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胸主動脈瘤的病因分析
約80%的胸主動脈瘤是繼發于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14%是由于梅毒引起,其他的原因包括先天新因素、馬方綜合征及胸部頓挫傷。大多發生于60歲以后,男女之比為10:2。胸主動脈瘤的患病率占主動脈瘤的20.3%~37%。......閱讀全文
關于水痘的病因分析
該病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種,決定了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生存力很弱,不耐熱和酸,能被乙醚等消毒劑滅活。人類是該病毒唯一宿主,患者為唯一傳染源,傳染期一般從皮疹出現前1
關于肛裂的病因分析
1.大便異常 肛裂首先是因為來自外力的沖擊或摩擦。如果糞便過粗過硬,此時肛門適應性較差,會使肛管裂開,有人研究發現,不僅是便秘,腹瀉也會產生肛裂,可占到肛裂誘因的4%~7%。 2.內括約肌痙攣 腸道、肛管或肛竇的炎癥刺激、酸性糞便刺激、括約肌外露、氣憤緊張等異常情緒,均可引起肛門內括約肌張
關于登革熱的病因分析
登革病毒為黃病毒科中的黃病毒屬,是單股正鏈RNA病毒,病毒耐低溫,在人血清中保存-20℃可存活5年,-70℃可存活8年以上,但不耐熱,50℃加熱30分鐘或100℃加熱2分鐘即可滅活;不耐酸,用洗滌劑、乙醚、紫外線和0.65%甲醛溶液可以滅活。目前已分離出4個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均有致病性。伊蚊(
關于胃癌的病因分析
1.地域環境及飲食生活因素 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長期食用熏烤、鹽腌食品的人群中胃遠端癌發病率高,與食品中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多環芳烴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關;吸煙者的胃癌發病危險較不吸煙者高50%。 2.幽門螺桿菌(H
關于斜頸的病因分析
斜頸可分為先天性肌性斜頸和先天性骨性斜頸。前者是由于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引起的頭頸歪斜的先天性頸部畸形,相當多見;后者是因頸椎骨質發育畸形所致的斜頸,較少見。 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病因目前仍未明了。但大多數學者認為子宮內壓力異常或胚兒胎位不正是產生先天性肌性斜頸的主要原因。胎兒在宮內位置不正或受到不
關于麻疹的病因分析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為單股負鏈RNA病毒。直徑約100~250nm,衣殼外有囊膜,囊膜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H)。麻疹病毒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此病毒抵抗力不強,對干燥、日光、高溫均敏感,
關于ATIN的病因分析
引起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藥物如下,每一類型中的具體藥物按所引起的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發病率排列。 抗生素 (1)β-內酰胺抗生素:二甲氧基苯青霉基苯青霉素、依匹西林、青霉素、氯唑西林、羧芐西林、新青霉素Ⅱ號、乙氧萘胺青霉素、羥氨芐青霉霉霉霉霉素。 (2)頭
關于天皰瘡的病因分析
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的表皮內棘層松解性大皰性皮膚病。患者體內存在針對Ca[sup]2+[/sup]依賴的細胞間粘連分子——鈣粘蛋白的抗體,因此,在正常皮膚或黏膜上出現松弛性水皰,尼氏征陽性。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現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皰瘡的抗原主要是橋粒,抗體主要是IgG,
Nature子刊:外顯子測序助力遺傳病診斷
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休斯頓UTHealth和巴黎的研究人員發現,TGFB2基因突變會引起一系列系統性并發癥,包括致命的胸主動脈瘤和顱內動脈瘤。這一新綜合癥具有與Marfan綜合癥和Loeys-Dietz綜合癥類似的癥狀,但并不完全相同。文章于7月8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雜志網
關于胸腹主動脈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胸腹主動脈瘤指同時累及胸腔段和腹腔段的主動脈,以及侵犯到腎動脈以上的腹主動脈瘤,動脈瘤從胸延伸至腹,累及胸主動脈、肋間動脈及腹主動脈內臟諸分支。可發生致死性動脈瘤破裂。 胸腹主動脈瘤的病因包括動脈硬化囊性壞死、黏液變性、感染或創傷,動脈瘤擴大可產生對鄰近結構的壓迫,如神經、肺、胸壁、食管、小腸
