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6蛋白酶結構和新功能的研究獲得重要進展 4月4日,香港大學郝權教授研究組與康奈爾大學Hening Lin教授研究組在《自然》雜志發表了題為“Sirt6 regulates TNFα secretion via hydrolysis of long chain fatty acyl lysine”的論文,報道了在Sirt6蛋白酶結構和新功能的研究的最新進展。 Sirtuin就是一種通過專一去除靶標蛋白的賴氨酸上已有的修飾(乙酰化修飾)來廣泛調節一系列細胞生理活動的重要蛋白酶家族。由于它不僅涉及到細胞的衰老凋亡調控,更對腫瘤細胞的增殖等都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所以了解Sirtuin家族蛋白酶的真正的結構和功能,對我們通過基于三位結構的藥物設計方法研發重要的激活或是抑制性的藥物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不是所有的 Sirtuin家族成員(Sirt1-7)都具有經典的去乙酰化修飾的功能。由香港大學郝權教授......閱讀全文
近期施一公教授研究組題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結構”的文章,引起了不少關注,1月3日Nature雜志以“Structural biology: Membrane enzyme cuts a fine figure”為題,詳細介紹了這項成果及其意義。 文章指出,這項研究成果令
近日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a presenilin family intramembrane aspartate protease”的論文,報告了一個presenilin/SPP家族膜內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晶體結構,相關成果發布在12月19日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獲得了26S蛋白酶體(proteasome)的原子結構,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清華大學的施一公(Yigo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獲得了26S蛋白酶體(proteasome)的原子結構,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7月18日的《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雜志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清華大學的施一公(Yigo
來自清華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采用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鏡解析了酵母內源性26S蛋白酶體(proteasome)的結構,揭示出了兩種主要的構象狀態。這些研究成果發布在2月29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與
阿爾茨海默氏癥是一種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變性疾病。膜內蛋白酶γ-分泌酶在這一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在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出了γ-分泌酶組件nicastrin的晶體結構,這為理解γ-分泌酶的組裝及工作機制,以及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發病機理提供了重要線索。研究結果發表
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古細菌presenilin同系物PSH能夠像人類γ-secretase一樣裂解淀粉樣前體蛋白(APP)。這一研究發現有可能會推動發現γ-secretase的抑制劑及調節劑。相關論文發表在3月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清華大學的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靈長類動物發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生物安全四級(Biosafety Level 4)烈性病毒。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1976年首次被發現至今,埃博拉病毒已經在非洲肆虐了近40年;2014年3月開始,一場以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為中心的扎伊爾型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在整個西非蔓延開來
膜內蛋白酶可催化脂質雙分子層內的肽鍵水解,在各種細胞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膜內蛋白酶包括四大類:rhomboid絲氨酸蛋白酶、金屬蛋白酶S2P、Rce1型谷氨酰蛋白酶,和天冬氨酰蛋白酶如信號肽肽酶和γ-分泌酶。 在過去的幾年里,研究人員已報告了這四類膜內蛋白酶的一些代表成員原子分辨率的三維結構,
來自清華大學、劍橋生物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人類γ-分泌酶(γ-secretase)的三維結構,該研究對于深入了解γ-分泌酶的功能機制,開發出預防及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及某些類型的癌癥的新型γ-分泌酶抑制劑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論文“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生物通報道:阿爾茨海默氏病(AD)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形式,但是我們對AD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最近,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采用高度純化的重組γ-分泌酶,檢測了128個AD來源的早老素蛋白-1(PS1)突變對β淀粉樣蛋白(Aβ42和Aβ40)產量的影響,相關研究結果發布在12月5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
