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出版社Hindawi宣布停止出版4本期刊
Hindawi將停止出版四種被其認定為“受到論文制造廠嚴重損害”的期刊。 這家開放獲取出版商今天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它將繼續從關閉的雜志中撤回文章,這些雜志分別是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Healthcare Engineering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今年3月,Clarivate因未能達到其質量標準而從其Web of Science索引中刪除了19種Hindawi期刊,其中包括這4種期刊。 Hindawi的母公司Wiley當月宣布,暫停在Hindawi期刊上出版特刊三個月,隨后損失了900萬美元的收入。 上個月,Wiley和Hindawi表示,他們計劃撤回1......閱讀全文
知名出版社-Hindawi-宣布停止出版4本期刊
Hindawi將停止出版四種被其認定為“受到論文制造廠嚴重損害”的期刊。 這家開放獲取出版商今天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布,它將繼續從關閉的雜志中撤回文章,這些雜志分別是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Medicine, Computational
被踢19本后,Hindawi還有期刊可以投嗎?
今年3月,Hindawi被科睿唯安官方一次性剔除了19本,可以說損失慘重。那么對于普通科研碩博來說,Hindawi旗下的其他期刊是否還能投呢?是否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反其道而行之,在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我們的中稿率呢?我們理性分析下。 首先要看官方的態度,因為如果官方還想繼續割韭菜,那作者肯定跟著
被學術界“拉黑”!Hindawi論文不可用于畢業
周三上午,知名國際出版商Wiley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將停止使用今年以來陷入困境的旗下OA品牌"Hindawi"。值得注意的是,這離Wiley當初收購Hindawi不到3年時間。 2021年1月5日,Wiley以2.98億美元收購了Hindawi Limited。彼時,Hindawi已是全球
損失1800萬,Wiley將廢除子品牌“Hindawi”
學術出版商Wiley在周三上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該公司將停止使用陷入困境的品牌"Hindawi"。據悉,Wiley計劃在明年年中前將Hindawi旗下約200種期刊將完全整合到Wiley。 Hindawi持續虧損 暫停出版特刊最初給 Wiley 造成了 900 萬美元的季度收入損失。20
揭秘同行評審圈和“論文工廠”-Hindawi出版社公布白皮書
在不斷變化的學術出版界,研究人員既面臨著日益增加的發表壓力,又要面對學術界日益增多的系統性操縱和欺詐行為。作為開放獲取領域的關鍵參與者,Hindawi出版社遭遇了嚴重干擾,并針對這些科研誠信挑戰進行了大量撤稿。 Hindawi出版社發布白皮書解決大規模出版操縱問題:Hindawi的歷程及對學術
收稿量降低88%!浙大第一附屬醫院“拉黑”兩大出版社
近期,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更新了“不建議投稿雜志名單”,Hindawi和Frontiers兩個出版社旗下所有期刊包含在內。 早在今年年初,國內多所高校及醫院就“拉黑”了Hindawi、MDPI旗下系列期刊。甚至,馬來西亞大學教育部發布了一項聲明,禁止該國的公立大學使用國家預算資金來支付在MDP
操縱同行評審?該知名出版社撤回283篇中國學者文章
2022年6月,Hindawi研究誠信團隊利用審稿人活動數據庫基礎上的新的分析能力,在少數期刊的同行評議過程中發現了違規行為。初步調查的結果,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511篇論文,原因是這些論文的不道德行為破壞了公認的研究誠信規范。從2022年12月起,Hind
威立收購Hindawi以提升開放獲取能力
近日,記者從Wiley獲悉,約翰威立父子公司以2.98億美元收購了一家開放獲取(OA)出版業的創新者Hindawi Limited,以提升其開放獲取出版項目能力。 開放獲取是一種迅速發展的學術出版模式,允許同行評議的文章被立即閱讀和共享,使重要的研究成果廣泛可用。近年來,金色開放獲取作為一種開放
破紀錄-|-Nature:今年撤稿數量超1萬篇,超八成來自這家出版社
12月12日,Nature發布一篇新聞報道:今年被撤回的文章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23年底撤稿數量已超過1萬篇,打破年度撤稿記錄。專家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各出版商正著力于清除大量存在的虛假和同行評審欺詐的論文,2023年撤稿數量已超過10,000篇,打破了年度記錄。《Nature》的一
撤稿新高度|186篇中國學者的文章被撤回-涉復旦等高校
2022年6月,Hindawi研究誠信團隊利用審稿人活動數據庫基礎上的新的分析能力,在少數期刊的同行評議過程中發現了違規行為。初步調查的結果,Hindawi將撤回自2020年8月以來發表的16種期刊的511篇論文,原因是這些論文的不道德行為破壞了公認的研究誠信規范。 截至2023年1月28日,
論文,發國內期刊還是國外期刊?
