽食管憩室較多,其次為膈上憩室,支氣管旁憩室最少見。
關于原發性胃食管反流的原因分析
原發性食管下括約肌關閉不全,是原發性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原因。通過對有反流癥狀的患者進行多方面的檢查,均證明有胃食管反流。但有一部分患者追查不到引起反流的任何原因;故稱原發性食管下括約肌關閉不全。此種情況多見于老年人,可能與老年人結締組織松弛、隔食管裂孔部位的彈簧夾作用減弱、食管下擴約肌(LES)
關于食管念珠菌感染的疾病描述
其他少見的真菌感染有曲菌、組織胞質菌、隱球菌和芽生菌等。在人的口腔中白色念珠菌屬于正常寄生菌,受其他共生菌的制約,一般情況下不致病,當人體抵抗力或免疫力降低及食管黏膜損傷時,如晚期癌、糖尿病、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劑,以及食管癌放療后、反流性食管炎等,隨著唾液咽下易引起食管炎。最常見的真菌
關于原發性單克隆球蛋白病的疾病描述
原發性單克隆球蛋白病(primarymonoclonalgammopathy)既未定性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gammopathy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MGUS)。1961年Waldenstrom首先發現,又稱為良性單克隆球蛋白病。單克隆球蛋白病
關于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惡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一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的總稱,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患者在發現淋巴結腫大前或同時可出現發熱、盜汗、消瘦、皮膚瘙癢等全身癥狀。 根據病理、臨床特點以及預后轉歸等將淋巴瘤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
關于惡性淋巴瘤的簡介
也可見于任何年齡組,其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后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后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
一例原發性乳腺惡性淋巴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62歲,因右乳腫物2年,近期迅速增大來院就診。檢查:右乳外側乳暈處可觸及5?cm×4?cm腫物,質硬,無壓痛,活動差,皮膚及乳頭正常,右腋下可觸及2?cm×2?cm×1?cm淋巴結。?行乳腺鉬靶檢查診斷為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4級,術前在超聲引導下行穿刺活檢,考慮右乳惡性
關于惡性淋巴瘤的病因分析
淋巴瘤是在機體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發育階段的免疫活性細胞發生分化和增殖異常引起的疾病。淋巴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其發生發展涉及遺傳、病毒及其他病原體感染、放射線、化學藥物等理化因素及免疫狀態等諸多發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