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鑰匙”揭秘青藏高原古環境與植物交流之謎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研究團隊近期在青藏高原南部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為解析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及其傳播路線,了解印度-歐亞板塊碰撞前沿地帶的古環境提供了一把新“鑰匙”。國際古生物學期刊《古生物學雜志》發表了相關研究。 紅花羊蹄甲俗稱“紫荊花”,是公眾最熟悉的羊蹄甲屬植物。該屬共有約200個現生種,廣泛分布于全球熱帶至亞熱帶地區,是重要的園林景觀植物,但化石記錄較少,早期的化石記錄尤為罕見,使人難以解析這一類群的演化和生物地理歷史。近期,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博士生高毅、研究員蘇濤等人,在青藏高原南部拉孜縣約5600萬年前的植物群中,發現了大量羊蹄甲屬葉片化石。 研究人員采用幾何形態測量學方法,對現生種與化石進行了形態比較,在樣本上標定一系列位點和半位點來獲取葉片形態結構特征;利用廣義普氏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對齊處理,以此消除樣本之間的位置、大小和旋轉方向等的差異;隨后,進行主......閱讀全文
青藏高原上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30日發布消息稱,該園古生態研究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縣柳區晚古新世植物群中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為解析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及其傳播路線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國際古生物學專業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我國學者在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現最早的鐐珊瑚化石
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育保存較好的晚奧陶世生物礁,是研究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經典區域。鐐珊瑚是構成生物礁的重要分子,它由許多橫切面呈橢圓形、圓形或其他形狀的個體組成獨特的鏈狀排列,是全球廣泛分布的代表性橫板珊瑚。陜西省銅川市桃曲坡剖面中已知最早的鐐珊瑚Catenipora tongchuanensis
我國基于定量形態測量學方法開展笛管類珊瑚的分類研究
笛管類珊瑚是古生代較為常見的復體橫板珊瑚,由許多圓柱形、橢圓形或其他形狀的個體組成,個體之間由形態各異的連接構造連接。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門期(Frasnian-Famennian)發生的生物滅絕事件重創了包括珊瑚在內的海洋底棲動物,大量的珊瑚屬種慘遭滅絕,在隨后復蘇的底棲動物中,笛管類珊瑚是為數
中外科學家在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現最早鐐珊瑚化石
圖為陜西省銅川市桃曲坡剖面中已知最早的鐐珊瑚Catenipora tongchuanensis。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4月28日電 (楊顏慈)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梁昆博士與加拿大、韓國珊瑚化石專家合作,在中國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的桃曲坡剖面涇河組中部發現了已知最早的鐐
直接日射測量學的概念
中文名稱直接日射測量學英文名稱pyrheliometry定 義專門對太陽直接輻射能量的測量方法進行研究的科學。應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大氣物理學(二級學科)
幾何修差
幾何修差 當電子軌跡不滿足倍鈾條件時所形成的像差稱為幾何像差。已知倍軸條件歸結為兩點,即(一)軌跡的徑向離軸位置(r)很小;(二)軌跡相對于軸的斜率或電子束對軸的傾角也很小。幾何像差來自這些量并非無限小。研究指出,影響zui重要的是三級倍差,即實際像點的偏離正比于這些量的三級項者。它們是球差(正
犁骨的三維幾何形態分析揭示副鳥類頭骨可動性的演化
鳥類是唯一留存下的恐龍后裔。它們不僅跨過了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大滅絕,而且成功演化成了如今多樣性最高的脊椎動物之一。鳥類的成功演化與其種種有關飛行的結構相關,也與其特殊的頭骨構造密不可分。從非鳥獸腳類恐龍到真正的鳥類,頭骨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如面部縮短、腦顱擴大、眼眶周圍骨骼退化,以及骨骼纖細化和
幾何光學是的概念
幾何光學是光學學科中以光線為基礎,研究光的傳播和成像規律的一個重要的實用性分支學科。
考研分數“信度”幾何
