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警報!全球將迎高溫“烤”驗
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12日暫時緩解。不過從13日開始,北方大部地區又將再度受到高溫的影響,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8℃以上。 根據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高溫天氣過程率先在華北平原出現。從明天起至周末,高溫在北方繼續發展,范圍不斷擴大。其中,京津冀、河南、山東將有成片的高溫天氣,河北、河南多地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8℃以上。 15日以后,高溫的范圍還將擴展至內蒙古以及東北地區。這次高溫過程對于華北平原一帶來說,持續時間長,部分地方的連續高溫天數,可達5至6天。對于東北地區來說,此次炎熱天氣過程也將推動入夏進程。公眾出行需注意防暑防曬,多補水,以免中暑。 中國氣象局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朱定真:現在從中央氣象臺預測來看,也就是十五、十六日的時候,因為暖高壓脊發展是最旺盛的時候,所以這一些大片的區域,就是華北和黃淮地區會出現大片的35℃以上的高溫,但是隨著這個暖高壓脊的逐漸東移,所以整個的高溫區域也會有一個逐漸的一個縮小過程。 全國總工會近日對......閱讀全文
厄爾尼諾助推寨卡疫情蔓延
一項基于流行病學模型開展的新研究19日說,2015年發生的強厄爾尼諾事件助推寨卡疫情在南美大規模暴發。這項研究還預測,美國東南部、中國南部和歐洲南部存在潛在的季節性寨卡傳播風險。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當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寨卡病毒主要有兩種傳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紋伊
厄爾尼諾或在未來幾月形成
熱帶太平洋中的一個暖水池正在向東移動,如果其到達海平面,則會引發厄爾尼諾現象 那個“小男孩”又要回來了。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氣候預報中心(CPC)于5月10日發布的一項預測結果,厄爾尼諾——熱帶太平洋東部海域周期性的水溫升高現象——很可能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出現。如果足
我們該怎樣應對“弱”厄爾尼諾?
今年能否確定為厄爾尼諾年?厄爾尼諾與暖冬有何關系?我國是否還會出現2008年初那樣的雨雪冰凍災害?厄爾尼諾對農業生產和百姓健康有哪些影響?在中國氣象局日前舉辦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立浧,中國科學院
厄爾尼諾“空降” 早稻產量不減反增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從大面積來看,氣候對湖南的早稻種植造成了一定的產量影響。但是我們合作社種植早稻的產量,應該比去年還每畝高出30—50公斤。盡管去年是個豐收年。”日前,在湖南益陽市赫山區召開的現代糧油生產示范工程建設推進會上的現場考察中,赫山區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劉創業向科技日報記者
深度學習協助預測厄爾尼諾 |《自然》論文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Deep learning for multi-year ENSO forecasts報道了一種可以提前一年半預測厄爾尼諾事件的深度學習方法,克服了該領域內長期存在的一項挑戰。用來預測厄爾尼諾現象的CNN預測系統來源: Ham et al. 厄爾尼諾事件發生于太平洋東部和
全球今年恐迎來厄爾尼諾“大烤”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世界各地頻繁創下高溫紀錄。今年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次更多、范圍更廣、強度更強。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
當前“厄爾尼諾”持續時間可能創紀錄
記者在中國氣象局今天召開的厄爾尼諾專題通氣會上了解到,國家氣候中心預計,當前的厄爾尼諾事件將至少持續發展到2015/2016年冬季,強度將達到強厄爾尼諾事件標準,有可能成為1951年有系統記載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厄爾尼諾事件。
中國氣象局發出今夏厄爾尼諾預警
29日,在中國氣象局5月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表示,根據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很可能在今年夏天發生。一旦今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那么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秋冬季都可能遭遇異常天氣。據悉,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對我國氣候影響比較大,一是當年冬季我國北方容易出現
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秘魯亞馬孫河水位下降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秘魯亞馬孫河水位近一周來平均每天下降25厘米,使內河航運受到嚴重影響,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秘魯國家水文氣象局局長馬科·帕雷德斯說,由于氣候異常,亞馬孫地區今冬的降雨量比往年同期減少了50%。由于降雨減少,亞馬孫河等河流的水位急劇下降。亞馬孫河水位未來10天還
突破厄爾尼諾春季預報障礙研究獲進展
