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基本介紹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適應癥為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為丁苯酞,其化學名稱:dl-3-丁基-1(3H)-異苯并呋喃酮。 分子式:C12H14O2 分子量:190.24 輔料:氯化鈉、羥丙基-β-環糊精、注射用水。 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適應癥: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規格:100ml;丁苯酞25mg與氯化鈉0.9g. 用法用量:本品應在發病后48小時內開始給藥。靜脈滴注,每日2次,每次25mg(100ml),每次滴注時間不少于50分鐘,兩次用藥時間間隔不少于6小時,療程14天。PVC輸液器對丁苯酞有明顯的吸附作用,故輸注本品時僅允許使用PE輸液器。本品在發病48小時后開始給藥的療效、安全性尚無研究數據.......閱讀全文
關于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基本介紹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適應癥為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為丁苯酞,其化學名稱:dl-3-丁基-1(3H)-異苯并呋喃酮。 分子式:C12H14O2 分子量:190.24 輔料:氯化鈉、羥丙基-β-環糊精、注射用水。 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適
關于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毒理研究介紹
重復給藥毒性:大鼠腹腔注射給予丁苯酞20、40、80mg/kg,連續2個月。病理檢查可見各組肺泡上皮細胞明顯損傷,表現為肺泡上皮增生、腫脹、脫落等。高劑量組動物肝臟可見被膜增厚,纖維素膜增生包繞,慢性炎癥細胞增生。各給藥組及賦型劑組可見腎小管出現明顯損傷,表現為腎小管腫脹、體積增大、胞漿淡染等,
關于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注意事項介紹
一、注意事項: 1.心動過緩、病竇綜合征患者慎用; 2.肝功能損害者慎用。 3.有嚴重出血傾向者慎用。 4.羥丙基-β-環糊精通過腎小球濾過清除,因此,肌酐清除率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規格
100ml;丁苯酞25mg與氯化鈉0.9g.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為丁苯酞,其化學名稱:dl-3-丁基-1(3H)-異苯并呋喃酮。 分子式:C 12H 14O 2 分子量:190.24 輔料:氯化鈉、羥丙基-β-環糊精、注射用水。
關于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的介紹
II期臨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多劑量平行對照的研究方法。共入組首次發病48小時內的頸內動脈系統腦梗死受試者199例,結果顯示2次/日,25mg/次劑量組療效與其他劑量相比具有優勢。 III期臨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對照研究、共入組首次發病48小時以內的頸內動脈系統腦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藥物代謝
單次給藥藥代動力學研究:中國健康受試者靜脈輸注含丁苯酞20mg、40mg和80mg的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100ml,Tmax的中位數分別為0.84、0.84和1.00小時;T 1/2的平均值分別為6.10±3.13、8.84±2.98、和9.63±2.59小時;Cmax的平均值分別為199.5±7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藥理毒理
丁苯酞為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與天然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結構相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丁苯酞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的損傷有改善作用,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動物藥效學研究顯示,丁苯酞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可明顯縮小大鼠局部腦缺血的梗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本品應在發病后48小時內開始給藥。靜脈滴注,每日2次,每次25mg(100ml),每次滴注時間不少于50分鐘,兩次用藥時間間隔不少于6小時,療程14天。PVC輸液器對丁苯酞有明顯的吸附作用,故輸注本品時僅允許使用PE輸液器。本品在發病48小時后開始給藥的療效、安全性尚無研究數據.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適應病癥
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使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不良反應介紹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組(n=606)和對照組(n=243)不良事件總體發生率分別為24.59%和26.75%,研究者判斷不良事件與試驗藥物的關系多為無關或可能無關,其中,多形紅斑形藥疹(藥疹)可能與試驗藥物有關,未發生與試驗藥物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Ⅰ期臨床研究(n=84):不良反應僅在單次給予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成分及性狀
成份 本品活性成份為丁苯酞,其化學名稱:dl-3-丁基-1(3H)-異苯并呋喃酮。 分子式:C 12H 14O 2 分子量:190.24 輔料:氯化鈉、羥丙基-β-環糊精、注射用水。 藥物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不良反應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組(n=606)和對照組(n=243)不良事件總體發生率分別為24.59%和26.75%,研究者判斷不良事件與試驗藥物的關系多為無關或可能無關,其中,多形紅斑形藥疹(藥疹)可能與試驗藥物有關,未發生與試驗藥物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的不良事件如下: 不良反應如下: Ⅰ期臨床研究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注意事項