再過幾天,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迎來初試。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考研選拔中的“唯分數論”導向一直受到學術界質疑。追根溯源,這主要是對研究生招生考試預測準確性的懷疑。 考研分數能否代表學生日后的學業表現,又在學業表現的哪些方面起到作用?除考分外,是否有更好的預測指標選拔研究生?這
版納植物園首獲植物新品種的“知識產權”
植物新品種權是農林領域最重要的知識產權,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與ZL、商標、版權等并列的七個戰略專項任務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收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頒發的5個植物新品種權證書,分別為玉葉金花屬的“恩達”,羊蹄甲屬的“喜洋洋”“白蝶”“西園1號
化石研究不可“貌相”?聽覺器官成了革命性證據
反芻類的內耳幾何形態學分析及系統發育示圖 繪圖:Laura Dziomber 化石研究的第一步是通過形態特征來鑒定身份,厘清物種的親緣關系,但這種方法并不完美,那些看上去長相相似的也許八竿子打不著,而毫無共同特征的卻是“親屬”。 近日,瑞士巴塞爾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
緬甸琥珀中發現迄今最古老的螞蟻模仿者
奇翅科被認為是緬甸琥珀中最奇特的昆蟲之一,最早僅在白堊紀中期緬甸琥珀中發現,在巴西早白堊世地層和美國始新世地層中有少量產出。然而,關于奇翅科的生活習性、系統發育關系和演化歷史頗具爭議。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羅慈航在研究員王博指導下,與副研究員梁昆、博士李麗琴等合作,基
中國古生物學會九十華誕
第一屆亞洲古生物學大會暨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活動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來自亞洲10余個國家的古生物學會代表就正式成立“亞洲古生物協會”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該協會總部“落戶”中國。 來自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的300余位專家學者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慶祝中國古生物學會九十華誕,并
全國碳市場啟動影響幾何?
內容提示: 中歐碳排放交易高層論壇近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將在2016年啟動全國碳市場。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步將納入5+1個行業(電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務業)的年排放量在2.6萬噸以上的企業,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億~40億噸。 全國需要多少碳交易機構
新能源戰爭:中國勝算幾何
近日,伊拉克政府軍在遜尼派武裝組織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但其在向美國求援時,奧巴馬政府卻連是否派無人機支援都猶豫不決,這與之前美國的態度形成鮮明反差。 此次奧巴馬政府的猶豫不決,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美國下決心擺脫傳統能源的“挾持”。幾乎是在同時,美國國內資源部部長薩莉宣布,將開放馬薩諸塞州近海約11
氫燃料電池前景幾何?
“隨著燃料電池推動新一代清潔能源改革,公眾也愈發關注燃料電池的發展,我們在中國的公共交通市場上看到了巨大商機。中國需要更清潔的城市公交系統,同時在空氣質量監管方面也更加嚴格,中國市場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肯定會不斷增加。”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andall MacEwen說。
武漢欲引入“賽馬”,前景幾何
成熟的賽馬產業,一直是香港文旅業靚麗的名片。最近,中部城市武漢再次盯上賽馬。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武漢商學院本科專業(馬術運動與管理)成功獲批。這意味著,從2022年開始武漢商學院可以招生馬術高水平運動員。 在此之前,武漢發布《推動全民健身和體育
古脊椎所將幾何形態測量應用于古人類學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長期以來,對人類骨骼和牙齒的研究主要依靠形態描述、測量數據分析和微觀組織觀察等。這些方法一直是演化及分類學研究的基礎,在未來的研究中仍將發揮主導作用。然而,由于人類骨骼和牙齒自身的特點,上述傳統方法無法提取標本蘊藏的更多信息。如頭骨、肢骨和牙齒的形狀輪廓、對稱性、骨骼或牙齒不同組成部分的排列關系
古脊椎所等在沂源人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邢松、山東博物館孫承凱與國內及西班牙學者合作在山東沂源人的研究中再次取得進展。《人類進化雜志》于2016年4月在線發表了沂源人牙齒形態特征的文章。 沂源人化石材料發現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包括一件頭蓋骨和七顆牙齒,早期研究將其歸為直立人。電子自旋共振(ESR)與鈾
