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CT表現 邊界光滑無鈣化的腦實質外囊性腫物,密度類似腦脊液,無明顯強化。鄰近顱骨膨凸變形。凸面或顱中窩囊腫可壓迫同側腦室導致中線移位。鞍上、四疊體池和顱后窩囊腫可壓迫第三和第四腦室,導致腦積水。 2.腦MRI表現 T1為低信號,T2為高信號,囊壁無強化。......閱讀全文
關于腦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CT表現 邊界光滑無鈣化的腦實質外囊性腫物,密度類似腦脊液,無明顯強化。鄰近顱骨膨凸變形。凸面或顱中窩囊腫可壓迫同側腦室導致中線移位。鞍上、四疊體池和顱后窩囊腫可壓迫第三和第四腦室,導致腦積水。 2.腦MRI表現 T1為低信號,T2為高信號,囊壁無強化。
關于腦內皮樣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腦內皮樣囊腫的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檢查腦壓力可輕度增高少數腦脊液蛋白含量輕、中度增高多數病人腦脊液化驗正常。 二、腦內皮樣囊腫的其它輔助檢查: 1、顱骨X線平片 除有顱內壓增高征的表現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變。腦橋小腦角表皮樣囊腫可出現巖骨尖吸收,內聽道外形正常;顱中窩表皮樣囊腫可
關于食管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食管囊腫的臨床表現與囊腫的大小及部位有關。巨大的食管囊腫可占據一側胸腔,壓迫或阻塞呼吸道,尤其在胸腔入口和氣管分叉部位,可造成明顯的呼吸道受壓癥狀。臨床上表現有喘息、呼吸困難和反復發作的呼吸道感染。在幼兒嚴重者可出現極度呼吸困難、發紺,甚至窒息死亡。當囊腫穿破氣管或支氣管,可繼發引起支氣管擴張或
關于腸系膜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不一定有陽性發現,但能除外泌尿系或腸道疾病。 (1)腹部平片 可見軟組織陰影;皮樣囊腫及包蟲囊腫壁鈣化時,可顯示環形鈣化影;皮樣囊腫偶可見牙齒、骨骼等結構。 (2)鋇餐或鋇灌腸造影 可見腸道受壓移位等表現:如腫塊鄰近腸管狹窄、拉長、腸壁僵硬;鋇劑通過困難或緩慢;胃十二指腸及橫
關于喉氣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喉外型和混合型的診斷主要根據癥狀,若頸部有囊性突起,觸之軟且可壓縮,用力屏氣時體積增大,穿刺抽吸有氣體,診斷即可明確;喉內型的診斷比較困難,必須在直接喉鏡下仔細觀察,腫物的體積隨呼吸改變,吸氣時縮小,用力鼓氣時增大則為主要特征,如以直接喉鏡或探針等器械壓迫,腫物漸縮小,診斷可確立。頸部X線攝片可
關于胰腺假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大約有半數病人出現血清淀粉酶升高和白細胞計數增多,膽道梗阻時膽紅素可升高。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持續升高3周以上,半數病人可能并發假性囊腫。 2.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包括腹平片和胃腸鋇餐造影。①腹部平片 可見胃和結腸氣泡影移位,由于胰腺炎導致的鈣化,可偶見胰
關于胰腺真性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可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增高,尤其在繼發感染時更加明顯。有時血糖也升高,尿糖陽性。大便中出現油滴,表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在囊腫病例中,血清胰蛋白酶和血漿抗凝血酶也常可明顯升高,有助于胰腺囊腫的早期診斷。 2.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①腹部平片 對于大的囊腫,腹部平
關于卵巢冠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腹腔鏡檢查 腹腔充氣后,腸曲上移,盆腔器官即可清晰暴露。若見到闊韌帶內囊腫,同時見到卵巢與輸卵管,即可明確診斷。 2.B型超聲檢查 超聲顯像中若見到子宮及卵巢的圖像,則其旁的塊物像多數是卵巢冠囊腫,此法由間接推測。卵巢冠囊腫患側能探測出正常卵巢,可與卵巢囊腫進行鑒別。 3.氣腹造影
關于卵巢巧克力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年輕婦女有繼發性進行性痛經及不孕史或有月經紊亂。表現為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二)婦科檢查:病變位于子宮直腸陷窩者,可觸及大小不等的不規則的結節狀突起,觸痛明顯,子宮骶骨韌帶增厚壓痛。異位卵巢時常可觸及一側或兩側盆腔內有固定的囊性腫塊,伴或不伴壓痛。陰道或宮頸有病灶時,在其粘膜下可看到紫