近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出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urface Current in “Hotspot” Serves as a New and Effective Precursor for El Ni?o Prediction,該研
厄爾尼諾警報!全球將迎高溫“烤”驗
北方地區的高溫天氣12日暫時緩解。不過從13日開始,北方大部地區又將再度受到高溫的影響,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8℃以上。 根據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高溫天氣過程率先在華北平原出現。從明天起至周末,高溫在北方繼續發展,范圍不斷擴大。其中,京津冀、河南、山東將有成片的高溫天氣,河北、河南多地的最高氣溫將達
厄爾尼諾來襲? 北京今夏高溫或破紀錄
北京今夏高溫或破紀錄 在中國氣象局日前舉行的“直擊天氣――與專家面對面”活動中,專家表示,目前太平洋中東部海洋表面溫度已偏高3攝氏度,即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發生,是否能形成厄爾尼諾事件,還需要繼續關注。有人擔心,受厄爾尼諾影響,北京地區今夏氣溫會異常偏高,并有可能打破歷史紀錄。對此,專
農業部提醒:積極應對厄爾尼諾現象
今年主汛期目前已至。據中國氣象局預計,今年汛期農業氣象災害將呈旱澇并重,預計區域性、階段性的旱澇災害較明顯,并有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為有效應對厄爾尼諾現象,秋災早防、趨利避害,近日,農業部防災減災專家指導組制定了《應對厄爾尼諾現象技術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在糧食生產中堅持避災與抗災并重,加強分類
美國和墨西哥極端天氣或預示厄爾尼諾回歸
發生在美國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俄克拉何馬州和阿拉斯加州的極端天氣或許是厄爾尼諾現象今年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最初跡象。 在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何馬州部分地區發生的5年干旱帶來極大的破壞,而洪水沖垮了堤壩、卷走房屋,并導致至少14人喪生。在得克薩斯州,降雨突如其來地下了整個周末。“這是得克薩斯州的這
美報告稱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幾率加大
美國國家氣象局近日發表月度預測報告稱,赤道太平洋地區6月份海水異常增溫,該地區今年下半年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正在加大。 報告稱,6月份,隨著赤道太平洋地區表層海水高于均值的狀況日益明確,海洋熱含量異常現象逐漸增多,今年7月份至9月份開始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逐漸提升。如果厄爾尼諾現象最終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今年將出現厄爾尼諾
6月26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新聞公告,預測6月至8月,有60%的可能性發生厄爾尼諾,到10月至12月,這一可能性將上升至75%-80%。 WMO表示,近日,熱帶太平洋地區的溫度已經達到發生弱厄爾尼諾的閾值,但諸如海面氣壓、云以及信風等的大氣條件仍然處于中性狀態。由于
“厄爾尼諾”或將重現,全球糧食恐因此減產
阿根廷一位農民正駕駛拖拉機播種。(自路透社) 據路透社報道,盡管科學家們對今年可能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強度仍存有爭議,但是澳大利亞氣象局和美國氣候預報中心已經發出預警,今年“非常有可能”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也曾表示,2014年中期“極有可能”會出現一次強度弱的
專家: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今冬中國或迎暖冬
在中國氣象局近日組織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中,專家表示,監測和預測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很可能將出現一個弱的厄爾尼諾事件,海溫比常年值偏高0.5℃到1℃,這一強度比此前預報的要低。一般情況下,厄爾尼諾發生后,我國冬季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南方容易出現“暖濕”特征。但是我國氣候還會受
全球變暖致太平洋東部厄爾尼諾現象加劇
近日,一個國際聯合研究組表示,全球變暖將會讓太平洋東部厄爾尼諾現象的變化更加劇烈。這或將導致未來的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頻繁。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 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是地球上影響力最大的氣候變化;東太平洋厄爾尼諾與太平洋東部地區的洪水和太平洋西部地區的干旱有關。太平洋東部海面溫度
我國今年降水受厄爾尼諾影響 北方偏少南方偏多
今年北京主汛期降水量僅有4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66.9%,為2004年以來最少年。專家稱,受厄爾尼諾狀態影響,東亞夏季風階段性偏弱,我國東部降水呈現南多北少特征。未來一周,京城也無全市性降雨。 今年主汛期降水量僅41.4毫米 昨日是處暑節氣,意味著炎熱的夏季進入尾聲,天氣將向寒冷轉變。
世界氣象組織:厄爾尼諾減弱 拉尼娜現象抬頭
