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上萬元的極草5x冬蟲夏草屢屢受媒體質疑,更是令購買過的消費者一頭霧水,這種產品到底能不能放心服用?連日來,人民網記者采訪了多位專業人士及監管部門,試圖還原極草5x冬蟲夏草的真實面目。 人民網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極草5x冬蟲夏草最受質疑的主要是身份問題。記者在北京一家極草銷售網點看到,極草5x冬蟲夏草的產品包裝盒上除了注明成份含冬蟲夏草外,沒有保健食品專用標識,即藍帽子;也沒有普通食品的QS標志,另外也沒有國藥準字號的標識。正因為極草5x冬蟲夏草產品包裝上沒有這些標志,這似乎給其產品合法化有了明正言順的理由。2009年,衛生部發文《關于普通食品中有關原料問題的批復》(衛監督函〔2009〕326號),文中明確“《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規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所列物品及冬蟲夏草目前均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但蟲草中的其他品種如蛹蟲草,已在2009年......閱讀全文
近日,處在退市邊緣的*ST賢成發布公告,稱擬出售經營性資產,同時發行股份購買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春天)股權。而此前不久,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撤銷青海省冬蟲夏草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的公告,這意味著“極草5x”失去了“中藥飲片”這塊免死金牌。 一面圖
極草“試點產品”身份合法性遭疑 一場由王海發起的、針對青海春天極草產品的“打假運動”正在持續發酵。蟲草素風波背后,對極草身份的質疑也隨之而來。據青海春天工作人員稱,極草既不屬于食品也不屬于藥品,屬于青海市食藥監局規定的試點產品。但“試點產品”這一身份是否合法備受王海和法律界人士的質疑。而專家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信息發布,給原本就撲朔迷離的冬蟲夏草又平添了一絲“神秘”。 該消費提示稱,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組織開展了對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的監測檢驗,在檢驗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粉及純粉片產品中,砷含量為4.4至9.9mg/kg。有
圍繞著飲用水標準,農夫山泉的這場“水仗”已經打了快一個月,局勢卻仍舊撲朔迷離。雖然真相未解,但這次“水仗”或許已成為我國治理標準亂象的一次契機 “有點甜”的農夫山泉有問題?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中國人的安全感在一次次地遭受考驗。從4月10日至今,《京華時報》連發20多篇報道,矛頭直指農夫山泉,
張悟本“鬧劇”折射立法監管缺失 這個紅遍大江南北的“食療大師”到最后竟被人們發現是一個“鬧劇”,這通鬧劇的背后除了急于追求生命健康的盲目的消費者,監管缺失和法律漏洞也是不容置疑的。 如果醫師法對醫師稱謂(包括醫生、中醫、大夫等)給予法律保護,《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對醫療行為進行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的一則消費提示顯示,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相關產品砷含量為4.4~9.9mg/kg。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帶來危害。分析指出,過量攝入砷或將致癌。而以極草為主營業務的青海春天在此消息后收到上交所問詢函,青海春天表示,極草產品雖然以冬蟲夏草為原材料,但公司各項試驗結果均顯示,以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的一則消費提示顯示,以冬蟲夏草為原料的相關產品砷含量為4.4~9.9mg/kg。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帶來危害。分析指出,過量攝入砷或將致癌。而以極草為主營業務的青海春天在此消息后收到上交所問詢函,青海春天表示,極草產品雖然以冬蟲夏草為原材料,但公司各項試驗結果均顯示,以
王老吉身陷配方門事件余波未了。 5月11日,衛生部指出王老吉在飲料中添加夏枯草涉嫌違規,但時隔四天,衛生部又指出王老吉添加夏枯草“沒問題”。這看似一場鬧劇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經過了3天的媒體炒作之后,似乎歸于平靜。但來自于民間關于王老吉是是非非的爭議,一直沒有平息……
