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時勉勵學校要“勇于創新、敢于超越、力爭一流”。中國科大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基礎研究主力軍作用,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根基。 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根本遵循,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加強基礎研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強大力量。近年來,中國科大充分發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促學和示范帶頭作用,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與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相結合,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將其精神實質、豐富內涵貫徹落實到辦學治校全過程,深刻理解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閱讀全文
中科院強磁場中心與荷蘭強磁場實驗室簽署合作協議
11月23日,荷蘭奈梅亨強磁場實驗室主任Prof. Jan Kees Maan與中科院強磁場中心主任匡光力研究員在合肥簽署合作協議,雙方達成共識,今后將在技術裝置利用、數據共享、實驗室開放、人員互訪交流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兩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的實質性合作邁出了第一步。
“慧眼”直測宇宙最強磁場
慧眼衛星藝術圖 (圖片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10億特斯拉!日前,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獲悉,通過我國首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科研人員對X射線吸積脈沖星的一次暴發進行詳細觀測,通過X射線能譜,首次直接測量到迄今為止宇宙中的最強磁場,強度可達10億特斯拉。目前,人類在地球實驗室可制造出
大部分恒星擁有強磁場
據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官網消息,該大學天文學家率領的國際科研團隊發現,強磁場在恒星中很常見,這些磁場對恒星演化及最終命運具有重大意義。這一發現將顛覆科學家對恒星演化的認知。 悉尼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丹尼斯·斯特洛表示,此前只有最多5%的恒星被認為擁有強磁場,因此目前的恒星進化模型缺乏磁場這一基礎要素。
揭秘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
地球磁場約等于0.5高斯,這0.5高斯的強度就擁有足夠的力量撬動指南針,讓指南針的指針從任何方向準確旋轉指向南方。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制的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再攀“科技高峰”:其混合磁體(磁體口徑32毫米)產生了45.22萬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刷新了
“超強磁場”背后的“超強團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75.shtm 你能想象在我們身邊有一個地方,它的磁場是周圍磁場的60萬倍,它的溫度比周圍溫度低兩百多攝氏度嗎?這個地方就是位于北京市懷柔科學城內的極低溫強磁場量子振蕩測量實驗站。 極低溫強
詹文龍視察強磁場科學中心
察看相關設備的建設情況 11月3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在合肥科學島參加核學會大會期間視察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并實地考察了國家穩態強磁場大科學工程的建設情況。 合肥研究院院長王英儉、黨委書記匡光力匯報了合肥研究院的工作情況。詹文龍對于合肥研究院“創新2020”規劃和“十二五”工
轉基因工程小鼠落戶強磁場中心
無特定病原體級動物中心引進多種基因工程小鼠。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無特定病原體(SPF)級動物中心日前投入使用, 從美國引進的多種基因工程小鼠也喜遷新居。這標志著強磁場中心腫瘤分子遺傳和表觀遺傳學的研究正式起航。 能穩定遺傳且表達外源基因的小鼠即轉基因小鼠。目前該動物中心已有超過30個基因工程小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2017年9月27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國英,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白京羽出席驗收會并講話。驗收會由中科院副院長王恩哥主持。 驗收會上,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工程總經理匡光力
綻放在強磁場科學中心的“鏗鏘玫瑰”
在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水冷磁體調試監控室里,幾個年輕的姑娘正在盯著監控屏,看似枯燥的數據和曲線是她們工作的核心內容。 姑娘們來自磁體運行與實驗測量部,這個部門屬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的支撐系統,她們的工作就是保證技術支撐系統建設的方案設計、采購安裝、調試過程順利進行。通過工作歷練,姑娘們已經
十九大代表:凝聚起創新人才“強磁場”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如總書記所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多位十九
強磁場下關聯電子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盛志高、陸輕鈾合作團隊依托超導SM2組合顯微測試系統,在氧化物關聯電子晶體研究中取得進展,工作發表在期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10, 23, 20136(2018)上。 固態物質既有玻璃態又有晶體態。玻璃態是無序的,長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測試系統產出新成果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朱弘教授小組利用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電子自旋共振等測試系統,研究了壓縮應變(La,Ba)MnO3薄膜中的磁晶各向異性,其研究結果近期發表于《應用物理學雜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科學實驗測試系統包括輸運
慧眼衛星直接測量到宇宙迄今最強磁場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即慧眼衛星)團隊通過對X射線吸積脈沖星的詳細觀測,采用直接測量的方法得出其最強磁場,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直接且非常可靠地測量到的宇宙中的最強磁場。該結果于8月10日在國際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發表。 2017年8月,科研人員利用慧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輸血”更需“造血”
2014年夏天,記者在合肥科學島上見到王俊峰時,這已經是他在這里度過的第5個夏天了。 王俊峰是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強磁場中心)核磁共振部執行主任。在過去的這幾年中,他與一同從哈佛醫學院海歸的劉青松等人,不僅在各自科研領域中成果連連,更是注重培養新鮮“血液”
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項目啟動建設
