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頭孢拉定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拉定口服后吸收迅速,空腹口服0.5g后1小時到達血藥峰濃度(cmax)11~18mg/L,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1小時。靜脈注射0.5g,5min后血藥濃度為46μg/mL;肌內注射0.5g,1~2h后血藥濃度達峰值,為6μg/mL。 頭孢拉定在組織體液中分布良好,肝組織中的濃度與血清濃度相等,在心肌、子宮、肺、前列腺和骨組織中皆可獲有效濃度。 腦組織中藥物濃度僅為同期血藥濃度的5%~10%,腦脊液中濃度更低。(靜脈滴注2~4g,腦脊液中濃度僅有1.2~1.5μg/mL)。 頭孢拉定可透過血一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少量經乳汁排出。口服500mg,羊水中濃度約為1.3μg/mL。 頭孢拉定血清蛋白結合率為6%~10%。半衰期約為1h。 6小時累積排出給藥量的90%以上,少量可自膽汁排泄,后者的濃度可為血清濃度的4倍。口服0.5g后,24h尿排出量超過給藥量的99%;靜脈注射后6h,尿排出量超過給藥量的90......閱讀全文
關于頭孢拉定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拉定口服后吸收迅速,空腹口服0.5g后1小時到達血藥峰濃度(cmax)11~18mg/L,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1小時。靜脈注射0.5g,5min后血藥濃度為46μg/mL;肌內注射0.5g,1~2h后血藥濃度達峰值,為6μg/mL。 頭孢拉定在組織體液中分布良好,肝組織中的濃度與血
關于注射用頭孢拉定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靜脈滴注本品0.5g,5分鐘后血藥濃度為46mg/L,肌肉注射0.5g,1~2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Cmax為6mg/L。肌肉注射吸收較口服為差,但血藥濃度維持較久。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0.8~1小時。本品在組織體液中分布良好。肝組織中的濃度與血清濃度相等。在心肌、子宮、肺、前列腺和骨組織
注射用頭孢拉定的藥代動力學
靜脈滴注本品0.5g,5分鐘后血藥濃度為46mg/L,肌肉注射0.5g,1~2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Cmax為6mg/L。肌肉注射吸收較口服為差,但血藥濃度維持較久。血消除半衰期(t 1/2β)為0.8~1小時。本品在組織體液中分布良好。肝組織中的濃度與血清濃度相等。在心肌、子宮、肺、前列腺和骨組
注射用頭孢拉定的藥代動力學與貯藏
藥代動力學 靜脈滴注本品0.5g,5分鐘后血藥濃度為46mg/L,肌肉注射0.5g,1~2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Cmax為6mg/L。肌肉注射吸收較口服為差,但血藥濃度維持較久。血消除半衰期(t 1/2β)為0.8~1小時。本品在組織體液中分布良好。肝組織中的濃度與血清濃度相等。在心肌、子宮、肺
注射用頭孢拉定的藥理毒理及藥代動力學
藥理毒理 本品為第一代頭孢菌素,對不產青霉素酶和產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A組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和草綠色鏈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的部分菌株具良好抗菌作用。厭氧革蘭陽性菌對本品多數敏感,脆弱擬桿菌對本品呈耐藥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屬、腸球菌屬對本品耐藥。本品對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
關于頭孢利索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利索的藥代動力學: 頭孢利索應注射給藥,應用同量藥物,血清峰濃度比頭孢噻吩明顯為高。達峰時間為30min,消除半衰期為1.2~1.5h。頭孢利索在體內分布良好,但不易透過正常的血-腦脊液屏障,腦膜炎時,腦脊液中藥物濃度可為血清濃度的25%~50%,故對中樞性感染有效。膽汁濃度僅為血漿濃度的
關于頭孢噻吩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噻頭孢噻吩頭孢噻吩鈉口服后吸收很差。肌內注射0.5g和1g,30min后血藥濃度達峰值,分別為10μg/ml和20μg/ml,4h后血藥濃度迅速下降。靜脈注射1g,15min后血藥濃度為30~60μg/ml;如每6小時靜脈注射3g,血藥峰濃度為150~200μg/ml。頭孢噻吩分布容積為0.