如今,發表論文已經成為我國科研人員工作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據統計,2016年,中國學者發表的期刊論文數已經接近100萬篇,SCI期刊論文也達到30萬篇,論文總量穩居世界第一,SCI論文數居世界第二。 SCI期刊中文名是《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嚴格的選刊
2024《期刊引證報告》:內地20個期刊折桂
6月20日,科睿唯安發布2024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報告覆蓋全面的高質量期刊資源,并按學科進行排名,便于學術機構、研究人員和出版機構評估期刊在全球科研領域的重要性。其中中國期刊表現優秀,20個期刊在21個學科排名世界第一。每年發布一次的《期刊引證報告》提供了豐富的獨立于出版機構的數據、指
沒有“土味兒”的期刊不是一流期刊
依賴國外數據庫,用SCI影響因子和h指數高低論英雄,“模仿”“跟隨”“照搬”的方式發展中國的科技期刊的路徑依賴亟待改變。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多個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文件,制定了“2035年科技期刊躍居世界第一方陣”“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國家學術水平的知名期刊”等目標,旨在提
話說中文核心期刊與SCI期刊的對等
過去大家都不怎么看重中文期刊,好一點的文章必然投到海外或國內的SCI期刊,大多數中文期刊上文章的質量不如SCI期刊文章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教育部、科技部都要求重視中文期刊,于是很多單位與一些評價指標體系中把中文期刊列為其中一項,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長遠看,這并非一件壞事,想當年,前蘇聯有不少
我國作者2015年支付SCI收錄OA期刊論文發表費約為4.5億元
由于開放存取(OpenAccess,OA)出版是將收入來源由傳統的出版后征訂轉向出版前由作者方支付論文處理費(ArticleProcessing Charge,APC),因此,出版機構的收入直接取決于OA論文的發表數量。近年來,OA期刊數量和OA論文數量均呈爆發式增長,遠遠超過傳統訂閱類期刊同期
Hindawi等撤回大量中國學者論文,教育部:開展高校撤稿論文自查
據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等高校網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來,Hindawi等國外出版機構撤回大量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對我國的學術聲譽和學術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近期已發布通知,決定在各高校開展撤稿論文自查工作。 目前,河南省、陜西省、河北省、福
《病毒學報》入編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23年12月26日,《病毒學報》編輯部收到北京大學圖書館的正式通知,《病毒學報》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基礎醫學類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23年版(第10版)從2021年10月開始研究,研究工作由北京大學圖書館主持,共 32 個單位的 148 位專家和工作人
寄予厚望-2024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這些重點更值得關注
根據往年經驗,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即將發布,官方回復也說明如此,最新名單將在明年1月份發布,即2周之后。 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尤其讓人關注...... 回顧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至今已發布三個版本,前兩版分別發布于2020年和2021年,特別是2020年首次發布后,可以說反響熱
國際期刊撤稿事件反思:學術期刊面臨誠信新挑戰
近日所發生的107篇中國作者論文被國際期刊撤稿事件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作為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此次的107篇論文被撤銷的原因在于一些“論文黑中介”在推薦評審專家時,將專家的郵箱“偷梁換柱”,從而炮制了這些“黑中介”自己評審自己所投論文的造假事件。面對不誠信行為,學術期刊面臨哪些新挑戰?
