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裂縫?實驗揭示金屬可自我修復
科學家們首次目睹了金屬碎片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破裂,然后又重新融合在一起。如果新發現的現象能夠被利用,它可能會帶來一場工程革命。在這場革命中,自我修復的發動機、橋梁和飛機可消除磨損造成的損害,使其變得更安全、更持久。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和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研究團隊19日在《自然》雜志上描述了此項發現。 此次,研究團隊看到消失的裂縫是納米級的裂縫,雖小卻舉足輕重。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家布拉德·博伊斯表示,從電子設備中的焊點到車輛的發動機,再到開車經過的橋梁,這些結構經常由于循環載荷而出現不可預測的故障,從而導致裂縫萌生并最終斷裂。 自我修復金屬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僅存在于科幻小說中。此前理論認為,金屬裂縫只會變大,而不會變小。2013年,科學家發表了一項基于計算機模擬結果的新理論,即在一定條件下,金屬能夠愈合因磨損而形成的裂縫。在桑迪亞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閱讀全文
美發現金屬自我修復機制 新材料面世指日可待
自然界中的生物體和具有記憶功能的有機材料等,在遭受損傷時具有自我康復的功能。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金屬特性實驗中意外發現受損的金屬也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 金屬合金分子結構電腦模擬顯示,微晶粒之間的邊界會在壓力下出現裂痕。大多數金屬都是由細微的晶粒構成,這些晶粒的大小和方向能
新細胞療法讓心臟自我修復
據每日科學報道,哥倫比亞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創立了一種新型細胞療法來治療心肌梗死,通過在組織工程平臺上打補丁的方式來使心臟組織自我修復,這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一項重大突破。該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由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喬丹娜·芒賈克·諾維科維克教授
視網膜自我修復研究有突破
來自新華網的消息,英國倫敦大學眼科學院和倫敦穆爾菲爾茲眼科醫院的研究人員8月1日宣布,他們發現人類視網膜中也有類似斑馬魚的能夠修復視網膜的細胞,希望5年內將研究結果用于失明患者治療。 斑馬魚是一種體長3厘米至4厘米的熱帶魚,因色彩鮮明的斑紋而得名。這種常見的小魚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因為它具有
西班牙開發出首款自我修復塑料
20多年來,電影《終結者2》中受傷或中彈之后就會自動閉合傷口的T-1000機器人始終令人印象深刻。而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9月16日(北京時間)報道,西班牙科學家們聲稱已經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自我修復的聚合物,可以自發重建,被稱為真實版“終結者”。其目前最實際的一個應用,就是能顯著延長汽車、房
新材料能讓顯示屏自我修復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具有延展性并能導電的透明聚合物材料,可實現電子設備和機器人的自我修復,特別適用于手機屏幕和手機電池。該研究成果將在近期舉辦的第253屆美國化學學會年會上展出。 自我修復材料是一種在物體開裂或受損時能自動進行修復的新型材料,人類皮膚就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自
納米線晶體管能自我修復
據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光譜》雜志網站11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合作,研制出了一款能自我修復的晶體管。研究人員表示,最新自我修復技術有助于研制單芯片飛船,其能以五分之一光速飛行,在20年內抵達距太陽系最近的恒星“比鄰星”。 今年4月12日
新智能材料能自我修復劃痕清理污點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1日報道,科學家近日研制出一種具有“自愈”能力的聚合物,能自我修復劃痕、清理污點等,汽車上的劃痕和臟兮兮的鞋子可能將成為歷史。相關研究發表在4月21日出版的《自然》雜志上。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斯圖爾特·羅文教授和軍事專家以及瑞士的化學家攜手研制出的這
Nature提出新見解:為何心臟不能自我修復
心臟肌肉是我們身體中最少再生的組織之一,這也是造成心臟病成為全美男性和女性死亡病因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為什么心臟不能自我修復呢?近期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心臟細胞功能所涉及的幾種作用途徑,找到了一種之前未知的,令心臟無法修復自身的生理過程之間的新關聯,為研發新的促心臟細胞再生療法提供了新