關于卵巢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彩色多普勒超聲、MRI、CT、血清腫瘤標記物等,以及個別特殊情況下應用腹腔穿刺、腹腔鏡檢查、剖腹探查等。 1、超聲檢查 超聲是檢查卵巢囊腫最簡便的檢查方法。超聲檢查可以顯示患側卵巢腫大,有觸痛。 2、腹腔鏡檢查 可直接看到腫物的大體情況,可觀察整個盆腹腔,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并吸收腹液
關于腮裂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CT檢查 不僅可以準確定位,而且對病變的范圍、大小、是否合并感染等都能準確診斷。鰓裂囊腫通常表現為沿胸鎖乳突肌上、下走行,類圓形或橢圓形軟組織塊影,中心密度低,不強化,但囊壁(邊緣)可強化,境界清楚。若病變位于頸前三角區,第二鰓裂囊腫最多見。若囊壁增厚,邊緣不光滑,強化掃描可見囊壁明顯強化
關于腦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CT和MRI已成為診斷腦膿腫最主要的影像學方法,較典型的表現為囊壁光滑的環形強化占位灶,周圍伴不同程度水腫。但也有腫瘤壞死后表現為環形強化占位,與腦膿腫不易區分。另外,腦膿腫也可有不典型影像學表現,如膿腫壁不規則、膿腔較小,加之病人臨床癥狀不典型,造成腦膿腫誤診誤治。近年來,DWI和MRS的臨床
關于腦挫傷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X線平片 可了解有無骨折,有助于判斷致傷機制和傷情。 2.CT 為首選檢查方法,可用于:①顯示挫裂傷的部位、程度和有無繼發性出血和水腫等表現,根據腦室和腦池的大小和形態間接評估顱內壓的高低,必要時需反復多次CT掃描,以動態觀察腦水腫的演變并發現遲發性顱內血腫。②腦挫傷的CT表現為低
關于肝包蟲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包蟲囊液皮內試驗(卡松尼試驗) 為特異性免疫反應。 2.補體結合試驗 陽性率可達70%~80%。 3.血化驗檢查 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4.B型超聲檢查 肝區可見液性暗區,并可確定囊腫的部位、大小。對肝泡狀棘球蚴病需結合病史及卡松尼試驗進行診斷。 5.肝核素掃描 直徑>2~3
關于卵巢囊腫的不同檢查方式介紹
彩色多普勒超聲、MRI、CT、血清腫瘤標記物等,以及個別特殊情況下應用腹腔穿刺、腹腔鏡檢查、剖腹探查等。 1.超聲檢查 超聲是檢查卵巢囊腫最簡便的檢查方法。超聲檢查可以顯示患側卵巢腫大,有觸痛。 2.腹腔鏡檢查 可直接看到腫物的大體情況,可觀察整個盆腹腔,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并吸收腹液
關于腦囊腫的基本介紹
腦囊腫一般指的是蛛網膜囊腫,是腦脊液樣的囊液被包圍在蛛網膜所形成的袋狀結構而成,有先天性和繼發性兩種類型,前者為最常見的蛛網膜囊腫,后者是由于顱內炎癥、顱腦外傷或手術后引起。
關于腦囊蟲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癲癇發作或/和多灶、多樣的中樞神經系統癥狀,伴有便絳蟲節片史,或皮下結節并經活檢證實為囊蟲,以及腦脊液的血清學陽性,均為本病的重要診斷依據,囊蟲結節的病理學診斷與頭顱CT、磁共振的典型囊蟲影像,為確診依據。有助診斷的實驗室檢查有: 1.腦脊液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可見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高。還可見
關于去腦強直的檢查方式介紹
x線、CT、MRI、腦血管造影、數字減影、ECG、腦掃描以及ICP監測。每隔30分鐘監測生命體征及神經系統狀態一次,注意有無顱內壓升高表現,如心動過緩、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大及神經系統惡化表現,如呼吸形式改變以及體溫異常等。2歲以內兒童大腦發育不成熟。可無去大腦強直。兒童中引起去大腦強直最常見的原
關于腦動脈栓塞的檢查方式介紹
1.腦脊液檢查 腦壓正常,腦壓增高提示大面積腦梗死,出血性梗死CSF可呈血性或鏡下紅細胞;感染性腦栓塞如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CSF細胞數增高(200×10/L或以上),早期中性粒細胞為主,晚期淋巴細胞為主;脂肪栓塞CSF可見脂肪球。 2.血尿便常規及生化檢查 主要與有栓子可能來源的感染,
關于腦膨出的檢查方式介紹
1. CT檢查 不僅可顯示顱骨缺損的形態,亦能顯示膨出的軟組織中是否含有腦脊液或腦組織,如合并腦膜腦膨出則可見與腦同樣密度的表現,可見腦室的大小、移位、變形等。對顱頂前半部腦膨出者,CT檢查,特別是應用三維重建技術,對于決定是否需要顱面重建以及選擇重建方法很有幫助,對顱底腦膨出者,冠狀CT掃描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的診斷通常無特殊意義。大約50%的腦膿腫患兒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輕度增多,伴發腦膜炎的患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20×109/L),可有核左移(桿狀核超過7%)。 2.血液檢查 C-反應蛋白對于鑒別顱內化膿性疾病(如腦膿腫)和非感染性疾病
