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膽堿能藥物治療COPD的機制介紹
當發生COPD時,呼吸道和肺組織中的M受體 的數量或功能常發生異常。姚婉貞等 [2] 研究認為,COPD患者肺組織中M受體數量減少,其中M2受體比例降低,M1和M3受體比例增加,這種變化在COPD的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COPD患者呼吸道阻塞最主要的可逆機制是膽堿能性呼吸道收縮,而抗膽堿能藥物針對這一重要可逆因素發揮了作用。現有的抗膽堿能藥物包括異丙托溴銨、氧托溴銨和托溴銨,它們主要通過與內托溴銨具有選擇性拮抗M3受體的功能,與其他抗膽堿能藥物相比作用時間延長,療效顯著。Profita等 [3] 檢測了COPD患者痰液中單核細胞白三烯B4及M1、M2、M3受體水平,結果發現,COPD患者M3受體增加,M2受體下降,提示M受體參與呼吸道炎性反應過程。 炎性刺激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乙酰膽堿合成增加,同時研究顯示大多數炎性細胞(如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均可表達有功能的M受體,說明乙酰膽堿也可以通過旁分泌和自分泌機制 調控......閱讀全文
抗膽堿能藥物治療COPD的機制介紹
當發生COPD時,呼吸道和肺組織中的M受體 的數量或功能常發生異常。姚婉貞等 [2] 研究認為,COPD患者肺組織中M受體數量減少,其中M2受體比例降低,M1和M3受體比例增加,這種變化在COPD的發病中發揮重要作用。COPD患者呼吸道阻塞最主要的可逆機制是膽堿能性呼吸道收縮,而抗膽堿能藥物針對
關于抗膽堿能藥物治療COPD的臨床應用
肺功能檢查是目前診斷COPD和衡量COPD改善程度“金標準”,其中最常用的指標是一秒用力呼氣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Hasegawa等 [6] 采用CT掃描觀察15例穩定期COPD患者吸入抗膽堿能藥物前后的肺功能變化,結果發現,用藥后平
抗膽堿能藥物的概述
抗膽堿能藥有抑制分泌和解痙的效能,常用于胃腸道疾病。迷走神經與胃腸 道疾病的某些不適癥狀有關,在特定情況下通過化學方法將其阻滯是有助于治療的。抗膽堿能藥并不能使癥狀全部解除,這可能是由于化學方法尚未能完全阻滯迷走神經 的沖動。更精確地說,欲使迷走神經達到100%多阻滯,所需抗膽堿能藥的劑量也將引
關于抗膽堿能藥物的用藥禁忌介紹
一、副作用? 1.口干、皮膚干燥、顏面潮紅; 2.心悸、心率加快; 3.由于瞳孔散大引起視物模糊; 4.由于該類藥對中樞神經排尿功能抑制影響膀胱逼尿肌致尿潴留; 5.頭暈、興奮、煩躁、驚厥。 二、慎用狀態 1.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力衰竭; 2.麻痹性腸梗阻、腸狹窄; 3.食
關于抗膽堿能藥物的簡介
抗膽堿能藥應用于臨床時間較長,種類繁多,常用者有阿托品、山莨菪堿、東莨菪堿、顛茄、解痙靈(丁溴東莨菪堿)、普魯本辛等。該類藥能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和胃腸平滑肌痙攣而緩解哮喘和胃腸絞痛,也能減輕輸尿管結石引起的絞痛、膽絞痛。阿托品搶救有機磷農藥中毒是不可少的。搶救感染性休克也常用阿托品或山莨菪堿。由于
關于抗膽堿能藥物的概述
抗膽堿能藥有抑制分泌和解痙的效能,常用于胃腸道疾病。迷走神經與胃腸 道疾病的某些不適癥狀有關,在特定情況下通過化學方法將其阻滯是有助于治療的。抗膽堿能藥并不能使癥狀全部解除,這可能是由于化學方法尚未能完全阻滯迷走神經 的沖動。更精確地說,欲使迷走神經達到100%多阻滯,所需抗膽堿能藥的劑量也將引
抗膽堿能藥物的作用特點
1.食管疾病或機能障礙的癥狀是吞咽困難、吞咽疼痛、胃燒灼感和反胃。抗膽堿能藥對來自腫瘤或食管狹窄等所導致的機械性梗阻無效。 已證實這類藥物能抑制食管蠕動 雖然曾經觀察到抗膽堿能藥能降低下端食管括約肌(賁門)的壓力,但對該部位的作用變異不一。 對食管賁門彌漫性痙攣或失弛緩性,抗膽堿能藥無肯定的或
概述抗膽堿能藥物的作用特點
1.食管疾病或機能障礙的癥狀是吞咽困難、吞咽疼痛、胃燒灼感和反胃。抗膽堿能藥對來自腫瘤或食管狹窄等所導致的機械性梗阻無效。 已證實這類藥物能抑制食管蠕動 雖然曾經觀察到抗膽堿能藥能降低下端食管括約肌(賁門)的壓力,但對該部位的作用變異不一。 對食管賁門彌漫性痙攣或失弛緩性,抗膽堿能藥無肯定的或