美開發出可自我修復的彈性導線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具有可自我修復功能的彈性導線,其由液態金屬線芯和聚合物護套組成,在受損后能夠在分子水平上實現自我修復。這種導線有望大幅提高電子設備的耐久性,在柔性電子設備、復雜電路制造等領域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先進材料》雜志上。 論文合著者、
新型藥物可抑制癌細胞進行自我修復?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題為“Targeting DNA Repair in Tumor Cells via Inhibition of ERCC1–XPF”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爾伯塔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類新型藥物,其或能通
科學家發明新涂層能自我修復
靈感來自受損后能自我修復的人類皮膚和組織 圖片來自Getty 北京時間3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有車一族可能再也不必擔心他們的愛車被劃。科學家聲稱已經發明一種“自我修復”涂層,通過日光暴曬,自動修復油漆上的劃痕和瑕疵。消除劃痕只需要15到30分鐘,汽車油漆可能被恢復到新車的
DNA移動與其損傷反應和自我修復能力有關
DNA損傷是復制過程中發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變,從而導致遺傳特征改變。這種現象會在人體內自然發生,但大部分損傷可由細胞自身修復,一旦修復失敗,就可能會導致疾病,甚至癌癥。 近日,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一個多學科研究團隊發現,染色質的移動有助于促進人類細胞
科學家開發出自我修復電極
王超觀察裝盛在器皿中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顯微圖:左側圖顯示材料出現裂痕,右側圖顯示材料裂痕被修復 在全球范圍內,研究人員正圍繞鋰離子電池進行著激烈的競爭,他們工作的目標是尋找到在鋰離子電池負極存儲更多電能的途徑,以便更進一步地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同時降低電池的重量。迄今為止,
美研制能自我修復的太陽能電池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5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研究人員正在研制一種新式太陽能電池,通過使用碳納米管和DNA等材料,該電池能像植物體內天然的光合作用系統一樣進行自我修復,從而延長電池壽命并減少制造成本。 光電化學電池可將太陽光轉化為電力,使用能導電的電解液運送電子并制造出電流
Cell Stem Cell:腸道是如何自我替換和修復的
為了充當抵御病原體的強大屏障,同時吸收所需的營養,腸道內壁必須每天再生,以保持與任務相適應。腸內駐留的干細胞負責滿足這種持續修復和補充的需要,但每個干細胞都面臨著取決于腸道整體狀況和當前需求的決定。錯誤的決定和不協調可能導致腸道疾病或癌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干細胞能夠整合來自周圍環境的線索,并通過其
手機碎屏可自我修復,“活”材料有望科幻成真
摔碎的手機屏能像皮膚一樣實現自我修復?蓋著的杯子能像胃一樣消化食物?穿戴的衣服能像皮膚一樣感知周圍的環境情況?……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余子夷團隊聯合英國劍橋大學教授Tuomas Knowles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望讓這些想象走進現實。3D打印構筑活體催化材料 課題組供圖日前,兩
有機太陽能電池既可自組裝又能自我修復
美國研究人員使用從植物中提取出的蛋白質以及磷酸酯、碳納米管等化合物,研發出了能夠模擬植物光合作用機制進行自我組裝的太陽能電池,新電池還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有望大幅延長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此項研究成果發表在9月5日出版的《自然·化學》雜志上。 無數科學家試圖完善太陽能電池
無需干細胞 肌肉自我修復新機制發現
肌肉在被損傷或劇烈運動后,要依賴干細胞完成復雜的再生過程。葡萄牙分子醫學研究所和西班牙龐培法布拉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生理損傷后肌肉修復的新機制,該機制依賴肌纖維細胞核的重新排列,且獨立于肌肉干細胞。這種保護機制有助于人們更廣泛地了解生理學和肌肉修復,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雜志上。
英國最新研究稱成人大腦具有自我修復的潛能
近日,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發表新聞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成人大腦的自我修復機制——神經發生,有助于保護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朊病毒病或帕金森癥患者的大腦功能。 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生后,大腦會逐漸退化和死亡,這一過程不可逆,且無法阻止。而人類大腦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齒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何修復?