關于腦內表皮樣囊腫的輔助檢查介紹
1、顱骨X線平片 除有顱內壓增高征的表現外,各不同部位者亦有各自改變。腦橋小腦角表皮樣囊腫可出現巖骨尖吸收,內聽道外形正常;顱中窩表皮樣囊腫可發生巖骨尖或巖骨嵴破壞;鞍區者蝶鞍多正常,一側前床突或后床突有骨質改變,亦可有蝶鞍擴大及骨質破壞,累及眶內者可見眶上裂、視神經孔擴大。板障內表皮樣囊腫可
關于小兒縱隔囊腫及腫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X線各種檢查有助于診斷與了解病變范圍,為治療提供幫助。 1.X線透視及胸正側位片 為縱隔腫瘤主要診斷手段。透視可隨意轉動體位從多方面觀察包塊陰影的形態,大小及包塊與周圍關系,觀察腫物有無搏動是否隨吞咽上下移位,能否隨體位和深呼吸運動而改變形態。缺點:透視無法保存記錄,清晰度、對比度不如胸片清
關于腦動脈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血沉及尿常規 一般無特異性變化,動脈瘤破裂出血早期,白細胞常超過10×109/L,血沉也常輕度到中度增快,其增快程度與白細胞數增多的程度相一致,早期可出現蛋白尿,糖尿,嚴重者可出現管型尿,蛋白尿持續較短,一般數天后即恢復正常。 2.腰穿 動脈瘤未破裂時,腰穿腦脊液檢查多無異常變
關于高血壓腦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檢查要突出重點即根據問診材料考慮到最大可能的某種或某幾種疾病后,首先加以檢查以求盡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診斷,在明確頭痛病因后,有時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檢查方法有: 1.眼底檢查 可見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性眼底,視網膜動脈痙攣、硬化甚至視網膜有出血、滲出物和視乳頭水腫。 2.CT檢查 主要表現為局
關于顱內蛛網膜囊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頭顱CT檢查 相對于腦脊液呈等密度(相對于腦實質呈低密度)占位病變,囊壁無強化,周圍無水腫帶,局部腦組織受壓變形或移位,位于中線者可有梗阻性腦積水。 2.頭顱MRI(磁共振成像)檢查 低T1、高T2信號、與CSF信號相同的病變,區別于顱內繼發感染后的囊腫和炎性肉芽腫。 3.CT腦池造
關于盆腔囊腫的診斷方式介紹
1.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測腫塊部位、大小、形態,提示腫瘤形狀囊性或實性,囊內有無乳頭以及鑒別卵巢腫瘤類型、有無腹水、是否為包裹性積液等。 (2)腹部平片若為卵巢畸胎瘤,可顯示牙齒及骨質,囊壁為密度增高的鈣化層,囊腔呈放射透明陰影。 (3)CT檢查良性腫瘤多呈均勻性吸收,囊壁薄,光滑;惡
關于小兒肝性腦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生化檢查 (1)肝功能檢查 膽紅素總值常在171μmol/L(10mg/dl)以上,每天增長17.1μ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血清轉氨酶值在早期增高,隨著病情加重,黃疸加深,反而降低,呈現膽酶分離現象,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比值減小表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后不
關于老年肝性腦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氨慢性肝性腦病尤其是門-體分流性腦病患者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衰竭所致腦病的血氨多正常。 (2)肝功能檢驗異常。 2.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檢查前驅期正常,以后各期均異常。典型的改變為節律變慢,出現普遍性每秒4~7次的θ波,有的也出每秒1~3次的δ波。昏迷時兩側
關于腦內皮樣囊腫的基本介紹
腦內皮樣囊腫,一種為表皮囊腫,一種為皮樣囊腫。表皮囊腫表皮樣囊腫由Critchey于1928年正式命名。它與中耳膽脂瘤不同,不是由于反復炎癥所致上皮脫落形成,而是先天異位發生的。如果異位組織發生在胚胎早期(即神經溝封閉時),則囊腫多位于中線部;如發生在晚期(第二腦泡形成期)則囊腫多位于側方。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