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1.皮膚損害:避免陽光照射和創傷;外用3%二羥其丙酮(dihydroxyacetone)和0.13%散沫花素(lawsone)霜劑。穿防護衣。口服β-胡蘿眩素60-180mg/d,或核黃素20-40mg/d,或每隔日口服阿的平50mg。 2.溶血性貧血:嚴重和長期溶血有脾切除指證,可能有良效且可降低對光敏感性。消膽胺4g3次/d,餐前服用同時加用抗氧化劑維生素E,對防止肝病的進展有效。 3.服用倍他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可能有減輕光敏反應的作用。 4.脾切除可使溶血性貧血改善并可減輕部分患者的卟啉尿及皮膚光敏反應。 5.輸血可抑制紅細胞系造血可減少卟啉的蓄積。有人曾用持續過量的輸血成功治療1例本病患者,為避免長期過度輸血而導致鐵蓄積形成血色病,可同時并用驅鐵治療,但至今仍無一個實用的長期治療方案。 6.藥用炭(活性炭)60g,3次/d長期服用。藥用炭(活性炭)可結合從膽汁中排出的卟啉,起到促進血及皮膚卟啉從膽汁和......閱讀全文
治療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1.皮膚損害:避免陽光照射和創傷;外用3%二羥其丙酮(dihydroxyacetone)和0.13%散沫花素(lawsone)霜劑。穿防護衣。口服β-胡蘿眩素60-180mg/d,或核黃素20-40mg/d,或每隔日口服阿的平50mg。 2.溶血性貧血:嚴重和長期溶血有脾切除指證,可能有良效且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診斷治療相關介紹
診斷 本病診斷并不困難,主要依據是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和原卟啉的增加。 鑒別診斷 紅細胞有短暫熒光可與肝性卟啉鑒別。另外,還應與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蕁麻疹等鑒別。 并發癥 當原卟啉形成過多超過肝臟的最大排泄能力時,沉積于肝臟引起肝細胞的損傷,表現肝大、黃疸、腹痛及
治療急性間歇性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1.去除誘因 要去除誘發因素,避免應用可以增強ALA合成酶作用的藥物,如巴比妥、磺胺藥、灰黃霉素、氯喹、雌性激素等。 2.飲食治療 注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量,供給足夠的熱量和電解質。 3.對癥治療 腹部不能忍受者可用嗎啡。氯丙嗪可緩解精神癥狀。不能進食者靜脈滴注葡萄糖或完全腸外營
治療遺傳性糞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1.去除誘因 去除誘發因素,避免飲酒,避免應用可以增強ALA合成酶作用的藥物,如巴比妥、磺胺藥、灰黃霉素、氯喹、雌性激素等。 2.飲食治療 注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量,供給足夠的熱量和電解質。 3.對癥治療 腹痛不能忍受者可用嗎啡。氯丙嗪可緩解精神癥狀。不能進食者靜脈滴注葡萄糖或完
治療急性間歇性血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1.積極預防,避免誘發因素;攝入高糖飲食,可抑制誘導△-ALA合成酶的活力,使卟啉生成減少,可防止卟啉病發作。 2. 嚴重發作需要用血紅素治療,只能靜脈用藥,標準治療方案是每日3mg/kg,連用4天,推薦用人白蛋白與羥高鐵血紅素重組,形成血紅素白蛋白(hemealbumin),這樣羥高鐵血
治療小兒急性間歇性卟啉病的相關介紹
急性發作時,如出現水、電解質紊亂,應積極糾正,限制水的入量,適當補充鈉鹽。有些病兒當水和電解質紊亂被糾正后,其他臨床癥狀亦隨之緩解。發作時要十分注意藥物的選擇。可采用水合氯醛、嗎啡或哌替啶(杜冷丁)緩解疼痛或煩躁等神經系統癥狀。部分病人服用氯丙嗪可使腸痙攣緩解。有些病兒發作與月經周期有關,可用抑
關于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診斷介紹
根據本病典型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特點診斷即可成立。“紅色尿”和“紅色牙齒”,光照部位的毀形性皮膚損傷,伴多毛及色素沉著是本病典型的臨床特征實驗室檢查可見:紅細胞、血漿及尿中尿卟啉Ⅰ濃度顯著增高,不同程度的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幼年時可出現光敏性皮膚損害和紅色尿,合并有溶血性貧血和牙齒發紅,提示本病
關于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檢查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1.血象呈不同程度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但貧血很少需臨床輸血。外周血可見異形紅細胞增多紅細胞大小不等,并多見嗜酸性及嗜堿性點彩紅細胞和有核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增多。 2.骨髓象紅系增生,可見類似病態造血表現在紫外線燈照射下骨髓有核紅細胞和外周血紅細胞因卟啉濃度增高呈現鮮紅色熒光。