1.心動過緩、病竇綜合征患者慎用; 2.肝功能損害者慎用。 3.有嚴重出血傾向者慎用。 4.羥丙基-β-環糊精通過腎小球濾過清除,因此,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慎用本品。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貯藏及包裝
貯藏 密閉保存。 包裝 玻璃瓶,100ml/每瓶。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臨床試驗
II期臨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多劑量平行對照的研究方法。共入組首次發病48小時內的頸內動脈系統腦梗死受試者199例,結果顯示2次/日,25mg/次劑量組療效與其他劑量相比具有優勢。 III期臨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對照研究、共入組首次發病48小時以內的頸內動脈系統腦梗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藥理作用
丁苯酞為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與天然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結構相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丁苯酞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的損傷有改善作用,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動物藥效學研究顯示,丁苯酞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可明顯縮小大鼠局部腦缺血的梗
簡述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藥理作用
丁苯酞為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與天然的左旋芹菜甲素的結構相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丁苯酞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的損傷有改善作用,可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動物藥效學研究顯示,丁苯酞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具有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可明顯縮小大鼠局部腦缺血的梗塞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性狀及適應病癥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適應病癥 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本品應在發病后48小時內開始給藥。靜脈滴注,每日2次,每次25mg(100ml),每次滴注時間不少于50分鐘,兩次用藥時間間隔不少于6小時,療程14天。PVC輸液器對丁苯酞有明顯的吸附作用,故輸注本品時僅允許使用PE輸液器。本品在發病48小時后開始給藥的療效、安全性尚無研究數據.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適應癥及規格
適應病癥 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 藥物規格 100ml;丁苯酞25mg與氯化鈉0.9g.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禁忌及注意事項
禁忌 對本品任何成份過敏者。 注意事項 1.心動過緩、病竇綜合征患者慎用; 2.肝功能損害者慎用。 3.有嚴重出血傾向者慎用。 4.羥丙基-β-環糊精通過腎小球濾過清除,因此,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慎用本品。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及禁忌
不良反應 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組(n=606)和對照組(n=243)不良事件總體發生率分別為24.59%和26.75%,研究者判斷不良事件與試驗藥物的關系多為無關或可能無關,其中,多形紅斑形藥疹(藥疹)可能與試驗藥物有關,未發生與試驗藥物有關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的不良事件如下: 不良反應如下:
概述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的藥代動力學
單次給藥藥代動力學研究:中國健康受試者靜脈輸注含丁苯酞20mg、40mg和80mg的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100ml,Tmax的中位數分別為0.84、0.84和1.00小時;T1/2的平均值分別為6.10±3.13、8.84±2.98、和9.63±2.59小時;Cmax的平均值分別為199.5±76
酞丁安的基本性質
性狀本品為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色漸變深本品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易溶,在二氧六環中微溶在水、乙醇或乙醚中幾乎不溶;在氫氧化鈉試液中易溶。
酞丁安滴眼液的基本性狀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混懸液
關于氯化鈉注射液的基本信息介紹
功能主治:本品各種原因所致的失水,包括低滲性、等滲性和高滲性失水;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應用等滲或低滲氯化鈉可糾正失水和高滲狀態;低氯性代謝性堿中毒;外用生理鹽水沖洗眼部、洗滌傷口等;還用于產科的水囊引產。 用法用量: 1. 高滲性失水 高滲性失水時患者腦細胞和腦脊液滲透濃度升高,若治療使
關于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基本介紹
西咪替丁注射液,用于消化道潰瘍。 本品主要成份為西咪替丁,化學名稱:1-甲基-2-氰基-3-[2-Ⅱ(5-甲基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胍。 分子式:C10H16N6S 分子量: 252.34 軸料為:鹽酸、注射用水。
關于丁丙諾啡注射液的基本介紹
丁丙諾啡注射液是藥物注射液,本品為鹽酸丁丙諾啡與葡萄糖的滅菌水溶液。含鹽酸丁丙諾啡(C29H41NO4·HCl)應為標示量的90.0%~110.0%。 規格:(1)1ml:0.15mg(2)1ml:0.3mg 中西藥分類: 西藥(包括化學藥品、生化藥品、抗生素、放射性藥品、藥用輔料))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