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原發性腦損傷和繼發性腦損傷的簡介
原發性腦損傷指暴力作用于頭部時立即發生的腦損傷,主要有腦震蕩、腦挫裂傷及原發性腦于損傷等。繼發性腦損傷指受傷一定時間后出現的腦受損病變,主要有腦水腫和顱內血腫。腦水腫繼發于腦挫裂傷;顱內血腫因顱骨、硬腦膜或腦的出血而形成,與原發性腦損傷可相伴發生,也可單獨發生;繼發性腦損傷因產生顱內壓增高或腦壓迫而造成危害。原發性腦損傷如果有癥狀或體征,是在受傷當時立即出現,并且不再繼續加重。同樣的癥狀或體征,如果不是在受傷當時出現,而是在傷后過一段時間(長短依病變性質和發展速度而定)出現,且有進行性加重趨勢;或受傷當時已出現的癥狀或體征,在傷后呈進行性加重趨勢,皆屬于繼發性腦損傷所致。區別原發性和繼發性腦損傷有重要臨床意義:前者無需開顱手術,其預后主要取決于傷勢輕重;后者,尤其是顱內血腫往往需及時開顱手術,其預后與處理是否及時、正確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原發性腦損傷并不嚴重者。 (一)腦震蕩 表現為一過性的腦功能障礙,無肉眼可見的神經病理改......閱讀全文
關于原發性腦損傷和繼發性腦損傷的簡介
原發性腦損傷指暴力作用于頭部時立即發生的腦損傷,主要有腦震蕩、腦挫裂傷及原發性腦于損傷等。繼發性腦損傷指受傷一定時間后出現的腦受損病變,主要有腦水腫和顱內血腫。腦水腫繼發于腦挫裂傷;顱內血腫因顱骨、硬腦膜或腦的出血而形成,與原發性腦損傷可相伴發生,也可單獨發生;繼發性腦損傷因產生顱內壓增高或腦壓
關于顱腦損傷的簡介
任何原因引起的顱腦損傷而致的腦挫裂傷、腦水腫和顱內血腫均可使顱內壓增高。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早期即可出現顱內壓增高。少數患者可以較遲出現,如慢性硬膜下血腫等。顱腦損傷后患者常迅速進入昏迷狀態,伴嘔吐。腦內血腫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現偏癱、失語、抽搐發作等。顱腦CT能直接地確定顱內血腫的大小、部位和類型,以
關于閉合性腦損傷的基本介紹
閉合性腦損傷多為交通事故、跌倒、墜落等意外傷及產傷所致。 戰時多見于工事倒壓傷或爆炸所致高壓氣浪沖擊傷,都因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頭部致傷。 按傷后腦組織與外界相通與否,將腦損傷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兩類。前者多由銳器或火器直接造成,皆伴有頭皮裂傷、顱骨骨折和硬腦膜破裂,有腦脊液漏;后者為頭部接觸較鈍
關于閉合性腦損傷的分級介紹
分級的目的是為了便于制訂診療常規、評價療效和預后,并對傷情進行鑒定。 1.按傷情輕重分級 ①輕型(I級)主要指單純腦震蕩,有或無顱骨骨折,昏迷在20分鐘以內,有輕度頭痛、頭暈等自覺癥狀,神經系統和腦脊液檢查無明顯改變; ②中型(Ⅱ級)主要指輕度腦挫裂傷或顱內小血腫,有或無顱骨骨折及蛛網膜下
關于閉合性腦損傷的診斷檢查介紹
1、腦震蕩 腦脊液檢查無紅細胞,CT檢查顱內無異常發現。 2、彌漫性軸索損傷 CT掃描可見大腦皮質與髓質交界處、胼胝體、腦干、內囊區域或三腦 室周圍有多個點狀或小片狀出血灶;MRI能提高小出血灶的檢出率。 3、腦挫裂傷 CT檢查:不僅可了解腦挫裂傷的具體部位、范圍(傷灶表現為低密度區內
【顱腦損傷】的幾個誤區
??? 是否頭部損傷就一定有腦損傷??? 并不能認為頭部外傷一定合并有腦損傷。所謂僅有的頭皮損傷,微小的顱骨線形骨折等并不一定合并有腦損傷。由于顱腦損傷的機制非常復雜,在強調頭外傷病人應該警惕腦損傷的同時,并不主張泛化腦損傷的概念,造成傷者過多的思想負擔。??? 是否頭部沒有損傷就一定沒有腦損傷??