肝性血卟啉病的治療
1.對癥治療、預防復發、減少皮膚損害 避免陽光照射和創傷,穿防護衣。口服β-胡蘿卜素或核黃素,或每隔日口服阿的平。 2.盡量避免誘因 如過勞、精神刺激和饑餓、感染、禁酒等。 3.激素治療 少數急性發作與月經周期有明顯關系病例,應用雄激素、雌激素或口服女性避孕藥有良效,但可出現持續性高血
關于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檢查介紹
1、血常規檢查 血漿、紅細胞、糞中原卟啉增加,少數患者伴糞卟啉增加,尿中卟啉正常,可有血清鐵水平降低,鐵結合力增加,血紅蛋白和血細胞容積降低,并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紅細胞在碘鎢石英燈下發射短暫(10~15秒)橘紅色熒光。 2、組織病理 在皮損處和暴露部位的皮膚,表皮大多正常,真皮乳頭層血管
卟啉病的治療
1.消除可能的誘因 包括忌酒、停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藥物。避光、防曬,使用遮光劑。 2.遲發型皮膚卟啉病 可口服羥氯喹治療,必要時也可采用放血療法。 3.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可口服β胡蘿卜素降低光敏感。也可嘗試NB-UVB照射提高對光的耐受。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概述
中文名: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英文名: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 別名:不典型的夏令水皰病;紅細胞肝性原卟啉癥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于1953年才被首次描述,當時Kosenew等稱之為“不
關于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簡介
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亦稱紅細胞生成性尿卟啉病、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先天性光敏感性卟啉病,因在1911年由Gunther首先描述,又稱Gunther病。主要臨床表現時皮膚水泡,懼怕陽光等。治療以抗炎對癥支持治療為原則。
肝性血卟啉病的介紹
肝性血卟啉病又稱Waldenstrom綜合征、急性間歇性卟啉癥(AIP)。本病是由于肝內卟啉代謝紊亂所引起的間歇發作性腹痛、嘔吐、便秘及神經精神癥狀等一系列癥候群。以青壯年人發病為多。
什么是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是由于亞鐵螯合酶活性低下,原卟啉原IV水平升高而引起的遺傳性皮膚病。 本病大多在3~5歲內起病,也有到青春期才發病者。男性多于女性,夏重冬輕。特征是日曬后5~30分鐘局部產生強烈的燒灼感、針刺感或瘙癢,數小時后皮膚出現紅斑和高度水腫,嚴重者有丘疹、水皰、紫癜和血皰,類似種痘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鑒別診斷
本病診斷并不困難,主要依據是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和原卟啉的增加。 紅細胞有短暫熒光可與肝性卟啉鑒別另外還應注意與先天性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多形性日光疹、日光性蕁麻疹等鑒別。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疾病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漿紅細胞、糞中原卟啉增加,少數患者伴糞卟啉增加,尿中卟啉正常。可有血清鐵水平降低鐵結合力增加。血紅蛋白和血細胞容積降低,并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紅細胞在碘鎢石英燈下發射短暫(10~15s)橘紅色熒光。 其它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在皮損處和暴露部位的皮膚,真皮上層乳頭層血管壁及其
關于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病因分析
1.由于尿卟啉原Ⅲ輔合成酶的缺陷,使尿卟啉原Ⅲ合成酶作用下的羥甲基膽色烷,不能正常地轉化成尿卟啉原Ⅲ,羥甲基膽色烷可自發形成過多尿卟啉原Ⅰ。尿卟啉原Ⅰ不能最終變成血紅素,而氧化成尿卟啉Ⅰ,尿卟啉原Ⅰ又在尿卟啉原脫羧酶作用下脫羧形成糞卟啉原Ⅰ,最終氧化成糞卟啉Ⅰ。正常人每天合成Ⅰ型卟啉僅數百微克,
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預后及預防