資料圖片 牙簽蟲草:對“斷蟲草”一些人會用牙簽將其重新串起來。 重金屬草:不法分子會用氧化鉬、鉛粉等粉末沾上膠水抹在黑色的“草”的部位來增重。 硫磺草:使用過硫磺熏蒸上色的冬蟲夏草色澤較為鮮亮。 30年價格暴漲3500倍,利益驅使市場制假、摻假泛濫 冬蟲夏草素有“軟黃金”之稱,3
2月14日下午14時,蒙牛集團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對近日來關于蒙牛特侖蘇OMP奶的安全問題質疑進行了回應。以下是發布會全文。 楊再飛:各位尊敬的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很抱歉占用大家情人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我們
時 間:2010年11月19日下午 地 點:北京國二招賓館 主持人:王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政策辦主任) 王林: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近期,媒體包括社會各界非常關注鐵強化醬油的有關信息,應大家的要求,我們今天下午舉辦這次鐵強化醬油信息共享會。首先
新標準出臺過程令人費解,關鍵指標的顯著降低讓人驚訝,而非止一處的標準模糊或硬傷,令人擔憂其是否堪當整飭乳業的重任 來自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數十名官員共商食品安全議題。一名聽眾當場質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食品安全監管到底誰說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應該如何
“目前,根據國內水質的總體情況來看,國內地表水和地下水已經不能作為礦泉水企業的直接取水點。” 千島湖,被譽為“天下第一秀水”的著名水源地。消費者所熟識的“農夫山泉”天然水就自稱從這里取水。 但是現在,除了作為水源地外,千島湖每天還接待著大量游客。剛從千島湖旅游回來的蔡小姐告訴記者,當
蜂蜜是頗受青睞的養生保健食品,然而,近日業內人士曝出:國內部分蜂蜜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賺取利潤,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入價格低廉的油菜花蜜等,有些企業甚至為了提高產量且通過檢測,在蜂蜜中勾兌用陳大米加工而成的果糖。 一時間,國內蜂蜜行業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 果糖葡萄糖含量標注不清 7月3日
蜂蜜是頗受青睞的養生保健食品,然而,近日業內人士曝出:國內部分蜂蜜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賺取利潤,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入價格低廉的油菜花蜜等,有些企業甚至為了提高產量且通過檢測,在蜂蜜中勾兌用陳大米加工而成的果糖。 一時間,國內蜂蜜行業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 調查篇 果糖葡萄糖含量標注不清
無論是冬蟲夏草產地道地與否,還是現行日益流行的冬蟲夏草純粉片,均沒有相關的國標規范 “目前以不安全食品為由起訴青海春天,上周五已經收到北京市朝陽區法院的立案通知,訴訟標的是29萬元以及十倍賠償。”職業打假人王海12月16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由于該公司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普通食品,不
摘 要: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濟南市區內多家超市。冬蟲夏草禮盒,大都和海參、鮑魚、魚翅等禮盒擺放在一起。在一家大型超市,一盒裝有15克冬蟲夏草的禮盒,售價近5000元。銷售人員稱:“這絕對是產自青海、西藏一帶的純野生冬蟲夏草,這個價格是中等價,品質再好一些的,還要貴。”市面上的山寨冬蟲夏草
【導語】傳統產業一旦遇上現代社會管理制度,總會磨出一堆難題。王老吉今天的尷尬,難保明天不會出現在“張老吉”、“劉老吉”頭上。 汶川地震周年祭之際,因向災區捐款1億元而名聲大噪的王老吉涼茶,卻卷入了一場風波中。有消費者曝料,稱自己的胃潰瘍是長期喝王老吉所致。衛生部日前證實
冬蟲夏草等高檔補品(資料圖)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冬季是人體“收藏”的季節,適當、合理地進補,可以增強體質、祛病強身。一提起冬季進補,許多人總認為進補效益與補品價格成正比,于是便買了許多貴重滋補品,比如冬蟲夏草、西洋參、鹿茸、燕窩、人參等高檔貨,價值數千元乃至上萬元,可謂一擲千金
