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創新藥物工藝研發投資藥石科技終止12億元對外投資計劃
8月2日,藥石科技發布公告稱,綜合公司的發展規劃、資金狀況等因素,經審慎分析并與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生命健康辦”)協商一致,公司決定終止此前與生命健康辦簽署的《投資協議》。 藥石科技曾于今年3月份對外宣布,為進一步提升公司創新藥研發一體化服務能力,充分利用南京生物醫藥谷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人才優勢,擬與生命健康辦簽署《投資協議》,投資12億元在南京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建設創新藥物工藝開發及中試平臺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生命健康辦為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的派出機構,負責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及空間規劃、開發建設、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企業引進及服務等。生命健康產業是南京江北新區重點打造的產業集群,南京生物醫藥谷是南京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產業重要載體。 作為創新型分子砌塊龍頭企業,藥石科技主要研發場地就位于南京生物醫藥谷內。公司新設的“創新藥物工藝開發及中試平臺項目”建設用地正好也位于此,該項目計......閱讀全文
大型藥企再度挑戰公眾底線:輝瑞涉嫌非法營銷藥物
在媒體津津樂道地書寫葛蘭素史克事件的筆墨尚未風干時,另外一位世界級制藥商輝瑞,旗下子公司惠氏再度被爆出藥品核準標示外的銷售問題。惠氏公司已經對此認罪,并同意支付4.91億美元的民事和刑事賠償費。大型制藥外企一再逾越醫藥行業的鴻溝,挑戰患者和公眾的承受底線。 惠氏是全球最大的以研發為基礎的制
基本藥物目錄即將調整 藥企命運融入制度環境建設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使用部分)將進行調整和完善,力爭更好地適應基層用藥需求,并適時啟動制定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工作 。”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國家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 “所謂調整,應該包含三個層面的意思:不動、調出和調進。就基本藥物目錄而言,我個人覺得還是調進的比重
誰研發投入最多? 這十家藥企榜上有名
2019年是新藥開發豐收的一年,FDA總計批準48款新分子實體(NME),雖然比起2018年創紀錄的59款NME獲批有所下降,但是這一數字仍然在過去25年里名列前茅。 2019年也是生物醫藥產業積極投入產品研發的一年。研發投入最多的十大生物醫藥公司總計投入了820億美元開發創新藥物、診斷方法和
政策愈發利好創新藥 外資藥企嘗試進行本土化研發
創新藥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資藥企也瞄準了這一市場。 12月13日,輝瑞官方微信宣布,探索創新產品引進中國的新思路:作為嘗試,輝瑞將從其研發產品線中選擇一些適合中國患者疾病譜而且有著較高治療需求的早期研發項目,通過知識產權和市場授權等形式,將項目及其所附帶的專有技術等資源,授權給在相關領域
“我不是藥神”,我是“藥物研發新模型”
“吃個橘子”,蹭個舊熱度,安利一種新型的藥物研發細胞模型:人iPS細胞來源組織細胞。 《我不是藥神》堪稱今年爆款,小編觀影時也是完全沉浸其中,跟著劇情嬉笑怒罵。可電影只是電影,觀影后小編也在思考這天價藥到底是誰的鍋?推給藥物公司貌似也不妥,畢竟從藥物發現到新藥注冊,涉及藥物篩選、藥效學研究、藥
廣東基藥放開 藥企被迫撤離
近期,廣東省衛計委通過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我省基本藥物制度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中有一項大膽表述:我省不再對各級醫療機構(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同)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含省增補基本藥物,以下統稱基本藥物)的品規數量和金額比例作具體要求。這意味著,廣東省將不再對基層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國家基本
杜絕“收藥”藥企醫院皆有責
如今最值錢的“廢品”是什么?藥販子給出的答案:藥盒。 藥販子絕對沒有忽悠人。以目前在收藥市場最受歡迎的波利維為例,一盒正品新藥的售價約為150元,而一個空藥盒就能賣到30元,殘值率高達20%。如果是包裝完整的過期波利維,回收價高達100元。 這個看似患者與藥販子雙贏的藥盒回收交易,
如何讓藥企堅持生產“廉價藥”
