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殖讓漁業更高效
一套智慧養殖系統,能實時監測海水pH值、溶氧量等指標;一部手機,可360度查看魚群活動狀況;僅需幾人,就可以養殖上百噸大黃魚……如今,不少地方依托數字化智能設備,創新水產養殖模式,讓漁業變得越來越智慧。 發展智慧漁業,對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十分重要。2022年,我國水產品產量達6869萬噸。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568萬噸,占比達80%以上。傳統水產養殖高度依賴人力、經驗,存在靠天吃飯、風險難控等問題,需要依托新技術尤其是智能技術實現降本增效。 推進智慧水產養殖,并非智能技術在某個環節的簡單應用,而是要實現漁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比如,在福建省連江縣深遠海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的智能化平臺上,可實時看到海水pH值、鹽度等數據,魚兒生長情況如何也一目了然。“定海灣1號”船體總長60.9米,寬32米,養殖水體1.58萬立方米,能抵御15級臺風。按下按鈕,就可以進行投料、清洗網衣等操作。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大黃魚......閱讀全文
智慧養殖讓漁業更高效
一套智慧養殖系統,能實時監測海水pH值、溶氧量等指標;一部手機,可360度查看魚群活動狀況;僅需幾人,就可以養殖上百噸大黃魚……如今,不少地方依托數字化智能設備,創新水產養殖模式,讓漁業變得越來越智慧。 發展智慧漁業,對促進漁業轉型升級十分重要。2022年,我國水產品產量達6869萬噸。其中,養殖
以數字賦能發展智慧漁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79.shtm
以數字賦能發展智慧漁業
近日,海南省“首屆文昌國際智慧漁業發展論壇”在文昌市召開。來自國內外漁業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院士、專家,以及政府代表、國內外水產養殖行業與智慧漁業相關協會和企業代表260多人參與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以“數字賦能、智慧興漁”為主題,旨在宣傳推介文昌優良的自然優勢和營商環境、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發展
業界人士匯聚海南文昌共商智慧漁業發展良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05.shtm 中新網海南文昌3月27日電(記者 符宇群)“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驅動新一輪農業革命,智慧農業成為世界農業發展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26日參加首屆文昌國際智慧漁業發展論壇時
轉基因技術的漁業應用
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改善魚類養殖性能,增強其抗寒抗病能力,已有多種哺乳類和鳥類的基因被成功地整合到魚類的基因組中,使轉基因魚的肌肉蛋白含量和飼料轉換率明顯提高,生長速度加快。此外還可以生產醫藥制品,譬如將人胰島素基因導入斑馬魚卵子中,其受精孵化后可生成胰島素產物。還可利用轉基因技術培養觀賞魚等用途。
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
2023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2023年5月12日-14日 合肥濱湖會展中心大會簡介????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將于2023年5月12日-14日在安徽合肥舉行,面積約33000平方米,預計參展企業800多家。博覽會以“創新驅動、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以成果交易
俄羅斯加強漁業資源控制
日前,俄羅斯國家杜馬對“漁業和水產資源保護法”進行了相應修訂,加強了國家對外資參與俄戰略資源開發的管控。 新規定施行后,希望參與漁業捕撈的外國公民(資本)需向俄有關機構公開身份,不得暗中操控俄漁業企業,有外資成分的企業所捕水產須在俄境內加工,違反有關規定者將被取消捕撈配額,俄安全部門將全權
首個遠洋漁業發展基金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30.shtm4月2日,首個遠洋漁業發展基金在上海海洋大學成立。 ???遠洋漁業發展基金成立。上海海洋大學供圖該基金由捷勝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舟山寧泰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捐資,為緬懷和紀念我國
從源頭探索近海漁業可持續之路
漁業資源作為海洋生物資源的主體,因過度捕撈直接引發的資源量驟減和生態環境惡化造成的關鍵棲息地如產卵場退化,已呈現全球性衰退趨勢,日益危及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 而且,這種趨勢已從沿岸水域蔓延到近海水域,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漁業資源因對世界優質蛋白供應的特殊貢獻,其資源變動
2017中國漁業科技傳播論壇舉辦
6月17日,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和中國漁業協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漁業科技傳播論壇在安徽合肥舉辦。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長宋南平在致辭中指出,論壇旨在為從事新聞工作的編輯記者和漁業領域的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主要內容有三部分:一是交流如何做好科技新聞宣傳和傳播;二是解讀“一帶一路”這一黨和國家重
陜西多舉措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
3月20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陜西省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采取多項舉措助推陜西省漁業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將強化產業技術支撐,加強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大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力度,扎實推進科技精準扶貧,開展全省性技術培訓4次至5次,培訓漁業技術骨干、新型漁民500人
漁業船聯網構建技術-助力“透明海洋”觀測
?? 日前,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的鰲山科技創新計劃重大項目“漁業船聯網構建技術與示范應用”實施方案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 據了解,該項目是海洋國家實驗室“透明海洋”立體觀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聯網技術在海洋觀測和漁業管理領域的拓展應用。由中國工程院潘德爐院士、周志成院士和趙春江院士等同行
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成立
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現場。華南農業大學?供圖4月14日,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在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214會議室召開。會議聽取了研究院建設籌備組工作報告,審議并通過了《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章程》,并選舉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溫小波為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院長
首家“國家漁業船用齒輪檢測中心”落戶蕭山
漁船能平穩快速地大海中行駛,必須要有一個優質的齒輪箱,因為它是提供動力的“心臟”。昨天,我國首家“國家漁業船用齒輪檢測中心”落戶蕭山。 “國家檢測中心的建立,補充了我國漁業船舶船用產品檢測能力建設,提高檢測能力與水平的需要,逐步形成公開、公正、公平的檢驗檢測機制。”國家農業部漁業船舶
江蘇省海洋漁業推廣新凈水模式
記者從7日南京召開的江蘇省海洋與漁業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獲悉,江蘇省大力推廣“以漁控草、以漁控藻”等凈水模式,力爭率先建成全國海洋漁業生態示范區。 江蘇省近年來海洋與漁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法規制度建設、監測保護技術支撐體系、生態健康養殖、漁船更新改造工程、資源養護生態修復、生態監管執法
執法者言:處理漁業污染事故難在哪?