乳業新國標是進步,還是倒退,是個問題 是保護消費者,還是保護奶農,是個問題 是受制于現實,還是鼓勵先進,也是個問題 細菌含量超出國外數十倍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蛋白質含量遠低正常標準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炎癥纏身的病體奶牛擠出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繼酒鬼酒之后,茅臺酒又陷入“塑化劑門”。一名自稱“水晶皇”的新浪網友將茅臺酒自費送往香港有關機構檢驗,結果檢出塑化劑DEHP。受此消息影響,茅臺昨日停牌一天。今天上午釀酒板塊低開后快速拉升翻紅,板塊漲幅躍升至第一,貴州茅臺一度漲4%。 伴隨塑化劑風波進一步升級,作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的貴州
作者:毛德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昨晚看到新聞,三鹿集團發布消息,稱其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并召回8月6日以前所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并稱目前流入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大約有700噸.剛剛看到最新消息稱,是不法奶農在鮮奶中摻入了
近日,“中國生乳標準全球最差”的爭論再度成為焦點。昨日,衛生部網站刊發了農業部、衛生部兩位專家對相關問題的答疑。文章中,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教授級高工孟瑾透露稱,農業部正制訂生乳分級標準,引導乳企按照生乳等級生產差異化乳品。 孟瑾昨日稱,為進一步鼓勵奶牛科學飼養,推進生乳收購
安全存疑 標準缺位 公眾不知情 雖然公眾尚且懵懂,輻照食品在中國的規模增長卻十分快速。 輻照食品,一個曾經諱莫如深的話題,隨著日本的核危機再度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在大家還尚未對其有足夠了解的時候,輻照食品在中國的增長已然十分快速。截至2010年,我國輻照食品總量已經達20萬噸以
昨日,沈陽一家超市,消費者正在查看蒙牛純牛奶。近日,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超標。 蒙牛牛奶被檢出含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近日引起廣泛關注。昨日,蒙牛集團相關負責人稱,產生問題產品的原因是,一批飼料因天氣潮濕發生霉變,奶牛在食用這些飼料
網購食品今年納入安全監管 乳粉、嬰幼兒食品等受重點監測 方便、價廉、種類多,這些優點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網購食品,但這些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有無保證? 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起,網購食品首次納入本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將以乳粉、嬰幼兒食品等為重點監
紅底白字,一張小小的農夫山泉商品標簽,到底隱藏著多少不易被一般人察覺的秘密? 繼此前揭露農夫山泉執行的產品標準在一些指標上寬松于自來水標準以后,《京華時報》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農夫山泉商品標簽存在的問題遠遠不止于此――4個水源地中有3個是地表水,卻沒有規范標注其產品名
中秋節即將到來,月餅銷售進入旺季,近日,記者接連走訪了上海部分星級酒店、超市賣場,發現了一些令人疑惑的現象:星級酒店的月餅,居然大多是不知名的小廠代加工的;號稱加入了中草藥的“營養月餅”實際上沒有營養;鮑燕翅月餅可能會偷工減料。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該制定月餅餡料品質的具體檢測方法,完善相關標準的
新聞回顧 提到人參,你會想到什么?化人成精的神仙傳說,武俠小說里的續命仙湯還是中醫柜臺動輒上萬的貴重珍藏? 隨著衛生部一紙公告,這個秋天起,人參正式走出藥材、保健品專柜,與枸杞、桂圓、紅棗等一樣,變成超市里的新食品。值得注意的是,衛生部認定的食用人參為5年及
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從商販那里買來了“冬蟲夏草”,以為占了便宜。結果,所謂的“天然冬蟲夏草”,不過是裝在模子里的山藥粉或是黃連面。 這出荒誕劇并非出自想象。在冬蟲夏草被狂熱追捧的當下,可能每日都在現實中上演。 售價昂貴一克就要好幾百 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