早產兒補鈣必須的維生素D價格僅為幾毛錢,如今市面極難尋,家長只好動輒花幾十上百元一瓶買魚肝油膠囊;甲亢病人的常用藥甲巰咪唑片(又稱他巴唑),也鬧起了“藥荒”;3塊多的心血管疾病常用藥西地蘭“失蹤”,一些基層醫院醫生用廉價常用藥治病救人,要“找關系”外借…… 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利潤低,一些藥
“哈藥事件”敲響藥企治污警鐘
日前,媒體曝光了哈藥總廠青霉素生產車間發酵過程中廢氣的高空排放,以及蛋白培養烘干過程和污水處理過程中無全封閉的廢氣排放,使得工廠周圍空氣污染嚴重。兩年前,該藥廠相鄰區域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顯示,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氨氣超標20倍,均超過國家惡臭氣體排放標準。 哈藥股份發布公告承認
肥胖藥市場“骨感” 多家藥企退出
??????? 和如火如荼的ASCO相比,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年會受到的關注要少的多,推特上的消息也比較遲緩,和ASCO幾乎即時報道形成鮮明對比,反映現在制藥工業在減肥
中國藥企自主研發藥物 造福腱鞘巨細胞瘤患者
腱鞘巨細胞瘤是來源于腱鞘組織的一種良性腫瘤,分為局限性和彌漫性,但腫瘤經常會包繞肌腱環形生長,手術切除比較困難。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專家周勇1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腱鞘巨細胞瘤為良性腫瘤,但因為早期癥狀隱匿,患者就醫較晚,往往就醫時腫瘤巨大侵襲范圍廣泛,難以進行徹底切除。該腫
小藥企也有大突破,FDA授予Rhythm肥胖藥突破性藥物資格
醫藥行業里,肥胖和糖尿病這兩種代謝性疾病研發領域較為特殊。為了確定新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往往需要大量的研究、較長的周期和更多的研發投入,因此一般只有像賽諾菲、諾和諾德這樣的醫藥巨頭才能負擔起高額的研發成本和漫長的研發周期,小型藥企往往規避這樣的研發項目。FD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是美國政府為了加
發改委將進藥企查賬摸成本 60家藥企將受調查
京華時報訊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將對60家國產藥企業和進口藥品代理企業開展成本價格調查。業內人士稱,此次調查或為未來的藥價改革鋪路。 60家藥企將受調查 這一次發改委的藥品成本調查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是
基本藥物大限延期 藥企還遠沒到松口氣時候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有關事項的公告》(簡稱“公告”),同時發布《關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有關事項的公告》政策解讀。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中,公告指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已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新版目錄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對通
光谷生物城新添海歸藥企 研發人員曾獲諾獎提名
12月8日,中美華世通生物醫藥公司在漢正式投產,這是光谷實行“引智計劃”以來,首個在光谷生物城開工生產的“引智”企業。 該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資企業,投資方之一的美國華世通公司的修飾蛋白質生物藥、非自然氨基酸技術全球領先,其研發人員分別獲得諾貝爾提名獎。 今后,中美華世通將在上述兩項技
大型藥企暢銷藥遭遇ZL懸崖困境
分析公司Dickson Data及FiercePharma的信息顯示,大量產品專利即將失效。而幾家醫藥巨頭今年也即將面臨賬本底線的重大考驗。 默克公司、諾華公司、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及禮來制藥的重要藥物均將面臨專利懸崖問題。 默克公司遭受的影響最大:在每年為其創收達5億美元的藥物中,不低于四分
藥企不應有“特殊身份”
只有理順藥品市場關系,讓“公平合理”的理念在藥品市場扎根,才能使廣大患者享受到公平藥價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宣布,將完成75個仿制藥的一致性評價,如果仿制藥與原研藥一致性無差別,則沒有充分的依據證明原研藥單獨定價權存在的必要。此舉意味著原研藥制度將在政策層面上發生改變,國家將促進醫
外資藥企的那些真相
回想自己十幾年的賣藥經歷,不禁感觸良多。 這個行業為啥被惡搞? 從大形勢上說,這個行業被惡搞是用來平衡社會矛盾的,給大眾矛盾的一個宣泄點,用來掩藏ZF在房地產行業的資金累計,一個只有幾千億產業規模的行業,還比不上一個副省級城市的賣房賣地所得,被拋到風口浪尖是一種必然。所以你們的口水從某種程度
13家藥企上市了!