他們讓生物化學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令生物分子的成像在原子分辨率上獲得簡單、清晰的圖像。出生于歐洲的三名科學家因“發展冷凍電鏡,用于在溶液中測定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結構”而分享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這一消息10月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布。三名科學家分別是瑞士洛桑大學生物物理榮譽教授雅克·杜波切特(Ja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施一公,1967年生,清華大學教授,“千人計劃”首批國家特聘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2008年全職回國前,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曾獲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等多個世界科學領域重要獎項。2013年12月19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為新當選的院士施一
膜內蛋白酶γ-分泌酶是一種重要的信號因子,在阿爾茲海默癥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作用,但是對于這種酶的結構特征,科學家們了解得不多。近期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首次報道了人源 γ-secretase的精細三維結構,為理解γ-secretase的工作機制以及阿爾茲海默癥AD的發病機理提
重組蛋白是研究生物學過程的重要工具。需要使用表達系統來對其進行制備。合適表達系統的選擇取決于重組蛋白的特性、重組蛋白的預期應用以及該系統能否生產足夠量的蛋白質。作者: 伯吉斯等,主譯:陳薇,本實驗來自「蛋白質純化指南」實驗步驟一、引言選 擇 合 適 醜 組 蛋 白 表 達 方 法 對 于 能 否 及
實驗步驟 一、引言 選 擇 合 適 醜 組 蛋 白 表 達 方 法 對 于 能 否 及 時 獲 取 所 需 數 量 和 質 量 的 重z組蛋白非常關鍵。選 擇 了 錯 誤 的表達宿主可 能 導 致 蛋 白 質錯 誤 折 疊 或
7月21日,清華大學的施一公(Yigong Shi)院士課題組再度在剪接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兩篇姊妹研究論文同期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 在去年8月20日的Science雜志上,施一公團隊也同期發表了兩篇姊妹研究論文。在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道稱,采用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鏡獲得
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月10日,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施一公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分別于《自然》和《科學》發表兩篇長文:《人源γ-分泌酶識別底物Notch的結構機制》、《人源γ-分泌酶底物淀粉樣前體蛋白的識別》,報道了人體γ-分泌酶分別結合底物Notc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阿爾茨海默病(AD)的標志是AD患者腦中存在淀粉樣蛋白斑。淀粉樣斑塊的主要成分是源自淀粉樣蛋白前體蛋白(APP)的β-淀粉樣肽(Aβ)。I型跨膜蛋白APP首先被α-或β-分泌酶切割,分別產生83或99個殘基的跨膜片段(APP-C83或APP-C99)。然后APP-C99通過其內肽酶活性被γ-分泌酶切
日前,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團隊與國外學者合作,構建了分辨率高達3.4埃的人體γ-分泌酶的電鏡結構,并且基于結構分析了γ-分泌酶致病突變體的功能,為理解γ-分泌酶的工作機制以及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發病機理提供了重要基礎。相關成果8月18日在《自然》發表。 阿爾茨海默氏癥是最為嚴峻的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
清華大學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細胞凋亡、大分子機器、膜蛋白研究領域占據國際領先地位。曾榮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基金會杰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等多個國內外大獎。2008年施一公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選擇回國,
清華大學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細胞凋亡、大分子機器、膜蛋白研究領域占據國際領先地位。曾榮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基金會杰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等多個國內外大獎。2008年施一公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選擇回國,
清華大學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在細胞凋亡、大分子機器、膜蛋白研究領域占據國際領先地位。曾榮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基金會杰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等多個國內外大獎。2008年施一公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選擇回國,
(一)侵襲力侵襲力(Invasiness)是指細菌突破機體的防御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及擴散、蔓延的能力。構成侵襲力的主要物質有細菌的酶、莢膜及其他表面結構物質。1.細菌的胞外酶:本身無毒性,但在細菌感染的過程中有一定作用。常見的有:(1)血漿凝固酶(Coagulase):大多數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脫落酸(Abscisic acid)是一種針對非生物脅迫條件產生應答的關鍵植物激素,同時也是植物不同發育階段的非生物脅迫抗性機制的激活因子和調控因素。12月14日Cell雜志以“Abscisic Acid Signaling”為題探討了ABA信號在脅迫應答,以及植物發育調控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的。
教技司[201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教科司、國務院僑辦文教宣傳司: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并公示,共有212個項目獲準立項(具體名單見附件)。為做好項目實施工作,現將有關
海藻酸鈉聚合物具通過纏繞包裹作用束縛蛋白酶,阻止其與底物的接觸,從而實現抑制酶解作用。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糖尿病患者無需注射胰島素,口服一種長效降糖藥物即可恢復到正常血糖水平。 然而,海藻酸鈉這一海洋生物多糖材料要想在生物醫藥領域大施拳腳,仍然有許多障礙亟待清理。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糖尿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