關于閉合性腦損傷的作用力介紹
造成閉合性腦損傷的機制甚為復雜,可簡化概括為由兩種作用力所造成: ①接觸力:物體與頭部直接碰撞,由于沖擊、凹陷骨折或顱骨的急速內凹和彈回,而導致局部腦損傷; ②慣性力:來源于受傷瞬間頭部的減速或加速運動,使腦在顱內急速移位,與顱壁相撞,與顱底摩擦以及受大腦鐮、小腦幕牽扯,而導致多處或彌散性腦
新型水凝膠有助修復失明和腦損傷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膠狀生物材料,有助于保持細胞活性,也能使它們更好地結合成組織。兩項早期試驗顯示,運用這一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失明,并幫助中風動物恢復。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國際干細胞研究協會會刊《干細胞報告》上。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疾病或外傷性神經損傷的新療法,新成果是其中一部
顱腦損傷救治五注意
在顱腦損傷的搶救與治療中,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救治越早,傷員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越高,死亡率和殘廢率越低。 一、重視現場急救 顱腦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缺氧5分鐘即可造成腦死亡。現場救助者應記錄傷者受傷的時間、受傷的位置和姿態。對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可以讓傷者自己敘述病情,觀察傷者全身的活動
關于腦外傷后遺癥的疾病特點介紹
根據損傷特點,可將顱腦損傷分為局部損傷和彌漫性損傷。二者在致傷因素、損傷機制和病理表現等方面具有明顯差別。另外,根據腦損傷發生的時間可以將顱腦損傷分為原發性腦損傷和繼發性腦損傷,二者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現。 顱腦損傷始于致傷外力作用于頭部所導致的顱骨、腦膜、腦血管和腦組織的機械形變(mechani
關于閉合性腦損傷的急診處理要求介紹
1.輕型(I級) (1)留急診室觀察24小時; (2)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及神經系體征變化; (3)顱骨X線攝片,必要時作頭顱CT檢查; (4)對癥處理; (5)向家屬交待有遲發性顱內血腫可能。 2.中型(II級) (1)意識清楚者留急診室或住院觀察48—72小時,有意識障礙者
增強記憶藥物逆轉腦損傷
無論是由致使頭撞到儀表盤上的車禍引發,還是高度接觸性運動對顱骨造成的多次重擊所致,創傷性腦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根據現代醫學智慧,目前尚無藥物逆轉認知減退和記憶喪失,而任何外科手術要想取得療效,就必須在幾個小時內實施。不過,一種此前被用于增強小鼠記憶力的化合物可能提供了希望:經受腦震蕩后連續一個月
增強記憶藥物逆轉腦損傷
? 無論是由致使頭撞到儀表盤上的車禍引發,還是高度接觸性運動對顱骨造成的多次重擊所致,創傷性腦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根據現代醫學智慧,目前尚無藥物逆轉認知減退和記憶喪失,而任何外科手術要想取得療效,就必須在幾個小時內實施。不過,一種此前被用于增強小鼠記憶力的化合物可能提供了希望:經受腦震蕩后連續一個月
概述閉合性腦損傷的治療方案
需要涉及的問題很多,重點是處理繼發性腦損傷,著重于腦疝的預防和早期發現,特別是顱內血腫的早期發現和處理,以爭取良好的療效。對原發性腦損傷的處理除了病情觀察以外,主要是對已產生的昏迷、高熱等病癥的護理和對癥治療,預防并發癥,以避免對腦組織和機體的進一步危害。
【顱腦損傷】的臨床分類與護理
? ? 顱腦損傷的臨床分型??? 臨床應用分類??? 該方法主要應用于臨床診斷,以顱腦損傷部位和損傷的病理形態改變為基礎。首先根據損傷部位分為顱傷和腦傷兩部分,二者又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損傷。腦損傷依據硬腦膜是否完整,分為開放性顱腦損傷(open craniocerebral injury)和
概述閉合性腦損傷的癥狀體征
為頭部接觸較鈍物體或間接暴力所致,不伴有頭皮或顱骨損傷,或雖有頭皮、顱骨損傷,但腦膜完整,無腦脊液漏。 一、腦震蕩 表現為一過性的腦功能障礙,主要癥狀是受傷當時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可為神志不清或完全昏迷,常為數秒或數分鐘,一般不超過半小時。清醒后大多不能回憶受傷當時乃至傷前一段時間內的情
【顱腦損傷】發生機制及其病理特點
??? 發生機制及其病理特點??? 根據損傷特點,可將顱腦損傷分為局部損傷和彌漫性損傷。二者在致傷因素、損傷機制和病理表現等方面具有明顯差別。另外,根據腦損傷發生的時間可以將顱腦損傷分為原發性腦損傷和繼發性腦損傷,二者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現。??? 顱腦損傷始于致傷外力作用于頭部所導致的顱骨、腦膜、腦血
顱腦損傷性疾病診斷公式
? 1.腦震蕩=短暫意識喪失(昏迷時間幾分鐘)+逆行性遺忘??? 2.急性硬膜外血腫=腦外傷+中間清醒期(昏迷-清醒-昏迷)+CT梭形血腫??? 3.硬膜下血腫=持續性昏迷??? 4.腦疝=瞳孔散大+心跳呼吸驟停
超敏C反應蛋白與顱腦損傷
129例顱腦損傷患者不同時期超敏C反應蛋白的變化的研究顯示,顱腦損傷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傷情越重,升高越明顯。這說明超敏C反應蛋白不僅是一種疾病標記物,同時也參與創傷性疾病的致病過程,且創傷越嚴重,肝細胞在IL-6等細胞因子誘導下合成超敏C反應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釋放入血液中。