從數據統計來看,進入2018年后,醫藥企業上市數量明顯降低。截止至3月31日,2018年一季度上市醫藥企業13家,其中1月4家、2月5家、3月4家。 另據上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至3月16日,證監會按周公布首發申報企業中,2018年終止審查企業共有63家,已達到了近年來的高峰。其中多家為醫藥
藥企被查:中國反壟斷觸角伸向跨國藥企
六十家中外藥企被查 中國就成本及價格操縱問題調查制藥企業,在外國企業因可能存在的價格操縱問題而承受來自北京的壓力之際,中國最高經濟規劃部門正在調查制藥企業的成本和定價機制,調查對象包括葛蘭素史克公司和默克公司的業務部門。此前,中國還對奶粉進行了一次獨立調查。調查已導致奶粉降價。根據國家發改
2015年藥企頭等大事:控制研發成本 提高臨床試驗設計
塔夫茨藥物開發研究中心(Tufts CSDD)日前發布報告稱,對于制藥廠商而言,控制研發成本和提高臨床試驗設計是2015年的頭等要事。 Tufts CSDD主任肯尼斯?凱丁(Kenneth I Kaitin)在一份聲明中稱:“對于醫藥贊助商、政策制定者和醫藥廠商而言,核心挑戰是在開發新藥需求和
上市藥企研發投入大比拼:誰最舍得花錢?都花哪兒了?
2016年醫藥行業在政策環境上發生了顛覆性變革,臨床自查核查、生產工藝自查核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兩票制等新政從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到支付的各個環節提出新要求。新時期,新常態下,制藥企業積極轉型的動作正在凸顯成效,而從仿制藥向創新藥,從國內向國際,這樣的轉型和發展顯然離不開錢的投入。 在國內
國內藥企稱霸抗炎抗風濕藥市場!
隨著國內老齡化進程加快,患者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國內抗炎藥和抗風濕藥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集采推動“替代原研”的契機下,昔日跨國藥企占據市場高位的局面已被打破。米內網最新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數據,倍特藥業成為了抗炎藥和抗風濕藥市場TOP1企業;九典制藥潛力可期,即將再拿下兩款國內首仿
發改委:95家藥企技術最強!
3月5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17-2018年評價結果,其中54家企業技術中心得分在90分及以上,評為優秀;1176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得分在65分至90分(不含90分)之間,評為良好;94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得分在60分至65分(不含65分)之間,評為基本合格;7家企業技術
環保高壓 江浙藥企面危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北到南藥企日子都不好過了! 日前,環保部發布通知,北京、天津等28城藥企不久將面臨長達4個月的停產,緊隨其后的是工信部副司長給江浙藥企敲響警鐘! “特別是我們的化學原料藥,如果節能減排不到位,應該很難有立足之地。”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吳海東副司長在第九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
藥企咋愛上了種梨?
近日,煙臺渤海制藥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農業大學簽訂協議,以40萬元的價格獲得該校陳學森教授主持選育的兩個梨新品種“山農酥”和“新慈香”的許可生產權。 一家制藥企業為何要買下梨品種的生產許可權?看似普通的校企合作背后,是一段以科技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佳話。 潛心品種改良:育種技術獲重要突破
山東藥企“抱團”確保藥品安全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吳湞副局長一行到齊魯制藥有限公司調研并召開醫藥企業座談會,參加座談的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藥品生產企業代表。此次座談會的主題有兩點,一是如何確保藥品安全;二是如何加大藥品的創新力度。 會上,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燕提出,當下我國醫
藥企并購是福是禍?
2016年醫藥企業出現了幾份“壕購”,截至到9月份,最大的5宗并購交易額都超過了50億美元,其中Shire以320億美元并購Baxalta拔得頭籌。 2016年全球制藥及生物企業并購TOP5 藥企的并購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利,但長期效益如何呢?每次有大的并購達成時,就會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有人叫
又有7家藥企上市了
醫藥地方臺根據相關資料統計,2017年4月份,有7家醫藥企業上市。盡管4月上市企業數量較少,但有5家醫藥企業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創業板上市,這5家企業分別是康惠制藥、透景生命、凱普生物、美諾華、開立醫療。 康惠制藥 陜西康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營業務為中成藥品的研究、開
多家藥企被爆大裁員!
隨著醫療反腐之風越刮越猛,藥品招標降價給企業帶來落標的壓力,再加上跨國以及國內企業的不斷推進的業務調整,不少藥企開始大幅度裁員。同時,外企把成熟產品外包給國內藥企或CSO,產品團隊順帶轉移給下家或者解散,也是一種變相裁員。 多家藥企傳出裁員消息 近日,據謝絕醫藥代表微信公眾號報道,年底各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