1、預后 本病進展很緩慢往往患者于幼年時期死亡,死亡原因大多為感染或嚴重溶血性貧血。成年后皮膚常因潰瘍而留有嚴重瘢痕,面容損壞或使手指脫落導致殘疾。 2、預防 患者應避免暴露于日光下(因普通布料不能阻止波長為400nm左右的光照射),可穿戴特殊材料如含氧化鋅或氧化鈦材料縫制的衣服、手套和寬
簡述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發病機制
尿卟啉原Ⅲ合成酶基因位于染色體10q25.3-26.3。患者的基因缺陷類型包括點突變插入和缺失。基因點突變類型多,報道在39個患者中發現22種不同點突變 [1] ,發生率高的部位為:Cys73→Avg,達38.5%純合子等位基因突變者臨床癥狀重常出生后即發病,依賴輸血。而雜合子或單一等位基因點突
肝性血卟啉病的鑒別診斷及治療
鑒別診斷 診斷本病的關鍵是提高對本病的警惕性。由于本病相對少見,而且癥狀并無特殊,常常造成誤診,有報道誤診率可達73%。本病腹痛時,應與急腹癥如膽石癥,潰瘍病等多種疾病相鑒別。出現神經精神癥狀時,應與糙皮病、硬皮病及皮肌炎等相鑒別。本病出現尿膽原陽性時,應與鉛、金、砷、酒精、苯、四氯化碳中毒,
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的臨床表現
患者大多在3~5歲內起病,也有到青春期才發病者。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特征是日曬后5~30min局部產生強烈的燒灼感、針刺感或瘙癢,數小時后皮膚出現紅斑和高度水腫嚴重者有丘疹、水皰、紫癜和血皰,類似種痘性水皰病,繼而形成糜爛、黑色厚痂或奇異的線狀結痂病程持續數天至幾周,與日曬程度有關。常累及鼻、唇
概述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的臨床表現
皮膚水泡通常是嚴重的,在出生不久即出現,常伴有貧血和血尿。有些在成人期出現癥狀很輕。疾病的嚴重度根據每個病人的突變和酶缺乏的程度。嚴重的病例在子宮內有積水,在新生兒黃疸用光療時表現明顯的光過敏。由于過量的卟啉使子宮內的羊水成紅色,這有助于診斷。 皮損和PCT的表現相似,但通常更為嚴重。日光暴露
簡述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癥的治療方案
用β-胡蘿卜素治療,血漿和紅細胞內原卟啉雖無明顯變化,但對日光耐受性增加,推測β-胡蘿卜素有熄滅激發狀態的氧和游離根作用,阻斷光敏反應,或與卟啉有相同的最大吸收光譜,服藥后β-胡蘿卜素在角層內起屏蔽作用。一般口服75~200 mg/d,除皮膚黃染外,無其它副作用。 非吸收性陽離子絡合劑(考來烯
怎樣治療卟啉病?
1、消除可能的誘因 包括忌酒、停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藥物。避光、防曬,使用遮光劑。 2、遲發型皮膚卟啉病 可口服羥氯喹治療,必要時也可采用放血療法。 3、紅細胞生成性原卟啉病 可口服β胡蘿卜素降低光敏感。也可嘗試NB-UVB照射提高對光的耐受。
治療甲亢性肌病的相關介紹
一.急性甲亢性肌病 急性甲亢肌病治療較困難,治療可參照甲亢危象處理。需進行監護搶救,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但多數患者在1-2周內死亡。 二.慢性甲亢性肌病 慢性甲亢性肌病應用新斯的明類藥一般無效。慢性甲亢性肌病的嚴重程度大多數與甲亢的嚴重程度呈平行關系,甲亢控制后,肌病即
急性間歇性卟啉病的基本介紹
急性間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是卟啉病中較多見且最重的一種。本病是由于δ-氨基-γ酮戊酸(ALA)和卟膽原產生過多在體內蓄積所致,臨床特征為腹部絞痛、頑固性便秘、精神癥狀和尿中排泄大量ALA及卟膽原。本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青春期很少出現癥狀,大多
怎樣治療皮膚卟啉病?
主要為對癥治療和預防復發。不同卟啉病的治療不同。 (一)紅細胞生成性血卟啉病 1、皮膚損害 避免陽光照射和創傷;外用3%二羥丙酮和0.13%散沫花素霜劑。 2、溶血性貧血 嚴重和長期溶血有脾切除指證,可能有良效且可降低對光敏感性。可服用消膽胺,餐前服用同時加用抗氧化劑維生素E,對防止肝
治療Behcet病性鞏膜炎的相關介紹
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與BD有關聯的彌漫性前鞏膜炎使用NSAID聯合秋水仙堿(colchicine)0.6mg,2次/d,口服有效。但結節性前鞏膜炎特別是出現前房積膿者,需加短期糖皮質激素治療。與BD有關聯的壞死性前鞏膜炎極為罕見其治療方法與BD的視網膜血管炎的治療類似除短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外
治療小兒肝性腦病的相關介紹
對急性肝衰的治療強調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除加強支持和對癥處理外,清除毒性物質、糾正代謝紊亂,阻止肝壞死,使肝臟得以修復和再生。具體措施如下: 1.一般治療 采用飲食療法,補鉀,糾正酸、堿中毒等治療方法。 2.護肝治療 患兒昏迷期間,熱量來源主要靠靜脈輸入葡萄糖液,熱量較充足可減少機體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