關于漏斗胸的基本介紹
漏斗胸是一種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史。男性較女性多見,有報道男女之比為4:1。漏斗胸屬漸進式病變,在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后才愈來愈明顯而被家長發現。漏斗胸的外型特征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帶駝背以及上腹突出。
關于胸壁結核的簡介
胸壁結核是繼發于肺或胸膜結核感染的肋骨、胸骨、胸壁軟組織結核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胸壁疾病。本病常見于20~40歲的青、中年人,男性較多。病變好發于乳腺與腋后線之間的第3~7肋骨處。臨床表現為冷膿瘍或慢性竇道,往往繼發于肺、胸膜或縱隔的結核病變,僅為結核病的局部表現。大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或有結核感
關于胸苷激酶的簡介
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是一種催化胸苷的磷酸化生成胸苷一磷酸的酶。胸苷激酶以醇基為受體催化ATP,也可以α-uridine為受體。催化α-GAT的磷酸基為供體的酶反應。 轉換脫氧胸苷(Thd) 為胸苷酸 (TMP),這種磷酸化方式是唯一的通途引入Thd到DNA代謝。正因如此
剖宮產術后并發感染性胸主動脈瘤破裂死亡病例報告
1 病例報告 患者, 24 歲,因剖宮產術后 6 天,腹脹伴發熱 5 天,于 2010 年 4 月 6 日急診轉入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患者于 2010 年 3 月 29 日因“妊娠 36+1周,陰道流液 1+天”入當地醫院 住院治療。入院血常規結果為 WBC 10. 52×109 /L, N
關于黑熱病的病因分析
當受染白蛉叮咬人時,將前鞭毛體注入皮下組織,少部分被中性粒細胞破壞,大部被網狀內皮系統的巨噬細胞所吞噬并在其中繁殖、增生,隨血流至全身,破壞巨噬細胞,又被其他單核-巨噬細胞所吞噬,如此反復,導致機體單核-巨噬細胞大量增生,以肝、脾、骨髓、淋巴結的損害為主。細胞增生和繼發的阻塞性充血是肝脾、淋巴結
關于肝硬化的病因分析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謝性肝硬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肝靜脈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藥物性肝硬化、營養不良性肝硬化、隱源性肝硬化等。 1、病毒性肝炎 目前在中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門靜脈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
關于肺氣腫的病因分析
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支氣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關。吸煙、感染和大氣污染等引起細支氣管炎癥,管腔狹窄或阻塞。吸氣時細支氣管管腔擴張,空氣進入肺泡;呼氣時管腔縮小,空氣滯留,肺泡內壓不斷增高,導致肺泡過度膨脹甚至破裂。細支氣管周圍的輻射狀牽引力損失,使細支氣管收縮
關于脾臟腫大的病因分析
一、感染性 (一)急性感染 見于病毒感染、立克次體感染、細菌感染。螺旋體感染、寄生蟲感染。 (二)慢性感染 見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蟲病、慢性瘧疾、黑熱病、梅毒等。 二、非感染性 (一)淤血 見于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積液Judd-Chiari綜
關于宮頸息肉的病因分析
1.炎癥因素 一般認為是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引起。長期的炎癥刺激,促使宮頸黏膜過度增生,加上子宮有排除異物的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2.內分泌紊亂 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 3.病原體感染 通常由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手術操作或機械刺激、性交損傷子宮頸,
關于盲腸扭轉的病因分析
正常盲腸附著在腹后壁,被腹膜完全覆蓋,很少發生扭轉。如果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盲腸的固定及其系膜退化不全,導致盲腸和升結腸的系膜過長,活動度過大,即可造成盲腸扭轉。這是盲腸扭轉的解剖因素。造成盲腸扭轉的誘因有飲食過多、過度用力、腹瀉、腹內有粘連、盆腔腫瘤等因素,腹部手術是盲腸扭轉的直接原因。另外,妊