關于頭孢噻啶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噻啶應注射給藥,應用同量藥物,血清峰濃度比頭孢噻吩明顯為高。達峰時間為30min,消除半衰期為1.2~1.5h。頭孢噻啶在體內分布良好,但不易透過正常的血-腦脊液屏障,腦膜炎時,腦脊液中藥物濃度可為血清濃度的25%~50%,故對中樞性感染有效。膽汁濃度僅為血漿濃度的34%~50%。主要以藥物
關于頭孢替坦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口服吸收差。單劑量1g或2g肌注,血漿藥物濃度達峰值時間為1h,血漿藥物峰濃度為42μg/ml或90μg/ml,高血濃度可持續較長時間。單劑量1g靜注,平均血藥濃度為140~250μg/ml。單劑量2g靜脈滴注,血藥濃度為270μg/ml。在體內分布廣泛,在生殖器、子宮、卵巢、臍帶血、羊水、膽囊
關于頭孢氨芐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該品吸收良好,空腹口服該品0.5g后1小時達血藥峰濃度(cmax),平均為18mg/L。餐后服藥延長吸收并降低血藥峰濃度,但吸收量不減。該品的吸收在幼兒乳糜瀉和小腸憩室患者可增加,在克隆病和肺囊性纖維化患者可延緩和減少。老年人胃腸道吸收雖無減少,但血藥濃度維持較年輕人為久。該品血消除半衰期(t1
關于頭孢泊肟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1、血清中濃度:健康成人飯后單次口服本品100mg及200mg時,頭孢泊肟酯的最高血清濃度出現于給藥后3~4小時,其值分別為1.5-1.8μg/ml和3.0-3.6μg/ml,顯示與劑量的相關性。血清中藥物半衰期約為2小時。飯后給藥比空腹時吸收良好。 2、分布:分布于痰、扁桃體組織、皮膚組織等
關于頭孢匹胺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1、血中濃度 健康成人靜注0.5g和1g時,血中濃度于5分鐘后分別達到163μg/mL和264μg/mL,于12小時后分別降到10.7μg/mL和17.7μg/mL,血中濃度半衰期均為4.5小時。經1小時靜滴1g和2g時,滴注結束時的的血中濃度達到峰值,分別為215μg/mL和306μg/mL
關于頭孢拉定中毒的介紹
頭孢拉定(頭孢環己烯、先鋒霉素Ⅵ)屬于第一代頭孢菌素,抗菌作用與頭孢氨芐相仿。口服吸收好,肌肉注射后吸收較差,血漿蛋白結合率低6%~10%,半衰期16.3h,用于治療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和軟組織感染。可口服、靜脈注射給藥。口服最高量為4g/d,嚴重感染時可靜脈注射,偶見發生血
關于頭孢拉定的基本介紹
頭孢拉定 (Cephradine, Velosef) 別名:先鋒霉素Ⅵ、頭孢菌素Ⅵ等,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6H19N3O4S,為第一代半合成頭孢菌素,抗菌作用與頭孢氨芐相似,耐酸可以口服,吸收好,血藥濃度較高,特點是耐β內酰胺酶,對耐藥性金葡菌及其它多種對廣譜抗生素耐藥的桿菌等有迅速而
關于利福定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利福定在胃腸道中吸收良好。吸收后可彌散至全身大部分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腦脊液,當腦膜有炎癥時腦脊液內藥濃度增加;在唾液中亦可達有效治療濃度;該品可穿過胎盤。利福定為脂溶性,故易于進入細胞內殺滅其中的敏感細菌和分枝桿菌。分布容積為1.6L/kg。蛋白結合率為80~91%。口服后1.5~4小時血藥濃度
關于可樂定貼片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在大約3~5小時,可樂定的血漿濃度達到高峰,血漿半衰期(t1/2)為12~16小時。患有嚴重腎功能損傷的病人血漿半衰期增至41小時。口服給藥后,在24小時內,吸收劑量的大約40%~60%以原藥形式在尿中排泄。吸收劑量的大約50%在肝臟代謝。
關于羅通定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1、羅通定口服吸收良好在體內以脂肪組織中分布最多,肺、肝、腎次之。主要經腎排泄。此后內臟含量下降,脂肪中含量卻增加,顯然與該品脂溶性有關。從鼠與兔試驗表明,該品極易透過血腦屏障而進入腦組織,2小時后低于血中含量。 2、羅通定在體內以脂肪組織中分布最多,肺、肝、腎次之。主要經腎排泄。此后內臟含量
關于卡巴拉汀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1、吸收:重酒石酸卡巴拉汀吸收迅速而完全,約1小時達到血漿峰濃度。由于藥物與其靶酶相互作用并飽和代謝的原因,此藥物的動力學是非線性的。生物利用度比同劑量相對應的預計增長要高出約1.5倍。服用3mg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36±13%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與食物同服可使其吸收Tmax延長90分鐘(膠囊),或