工業化、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表水質,進而更容易引發漁業污染事故。而由于造成漁業污染的成因復雜,認定困難,使得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對這類案件的調處十分困難。 案件回顧―― 7月10日下午,有群眾電話反映江蘇省窯灣鎮王樓與堰頭之間,魚塘內大量魚死亡,稱是上游來水污染
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藍色經濟與全球海洋治理”為主題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國合會)2019年會主題論壇于2019年6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崔利鋒應邀出席論壇并作主旨發言。論壇重點就“保護海洋向塑料污染宣戰”和“可持續漁業發展助力恢復海洋生物資源”兩方面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國合會秘書
投資1200萬-魯西南漁業監測中心掛牌成立
3月10日,魯西南漁業監測中心在濟寧掛牌成立。 該中心投資1200萬元,擁有液相色譜室、氣質聯用室、氣相色譜室、原子吸收室、氣瓶室等28個功能實驗室,配備了美國安捷倫液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氮吹儀、瑞典福士定氮儀等大型儀器設備10臺套,能夠開展漁業環境監測、病害防治、
青島發布現代海洋漁業綠色發展攻堅方案
山東省青島市近日印發《青島市現代海洋漁業綠色發展攻堅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全市現代海洋漁業綠色發展具體目標和工作任務。方案確定,全市現代海洋漁業將“打造一個中心,推進六個發展”。 打造水產苗種科技研發中心。建設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業中心,并在即墨區田橫鎮打造青島市水
我國首個碳匯漁業實驗室在青島成立
我國首個碳匯漁業實驗室日前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掛牌成立,實驗室主任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研究員擔任。 我國是世界上率先提出漁業碳匯概念和倡導發展碳匯漁業的國家。漁業碳匯是指通過漁業生產活動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CO2,并把這些已經轉化為生物產品的碳移出水體的過程和機制
檢察機關牽手漁業部門-合力保護海洋生態
? 5月29日上午,在中國海監7016執法船上,舟山市定海區檢察院聯合區農林與海洋漁業局舉行“三護平臺”揭牌儀式,成立了浙江省首個以執法船只為日常活動場所的海上工作室,作為開展“護海、護漁、護島”專項工作的平臺。?隨后,兩部門聯合開展休漁期巡航執法檢查專項行動。29日一早,中國海監7016執法船從定
渤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漁民戲稱鮮蝦油腥味
垃圾很多一網捕不了多少魚 10月正是蝦蟹肥的時候,在東營市廣利港內,這里的海鮮市場迎來了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刻。 10月20日5:00許,為了不錯過漁船出海的時間,記者趕到了廣利港,正巧碰見了即將出海的楊新民。 "今天再出一趟,明后天有大風,出不去了。"楊新民的"座駕"是一艘配備
農業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揭牌
農業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日前在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啟動建設。 來自國內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水產專家,就重點實驗室“十二五”發展規劃、主要學科研究方向等舉行專題論壇;還舉行了“農業部淡水漁業健康養殖重點實驗室”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浙江研究中心”授牌儀式。中國水產
海洋所和獐子島漁業集團合作取得良好進展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獐子島漁業 海洋生態養殖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聯合組建。聯合實驗室重點針對海洋健康養殖發展新的重大需求以及海水養殖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兩大關鍵問題,圍繞海洋生物養殖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
菏澤漁業總產值今年力爭實現23億元
27日上午,菏澤市水產局召開全市漁業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獲悉,2016年,菏澤漁業養殖面積力爭達到35萬畝,漁業總產值將力爭實現23億元。 據悉,至2015年,全市無公害養殖面積達到4.2萬畝,認證無公害養殖產品40個。2015年菏澤漁業養殖面積達到34萬畝,水產品產量實現13.1萬噸,漁
《現代漁業科技創新發展現狀與展望》出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79.shtm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紅生等著的《現代漁業科技創新發展現狀與展望》一書,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現代漁業科技創新發展現狀與展望》? ?海洋所供圖該書立足
紀念這位“魷釣之父”-首個遠洋漁業發展基金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16.shtm
海南三沙市建首個海洋漁業資源科研基地
近日,隨著一個紅色標牌浮標筒投入大海,中沙群島漫步暗沙海洋漁業資源增養殖科研基地正式成立。這是海南省在中沙群島海域建設的第一個海洋漁業資源科研基地,也是國務院批準設立三沙市后第一個獲批實施的科研項目。 海南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李向民介紹,該基地于2012年7月經海南省政府批準建設,主要用于實施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海洋酸化威脅漁業
酸化可能導致小丑魚失去它們的方向感和嗅覺(圖片來源:FlickrNemo"s great uncle) 在墨西哥舉行的2010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16,第16次締約方會議)上發布的一份報告說,海洋可能正在以6500萬年以來最快的速度酸化,這對于依賴于從魚類獲取蛋白質的30億
聚丙烯在農業、漁業及食品工業的應用介紹
聚丙烯可用于制作溫室氣蓬、地膜、培養瓶、農具、魚網等,制作食品周轉箱、食品袋、飲料包裝瓶等。與廢舊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反應性共混制成多功能廢舊PET,將多功能廢舊PET與聚丙烯原位成纖復合制成的原位成纖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廢舊PET形成異形微纖、廢舊PET微纖與PP基體樹脂間形成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