什么是土壤重金屬? 土壤重金屬是土壤中突出的無機污染物,主要是因為重金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容易積累。它們被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有些甚至通過食物鏈以有害濃度積聚在人體內,從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鎘、鉛、銅、鉻、砷、鎳、鐵、錳、鋅等。雖然砷不是重金屬,但由于
重大地質歷史災變后 地球氣候系統會自我修復
為什么地質歷史時期地球經歷一段較長的冷期后,便迅速經歷一個相對較短的氣候變暖期,隨后又再次重復?最近,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研究這種冷暖轉變的背景時發現,這涉及到南北兩個半球氣候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機制問題。 該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第四紀科學與全球變化卓越創新中心研
記憶聚合物 可用于骨移植片能自我修復裂痕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復合材料中心的學者日前研究出一種能夠自我修復裂痕的骨移植片,其材料基于一種形狀記憶聚合物,在局部加熱時可恢復原來結構。 如果機體內的移植片處于負荷之下(通常在置換末端骨碎片時,尤其是腿上),就容易形成裂痕。裂痕的出現極難預
液態金屬獲證實可用于神經修復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報道了一種基于全新原理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在國際上引起持續廣泛的影響。 神經網絡遍布于人體全身,因而神經損傷與斷裂在醫學上極為普遍。當前,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金標準”在于自體神經移植,但該方法卻受到供區神經來源不足、供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1.引言 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性環境污染問題之一。我國重金屬污染也十分嚴重。有資料表明[1]:我國重金屬污染的農業土地面積約2500萬m2,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農業部環保監測系統曾對全國24省、市320個嚴重污染區8223萬畝土壤調查發現大田類農產品超標面積占污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的活動將重金屬帶入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隨著人口快速增長,工業農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引發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重金屬污染不僅導致土壤物理、化學和生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和修復主要從兩方面著手:(1)活化作用增加重金屬的溶解性和遷移性,去除重金屬;(2)鈍化作用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降低重金屬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2,3]。基于這兩種原理,人們提出物理、生物、化學等修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排、換土等工程措施,該法效果顯著、穩定,但工程
伊利諾伊大學科研人員成功研制自我修復塑料
作為經典的宇航員求救信號,“休斯敦,我們有麻煩了”或許正在走向銷聲匿跡的那一天,而這還要感謝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具有自我修復機制的塑料。這種材料能夠修補直徑達1公分的空洞,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恢復材料絕大部分的原始強度。 能夠自我修復的聚合材料—比較典型的是塑料—并不是什么新東西。但是美國伊利諾
土壤重金屬修復刻不容緩
近些年來,我國重金屬污染事件頻發。只是2011年1-8月,全國就發生11起重金屬污染事件,其中9起為血鉛事件;2010年,重金屬污染發生了14起,其中的9起是血鉛事件; 2008年—2009年,重金屬污染進入事故頻發期,貴州、湖南、廣西、云南、河南、陜西均出現特大重金屬污染事件,如2009
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碰撞中推進
研究團隊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與業界、用戶及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溝通,以促進技術的交流與及時轉化、應用。 酸和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地寸草不生。 礦業污染已經成為嚴重社會問題?“軟骨病、砷中毒、癌癥……種種痛苦的病癥正悄悄地襲擊越來越多的人群,包括皮膚病、肝病也成為一些地方的常見多發病。在這些災難背后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我國目前重金屬污染的耕地約有0.1億hm2,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0%,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 萬t,因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糧食減產高達1000 多萬t,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0 億元。我國很多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