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的研究進展
顱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疾病,約15%的TBI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低鈉血癥。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常被歸類為抗利尿激素不當分泌綜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
人類外傷性腦損傷的果蠅模型
一項研究說,科研人員建立了一種果蠅模型用于研究外傷性腦損傷(TBI)的直接和長期后果。找到外傷性腦損傷(TBI)的有效療法具有挑戰性,這部分是由于治療結果因為損傷的位置和嚴重程度以及遺傳和環境因素而有很大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avid Wassarman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外傷性腦損傷(T
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的研究進展
顱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疾病,約15%的TBI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低鈉血癥。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顱腦損傷后低鈉血癥常被歸類為抗利尿激素不當分泌綜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
顱內血腫的基本癥狀介紹
由于創傷等原因,當腦內的或者腦組織和顱骨之間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集聚于腦內或者腦與顱骨之間,并對腦組織產生壓迫時,顱內血腫(Intracranial hematomas)因而形成。顱內血腫是顱腦損傷中常見且嚴重的繼發性病變。發生率約占閉合性顱腦損傷的10%和重型顱腦損傷的40%~50%。 按血
創傷性腦損傷急性和慢性階段背后的分子線索
圖:1-dpi組織中A2急性損傷特異性TBI生物標志物HCDR3(綠色)和細胞核(藍色)的定性表征。感興趣區域(ROI)用白色方框表示。比例尺為200 μm。?? ?圖片來源: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Sarah Stabenfeldt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首次揭示了一些與導致死亡和殘疾
微小的硒顆粒能促進腦損傷的恢復
納米粒子對抗中風 缺血性中風發生時,供應大腦的血管會收縮或阻塞。結果,大腦血液供應不足。Mashaghi解釋說:"由于細胞毒性、炎癥和細胞死亡,血液的缺乏會導致腦組織損傷。這進而會導致大腦功能障礙和神經系統疾病,如麻木、視力問題、頭暈和嚴重頭痛。"缺血性中風占所有中風的87%,是一個重要的死亡
關于繼發性癲癇的簡介
癲癇是大腦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引起的短暫的發作性大腦功能失調,按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癲癇,指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尚查不出致病原因的癲癇。繼發性癲癇,又稱癥狀性癲癇,指由其他疾病導致的癲癇,可見于任何年齡,大多起病于青壯年之后。發作形式多為部分性發作,如單純部分性發作(運動性、感覺性、植
研究揭示驅動放射性腦損傷的細胞類型和分子機制
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唐亞梅教授團隊闡明了放射后小膠質細胞通過分泌趨化因子CCL2及CCL8,吸引CD8+ T細胞浸潤腦組織并引發腦損傷的機制,為放射性腦損傷的治療提出新的干預策略。相關研究發表于Neuron。 放射性腦損傷(radiation-induced brain injur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
該文獻納入418 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發生肺部感染將其分為肺部感染組( 152 例) 和無肺部感染組( 266 例) ,對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痰培養。應用單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肺部感染的單因素分析肺部感染組與無
癡呆癥或與多年前的腦損傷相關
一項新研究發現,腦外傷患者更有可能被診斷為癡呆癥,即使在30年后。這是研究了近半個世紀的數據后得出的結論。 創傷性腦損傷(TBI)是世界范圍內導致死亡和殘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此外,TBI也與老年癡呆癥的風險有關。 雖然,創傷性腦損傷(TBI)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與癡呆癥有關,但對這
Experimental-Neurology:如何緩解中風帶來的大腦損傷?
中風患者如果其免疫細胞進入大腦,則會導致疾病的惡化。來自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目前正視圖利用肺臟調節機體的免疫反應,進而緩解中風后的二次腦損傷的嚴重程度。 "我們越來越清楚肺臟是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的重要部位,因此能夠作為治療中風二次損傷的潛在靶點",來自URMC的神經學家Marc H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