關于抗膽堿能藥物的選藥依據介紹
植物神經系統反應遵循 “ 初值” 原則 , 即 對刺激 或抑制藥的任何反 應取決于應用該藥 時的 “ 張力 ” 或活 動水平。 因而可 以推論 , 當 平滑肌 的活動大于正 常的基本消化間期或消 化期的 活動時 , 給予抗膽堿能藥能減輕疼痛 或其它主觀消化道癥狀。 這個概念是應用抗 膽堿能藥于對
抗膽堿能藥物有哪些副作用
1.口干、皮膚干燥、顏面潮紅; 2.心悸、心率加快; 3.由于瞳孔散大引起視物模糊; 4.由于該類藥對中樞神經排尿功能抑制影響膀胱逼尿肌致尿潴留; 5.頭暈、興奮、煩躁、驚厥。
葛蘭素史克治療COPD的藥物
葛蘭素史克(GSK)今日宣布,其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雙支氣管擴張劑歐樂欣(通用名:烏美溴銨/維蘭特羅吸入粉霧劑)正式納入《2019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抗血小板治療可降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
? 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增加。系統炎癥與COPD患者短期和長期轉歸差有關。英國學者對血小板增多癥是否與AECOPD轉歸差具有***相關性進行了探索,結果表明,在校正混淆因素后,血小板增多與COPD加重后1年死亡率增加具有相關性。抗血小板治療可顯著
簡述復方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的藥物相互作用
本品與COPD治療時常用的一些藥物如擬交感神經支氣管擴張劑、甲基黃嘌呤類藥物和甾體類藥物合用時未發生不良反應。未對本品與COPD治療的常用藥合用進行正式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 抗膽堿能類藥物:盡管異丙托溴銨在全身血液循環的吸收量很小,但與抗膽堿能藥物合用時仍有可能發生額外的相互作用。因此,本品與
噻托溴銨粉吸入劑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盡管未進行過正式的藥物相互作用研究,但噻托溴銨吸入性粉末與其它藥物同時使用未發現不良反應,這些藥物包括擬交感的支氣管擴張劑,甲基黃嘌呤、口服或者吸入性甾體類藥物等,為通常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藥物。 噻托溴銨與其它抗膽堿能藥物合用未過行過研究,因此不推薦與其它抗膽堿能藥物合用。
抗膽堿能藥物可能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的到來
總所周知,阿爾茲海默癥(AD)在目前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像迷一般的神經性退化疾病。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患者逐漸喪失身體機能,慢慢走向遺忘,走向死亡。 盡管我們不知道真正的病因,但卻了解有些事情可能會成為阿爾茲海默癥患病患病的誘因,比如說遺傳、年紀,像吸煙和飲酒等行為、或者與心臟病患病風險相一致的高
長期且高劑量服用“抗膽堿能”藥物-或增加癡呆風險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長期、高劑量服用“抗膽堿能”藥物,可能增加老年人患癡呆癥的風險。這類藥物包括用于治療失眠、抗抑郁等的常用藥,其中約五分之一為非處方藥。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卷》上報告說,他們對3500名65歲以上的美國人進行了跟蹤調查,包括他們的
抗血小板凝聚藥物治療產科DIC的介紹
前已述及右旋糖酐可降低紅細胞和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聚,因其帶負電荷。一般用量不要超過1000ml。雙嘧達莫(潘生丁)有解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抑制血小板二酯酶的活性,常用劑量為200~400mg/d,但抗DIC血小板凝聚使用大劑量600mg滴注為宜。也有人認為可能是此藥有增強依前列醇(內源性前列環素)的
肝素抗凝治療的抗凝機制是什么?