關于奧美拉唑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奧美拉唑口服經小腸迅速吸收,1h內起效,食物可延遲其吸收,但不影響吸收總量。不同的給藥方法、劑型及用藥次數均可影響體內藥物的血藥濃度及生物利用度。奧美拉唑單次給藥時生物利用度約為35%,反復給藥的生物利用度可達60%。奧美拉唑口服后0.5~7h血藥濃度達峰值,達峰濃度為0.22~1.16mg/L
關于頭孢噻肟的藥代動力學的介紹
頭孢噻肟在腸道中不吸收。肌內注射0.5g和1.0g,0.5h后達血藥濃度峰值,分別為12μg/mL和25μg/mL。靜脈注射1g和2g,血藥濃度峰值分別為102μg/mL和215μg/mL。30min內靜脈滴注1g,滴注完畢時血藥濃度為41μg/mL,4h后血藥濃度為1.5μg/mL。藥物吸收后
關于頭孢吡肟的藥代動力學的介紹
頭孢吡頭孢吡肟靜脈或肌內給藥后吸收迅速,絕對生物利用度為100%。靜脈注射2.0g藥物,血藥濃度峰值約為193μg/ml。藥物吸收后分布廣泛,在尿液、膽汁、腹膜液、氣管黏膜、痰液、前列腺液、闌尾、膽囊中均能達有效抗菌濃度。頭孢吡肟穩態分布容積約為20L/kg,且與劑量不相關。頭孢吡肟血血漿蛋白結
關于頭孢米諾鈉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米諾鈉對腎功能正常成人顯示劑量依賴性,其平均血漿消除半衰期為2.5小時。該品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咳痰中、腹膜炎患者的腹水中以及其他患者的膽汁、子宮內膜、卵巢、輸卵管中均能達到治療濃度。 頭孢米諾鈉在人體內未見有抗菌活性代謝物。主要從腎排泄,12小時內尿中排泄率約為90%。不同程度的腎功能不
關于頭孢地嗪鈉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肌內注射頭孢地嗪鈉0.5g和1g后,血藥峰濃度(cmax)于30分鐘后到達,分別為10mg/L和20mg/L,4小時后血藥濃度迅速下降。同時口服丙磺舒可使本品血藥峰濃度提高近3倍,血藥濃度維持時間亦較久。靜脈注射1g后15分鐘血藥濃度為30~60mg/L,24小時內連續靜脈滴注12g,血藥濃度波
關于頭孢羥氨芐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1、頭孢羥氨芐的藥代動力學 空腹口服本品0.5g后1.5小時達血藥峰濃度(cmax),為16mg/L,12小時尚有微量,血消除半衰期(t1/2h)為1.5小時。食物對血藥峰濃度(cmax)和血消除半衰期(t1/2h)無明顯影響。頭孢羥氨芐自胃腸道的吸收較頭孢氨芐和頭孢拉定緩慢,但血藥濃度較后兩
關于頭孢氨芐膠囊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本品吸收良好,空腹口服本品500mg 后1小時達血藥峰濃度(Cmax),平均為18mg/L。餐后服藥延長吸收并降低血藥峰濃度,但吸收量不減。本品的吸收在幼兒乳糜瀉和小腸憩室患者可增加,在克隆病和肺囊性纖維化患者可延緩和減少。老年人胃腸道吸收雖無減少,但血藥濃度維持較年輕人為久。本品血消除半衰期(
關于頭孢菌素Ⅰ號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噻頭孢菌素Ⅰ號頭孢菌素Ⅰ號鈉口服后吸收很差。肌內注射0.5g和1g,30min后血藥濃度達峰值,分別為10μg/ml和20μg/ml,4h后血藥濃度迅速下降。靜脈注射1g,15min后血藥濃度為30~60μg/ml;如每6小時靜脈注射3g,血藥峰濃度為150~200μg/ml。頭孢菌素Ⅰ號分
關于頭孢克洛顆粒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頭孢克洛空腹吸收良好,不管是否與食物同時服用,總吸收量相同。然而,當與食物同服時,達到的峰濃度為空腹者服用后觀察到的峰濃度的50—70%,而且通常要延緩45-60分鐘才出現。空腹者服用頭孢克洛250mg、500mg和1000mg后30-60分鐘,血藥峰濃度分別為7mg/l、13mg/l和25mg
關于頭孢克肟膠囊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我國目前尚缺乏頭孢克肟膠囊詳細的藥代動力學研究資料,國外藥代動力學研究資料表明: 1、吸收: (1)正常成人空腹口服一次50、100、900mg(效價),約4小時后血清濃度達到峰值,分別為0.69,1.13,1.95μg/ml,血清濃度半衰期為2.3~2.5小時。腎功能正常的小兒患者口服一次
關于頭孢克肟片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據PDR57版:頭孢克肟口服后,其絕對生物利用度為40~50%,不受飲食影響。頭孢克肟片劑200mg單劑口服,血漿峰濃度為3.7μg/ml,等劑量口服頭孢克肟混懸液產生的峰濃度比片劑高出25%~50%。頭孢克肟200mg混懸液和400mg混懸液產生的平均峰濃度為3μg/ml和4.6μg/ml,口
關于定百痙的藥代動力學的介紹
定百痙口服后迅速吸收,飯后服用將延遲吸收。口服膠囊與普通片劑后,約1~4h血藥濃度達峰值;腸溶片則需3~4h;緩釋片在胃內可有少量釋放,在腸道緩慢吸收,達峰時間較長,峰濃度較低。各種劑型的生物利用度都接近100%。有效血藥濃度為50~100μg/ml。定百痙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在血中大部分與血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