9月27日,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現場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項目是“十四五”國家規劃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體建設目標是建設性能參數領先、功能完善的多時空超強脈沖強磁場實驗設施,為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及強電磁工程科學領域的多學科
強磁場中心發現石英音叉的壓頻效應
壓電效應普遍存在于結構上不具有中心對稱性的電介質材料中,它表征材料的力學與電學性質之間的耦合作用。石英音叉是一種得到廣泛應用的壓電器件,比如在鐘表中作為時鐘源,在具有原子分辨率的原子力顯微鏡中作為微懸臂。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陸輕鈾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在這種壓電器件中存在一種電壓導致本征頻率改
斑馬魚基礎研究
近期,我們收到了很多小伙伴提交的文獻獎勵申請,其中,有2篇成功吸引了小編的注意,這2篇文章的內容都是斑馬魚研究相關的。我們都知道,斑馬魚是一種常見的模式生物,但是市面上針對斑馬魚的抗體卻非常少,我們不僅有一百多種斑馬魚抗體,而且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來進行定制生產。下面來看看這2篇文章吧。01標題:Sa
基礎研究司圍繞面向科技強國加強基礎研究赴天津調研
2017年12月4日至5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一行赴天津大學、南開大學開展調研,了解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有關工作情況。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和校長鐘登華,南開大學黨委書記魏大鵬和校長龔克等分別陪同調研。 葉玉江司長一行參觀調研了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
基礎研究司圍繞面向科技強國的基礎研究赴杭州調研
2017年12月16日至18日,基礎研究司葉玉江司長帶領基礎司一行赴浙江之江實驗室、浙江大學和國家海洋局二所開展調研。了解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等有關工作情況。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海洋局二所所長李家彪院士、浙江省科技廳周國輝廳長、之江實驗室朱世強主任等分別陪同調研。
世界領先的強磁場-全球共享的大裝置
塞巴斯蒂安教授團隊最近一次來華訪問交流,全留在了位于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利用這里的強磁場裝置開展研究,得到的一組高質量實驗數據讓她喜出望外。 “武漢的國家脈沖強磁場裝置是世界一流的設施,幾年來我屢屢造訪武漢,用這里的設施開展新的研究。”這位來自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
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制成耐寒“金屬花”
管內電纜導體截面圖 它是一朵“金屬花”,是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究人員經過一道道工序精心培育出的“新品”。這個花有個特別嗜好,就是只有在極冷的情況下才愿意“綻放”。而這種極冷必須要達到零下幾百攝氏度,大約比月球夜晚溫度還要冷兩倍,比地球記錄的最低溫度還要冷3.5倍。 其實,“金屬花”是由銅線材和
合肥科學島穩態強磁場刷新世界紀錄
8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研制的國家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新突破:其混合磁體(磁體口徑32毫米)產生了45.22萬高斯(即45.22特斯拉)的穩態磁場,刷新了同類型磁體的世界紀錄,成為目前全球范圍內可支持科學研究的最高穩態磁場。原世界紀錄是1999年由美國國家強磁場
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獲多項研究進展
近期,設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在拓撲狄拉克半金屬領域取得多項研究進展,成果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等國際頂級刊物上相繼發表。 拓撲狄拉克半金屬是一種全新的拓撲量子材料,其體
中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獲重大進展
記者2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強磁場科學中心自主研制的第一臺水冷磁體在輸入10兆瓦電源功率、2萬安培高穩定度電流下,獲得了預計的26.93特斯拉磁場。 這標志著中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項目獲得了重大進展,也標志著中國強磁場水冷磁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傳統科學日臻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刷新世界紀錄
核心閱讀 日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了重大突破,產生了場強45.22萬高斯的穩態磁場,刷新了同類型磁體保持了近23年的世界紀錄。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在物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多學科領域都有重要價值。新紀錄的誕生,表明我國擁有了目前國際領先的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能夠為科研
福州:打造人才“強磁場”-催生數字經濟“核裂變”
近年來,福州市在數字經濟領域,發掘和培育了一批由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領銜的創業項目,構建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速向創新轉型“第一方陣”挺進。 任義文 福州市科技局局長 11月10日,2021年福州市榕創嘉年華暨福州創新創業大賽決賽落幕。記者注意到,多項數字領域“福州造”前沿
強磁場下拓撲超導材料電子態研究取得進展
強磁場中心張昌錦課題組利用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的五號水冷磁體,在30特斯拉磁場強度和0.36K極低溫條件下進行了精密的數據測量,對近期發現的潛在的拓撲超導材料PdTe2的電子結構進行了研究,得到了完美的強磁場振蕩信號。該工作從磁性和電性兩個方面給出了該體系中占主導地位的單帶電子結構,這一結果對后期
科學巨匠歸來顯榜樣力量-“強磁場”召喚人才海歸
“感謝主辦方為兩位先生頒獎,這是對他們回歸祖國的肯定。”日前,中國新聞社主辦的“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科學家楊振寧、姚期智入選“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清華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助理張莞昀代為領獎。 2017年2月,此前已放棄外國國籍的楊振寧和姚期智,正式由中科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部分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10月28日秋高氣爽,艷陽高照,位于董鋪湖畔美麗的科學島上嶄新的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大樓在和煦陽光下熠熠生輝,來自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著名高校的100多名代表蒞臨現場,共賀國家“十一五”大科學工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部分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是國家發改委
研究揭示強磁場下二維材料合成制備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室研究員朱雪斌課題組在強磁場下二維材料合成制備方面取得新進展,采用強磁場水熱法合成了1T-MoS2和Ti3C2 MXene異質結構,相關工作以2D/2D 1T-MoS2/Ti3C2 MXene Heterostructu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