肝素是一種酸性黏多糖,由體內肥大細胞合成并貯存,此種細胞分布在血管壁,故所有組織和器官幾乎均含有微量的肝素。正常人血液中肝素含量很低,僅為9mg/L。肝素的抗凝作用通過以下作用來實現。 ①抗凝血酶作用; ②抗凝血因子Ⅹa、Ⅸa、Ⅺa、Ⅻa及KK的作用; ③抑制血小板; ④促進纖溶; ⑤
GSK與Theravance攜手開發新COPD藥物
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公司與Theravance公司最近宣布雙方將合作開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新藥物。這種藥物將結合目前已經上市的Breo Ellipta和Anoro Ellipta兩種藥物的有效成分。研究人員計劃這一新型藥物將會以每日一次的吸入噴霧劑形式出現。研究計劃還包括招募10000名患者參與
-勃林格殷格翰治療COPD吸入式藥物獲得PADAC通過
最近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又收獲了一項利好消息,FDA下屬的肺部過敏藥物咨詢委員會(PADAC)以10票贊成,3票反對的絕對多數通過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開發的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的吸入式藥物Spiriva Respimat。如果這一藥物最終獲得FDA的上市批準,今后臨床上,患者們將又
治療藥物監測抗微生物藥物的監測意義
TDM 應用最廣泛的抗微生物藥物為氨基糖苷類和多肽類抗生素。當萬古霉素的峰濃度高于25μg·mL-1 時有利于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在臨床用藥過程中,其理想的峰濃度應達到30 ~ 40 μg·mL-1,谷濃度達到5 ~ 10 μg·mL-1。伏立康唑血藥濃度和臨床療效之間的關系。
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清理技術的應用
氣管和支氣管黏痰的形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癥狀的產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引起氣流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絕大多數患者對治療效果不滿意的關鍵。在沒有明確病原體感染的情況下,單純使用抗感染藥物,有時候收效甚微,不但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也有耐藥的風險。 基于此,有必要在診治COPD的過程中,
治療毛細血管擴張癥的藥物作用機制介紹
1、增加皮膚的屏障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修復調整皮膚的正常厚度、恢復表皮功能,提高皮膚抵抗外界各類刺激的能力,改善皮膚的敏感狀態,常用藥物有效成分有洋甘菊,山金車花,常春藤,仙人掌等。 2、修復毛細血管:主要通過一下三種方式實現: (1)保護毛細血管完整性:避免損傷皮膚毛細血管的外界刺激、避免
COPD藥物Stiolto-Respimat里程碑III期臨床擊敗思力華
德國制藥巨頭勃林格殷格翰(BI)近日公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復方藥物Spiolto Respimat(噻托溴銨/奧達特羅,5/5ug)里程碑III期臨床研究DYNAGITO的數據。相關數據已發表于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
噻托溴銨的藥理作用是什么?
噻托溴銨的藥理作用主要是通過擴張支氣管和提高呼吸功能來治療相關疾病。 它屬于一種常用的抗膽堿能藥物,主要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其相關呼吸困難的維持治療。噻托溴銨可以通過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從而達到擴張支氣管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 此外,噻托溴銨還可以用于治療支氣
噻托溴銨粉吸入劑的藥理毒理介紹
噻托溴銨是一個長效、特異性的抗毒蕈堿藥物,臨床上通常稱作為抗膽堿能藥物。通過和支氣管平滑肌上的毒蕈堿受體結合,噻托溴銨可抑制副交感神經末端所釋放的乙酰膽堿的膽堿能(支氣管收縮)作用。其對毒蕈堿受體亞型M1~M5有相似的親和力。在呼吸道中,噻托溴銨競爭性且可逆性的抑制M3受體,可引起平滑肌松弛。
治療膽堿能性蕁麻疹的簡介
1、膽堿能性蕁麻疹的一般治療: 避免誘因。膽堿能性蕁麻疹應保持身體涼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熱、精神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 2、口服藥治療膽堿能性蕁麻疹: 除常規服用抗組胺類藥以外,時常加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利血平等而收到較滿意療效。外用藥:夏季可選止癢液、爐甘石洗劑等,冬季則選可選用止
抗代謝物與藥物作用機制的研究
抗代謝物第二個研究方面是進一步察明藥物的作用機制,尚有許多藥物是在抗代謝物理論基礎上才能得到闡明的。
新型抗白血病藥物耐藥機制研究
轉錄基因的表觀調控在腫瘤等疾病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核小體組蛋白賴氨酸N-端殘基的乙酰化,對遺傳表觀基因的調控尤為重要。乙酰化賴氨酸存在于近兩千個蛋白質中,參與了許多細胞變化過程。Bromodomains是包含110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功能結構域,可選擇性識別組蛋白末端乙酰賴氨酸位點,參與
研究揭示抗精神分裂藥物抑制機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8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