推動古生物學研究走向國際最前沿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踐行二十大精神,瞄準基礎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依托亞洲最大的化石標本館藏中心,不斷探索新技術,正在把古生物學這個“冷板凳”坐熱、推動我國古生物學研究走向國際最前沿。 春節剛過,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
干貨滿滿!化學測量學“十四五”發展規劃概述
化學測量學是化學的測量科學、方法和技術,是化學科學最早、最重要的發展分支之一。其根本任務是獲取物質組成、分布、結構與性質的信息與時空變化規律,并為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方法和支撐。本文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化學測量學“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為從事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老師和學生提供
高端水市場:廣告花哨,標準幾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與之相應,高端市場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高端水市場引起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及消費者的關注。 《2012年中國高端礦泉水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零售價在每瓶4元以下的被定義為中低端水,而零售價在每瓶4~8元的礦泉水為高端品牌水,零售價在每瓶
自釀葡萄酒,風險有幾何?
近日,一則新聞報道稱,來自湖南的張先生飲用自家釀造的葡萄酒而導致甲醇中毒入院[1],由此引發了人們對自釀葡萄酒安全性的關注。葡萄酒中為什么會含有甲醇?自釀葡萄酒的風險又會有多大呢? 葡萄酒中為什么有甲醇? 與直覺相反的是,甲醇并不是葡萄汁發酵得到的,甲醇實際上來源于植物組織本身。對
湯加海底火山噴發影響幾何
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近日發生火山噴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多名專家分析認為,這可能是30年來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海底火山噴發,它引發的海嘯規模巨大,火山灰將對周邊的大氣、洋流、淡水、農業以及民眾健康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評估。? ?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高溫地球化學的
網紅透明袋裝奶安全幾何
近來,一款名為“小白奶”的袋裝奶走紅網絡,成為不少網友追捧的乳品品種。眾多企業也跟風推出了自己透明袋裝奶。這種袋裝奶是用透明袋塑封的,從外面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到里面的牛奶,相比較利樂不透明包裝,在外表上非常吸引人。記者調查發現,這種透明袋裝牛奶保質期都比較短,專家表示,牛奶一般要避光保存運輸,這種
什么是質量幾何平均直徑
是一種顆粒平均粒徑的表示方法,在該直徑以上或以下的累積質量百分數相等(各50%)。
毛方園:坐熱古生物研究“冷板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673.shtm 科研成果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古生物學年度十大進展是怎樣的體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毛方園說,從大自然的生命畫卷中探尋連續的演變,是一件很幸運、很快樂的事。 潛
南京古生物所澄江生物群節肢動物研究取得新成果
澄江生物群中節肢動物無論物種分異度還是個體豐度都占據主導地位,至今已報道的節肢動物超過80種,占到澄江生物群物種數量的近40%,記錄了節肢動物早期演化歷程和多樣性特征。然而在澄江生物群中有一類叫赫爾梅蒂類節肢動物(Helmetiids),其化石材料相對稀少,種類包括跨馬蟲(Kuamaia l
【首場戰略大會】分析化學邁入化學測量學新時代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南京大學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化學測量學戰略研討會”于2018年06月19日至21日在南京舉行。本次會議是化學科學部學科重組、申請代碼調整后化學測量學的首次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以 “分析化學新時代”為主題,對新形勢下化學測量學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
海原斷裂帶蠕滑區域的花狀構造特征獲揭示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促會等項目的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鄧陽凡及其合作者,利用密集地震臺陣揭示了海原斷裂帶的精細結構。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全球已證實的蠕滑區主要分布于板塊邊緣的活動斷裂