關于白癜風的病因分析介紹
白癜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后天色素性皮膚病,表現為局限性或泛發性皮膚黏膜色素完全脫失。由于皮膚的黑素細胞功能消失引起,但機制還不清楚。全身各部位可發生,常見于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等。女性外陰部亦可發生,青年婦女居多。 本病發病原因尚不清楚。近年來研究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
關于游走脾的病因分析
游走脾(floating spleen)指脾臟脫離正常解剖位置游移活動于腹腔的其他部位。甚少見,女性比男性多3~13倍,以中年女性為多見。中年以上經產婦產后發病率較高,兒童期也有發生。 游走脾多因先天性脾蒂或脾周韌帶過長,或脾周韌帶缺如,或腫大的脾牽拉使韌帶松弛或腹肌薄弱等造成。還可能由于脾臟
關于耳石癥的病因分析
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特發性稱之為耳石病,另一類為繼發性,繼發于梅尼埃病、突聾、病毒性迷路炎、內聽道動脈缺血、偏頭疼、頭部外傷、中耳和內耳術后,人工耳蝸術后,耳毒性藥物損害,耳硬化癥,慢性中耳炎及頸性眩暈等,上述各種疾病導致了半規管的炎癥或缺血損傷而致耳石脫落。
關于頭癬的病因分析介紹
頭癬是頭皮和頭發的淺部真菌感染,根據病原菌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黃癬、白癬、黑癬及膿癬。 在我國常見的病原菌主要是許蘭毛癬菌、鐵銹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癬菌及斷發毛癬菌等。頭癬主要是由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或患病的動物而傳染,特別是當頭皮因剃頭等外傷時更易被感染,故理發是傳染途徑之一。但是
關于唇裂的疾病病因分析
唇裂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發生率約為1:1000。正常的胎兒,在第五周以后開始由一些胚胎突起逐漸互相融合形成面部,如未能正常發育便可發生畸形,其中包括唇裂。 引起發育和融合障礙的確切原因和發病機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可能分為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兩個方面,并與營養、遺傳、感染、內
關于慢性腹瀉的病因分析
1.全身性疾病 (1)糖尿病腹瀉與胃腸道植物神經病變有關。 (2)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由于腸道蠕動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大便頻繁甚至腹瀉,大便一般呈糊狀,含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貝赫切特綜合征等。 2.肝、膽、胰腺
關于尿潴留的病因分析
常見原因是由于各種器質性病變造成尿道或膀胱出口的機械性梗阻,如尿道病變有炎癥、異物、結石、腫瘤、損傷、狹窄以及先天性尿道畸形等;膀胱頸梗阻性病變有膀胱頸攣縮、纖維化、腫瘤、急性前列腺炎或膿腫、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腫瘤等;此外,盆腔腫瘤、妊娠的子宮等也可引起尿潴留。還有由于排尿動力障礙所致的動力性梗
關于腎下垂的病因分析
腎下垂是指腎臟隨呼吸活動所移動的位置超出正常范圍,并由此引起泌尿系統與其他方面癥狀。正常腎臟一般隨著呼吸活動可有3cm之內的活動度。 腎臟位于胸腰之間兩側的腎窩內,由于背部堅強的縱行肌肉與腹腔臟器的固定,一般不會過多地移位。但因腎周脂肪囊下方是一個潛在的疏松的間隙,因此當腹壓降低時,腎臟就可能
關于胃痙攣的病因分析
1.環境因素 (1)飲食 飲食不規律可能增加胃痙攣的危險性,暴飲暴食、生冷和辛辣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常可引起胃痙攣的復發。 (2)吸煙 如長期吸煙者的胃痙攣發病率明顯高于不吸煙者。 (3)藥物 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可破壞胃酸分泌的自身調節作用及胃黏膜屏障,可致胃痙攣。 2.遺傳因素 胃痙攣的
關于戈謝病的病因分析
戈謝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致病基因位于1號染色體。目前發現位于染色體1q21的GBA基因點突變。GBA基因可見到錯義突變、剪接突變、轉移突變、基因缺失、基因與假基因融合等,導致葡糖腦苷脂酶的催化功能和穩定性下降,使大量的葡糖腦苷脂在肝、脾、骨骼、肺和腦組織的單核-巨噬細胞中蓄積,形成典型的戈謝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