世界氣象組織6日在日內瓦發布報告稱,自今年3月以來,始于2009年6月的厄爾尼諾現象一直在減弱,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氣候造成的影響將不斷加強。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庫馬爾?科利說,目前掌握的情況是,厄爾尼諾現象于今年5月已迅速減弱,目前拉尼娜現象已進入開始的臨界模式
厄爾尼諾事件持續衰減將于今年5月結束
記者楊舒、通訊員陳小南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厄爾尼諾事件當前仍處于衰減階段。國家氣候中心預計,厄爾尼諾事件將于5月結束。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截至3月(前28天),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水持續偏暖,暖海溫中心位于赤道東太平洋160°W附近海區,中心強度超過2.0℃,中心強度及范圍較上月減弱。
未來3個月厄爾尼諾發生概率為75%—80%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消息,2019年2月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為75%—80%,但預計強度不會很大。該組織表示,盡管相應的大氣模式尚未建立,但熱帶太平洋部分地區的海表溫度已經達到了較弱的厄爾尼諾水平。 世界氣象組織預計,2018年12月—2019年2月期間發生成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估計約為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 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總部位于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15日發布新聞公報稱,鑒于目前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已達到出現厄爾尼諾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受今年2月以來太平洋赤道海域西風強勢、信風緩弱的影響,該海域海水溫度明顯上升。此外,氣象模型預測未來數月該海域溫度將穩步上升。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厄爾尼諾尚不能預測
中國南方正遭遇新一輪強降雨侵襲,持續發展中的厄爾尼諾現象備受關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喬治·費蘭德15日表示,厄爾尼諾對人類來說還很神秘,還不能預測其強弱和影響。 喬治·費蘭德在青島舉行的熱帶海洋與氣候國際研討會上對記者說,厄爾尼諾本身及對氣候的影響還在研究中,還有很多未解的謎團,因此它的強弱和
2014氣溫在無厄爾尼諾的情況下破紀錄
日本氣象廳于1月5日報告說,剛剛過去的2014年是1891年以來最熱的一年。據JMA表示,去年的平均氣溫比1981年至2010年的基線平均氣溫高了0.27攝氏度。 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去年12月,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從1月到10月的全年氣溫初步分析結果,表明2014年很可能是一個破紀錄的
海洋國家實驗室:極端厄爾尼諾事件仍將顯著增加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異常增暖,它與我們身邊的極端天氣現象息息相關。在我國,厄爾尼諾易導致南方出現暴雨洪澇,北方出現高溫干旱。極端厄爾尼諾事件不僅對全球天氣形態具有嚴重破壞性,更深刻影響著全球生態系統與農業生產。 全球變暖如何影響厄爾尼諾?全球變暖是否會導致厄爾尼諾事件頻發,對地
世界氣象組織稱今秋或現弱厄爾尼諾現象
世界氣象組織9月8日發布最新簡報說,今年夏季沒有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但9月至11月厄爾尼諾現象形成的概率為60%。 簡報說,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溫度今年5月至6月高出正常值0.5攝氏度,此后回落;海平面氣壓、信風等多項氣象指標顯示,最近數月大致處于“厄爾尼諾中性”狀態,即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均未發
高溫滾滾襲來,厄爾尼諾將帶來全球變暖新高峰
在剛剛過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現了這個時節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其中尤以亞洲部分地區為典型。有氣象專家認為,此次反常的高溫過程,或與此前沉寂數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回歸有關。一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該國連續第二年在4月出現連續極端高溫天氣。《印度斯坦時報》報道稱,今年2月~3月,多個邦溫度創新高,4月更是進一
厄爾尼諾再度登場,2024年或成史上最暖年?
今年,全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天氣。有機構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進一步推高全球氣溫,2024年或成為史上最暖年。13日,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對厄爾尼諾現象進行解讀。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偏高的一種現象,反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偏低時則出現拉尼娜現象。一般來說,厄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