期刊數據庫更新
圖片來源:B. DOUTHITT/SCIENCE 期刊影響因子多年來備受批評,認為其扭曲了學術出版。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克拉尼特分析公司推出了其期刊引用報告(JCR)數據庫的更新版本,并表示它提供了理解期刊特征和受眾的背景信息。 影響因子代表期刊文章的引用次數,除以其兩年間發表的文章數量,
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期刊影響因子長久以來被學術界視為一個重要的科研水平參考指標。在一本影響因子高的期刊發表論文,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容易獲得認同。然而,部分科學家已對這一指標能否真正反映單篇論文乃至作者學術水平提出質疑,加上每年發布這一指標的湯森路透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把相關業務轉售給兩家投資公司,影響因
期刊數據庫更新
圖片來源:B. DOUTHITT/SCIENCE 期刊影響因子多年來備受批評,認為其扭曲了學術出版。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克拉尼特分析公司推出了其期刊引用報告(JCR)數據庫的更新版本,并表示它提供了理解期刊特征和受眾的背景信息。 影響因子代表期刊文章的引用次數,除以其兩年間發表
新聞出版總署查處違規期刊-扶持精品期刊發展
2011年,《醫學信息》“鴛鴦刊”事件引起廣泛社會關注。 所謂“鴛鴦刊”,是指利用同一刊號和期次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刊發不同作者的論文以滿足其發表需求的一種怪現象。事實上,這一現象所折射出的近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學術期刊存在整體質量不高、大量刊發論文收取版面費牟利等問題,也是新聞出版總署20
重磅!2022年“頂尖期刊”名單發布,130種中國期刊入選(附名單)
《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3版已發布。《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是中國科協系列課題《面向國際的科技期刊影響力綜合評價方法研究》等的研究成果,該系列課題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評價系統,探索面向全球的更為科學、全面、合理的期刊影響力評價方法,為世界學術評價融入更多中國
2022年SCI期刊IF發布,NSC三刊漲勢不及這家中國期刊?
6月28日,2022年SCI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正式發布,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最新影響因子為286.13。其中,備受矚目的Nature由去年的49.962變為69.504,Science由去年的4
中國有過萬種期刊-學術期刊超六成
“中國現有期刊10084種,其中學術期刊6400種,占比超過期刊總量的60%。”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李軍29日在北京表示。 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學術評價高峰論壇當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李軍
100本期刊全文入駐中國農業期刊集成服務平臺
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牽頭籌建的“中國農業期刊集成服務平臺”實現了100本農業科技期刊全文入駐,覆蓋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期刊52本(73%)、各省級農科院主辦期刊26本(29%),其中包括32本中文核心期刊,7本“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同時,該平臺完成了75萬余篇文章元數據
印度打擊掠奪性期刊
即便不是一種威脅,掠奪性期刊也會被大多數學者視為令科學界頭疼的事情。但在印度,一些高校曾建議將此類出版物列入該國被認可期刊的“白名單”。如今,政府正在打擊這種被科學家視為由政府不當獎勵促成的做法。 “我們將終止掠奪性期刊帶來的威脅。”負責高等教育的部長Prakash Javadekar在7月
國際期刊評論CRISPR基因療法
在醫療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更加準確、深入地了解疾病發病機理和探究基因功能,可以改造人的基因,達到基因治療的目的等。今年五月份,來自中山大學的遺傳學,在世界上首次嘗試使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修改來自人類胚胎的疾病相關DNA,從而引發了科學界的激烈爭論。這篇論文發表在五月份的《P
國際期刊評論CRISPR基因療法
在醫療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可以更加準確、深入地了解疾病發病機理和探究基因功能,可以改造人的基因,達到基因治療的目的等。今年五月份,來自中山大學的遺傳學,在世界上首次嘗試使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修改來自人類胚胎的疾病相關DNA,從而引發了科學界的激烈爭論。這篇論文發表在五月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